返回

“金玉满船(蚝皇扒鲍贝)、年年有余(豉油胆蒸老虎斑) 喜气洋洋(大漠风沙鸡)”,我们到餐馆,首先找的是菜单,餐馆的水平怎么样,通过菜谱可约略了解。其实要做好每一道菜,都凝结了厨师的心血在里面,你最难忘的菜谱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制味精 ”,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食材明细:

鲜皮500克

自制味精的做法步骤:

第1步首先把虾皮洗净控干水分备用。控干水分虾皮,平铺在透气工具上。在阳光下晾晒

第2步晾干的虾皮放在锅中小火慢炒,炒制微微发黄、关火放凉备用。

第3步放凉的虾皮,倒入料理机打碎。很快虾皮就变成虾粉了。

第4步打好的虾粉,装进玻璃瓶中,放在冰箱冷藏保存,又鲜又补钙的虾皮味精就做好了。

小贴士:

天气越来热,不建议多做,

97msw.coM精选阅读

2020自制虾皮味精怎么做好吃


自制虾皮味精

虾皮富含钙,多吃虾皮可以补钙,虾皮的做法很多,可以用来做汤,炒虾皮都可以! 把虾皮做成虾皮味精,这样不仅可以代替味精的使用,还能在无意中补充了丰富的钙质!

食材配方

主料:

虾皮

做法 共12个步骤

1.虾皮味精的工艺虽然不复杂,但是需要一些耐心 准备好食材:虾皮50g

2.挑出杂质,此次买的虾皮没有什么杂质,很干净,挑出一只小螃蟹

3.洗虾皮有点讲究:先用筛网漏着洗

4.用流水清洗至少3遍以上 一边洗,一边晃动网筛 接下来是泡虾皮(居然忘记拍照片,这一步也很重要,换水至少3次以上,我泡了5次)

5.平底锅烧热(不用放油)放入虾皮铺平

6.使虾皮尽快挥发水分

7.水分挥发后,要小火慢炒,我大约炒了20分钟

8.慢慢地虾皮表面的水分蒸发掉了,轮到虾皮里面的水分也慢慢失去,表皮就变的干燥

9.这时候用手都可以轻轻捏碎虾皮,就可以了

10.待虾皮冷却

11.用擀面棒或者搅拌机把虾皮磨碎

12.可以使用网筛过筛,得到的就是虾皮味精,虾皮味精的味道很香,也很细腻!

巧用味精


味精是烹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其作用贵在增鲜。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如果不会使用味精,除调不出美味,还会造成浪费。

1.做凉拌菜时,不宜把味精直接加入,使用时一定要先用开水化开。这是因为味精在70oc以上才能充分溶化出鲜味。

2.炒菜时,味精不宜放入过早。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加入味精,因为这时菜肴温度在70-90oc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高时的温度,鲜味也最浓;相反,在高温时加入,当温度超过120oc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氨酸钠,它既没有鲜味,还有一定的毒性。

3.对特别鲜的原料也不宜用味精。如鸡蛋、香菇、鸡、牛肉、鱼虾以及特别新鲜的蔬菜,加味精反而口味不佳。

4.油炸食物中不宜放味精。因为油炸食物一般温度高于120oc。

5.在酸味菜系中不宜用味精。因为味精遇酸性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加入味精不起作用。

6.不宜在碱性强的食品中使用。谷氨酸钠中的钠活性甚高,容易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调味作用,所以在碱性较强的海带、鱿鱼等菜肴中不宜加味精。■

虾皮味精


食材明细:

虾皮50克

虾皮味精的做法步骤:

第1步取出一小碗虾皮约50克。减去虾皮中的杂质,放滤网中用水冲洗几遍,边倒水边晃动,可以去掉过多的盐分,以及可能存在的细沙。然后用水泡,要换3~5次水,这样可以减少虾皮中的二甲基亚硝胺等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这些物质摄入过多可致癌。将洗好的虾放到电饼铛上,不要倒油,也可用平底锅代替。用铲子将虾皮铺平,使其尽快的将水分挥发。小火慢慢翻炒,炒至虾皮彻底干燥。关火后,继续翻炒,使热量尽快散去,保持干燥状态。炒好的虾皮晾凉。

第2步用擀面杖将虾皮擀碎,喜欢吃碎的可以擀的碎一些。也可以用搅拌机打碎。做好的虾皮味精如果少的话,放碟子中,两三天就可吃完。多的话就需要密封保存,放冰箱要保持干燥状态,由于自制的不添加防腐剂,最好在1个月内吃完。

小贴士:

1. 虾皮一定要用水冲洗后再浸泡,中途换3~5次水。虾皮在水中泡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虾皮个小皮薄,泡太久了,许多水溶性的营养物质也会析出、流失。2. 炒的时候一定要用小火,火大容易炒糊,炒糊后会影响口感。3. 除了虾仁也可以加入香菇,小鱼,冰糖,一起用搅拌机打粉,做出来的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4. 一次性不要做太多,由于自己做的东西不放防腐剂,密封保存,放冰箱最多一个月。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食用味精的禁忌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能危害健康。

食用味精的禁忌

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4、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食用味精五注意


用咸不用甜味精的鲜味只能在咸味的菜肴和羹汤中才会显示出来,所以甜味食品中绝不能放味精,不但没有鲜味的效果,还会产生异味,让人们吃起来不舒服。

让中性食物味更佳味精加在ph值为6.5~7.0之间的中性食品中味道最佳,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味精提鲜的效果。

菜临出锅时放味精加在温度80℃~100℃时容易溶解而发挥其鲜味的作用,当超过100℃时会发生变化而失去鲜味,超过150℃时还会形成焦谷氨酸钠而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做菜或汤要等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为最佳。

每天不超过5克成年人每日摄入味精不应超过5克。味精就是谷氨酸钠,在体内分解形成谷氨酸和钠离子,而体内谷氨酸的含量过高会限制人体对钙、镁离子的利用,婴儿食品中味精过多会影响血液中的锌的利用,而钠摄入过多还会引发高血压病,所以每天食用的味精不要太多,婴幼儿最好不要食用味精。

鲜味食物不用放有些食物本身就具有鲜味,如鸡肉、鱼肉及海鲜等,就不要再放味精了,否则只能是一种浪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张国喜)

味精用法七忌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说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味精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对于改变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使味精失去调味意义,或对人体健康产生负作用。为此,请您在味精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高温使用。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二忌低温使用。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五忌用于甜口菜肴。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六忌投放过量。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

七忌用于炒黄菜。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份,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味精使用九不宜


(一)用量不宜过多

每人每天公斤体重不应超过120毫克。一岁以内婴儿,以不吃味精为好。烹调中只放一点点就能达到增鲜的目的。

(二)炒菜时不宜放入过早

炒菜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或者刚出锅后加入,因为这时菜温在70-90℃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好的温度,鲜味也最浓;相反,在高温时加用,当温度超过120℃时味精中的谷胺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胺酸钠,焦化的谷胺酸钠既没有鲜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油炸食物一般温度高于120℃。

(三)不宜在碱性强的食品中使用

谷胺酸钠中的钠活性甚高,容易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胺酸二钠,失去调味作用,所以碱性较强的海带、鱿鱼等菜肴不宜加味精。

(四)在酸味菜肴中,不宜用味精

因为味精遇酸性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加入味精也没有用。

(五)分娩三个月内的母亲和婴幼儿所食的菜肴不宜加入过量的味精

因为味精中的谷胺酸钠通过乳汁或食物进入婴儿体内,会与婴幼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生成不被机体吸收利用的谷胺酸锌并随尿液排出,导致婴幼儿缺锌。

(六)做凉拌菜时不宜又加酱油又加味精

因为那样鲜味会消失。

(七)作馅料时不宜使用

作馅料时放入味精,不论是蒸或煮,都会受到持续的高温,使味精,使味精变性,失去调味的作用。

(八)凉拌菜不宜直接加味精,要先用开水化开

味精在70℃以上才能充分溶化。凉菜温度低,直接加入味精不易溶解,如果事先用少量温开水化开,再浇到凉菜上,稍加翻拌,效果很好,并且拌凉菜使用粉状味精比晶体颗粒味精容易化开和拌匀,调鲜效果更好。

(九)对特别鲜美的原料(如蘑菇、香菇、鸡、牛、产于河海之中的鱼虾以及特别新鲜的蔬菜)也不宜用味精

因为它们含有si-观苷酸成份,本身具有一定鲜味,加味精反而口味不佳。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科学食用味精


味精是否有益健康,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其实味精只要适量食用就是安全的,而且在营养和保健方面对人体健康有益,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

味精是以玉米等淀粉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而成的谷氨酸钠盐。自二十世纪初发现味精以来,人类使用味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最主要的一种鲜味剂,味精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餐饮和家庭烹饪。严谨的科学研究表明,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成分。早在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十几年关于味精安全的跟踪研究后即宣布将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结论是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限制。1991年,欧共体食品科学委员会(SCF)发布报告,认定味精为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无规定的食品成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味精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成为食品工业、调味品行业和家庭烹饪的基础配料之一。

味精可以放心食用吗?

我们了解到,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但是结合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谷氨酸游离出来时才能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因此我们吃生鸡肉并不会觉得鲜,只有把鸡肉炖熟了、谷氨酸游离出来了,鲜味才跟着出来。谷氨酸由酸变成盐时更容易电离,也就更有鲜味,因此往鸡汤中撒一点盐,味道尤其鲜美,因为这时候鸡汤中有大量的谷氨酸根离子能和鲜味受体结合。同样,酱油、西红柿、葡萄汁等食物之所以让人觉得鲜美,就是因为含有游离的谷氨酸。更简单的增鲜办法是撒上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现代味精生产,是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后提取、精制而成。别看味精亮晶晶的,好像一种人工化学合成品,其实,它和酱油、醋一样,都是一种酿造产品,所以,您尽可放心食用。

怎样科学地食用味精?

●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精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味也不等同。如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拌凉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因味精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直接拌凉菜,不易拌均匀,而且影响味精的提鲜作用。

●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会产生轻微的毒素,有害人体。

●应掌握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味精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精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食品暂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100℃时味精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130℃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

●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

烧菜调味:鸡精PK味精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品牌的鸡精,而且买的人越来越多,大有代替味精的势头,然而这两种调味品有什么区别呢?什么菜适合放鸡精?什么时候放鸡精合适呢?以下做出对他们的比较和一些指导意见:

1、鸡精是一种以新鲜鸡肉、鸡骨、鲜鸡蛋为基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后,配以盐、糖、味精(谷氨酸钠)、鸡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等物质复合而成的具有鲜味、鸡肉味的复合增鲜、增香调味料。

2、鸡精可以用于味精应用的所有场合,适量加入菜肴、汤食、面食中均能达到效果,在汤菜上作用较为明显。鸡精因含多种调味剂,其味道比较综合、协调。因其含盐,调味时应注意少加盐。

3、多数厂家不作鸡精用量的建议,干脆让你取代味精添加至鲜美可口为止;至多不过给你一份清汤的配方,将20克鸡精溶于1升沸水中。所以,鸡精的用量是个体化而随意的。而味精比较纯净,用量比较稳定。

4、味精易溶于水,所以在烹饪时一般在起锅之前加入味精效果好,菜肴的味道会更加鲜美。因为味精若在水溶液中长时间加热会少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虽无害,但没有鲜味。鸡精的用法似乎宽松得多,至少没见哪个厂家提醒消费者该在烹饪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添加鸡精。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自制味精》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健康食疗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自制蛋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