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食材是组成各种美食的基本原料的统称,美味最基本的来源就是食材本身。食材的发展推动着美食文化的发展,你平时对食材了解比较多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青稞馒头”,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青稞,与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作用是分不开的。用青稞做成馒头,食用同样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

材料:面粉200克、青稞粉(生)70克、水140克、酵母粉1TSP、糖20克

做法:

1、青稞粉、面粉、糖;

2、加入酵母粉和水,揉成光滑面团;

3、温暖处发酵一个小时;

4、将发好酵的面团略排气,擀开成0.5厘米厚的面皮。再折起来;

5、用切切成小块,将每块搓圆;

6、蒸格上刷油,放上馒头坯;

7、盖上锅盖,再发酵15分钟,再隔水用大火蒸15分钟。关火,等1-2分钟,将盖揭一点,让盖斜着,使盖上的水蒸汽从侧面流到锅底;再过2分钟再完全揭开盖。

小贴士:

1、面团要多搓揉;

2、面团宜干不宜湿,否则馒头形状会较差;

3、面团发酵好后,需要把气排掉,尽可能地排完,以免馒头里面有大气泡;

4、把面团均匀地压成平面,再折起来。这样的馒头组织更均匀细腻。

5、蒸好后,不要立即揭盖,以免突然受冷,表层凹进去;

6、关火后,等1-2分,让盖略倾斜,让水蒸汽从侧面流走,而不是滴到馒头上。

绝对零失败的发面技巧做好面食必杀技

绝对零失败的发面技巧做好面食必杀技!经常吃米饭偶尔也得换换口味,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里主食丰富多样,馒头、包子、饼等面食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主食,但是对于80后、90后的新手来说,做馒头、包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常常遭遇失败,很多人是没有掌握好最关键的一步发面。发面好坏直接决定了面食的品质,那么,怎样发面才不会失败呢?为想攻克发面难题的朋友支招!

第一大发面技巧:选对发酵剂

1、发面用的发酵剂有三种:小苏打、面肥(老面)和干酵母粉。它们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适的条件下,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受热膨胀使得面团变得松软可口。

2、小苏打释放的气体并不丰富,所以用它发面的成品松软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碱性物质,会破坏面粉中的维生素,降低面食的营养价值,不建议选用。

猜你喜欢:煮米饭加一物主食也能越吃越瘦

3、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发酵之后留取的一块面团,适当保存之后用它来做菌种启动发酵。面肥必须要搭配碱来使用,是因为它会使面团产生酸味。但碱会破坏面粉的营养,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费,呵呵~所以也不建议使用。

4、活性干酵母(酵母粉)是一种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仅营养成分丰富,更可贵的是,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还不仅自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对面粉中的维生素还有保护作用。还不仅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还能增加面团中的B族维生素。所以,用它发酵制作出的面食成品要比未经发酵的面食如饼、面条等营养价值高出好几倍。

推荐阅读:荷兰豆的营养价值通便抗癌还美容

第二大发面技巧:发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发酵粉是天然物质,用多了不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只会提高发酵的速度,也许还能增加更多的营养物质也说不定。所以,对于面食新手来说,宜多不宜少能保证发面的成功率。我常用的安琪酵母和丹宝利酵母,在超市碰到哪种就买哪种,效果都不错。

不过话说回来,再多也不能一斤面倒进去一整袋酵母不是?呵呵~给个大致的用量比例:500g面粉用5g左右的干酵母粉就差不多了。但也别太教条哈~温度、湿度、面粉的品种、水温等等都能影响发酵的时间和成效,要灵活调整来应用哈~

第三大发面技巧:活化酵母菌对新手比较重要

加干酵母的方法我其实是不讲究的。有时候偷懒就直接和面粉混合了,再加温水和面。不过对于新手来说,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会对发面结果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建议新手先活化酵母菌:适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30度左右的温水(和面全部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即可,别太少。如果图省事,全部水量也没问题。)将其搅拌至融化,静置3-5分钟后使用。这就是活化酵母菌的过程。然后再将酵母菌溶液倒入面粉中搅拌均匀。

第四大发面技巧:和面的水温要掌握好

和面用温水。温度在28-30度之间最好。但很多朋友家里没食品用温度计怎么办?用手来感觉吧。别让你的手感觉出烫来就行。特别提示:用手背来测水温。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议用温水。当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发面过程尽量短一些,能节约时间不是,呵呵~

第五大发面技巧: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

面粉、水量的比例对发面很重要。不少朋友总是说发不起来,可能是因为面团太硬了。水少面多,面团就硬,这样的面团适合做手擀面。水多面少,发出来的面团软踏踏,成品口感差。什么比例合适呢?我给个大致的配比:500g面粉,水量不能低于250ml,即约等于:2:1的比例。当然,做馒头还是蒸包子,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饮食习惯来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的面粉吸湿性是不同的,还是要灵活运用哈~

第六大发面技巧:面团要揉光滑

面粉与酵母、清水拌匀后,要充分揉面,尽量让面粉与清水充分结合。面团揉好的直观形象就是:面团表面光滑滋润。水量太少揉不动,水量太多会沾手。

第七大发面技巧: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成功的关键

发酵的最佳环境温度在30-35度之间,最好别超过40度。湿度在70-75%之间。这个数据下的环境是最利于面团发酵的。温度还好办,夏天室温基本上能保证正常发酵的需要。但湿度就不好控制了。教朋友们一个四季皆可用的方法:在一个大蒸锅中放入60-70度左右的热水,将面盆放入锅中(面盆不可与热水接触),盖上蒸锅锅盖。在蒸锅这个小环境里温度、湿度都有了。当然,如果你习惯用微波炉或者烤箱也都是可以的:)我自己是习惯用大蒸锅地:)

第八大发面技巧:二次发酵别忘了

97msw.Com扩展阅读

红豆青稞粽子


食材明细:

主料::糯米2斤,

辅料::青稞适量,红小豆适量,粽叶约60个,粽绳适量,红糖适量,

红豆青稞粽子的做法步骤:

1.糯米提前用清水泡上几个小时

2.青稞事先煮熟

3.红小豆加红糖也是之前制成蜜豆

4.干粽叶、粽绳同样浸泡数小时

5.如果是湿的粽叶用水冲洗一下即可

6.泡好的糯米与青稞混合

7.再拌入蜜豆

8.开始包了,包法有很多种,本厨只会这种:取两片粽叶叠放,中间有棱的那面朝外,头尾一致

9.在叶头的那边约1/4处弯成一个斗形

10.然后挪到右手,放入混合好的米料

11.右手握紧米斗,左手向上托起余下的粽叶,扣在米斗上,米不能外露

12.接着左手掐住“腰部”,这时就会出来粽子的四角了,第四个角在手心处,呵呵,这步最关键啦

13.转到右手,把粽叶顺着粽子的形状,尽可能裹上

14.全部捆上后捏住中间

15.绕上粽绳

16.这是用干、湿两种粽叶包的粽子

17.高压锅加水,水面接近粽子

18.压半个小时左右就熟了,如想口感软糯,继续泡几个小时甚至一夜都可以

19.这是煮熟后的干粽叶包的粽子,和前面一张的湿粽叶包的颜色还挺分明的

20.热吃凉吃都不错呢

21.青稞粒依然那么有咬头,夹在糯米中,粽子的口感有了多变的节奏。

小贴士:

1、好的大粽叶可以用一片包一个,窄些的或有破损的得用两片包一个;

2、粽子不太大的话,高压时间半小时完全没问题

3、感觉这种很绿的湿粽叶更好包些,叶子的韧性强一些

青稞普粉面包


食材明细:

主料::普通面粉350克,

辅料::青稞两羹勺,酵母4克,盐1克,鸡蛋1个,黄油15克,奶粉20克,白糖20克,牛奶约200ml,

青稞普粉面包的做法步骤:

1.青稞提前用高压锅煮熟

2.面包机活面,第一次活面将除黄油外的所有原料加入

3.这次用了这种非高筋的面粉

4.第一次活面完成,我这个面包机活面时间是14分钟

5.第二次活面时加入室温软化的黄油

6.活好后放入盆中,用保鲜膜封严,置冰箱保鲜层,冷藏发酵10小时左右

7.这个是早上放进去的,晚上吃完晚饭正好继续后面的环节,发的还不错吧

8.案板洒干面粉

9.揉面数下

10.面团分成三份

11.揉成三个长条,烤盘上洒少许干面粉,将面团进行二次发酵

12.二次发酵约一小时,用的烤箱发酵功能

13.烤箱上下温度150度,开热风,烤盘放中层,约20分钟;我新换的烤箱,不太上色,又移至最上层烤了5分钟

14.面包放架上晾凉

15.烤好的面包外形粗朴,里面软湿,很有点法式全麦的质感呢

16.青稞的点缀,恰到好处;其特有的黏性或许也增加了这款面包的软度。

17.掰着吃似乎比切片的质地与口感更佳

18.第二天早上的早餐。

食材大全《青稞馒头》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食材大全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青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