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人历来对美食有着不懈的追求,美食对于我们来讲,它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去多吃些美食,不浪费生命的每一天。你有什么想与我们分享的吗?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祭灶吃饺子 美味饺子的做法,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芹菜牛肉馅

馅料:牛肉250克、芹菜200克、胡萝卜50克、鸡蛋1个

调味:葱、姜、蒜、料酒、盐、色拉油、鸡精华(黑胡椒可加可不加)

1.将牛肉剁成末备用

2.将芹菜焯水后切末,将胡萝卜切末,将葱姜蒜切末,备用

3.准备一大碗,将芹菜胡萝卜牛肉葱姜蒜末倒入,打入一个鸡蛋,加入盐2克,料酒2克,色拉油20克,鸡精1克,黑胡椒1克。

4.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3分钟即可。

鸡肉冬笋馅

馅料:鸡脯肉750克,净冬笋100克,葱花50克

调味:香油、姜末、精盐、味精、高汤适量。

1.将鸡脯肉洗净剁成细泥

2.冬笋切成细丁放在油锅内煸炒片刻

3.将鸡泥放入一盆中,加葱、姜末、料酒、高汤、精盐、味精搅匀后,放入冬笋末,再搅几下即成。

制作方法:

1、西瓜皮去瓤及外皮,刨成细丝放盐腌制30分钟后挤掉水,拌入葱姜盐味精麻油等调料。

2、最后加入虾仁(不用太多),这样西瓜皮饺子馅就做好了。

饺子特点:

做成的饺子清脆爽口、甜咸适中。

温馨提示:

西瓜皮如不切丝,切碎也行,还可拌入肉馅(与正常饺子馅做法一样),这样做成的饺子特别爽口。

牛肉饺子馅

饺子馅料:牛肉、白萝卜、洋葱、鸡蛋、姜汁

制作方法:

1、牛肉去净筋膜、洗净,绞成细茸,用嫩肉粉、料酒、花生油拌匀后,静置约40分钟,再加姜汁及清水250克搅拌均匀。

2、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厚片,入沸水锅中煮熟后捞出,放菜墩上用刀剁成细粒,再用纱布包住,挤出水分,洋葱切细末。

3、牛肉茸加入萝卜粒、洋葱末和匀,再加入精盐、胡椒粉、酱油、味精、香油、干淀粉、鸡蛋液拌匀,牛肉饺子馅即成。

温馨提示:

1、牛肉中不能有筋膜,且牛肉要绞细,才能吸收更多水分,使之细嫩。

2、嫩肉粉也可用苏打粉代替,但用量不可过多。

3、配料中白萝卜也可用韭菜、芹菜等代替,如无洋葱可用大葱代替。

素三鲜馅

饺子馅料:冬笋、香菇、鸡蛋

制作方法:

1、冬笋剥壳,切成均匀的片状,放入开水锅中煮约10分钟左右,水中最好放少量盐一起煮。煮好冬笋后捞出晾凉,将冬笋剁成碎末,放好备用。

2、香菇洗净,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同样剁成碎末,和冬笋末放一起备用。

3、将三个鸡蛋放入少许盐打匀,入油锅翻炒,最好炒碎一点,这样容易拌馅。

4、将冬笋末、香菇末、碎鸡蛋一起加入盐、鸡精、香油一起拌匀,拌好后放置约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包饺子了。

韭菜猪肉饺子馅

饺子馅料:猪肉、盐、五香粉、生抽、熟油、香油、料酒、韭菜

制作方法:

1、猪肉剁成泥,加两勺水沿一个方向搅打,加盐、五香粉、生抽、熟油、香油、料酒搅打,放入冰箱腌制一会儿。

2、韭菜洗净,切成末。

3、面粉加适量水和成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半个小时。

4、把韭菜放入肉末中拌匀。

5、把面团揉成长条,擀成饺子皮。

6、用饺子皮包入馅料即可。

97msW.com相关推荐

春节为何要吃饺子


“初一饺子初二面”。大年初一,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民俗专家介绍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必不可少的美味。说到过年的吃,总是“初一饺子”打头儿。 天津市民俗专家高成鸢介绍说,饺子的发明经历了长期摸索,到三国时,《广雅》出现的“形如堰月(半月)”的“馄饨”就是饺子,唐代《西阳杂俎》中又叫“汤中牢丸”。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劝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赵之珩说,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劝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蜜枣、花生、栗子、硬币等包进馅里。吃到红枣的人,来年的日子甜甜蜜蜜,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长寿,吃到硬币的人财运亨通。

立冬习俗:南方热补北方吃饺子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天子迎冬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民间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立冬游泳

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立冬食补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1、南方热补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2、北方饺子

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立冬为什么有吃饺子的习俗?


立冬为农历十月,阳历的十一月七日或八日。我国以这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225°。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是建始;冬,终也,万物收藏。立冬后46天,“中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极”意,俗话说到头儿了,便是冬至了。古人有在立冬看气象、卜冷暖的说法,如“立冬晴,一冬凌(严寒意)”;“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从立冬起,“水始冰,地始冻”。而到了冬至,则阳生,即阳光直射位置向北部移动。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

“烧旗香跳虎神”是十分热闹的祭祖仪式,其中唱、念、做、打俱全,特别是虎神装扮得活龙活现,翻滚跳跃,能者可窜房越脊,在房脊上滚动、翻动。还有光着脚穿着一层布的虎爪,跑跳着登刀(是在高梯子上一层层绑上铡刀)而上房脊,为此看热闹的人从十里八村纷纷而至,均要一饱眼福。观众不但可以饱观跳虎神的全貌,还可看到摆腰铃、顶水碗、耍鼓绝活,即头顶水碗,两臂上伸支起鼓来团团转,两臂弯曲手腕端平食指各挂一鼓旋转,甩起腰铃鹞子翻身接鼓打在点上。与此同时还能看到霸王鞭的各种翻滚跳蹦,鲤鱼卧莲,一支花棍玩耍于手掌、手背、左肩、右肩、左膝、右膝上,二郎担山、脚踢花棍、轱辘毛就地十八滚、站打四面、卧打八方,这条棍花样繁多,为此亦称花棍。一般三鼓神匠可打三十九节,精悍神匠能打五六十个节数。

满八旗“烧荤香”5—7天,这种烧香遵照“萨满教”原始规矩,庄严肃穆。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在头三天“磕面子”,家庭主妇亲自操作,不擦脂粉,就连雪花膏也不抹,不但不用香皂洗脸,而且连猪胰子都不用,洗脸只用热水,为了将手洗净可用面碱洗手,其他女眷同样如此效仿。淘黄米双膝跪在地上,妯娌接过也是双膝跪接,再传递给晚辈少媳妇送到“哈什”(仓房)顶上,用日光晾晒,此是磕面子用的黄米。再淘二遍黄米后,放到小罐中,用薄羊皮扎罐嘴,富户大家可放到二缸中,制作米酒,亦称“糖黄酒”。此酒得在上供这天开罐,由香主东家打酒装瓶,连斟九碗或九盅上供,再一连供上九盘子饽饽(用粘黄米面做的粘饼),按照顺序摆供。上供齐全,打开莲花香碟,此莲花香碟系木制。中间有一道香槽,滤上达子香粉末(满族名称安素香,满语土名叫迎山红)。这是达子香花(山杜鹃花)的嫩叶或嫩枝尖,晒干碾成的香末。槽底垫上香灰,香火烧不着木碟,如此可防火。最少可烧一个晚上,勤添香末,由此香烟缭绕不断,芳香扑鼻。

“烧荤香”要宰三口猪。第一口猪祭天,第二口猪祭祖,第三口猪祭“歪梨妈妈”。满族宰猪从古至今不用右手持刀。早年是将柞木扦子削成尖放到油锅里炸一下,其锐利无比而用来宰猪。后来恐怕用扦子宰猪的技术差,才用左手持尖刀由“萨满”宰。宰猪时,首先将一盅酒倒在猪耳朵里,猪耳朵一扑楞,即表明列祖列宗已领受此猪。此猪必须是公猪“蹭”子,俗称“净”。如果猪耳朵不动弹,萨满”就着急了,双膝跪下,双手合十念满语祷告,香主带领全家连连磕头,直到猪耳摇动,祖宗领牲了,这才皆大欢喜。一般农家三至五年才能筹办一次“烧荤香”的还愿香。有许多“烧太平香”则是差不多一年一次,大部分不宰猪而以鸡代替,中等家宰二十一只鸡,一般家宰七只鸡,此称为“烧素香”。

过年吃饺子 不同馅料的制作方法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过年过节吃饺子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代代相传的习俗,今天小编就教你做不同的饺子,欢欢喜喜过小年。

芹菜牛肉馅

馅料:牛肉250克、芹菜200克、胡萝卜50克、鸡蛋1个

调味:葱、姜、蒜、料酒、盐、色拉油、鸡精华(黑胡椒可加可不加)

1.将牛肉剁成末备用

2.将芹菜焯水后切末,将胡萝卜切末,将葱姜蒜切末,备用

3.准备一大碗,将芹菜胡萝卜牛肉葱姜蒜末倒入,打入一个鸡蛋,加入盐2克,料酒2克,色拉油20克,鸡精1克,黑胡椒1克。

4.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3分钟即可。

鸡肉冬笋馅

馅料:鸡脯肉750克,净冬笋100克,葱花50克

调味:香油、姜末、精盐、味精、高汤适量。

1.将鸡脯肉洗净剁成细泥

2.冬笋切成细丁放在油锅内煸炒片刻

3.将鸡泥放入一盆中,加葱、姜末、料酒、高汤、精盐、味精搅匀后,放入冬笋末,再搅几下即成。

紫薯莲藕馅

馅料:紫薯、猪肉、莲藕

调味:香油、葱、姜、蒜、料酒、盐、味精,酱油

1.紫薯洗净,切片,放蒸锅里蒸熟

2.去皮,放到搅拌机中搅打成泥

3.把面粉倒入紫薯泥中,分次加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饧半个小时

4.把猪前膀肉切丁,用搅拌机搅打成肉馅儿。葱姜切末

5.在猪肉馅儿中倒入香油,拌匀

6.再倒入葱姜末、料酒、味精,酱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打均匀

7.莲藕去皮,洗净,切碎

8.把切碎的莲藕放入猪肉馅儿里,拌匀,再加适量盐继续顺着一个方向搅打均匀,即可。

白菜猪肉馅

馅料:白菜、猪肉、鸡蛋

调味:老抽、料酒、葱末、姜末、盐、酱油、五香粉、鸡精、香油、植物油(可不全加)

1.取适量猪肉,剁好,备用。

2.剁好的猪肉馅加入两个鸡蛋,顺时针搅动,不一会就会从稀变的很浓稠,将搅好的肉馅加入老抽和料酒,盐拌匀(只加够肉馅的就可以)

3.白菜洗净,切成很碎的末,葱和姜切末

4.切碎的白菜放入干净的纱布,两只手用劲拧去白菜的水分

5.去水分的白菜加葱末、姜末、盐、酱油、五香粉、鸡精、香油、植物油拌匀

6.肉馅倒入拌好的白菜中拌匀,肉馅就OK了。

韭菜虾仁饺子馅

馅料:虾仁150克、瘦猪肉150克、鲜韭菜150克

调味:姜末适量,调味品适量

将瘦猪肉洗干净切0.4厘米左右的丁,加料酒、酱油适量淹制20分钟以上

虾仁取虾线后切与肉同大的丁加少量酱油、料酒淹制20分钟(肉用老抽、虾仁用生抽哦)

将韭菜切末,加入姜末、盐、味精、五香粉少量、花生油适量、香油少量、淹好的肉和虾仁搅拌均匀即可。

做法:

1.温水中加入少许盐,再倒入面粉揉成很光滑的面团(特别说一下,面团要在调馅前提前揉好,最好能醒1个小时左右)

2.取一块面团擀成长条,再切成均匀的小剂子,撒点面粉,用手按扁,擀成圆饺子皮9.把饧好的面,揉匀,搓成长条,用手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3.取一个饺子皮,放入肉馅,中间捏一下。再用两手的食指在靠外面的饺子皮各推出一个摺,两手的食指和拇指用力捏下去即可取个剂子,擀成饺子皮,包成饺子。

4..锅子烧开水,放入少许盐,将饺子放入,用勺子背沿锅沿轻推,防止粘连

5. 煮饺子一次要添足水,水开后下入饺子,将饺子煮至饺子浮起,肚子鼓起即可 。

建议:

1. 肉、菜比例要适当。一般来说,饺子馅的肉与菜比例为1∶1或1∶0.5为宜。

2. 不要把菜汁倒掉。

3. 肉要剁成茸状,调剂饺子时,少量加一点白糖,饺子会有鲜美的海鲜味。

美食知识科普:过年吃饺子搭配什么?


逢年过节,饺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包饺子、吃饺子,一种中国人独有的幸福油然而生,节日的气氛更是烘托的愈加热烈了。

过年吃饺子搭配什么更健康

饺子虽然好吃,但也有其不利于健康之处。一般来说饺子馅多是以肉为主,肉多菜少,吃多了自然会觉得比较油腻,不但口感不适,过多摄入了油腻对人体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很多人在吃饺子的时候都喜欢蘸点醋来缓解。其实,除了蘸醋外,我们也可以在吃饺子的同时喝些可以去油腻的健康饮品,同样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具有去油腻效果的健康饮品有很多,如茶水、果汁等,但与饺子搭配最为适宜的还是要数我国的传统饮品酸梅汤了。酸梅汤是由乌梅、山楂等数种天然原料熬制而成,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其中富含的花表素更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以极为有效的帮助身体排出油腻。而且酸梅汤的味道虽酸,但它却属于地道的碱性饮品,肉类等酸性食物吃多了,摄取了过多的油脂,导致血液酸化。喝点酸梅汤还会有助于我们保持体内血液酸碱值的平衡。而且酸梅汤的味道酸甜可口,比起苦涩的茶水和甜腻的果汁更为适宜搭配菜肴饮用。

除了在健康方面酸梅汤是饺子的完美搭档外,酸梅汤还与饺子同样是我国的传统饮食代表。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酸梅汤的雏形出现,到了清朝酸梅汤更成为历代皇族的日常保健饮品。而酸梅汤被九龙斋自宫中流传到民间后,同样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成为了京味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因此,吃饺子就酸梅汤不但有益健康,更是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精髓所在。

冬至节气北方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俗称“冬节”,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在古代,国人就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的说法,在《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足以见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而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来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在冬至日吃饺子既达到御寒又保健的功效呢?这要从饺子的不同配馅来说。

胡萝卜羊肉馅

胡萝卜性温,历来就有“小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记载可调补中焦、和肠胃、安五脏,现代研究又发现它能提供抵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帮助肝脏代谢酒精。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这款水饺适合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尿频的老年人;对于脾胃虚冷的人,以及女孩子经寒痛经的更适合。另外,因为胡萝卜还可以软化皮肤,增强皮肤抵抗力,有美容作用,因此也是名副其实的美容抗衰老美食。

洋葱牛肉馅

“冬日抑郁”这个说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另外,在冬季还有不少女性常常感觉手脚冰凉,脸上也多了些不红不肿的小痘痘。如果您有出现这些情况,可以快来试试洋葱牛肉馅水饺。因为洋葱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润肠、利尿、发汗。牛肉性温,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

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

白萝卜顺气健脾、消食化痰。猪肉性平,补虚增气力,《本草纲目》言其可补肾气衰竭。黑木耳性平,可补气血、益肾、通便,现代研究发现能降低胆固醇和血黏度。这款水饺,对于平素有肾虚的人非常适合;而对于健康人来说,则符合冬季养藏补肾的养生法。另外,对有高胆固醇、高血压的患者,或是怕长胖不敢吃猪肉的人,可以吃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的水饺解馋。如果家里有学生或高强度脑力劳动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些黑芝麻,这样既可补肾健脑,又可防油腻。

莲藕板栗馅

这是一款“另类水饺”,因为馅是甜的。熟藕性温,有补心生血、滋养强壮、健运脾胃的功效,而板栗可以健脾胃、补肝肾、强筋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先将板栗蒸熟碾碎,再和碎莲藕调匀,如果喜欢甜食的人还可以加些蜂蜜或糖。

体寒的人吃猪肉馅水饺后,可以吃点苹果补脾胃;有热的人吃了羊肉或牛肉馅的饺子后,可以吃点梨或柚子清清热;贪图美味不小心吃多的人,可以吃些猕猴桃或山楂糖葫芦帮助消化。但无论吃什么水果,都要在吃完水饺至少半小时后才可。不然,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胃肠炎。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吃完水饺后不要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肉类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作用的物质,导致肠蠕动减慢,不仅容易积食腹胀,还容易影响排便,增加了代谢的有毒物质重吸收的机会。

家常版三鲜水饺—头伏吃饺子怎么做好吃 家常版三鲜水饺—头伏吃饺子的做法


家常版三鲜水饺—头伏吃饺子

今天是入伏的头一天,打今儿开始,就进入了“三伏”天。 此后的30天(今年是30天哦)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在北方,有句几乎人人都会说的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

食材配方

主料:

面粉

适量

冷水

适量

猪肉馅

500g

海米

80g

鸡蛋

2个

泡发木耳

80g

韭菜

250g

辅料:

葱末

适量

姜末

适量

料酒

适量

酱油

适量

胡椒粉

适量

花椒粉

适量

蚝油

适量

适量

适量

鸡精

适量

芝麻香油

适量

做法 共9个步骤

1.将面粉加冷水及少许盐,和成团,略醒一会

2.再次揉至光滑滋润,盖上湿毛巾醒制

3.干海米加入料酒和温水提前泡软后沥干,切成小丁,木耳提前泡发

4.将鸡蛋炒熟关火,用铲子在锅中剁碎,晾凉。将切碎的韭菜加入其中,拌一下,这样韭菜沾上炒鸡蛋中的油份,拌馅时不容易出汤。

5.猪肉馅中加入姜末、酱油、糖、盐、胡椒粉、花椒粉、料酒、鸡粉后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再加入蚝油搅匀

6.放入葱末、芝麻香油搅拌均匀

7.加入鸡蛋、韭菜、海米、及切碎的木耳末搅拌均匀

8.将面团下剂儿、擀皮

9.包制。全部包好后煮熟即可。

冬至饺子夏至面 热腾腾的饺子驱寒又美味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你知道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吗?

冬至饺子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冬至节吃水饺或馄饨的习俗。潘荣陛(清)《帝京岁时纪胜》:“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特色饺子的做法

五彩蔬菜饺子

材料:面粉:450克,分三份,(面粉和汁水的比例是2:1),胡萝卜一个,青菜一小撮,盐一小勺,拌好的白菜馅

做法:

1、将胡萝卜和青菜洗净后分别切丁,切碎,加入一点水

2、用搅拌机搅打成茸,并用滤勺过滤一下,分别留下汁水

3、将面粉分成三等分,加一点点盐,慢慢将胡萝卜汁倒入其中一份面粉中,揉至光滑,便是红面团。

4、同样的方法,做成白面团(加水)和绿面团(青菜汁)将面团静置十分钟。

5、将面团搓条后切成小团,擀圆包入白菜馅,入开水煮开后开锅再继续煮三分钟便可。

6、生煎的话,在锅中放一点油,将生的饺子放入,煎至底部微黄,再由旁边慢慢加入少许热水,盖上锅盖,不停晃动锅子以免糊掉,至底部水份收干即可。

辣味鸡肉饺子

材料:鸡胸肉250公克,高丽菜末1/3杯,红辣椒末2大匙,葱花3大匙,盐1匙,糖1/2大匙,辣椒油1/2大匙,香油1/3大匙,白胡椒粉1大匙

做法:

1. 鸡胸肉洗净并剁成肉末备用。

2. 将鸡胸肉末、红辣椒末、高丽菜末、葱花一起搅拌均匀。

3. 将调味料加入作法2中搅拌直至馅料有粘稠感即可。

4. 将面团搓条后切成小团,擀圆包入白菜馅,入开水煮开后开锅再继续煮三分钟便可。

饺子的制作


我们一起来制作饺子吧

材料:

500克前夹心腿肉,5克味精,10克蚝油,

饺子的制作的做法步骤:

1,150克面粉中间开个窝,不要太小,不然水可能流的到处都是。

2,准备50度左右的水,就是手指插进去,有点发烫的感觉。蒸饺因为塑形的要求,要用温水来和面

3,先倒入一半左右的水。

4,用手指在面粉和水里轻轻的搅拌,记得用手指,不然就沾的到处都是了。

5,这个时候要学会使用刮板,一只手拿着刮板轻轻将面粉翻起

6,另一只手也不能闲着,要帮忙翻拌面粉

7,并且搅拌

8,继续加水。

9,在水全加完后,我们要来揉面了,我手指着并不是手上的面粉,而是指这手掌的底部

10,用手掌的根部去擦揉面团。

11,擦出去,并且用刮板将散碎的面粉刮回来。

12,用这个方法很快就能将面团变成一个不规则的面团。

13,继续用手掌的根部来揉面团,另一只手在底下帮个忙,扶一下面团

14,反复的用这个动作揉面,蒸饺是水调面团,可以用单手揉面法来操作。

15,就是这个动作,掌根揉面。

16,很多朋友在揉面的时候这个手肘部会弯曲,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动作。

17,三点成一线,手腕,手肘,肩膀,没有一点弯曲,用肩膀来发力。靠的是人自身的重量和惯性。(好像脚露出来了··

18,不要完全,手掌有点像洗衣服那样来揉面团

19,揉到光滑,盖上保鲜膜,醒面10分钟。

20,10分钟后将面团取出。因为就是一个小的面团,两只手没办法完全按上去,所以先用一只手来搓它

21,直到两只手都能放上去的地步。

22,搓成粗细一样的原条就好。这个我们称为搓条。

23,在条前撒上点干粉

24,将条上去滚一下。均匀的沾上面粉。

25,这个时候我们要下剂了,看到我手的姿势了吗?还有我指着的地方,等会我所指的地方就是剂子下去的地方,也就是顺着下去。

26,另一只手的姿势是这样的,有点大力鹰爪功的感觉。

27,抓住剂子,但是不要太用力哦。不然剂子会被捏扁。

28,这样

29,向下的突然用力法。不要犹豫,不要害怕,勇敢的下去。

30,切口一定要平滑,无毛边

31,我们做状元饺的一个剂子分量在13克左右。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最大不能超过15克

32,所有的剂子下好后,一定要用东西盖住他,不然会干掉,那就没用了

33,盖上

34,现在来说说擀面仗的使用方法

35,我这个手势是错误的,五指弯曲会打扰擀面杖的走向

36,这样才是正确的手势

37,并且只用手掌那一块来控制擀面杖,不能是手指和手腕

38,一个饺子皮擀的圆不圆,跟一开始的整形就很关键,我们要让她一开始就圆,我手指的地方叫做大鱼际。

39,我们用大鱼际来按压分好的剂子。

40,这张图应该很清楚了,一开始就圆

41,开始擀皮,擀面杖的使用是擀上去的时候用力,擀下去的时候放松

42,轻轻的转动皮胚。

43,并且中间要厚那么一点,这样我们在抹馅的时候才不会穿底

44,大家注意我的手了吗?我的几个手指都弯曲了起来。这是标准的抹馅手法。

45,把皮子放在手指弯曲的地方,它自然就会下陷下去。

46,用馅挑来抹馅

47,边抹边压,四周不要弄到肉或者油,不然会打滑。

48,这就是抹了馅后的样子,肉是很听话的待在皮子的中间

49,现在我们可以来造型了,先把饺子给捏起来

50,就是这么最简单的捏合起来。边上留的多一点,把肉像中间推推。

51,大拇指向上用力搓出去,食指顶着不动

52,看到嘛?搓了出去

53,这个时候,我们的食指需要像上搓动了,总的来说,就是像走路一样,一个手指上,另一个手指在上

54,直到搓成这样的一个样子。

55,然后一个手拿着刮板,另一只手顶着后面。刮板顶进去,后面的手指顺势捏一下。

56,这张是反面的用力点

57,这样一个丰满的···状元饺就成功了

58,这样

59,水烧开,放上去蒸6分钟就好了,开吃把

蒸饺子怎么做好吃 蒸饺子的做法


蒸饺子

这是我们自己家的饺子,觉得外面买的饺子,料不是特别的足,自己做也可以多放点自己爱吃的材料。一家人一起,沾点番茄酱。蛮不错的哦

食材配方

主料:

饺子

300g

辅料:

适量

做法 共7个步骤

1.准备材料:饺子皮,买现成的,陷:五花肉。胡萝卜。香菜,葱绞碎,加盐,鸡精,老抽。料酒搅拌均匀。

2.准备一小盘的面粉,沾手。放一勺的陷在饺子皮里

3.将封口捏成小折子的形式即可

4.将自家包好的饺子放在灯笼上

5.打开电源,直至保温即可

6.直至饺子变色这样的就可以了

7.美味就可以出锅了

素饺子怎么做好吃 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

孩子今天吵吵着要妈妈包点饺子吃,想想也不是太麻烦,于是买点白菜,买点豆干,做点素馅的饺子吃吃吧,小朋友们还是很喜欢吃面食的。包好后孩子们还觉得挺好吃。

食材配方

主料:

香菇

50g

油条

50g

白菜

500g

豆干

50g辅料:

适量

适量

香油

适量

味精

适量

做法 共9个步骤

1.白菜油条豆干香菇洗净剁碎

2.把姜切碎放里

3.倒一点素油

4.倒香油

5.放盐和味精

6.倒腐乳搅拌

7.面提前和好饧着做剂擀皮馅搅拌均匀开始包饺子

8.锅开煮饺子4分钟出锅

9.4分钟后出锅

冬至饺子夏至面 饺子的由来


农历五月间(阳历6月22日)的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周代已有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夏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吃凉面(条)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相信《祭灶吃饺子 美味饺子的做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97美食网”是您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各类美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97msw.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饺子三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