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厨房就有美食,在厨房,美食文化得不不断传承,在这里,食材找到了知音,而调料则放大了食材的味道 ,厨师则让所有的一切从无序凝聚到有形--美食。也许"做面食的不败法则"就是你要找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怎么和面效果好

1、饺子面:500克面粉加50~60%的温水,放2%的精盐,充分揉和,醒面30分钟开始操作。面中放盐不仅会增加面筋,出锅的饺子也不粘皮。

2、擀面条面:500克面粉加35~40%的温水,放2%的精盐及少量食用碱,醒面30分钟后操作。这样不仅会增加筋力,而且口感光滑,不易断条。

3、蒸馒头面:500克面粉加50%左右的温水,放酵母1%,可加少量白糖,充分揉和后置暖处充分醒发,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柔软芳香。

4、烙饼面:500克面粉加50~60%的温水,醒面20分钟后揉做,效果极佳。

2.面粉的分类

1、面粉按性能和具体用途可分为专用面粉如面包粉、饺子粉、饼干粉等;通用面粉如富强粉;营养强化面粉如增鈣面粉、富铁面粉等。

2、按精度可分为精制级、特制一等、特制二等和标准等不同等级。

3、按筋力的强弱可分为强筋粉、中筋力和弱筋粉。

3.面粉的选择

不含增白剂的面粉在外包装上均有说明。

4.面粉的保存

1、面粉应保存在避光通风、阴凉干燥处,潮湿和高温均能使面粉变质。

2、面粉在适当的贮藏条件下可保存一年,保存不当会出现变质、生虫等现象。在面袋中放入花椒包可防止生虫。

5.面粉的色泽

正常的面粉色泽为乳白或乳黄色,苍白或惨白色的面粉往往是添加了过量的增白剂。

6.面粉的使用

1、面条

使用古船面粉加入约1/3的冷水,搅拌均匀,醒面20分钟后压成面片,然后分几次在家用压面机上压成约1毫米厚的面片,切条即可。若用手擀面,面团可和的稍软一些。煮面时,可在水面加一汤匙油,面条就不会粘,还能防止面汤起泡沫溢开锅外。

2、饺子

制作饺子时,和面加水量介于馒头和面条之间约为45%。煮饺子时先敞锅煮皮,皮熟后,再盖锅煮馅,温度上升,馅易煮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敞锅煮皮,盖锅煮馅”。

3、自发粉的使用

在古船自发粉中加入约一半左右的温水(35℃左右),揉匀面团静置醒发30分钟后成型。冷水上锅入屉,文火加热,水开后15—20分钟即熟;使用自发粉时要将面团充分揉透(可分两次揉),否则面筋未形成网络,揭锅后馒头易塌陷;若使用古船富强粉制作馒头,则需加入适量干酵母(1%左右),并适当延长发面时间约20分钟。

4、加水量

制作不同的面食时加水量是不一样的。面条、饺子、馒头加水量应依次增加。并且根据不同品质的面粉作适当的调整。

7.季节和温度的变化对面食制作的影响

每年在温度上升较快的季节,有些用户会发现在面食制作过程中有面团发粘、熟食效果较差的现象,这种情况经过我们长期的研究是由于温度对于和面和面团醒发过程有较大影响造成的。

在和面过程中,如果面团温度过高相应的就会出现面团发粘的现象。对于制作馒头时需要醒发的面团,面团温度应控制在30度左右较为适宜,因此在和面加水时可适当调节水温,在冬季可用温水和面,春秋季节可直接用自来水和面,夏季则应用温度较低的水(如有条件可在水中加入冰块调节温度)保证和面结束时温度在30度左右。对于制作面条等不需要醒发的面团,和面时无论何季节皆应用温度较低的水,水温越低对面条的制作越有利。用冷水或冰水和面,能使面团更筋道,色泽更白。

面团在醒发时也应该适当的控制温度。对于采用醒发箱等专用设备醒发面团,在冬季应控制好时间和醒发温度,夏除控制好温度外,应缩短醒发时间,以免发酵过度,否则对熟食的结构和色泽都会有影响。对于无温度、湿度自控设备,醒发必须人为控制。温度可凭室内温度计控制,冬季应适当延长醒发时间,夏季则缩短时间,防止醒发过度。

8.面食制作小配方

1、馒头:面粉500g、干酵母5g、奶粉、糖适量。

2、蛋糕:鸡蛋200g、低筋面粉180g、蛋糕油19g、糖180g、水170g、泡打粉15g、盐2g、奶粉20g;高速搅拌8分钟,入模(预先刷油),视蛋糕大小于200℃烤箱内烘烤20-30分钟。

97msW.com相关推荐

健康饮食黄金法则


健康饮食黄金法则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致病的原因,饮食占了极重要的一部份。想要健康,日常要注意饮食习惯。但是要怎么吃,才能使身体健康呢?

法则1:肉奶豆菜果主食不可少

现状满意度:★☆

每天能吃够五大类食物的人不足三成,这是2012年初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网民营养知信行调查》的结果。食五类包括: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蛋、奶)、豆类和坚果、蔬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油、糖、酒等)。其中,谷薯类食物作为主食,应占到每天能量来源的一半以上。

吃营养素片营养就够了?错。营养首先应该来自日常的膳食中,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只能作为膳食之外的一种补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天天补充。食物还能获得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病有益的植物化学物。另外,摄入食物启动了咀嚼、胃肠蠕动等过程,对消化吸收系统大有裨益,而营养素片以水送服,哪能体会食物的美味?

法则2: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现状满意度:★★☆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分析了世界各国的研究结果,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很多癌症的患病风险。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蔬菜的摄入量为275克/天,低于推荐的300~500克;而水果为45克/天,远低于推荐的200~400克/天。

在选蔬菜时大家可以好色一点,比比谁的菜篮子更富色彩。菠菜、油麦菜、胡萝卜、紫甘蓝、红苋菜……深色蔬菜要占一半。当然,少不了食用菌(口蘑、香菇、木耳)和海菜(裙带菜、紫菜、海白菜)。吃水果则要挑选应季、新鲜的,现吃现买。

蔬菜水果吃一样就行?当然不够。蔬菜水果都是宝,但营养价值各有侧重,蔬菜植物化学物丰富,水果富含有机酸、芳香物质,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法则3:做菜用盐勺隐盐别忽视

现状满意度:☆

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重口味却不见好转。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每人日均食盐消费量为12克,是建议量的两倍。十年过去了,一个尚未发布的营养调查数据显示,国人食盐消费量仍未见明显下降。

盐超标的危害,虽不如洪水猛兽般来势汹汹,但架不住其长年累月对身体的侵蚀。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饮食中,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如果实在管不住手里的盐勺,不妨用限盐勺,根据人数按照每人5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把全家一天的盐量出,每天就限定这些量。此外,还要注意酱油、咸菜以及各种酱中的隐性盐。

法则4:白水要喝够饮料要少碰

现状满意度:★★

不仅喝水量不够,还偏爱喝饮料,这是我国居民喝水的现状。2011年马冠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城市的饮水调查表明,三成居民每天饮水量不足1200毫升。这个调查还指出,尽管只有4.7%的人认为饮料最健康,但仍有80%的人喝饮料。

过量喝含糖饮料的危害众人皆知,能量高,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但现实中贪求口感而喝饮料的人不在少数。马冠生说,事实上,白水(如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每天足量饮水对维持身体代谢和各项生理功能的运转很重要,而饮水不足导致体力及脑力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还可能引起一些疾病(如高血压、肾炎、肾结石等)。所以,饮水应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少量多次。

法则5:猪肉少吃点鱼肉是首选

现状满意度:★☆

中国人的猪肉消费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中国肉类协会曾在2007年发布数据,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从1990年后的1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吃肉多了,当然不好。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与此不无关系。

哈佛大学沃尔特·威利博士编写的营养学权威书籍《营养流行病学》,表明了膳食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以及胆固醇与心肌梗死之间的演化过程,而猪肉中最多的就是这个演化过程的主因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目前,老百姓在吃肉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吃猪肉太多,二是吃鱼肉和海产品太少。鱼肉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而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金枪鱼、鳕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应该增加摄入量,每天吃1~2两。

各国膳食指南

中国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美国1.享受食物,但要少吃;2.避免超大份食物;3.餐盘中的一半食物应为水果和蔬菜;4.改喝脱脂或低脂(1%)牛奶;5.比较汤、面包和速冻食品等食物中的钠含量,并选择钠含量较低的食物;6.用水代替含糖饮料。

日本日本膳食指南用陀螺表示,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1.主食(包括米饭,谷类,面食);2.副菜(包括蔬菜类,菌类,芋类,海藻等);3.主菜(包括肉、鱼、蛋、大豆食品);4.牛奶和牛奶制品(比如奶酪、酸奶等)和水果。只有通过每日运动和均衡饮食的配合才能保证陀螺不停运转,达到健康生活的目标。

韩国1.食物种类要丰富,每天吃谷类、蔬果、鱼肉及奶制品;2.选择少盐的食物,烹调时少用盐;3.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4.享受每一餐,不要不吃早餐;5.如饮酒,一定要适量;6.选择健康的食物,注意饮食量;7.要以谷类为主的膳食为基础。

国人面临三大饮食问题

吃不全据调查,每天能吃够五大类食物的人不足三成;蔬菜摄入比例刚刚过半,水果仅及1/5;30%的人每天喝水不到1200毫升。

吃太多中国人的猪肉消费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每天吃得多,动得少,超重和肥胖者10年间增加了1亿;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盐超标十年不见减少。

吃不对在中国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中,近几年猪肉一直占65%左右,而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鱼虾类每天不足一两;许多人早餐像乞丐,晚餐像皇帝;食品加工过精、过细,不利于慢性疾病的防控。

最简单的养生法则——笑


97美食网就是专门为各个地方的美食、厨房百科而专门创建的平台。本网站有很多的有关于美食的知识和菜谱。您还在担心找不到详细又易学的菜谱吗?还在担心找不到优质的厨房百科知识吗?“97美食网”小编特向您推荐"最简单的养生法则——笑",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了解更多有关于厨房百科的知识。

最简单的养生法则——笑

最简单的养生法则笑

印度有笑诊疗所,法国有笑俱乐部,瑞士有笑面馆,日本有笑学校,德国有笑比赛,美国有笑医院……

笑是一种良好的健身运动,笑是一种最有效的消化剂,笑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爱笑,是长寿者的共同特点,这是日本学者在印度调查长寿老人得出的结论。

有学者把20~60岁的志愿者请到演出厅观看了3小时喜剧小品,使之开怀大笑。结果从血液中测出的淋巴细胞比原来都有升高,笑了3小时尚且如此,那么经常欢笑的人肯定效果更好。淋巴细胞特别能战斗,是身体的守护神,但它们需要一日三笑作为精神食粮。不仅是大笑,就是微笑,乃至有个笑的表情,也能调动起淋巴细胞的积极性。

伟大作家高尔基说:只有爱笑的人,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笑的好处和对健康的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现在,笑的疗法风靡世界,笑的行业应运而生――印度有笑诊疗所、法国有笑俱乐部、瑞士有笑面馆、日本有笑学校、德国有笑比赛、美国有笑医院。

人在笑时,下颌处于下移状态,该部位的下移是人体放松的关键。能使人从紧张状态中放松的方法,莫过于一笑,平时万念纷飞的大脑只有在笑的时候,才进入了无念无为的纯净状态,大脑处于一片空白。德国科伦大学的乌伦克鲁教授说,笑一分钟,相当于一个病人进行了45分钟的松弛锻炼,这就是精神放松法。

一个人大笑时肩膀会耸动、胸膛摇摆、横膈膜震荡,血液含氧量于呼吸加速时增加,而更重要的是脑部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实在是最佳的自然药物。乌伦克鲁教授说,大笑过后,血压会回降、减少分泌令人紧张的荷尔蒙,发自内心的笑是精神状态与免疫系统之间直接相连的天线,可以在瞬间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善状态,不难看出,笑是唯一能覆盖身体、精神、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全能高手。那就让我们开怀大笑吧!

第二、笑,一个简单的面部表情。

但你知道吗?它同时还是一款简单而有效的健康良方呢。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笑一笑,十年少,而数千份现代医学研究报告更以详尽的案例、数据证实,笑对人的生理、心理皆有极大裨益。那么,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请提起嘴角,露出一个愉快的笑容吧!

笑起源于何处?德国人类学家认为,笑这个表情作为一个行为符号,可能在3500万年前就有了,最初的笑是早期较高级灵长类动物群落内部相互表示和平的行为,包括狒狒、猩猩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都有笑的表情。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有表示愉悦、亲切的行为符号,但是经过数千万年的进化,只有灵长类才能做到运用脸部的几块表情肌完成复杂的社会功能,这就是笑。

笑,一个简单的表情?

美国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威廉姆弗赖伊认为,笑可以起到一部分与体育运动相同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腹肌收缩。100次的捧腹大笑所吸收的氧气相当于做10分钟滑船器运动的吸氧量。另一个测试表明,笑的好处不止于健身。科学家对48位心脏病患者的研究证实了笑的治疗效果,研究者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每天观看30分钟的喜剧;而另一组不做安排,是参照组。一年后,参照组中有10名患者心脏病反复发作,而观看喜剧的人中只有2人。

笑能使人病情好转吗?在美国加州大学所做的一次称为笑疗的实验中,科学家验证笑对于患有严重疾病包括癌症的孩子有积极的影响。早期的研究显示,幽默影片能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和疼痛。逗乐疗法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在英国伦敦,甚至出现了以笑为治疗手段的医学诊所。那么笑对人体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改善情绪

笑能促使大脑产生一种名叫内腓肽的化学物质,它可起到轻度的麻醉和镇静作用,人的情绪也随之会变得愉悦明朗。此外,在笑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人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得到加强,这转而又会影响情绪,使人感觉舒适愉快。

平衡血压,促进身体良性运作

人处于愤怒、烦恼、忧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下,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部分便会活跃,机体随之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物质,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脏器功能失调。此时,只要开怀地笑一笑,身体便会立刻松弛下来,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分泌的减少使心脏、肝脏、胃肠活动趋向良性,血液循环、气体交换、消化吸收等生理功能得到加强,压力带来的危害随之得到缓解。

欢笑和愉悦情绪还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功能。人在动怒或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时,大脑会发出讯息,命令人体产生相应的行为举动。如果此时单凭意志力量进行压抑而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渲泄,压力讯号便会从中枢神经系统转至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的自然运转受到影响。笑则能刺激免疫系统的白色T细胞,使之对抗感染的能力增强,从而帮助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化解因情绪不良导致的身体隐患。

防止脸部松弛,塑造漂亮表情

经常微笑能锻炼脸部表情肌的弹力。有的人脸庞之所以较同龄人松弛,原因之一就是脸部少做运动以致整体肌肉弹力较低。脸面表情长期木然忧郁,还会潜移默化地加快法令线的下垂,使下巴内缩,令人显得老成严肃、缺乏活力。笑是最好的饰品,笑对生活――只要不是僵硬的笑,不仅能予周围人以快感,也是让自己面容常葆青春的要诀。

消耗热量

当一个人开怀大笑,笑得酣畅淋漓、前仰后翻时,不仅脸部剧烈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肩膀、背部、腰腹等都会运动起来,可借此消耗体内能量。在笑声中减肥可比节食、做剧烈运动轻松多了,也爽多了。

笑一笑,你会更动人

什么样的笑最具亲和力?科学家进行了一些试验,他们用电脑放出不同的笑声,让受试者来选择哪种笑声最亲切。结果发现由高到低降音量的哈哈声最受欢迎。这里有进化的原因,当人类的祖先想一起嬉戏时,情绪是放松的,而由高到低的音量,恰恰表示没有戒备,久而久之就成为通用的表示无进攻性和亲切的标志。

有人做过统计,小孩平均每天笑100多次,而成人――除了镜头前的模特儿和演员,则每天不到10次。随着人渐渐成长,受制于现实生活的种种困扰与压力,笑容会变得越来越稀少。然而,为了身心健康,即使现实世界有再多的不如意,你也要学会从平凡甚至艰辛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会微笑与自我解忧。

第三、让你笑自内心的十张处方笺

喜剧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各种各样的喜剧影片、马戏表演、卡通漫画、笑话故事令人忍俊不禁、开怀畅乐,经常观赏这些充满喜剧元素的娱乐节目,自然会笑口常开。童心儿童心机单纯,神情动作天真烂漫。以成人的视角欣赏孩童,常常会被他们童言无忌、稚拙可爱的行为举止所打动而忘却烦恼,产生怡悦舒畅之感。常和孩子相处,感染他们明亮纯朗的情绪,有利于我们保持童心,轻松处世。

恋爱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爱情有益健康,热恋中的人会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生机勃勃。良好的情绪不仅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提高和改善神经、血管、内分泌、微循环等的功能。如此,在你的字典里怎么可以没有爱情这个词呢?释放我们的任何情绪,尤其是愤怒、忧郁、惊恐、焦躁、紧张等所谓的负性情绪,都需要有一个释放的通道。经常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抽空去郊外做个森林浴,去海边听听海涛声,或者上DISCO、CLUB、BAR激活自己在正常秩序里受到压抑的激情,皆是令人精神松弛、情感愉悦之道。

运动运动可使人心情开朗,但并非弄得大汗淋漓才叫运动。极限运动和强量运动毕竟不是人人都受得了,轻体育如慢跑、跳舞、健美操等,有着健身不吃苦和神经镇静剂的特点,更适合美眉经常进行。或者还可以将运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像许多专业人士建议的那样,以走路代替乘车、以爬梯代替乘电梯等。

宽容想要保持快乐的心境,多一些宽容和同情吧。那些惹你不快的人和事,试着换个角度想想,或许就能相逢一笑泯恩仇。在百忙中抽一点时间出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伸手援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从中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

冥想现实有时候太狭仄,需要你用想象创造快乐。感觉到心浮气躁、焦灼不安时,就适时关闭掉所有活动,给自己一段静静独处的时光吧。冥想没有固定的形式,静坐、卧榻、瑜珈都可以,轻合眼睛,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想象自己是纯洁的婴儿,想象自己是割麦而归的健康农妇,想象自己置身于星空下的静谧草原……纷乱的思路逐渐变得清晰,焦躁的情绪渐渐挥发而去……作为一种心灵修炼术,冥想的极致是静与顿悟,它可以消除紧张压力,舒缓疲惫身体,达到全身心由内而外的畅意平衡。

宠物心理学试验显示,精神紧张的人观赏自养的热带鱼在鱼缸内翩翩起舞,或被绕着自己嬉闹撒欢的小狗吸引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荣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可爱的宠物就是这样带给我们的人生无边乐趣。

香氛香氛通过嗅觉神经而刺激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能有效地帮助我们从压力和疲惫中抒解出来,使人心怡神朗。每天在自己身上洒一点儿心仪的淡香水,或滴一两滴香精油于常用的手绢上,或在随身手袋里放入一个干燥花包,闻着那柔柔的芬芳,心情不知不觉间会好很多哦。

科学饮食饮食因素亦会对情绪造成微妙影响。心情烦躁不安、精神抑郁不振,有时是由于体内缺乏钙质及维生素B12的缘故。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充足摄入乳类、豆类、海产品、绿色蔬果等钙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及动物肝脏、鸡蛋、牛肉、猪肉等富含VB12的食物。

另外,经科学研究发现,奇异果(猕猴桃)、香蕉皆是能令人增添笑容的解忧果品。奇异果含有一种叫inositol的血清促进素,能够缓解和减轻人精神上的紧张焦虑;香蕉则含有一种特殊氨基酸,这种氨基酸有助于人体制造开心激素,对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有积极作用。

第四、笑的健康功能

一、笑为健康之宝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说明精神乐观可使气血和畅,则生机旺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民间有很多谚语。对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等等。可见,情绪乐观,笑颜常驻,笑口常开,是人体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条件。笑是人体的生理需要。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笑是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体操。笑实际上就是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作适当的协调运动。笑对呼吸系统有良好作用,它能使肺扩张,在笑声中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笑能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强消化器官的活力;笑能消除神经和精神上的紧张,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消愁解烦,振奋精神,扬起生活的风帆;笑能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笑能使面部颜色由于血液循环加速而变得红润;笑能增强肌体活动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起到某些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愉快的心情可影响内分泌的变化,使肾上腺分泌增加,使血糖增高,碳水化台物代谢加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能促进身体健康。自古以来,笑就被看作治病之良药,健身防病之法宝。宙代医生早就用笑来治病。如金元时期的名医张子和用喜胜忧,喜胜悲的情绪疗法,治愈了许多病人。有一县令之妻,患不欲进食之症,并有时高声叫骂,凶若杀人。遍延名医治疗,终不见效。后请张子和诊治,名医张子和请来两个歌舞艺人,化妆新奇,在病人面前歌舞,患者见了大笑。第二天又让两个舞女学动物顶角,相互戏嬉,病人见此更好笑。之后,又找了两个饭量大的妇女,经常在病人身边边吃边夸饭菜香甜可口。病人见此馋意大发,便要来饭菜吞吃。随之,食欲渐增,病已告愈。不久,还生下一个胖孩子。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可见,笑能治病健身。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处。当今世界,对笑也是刮目相看,各种研究笑的机构应运而生。如笑的天地、笑的联盟,笑城、幽默协会、笑的中心、笑的广场等等。在我国,50年代就有人建议在医院里设相声科,用相声这门笑的艺术,给一些疾病进行笑疗、让病人愉快地笑,在笑声中忘却疾病。

二、大笑之禁

笑,虽然可祛病健身,但必须适度,必须懂得笑的宜忌。笑虽然不能称斤论两,但既然把笑比作治病的良药,就有个量大量小之分。适量有益,过量有害,而且往往会带来乐极生悲的苦果。《岳飞全传》七十九回,描述了二虎骑龙背,笑煞老牛皋,气死金兀术的故事,说得是牛皋抓住金兀术以后,骑在他身上,由于过度兴奋,哈哈大笑而死,这叫做笑死人。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述大喜伤心的道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乐极生悲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多年夙愿一朝得以实现,兴奋无比,实然倒地而亡;有的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或有什么意外收获,笑得前仰后合,而突然昏厥;甚至有的打麻将意外地合了一个清一色,仰面哈哈一笑归黄泉。尤其是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老,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高,或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要特别注意情志调摄,使之不要大起大落,做到既能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又不要欣喜若狂。下面提出大笑、狂笑的一些禁忌,谨防乐极生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不宜纵声大笑、狂笑。大笑时,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易诱发脑溢血或心肌梗塞。脑栓塞、脑溢血等脑血管病人在急性发作期和恢复期不可大笑,否则,会引起疾病反复,使病清恶化,甚或导致死亡。心肌梗塞病人在发作期或恢复期,心脏内有栓子者,皆不宜高谈阔论,哗然大笑。因为过度大笑会加重心肌缺血,易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心腔破裂引起死亡,或者引起拴子脱落,导致生命危险。胸腔、腹腔、心脏、血管等外科手术不久的病人不宜放声大笑。以免加剧疼痛,影响刀口愈合及刀口破裂。患疵气的人不宜大笑。因为经常大笑使腹内压增加,以致疝囊增大,甚至降至阴囊后,形成嵌顿疝。尿道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的人,不宜经常大笑。因为大笑时,腹内压增高,会造成大小便失禁。有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的人不宜大笑。大笑过度可造成下颌关节脱位,笑掉下巴。进食时不宜大笑。若笑得过火,也可使食物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引起窒息,可能有生命危险。饱食后不宜大笑,以免诱发阑尾炎、胃扩张及肠扭转。患口唇干裂、口角生疮之人不宜张口大笑,否则会笑裂口唇,引起出血,或造成感染。怀孕期间的妇女不宜经常大笑。大笑时由于腹部猛烈抽搐,子宫压力增高,容易早产或流产。

三、笑的艺术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笑的种类丰富多彩。如甜蜜的笑、愉快的笑、微微的笑、逗趣的笑、会心的笑、含羞的笑、惬意的笑、神秘的笑、顽皮的笑、自嘲的笑、偷偷的笑、嘲讽的笑、鄙夷的笑、自满的笑、冷笑、苦笑、傻笑、奸笑、狞笑、狂笑、大笑、皮笑肉不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笑是人的本能,无需师授,人人皆会,但哪些笑有益健康,并非人人皆知。要想使笑声伴随自己的一生,让笑给生活染上欢乐的色彩,就必须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懂得笑的艺术。

1.健康之笑发自心底

笑是生理和心理和谐的交融,欢乐愉快的共鸣。健康乐观的笑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欢笑。人逢喜事笑颜开,它是内心世界的表露,这样的笑是对身体有益的。而那些狂笑、狞笑之类,对身体并非有益,有时会因此而得病。什么样的笑最好呢?听听相声,欣赏一些有意思的哑剧、或幽默作品等,所发出的和谐、轻松、舒适的笑,是有益健康的自然之笑。

2.知足常乐是笑的源泉

一个人要永远保持愉快的情绪,欢乐的笑容,首先要培养乐观主义精神,知足常乐的思想。只有心理上的平衡和稳定,才能保持笑颜常驻,笑口常开。现实生活小的很多忧愁烦恼,多数来自名利和享受方面的不知足。因此,要常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的道理。足而生乐,乐而生喜,喜则生情,情则养人,精神焕发,笑逐颜开,有益于身心健康。

3.幽默轻松是笑的关键

列宁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感的表现。幽默轻松,表达了人类征服忧患和困难的能力,它是一种解脱,是对生活居高临下的轻松审视。一个浑身洋溢着幽默的人,必定是一个乐天派。愁眉苦脸是滋生不出幽默来的。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令人如坐春风,神清气爽,气恼全消。其潜移默化之效是愉悦心灵、延年益寿。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幽默、欢笑实是一种丰富的营养。因此,每个人都应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若以幽默待之必会增添无穷妙意异趣。生活在幽默风趣的气氛中,脸上经常会显现出健康轻松的微笑。

4.生活丰富是笑的条件

要想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志有所专,乐以忘忧,以对社会有所贡献引以为荣。除此而外,要兴趣广泛多样,自寻乐趣。琴棋书画,花木鸟鱼,旅游观赏等活动,都有益于身心的调节。再者,要广交朋友,乐于互相交谈,互吐衷情,使情绪变得豁达、轻松。总之,用丰富多彩的爱好兴趣,调剂、装饰自己的生活,使生活充满情趣,五彩缤纷,激发热爱生活的强烈愿望。欢乐之情溢于言表,心胸开阔,开朗乐观,生命之树才能长青。

生活的实践证明,善笑者少病、乐观、长寿,生活的愉快。为了您的健康、幸福,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养成无忧无虑的性格。愿您的脸上充满健康的微笑,让悦耳的笑声伴随您的一生。

第五、笑的作用

当你遇到非常高兴的事情时,就会兴奋得大笑起来。(改善性爱质量必备的八大准则)而当你难过时,就会控制不住地流下眼泪。哭和笑难道仅仅是为了表达感情吗?

笑不仅能表达感情,它还能不可估量的其他作用:一次开怀的笑,就相当于一次适度的体育锻炼。在笑的过程中,面部、颈部、胸部、背部、腹部、肩部以及四肢的肌肉、关节、韧带都发生了一次有益的活动。伴随着笑,人体的腹部收缩、脸部扩张、肺容量增大、进气量增多,有利于吸入更多的氧气。笑还能加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对内脏器官起到一种按摩作用,笑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消除紧张,驱散忧郁,因此常说笑一笑,十年少。

而哭通常被认为是情感脆弱、意志不坚强的表现。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哭同样对人体健康有益处。哭泣可以将因悲伤而产生的皮质激素和催乳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遇到悲伤的事能哭泣流泪的人比独自生闷气、把悲伤埋在心里的人,得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的机率低得多。所以,在悲伤的时候,不妨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哭泣之后,对健康反而有好处。

第六、笑一笑,十年少

笑,是人类特有情绪变化中最早的、最一般的表现。当婴儿来到人世开始与人交往,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有了愉快的体验,笑就产生了,这种最早的笑叫做自发性的笑。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随着感觉、知觉的发生和进展,笑就逐渐变成有对象的了。据美国笑学专家统计,情绪正常的人每天平均要笑15次左右,精神愉快者每天可笑300~400次之多,笑将伴随着人们了却一生。

笑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快乐中枢,或称为快乐感受中枢,当人的外部感官感受到喜悦和快活因素时,这些信号就迅速传到这个中枢,这个中枢在传出神经的支配下,使人的面部和眼睛的血液循环加快,眼球和面部血液充沛,两眼明亮有神,两颊红润光华。同时,上唇和两颊由于颧肌的收缩而被提起来,眼轮肌肉为了保护眼睛也加以收缩,加之激动推动着气流脱口而出,使人呼气短促而中断,吸气显著延长,这种像与声的结合就是笑。如果感受的喜悦和快乐强烈,笑者还会出现前俯后仰、手舞足蹈、大笑不止的情况。由于大脑中的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相隔只有半个毫米,大笑产生的过度兴奋会越过极点直接影响到痛苦中枢,因而有时还会使人笑得簌簌流出眼泪。为了避免笑得肚皮发痛,只好捧腹大笑。

笑对人来说是一种健身运动,有人把笑形象地比喻作人体最好的体操。它是人体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它不仅使人感到轻松快乐,而且还可以发散心中的积郁。我国民间流传的《十叟歌》中说的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一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笑对呼吸运动有良好的作用,它能使肺扩张,胸肌兴奋,膈肌上升,使人的呼吸运动加深,同时还对呼吸道有清除作用。美国医生雷学德穆迪在《笑有益于血液》一书中总结说,人每笑一次,横膈膜大约蠕动18次,微笑时略小一些。笑又能消除精神紧张,使肌肉放松,用新的兴奋灶占据紧张劳动、过度疲劳造成的兴奋,从而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振作、体力恢复。笑还能促进食欲,辅助睡眠,通过增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动,而使人胃口大开,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而把人送入梦乡,睡得酣甜。总之,笑好处无穷,有益于神经、呼吸、消化、血液循环、运动等系统,从而推迟人的衰老,使人健康长寿,真可谓笑一笑,十年少啊!

随着对笑的认识,一门新兴科学--笑学,正在一些国家兴起。美国对笑学的研究进展较快,德国还有专门的笑组织德国笑联盟。通过经常性的从基层到全国的笑比赛,使参寒者和观众同时受益。而把笑直接运用于对疾病的治疗,则更有益于人类。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因用脑过度患神经衰弱症,诊治医生给他的回答是: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便是处方。法拉第领会了医嘱,经常去看滑稽戏,结果他的病没有用任何药物治疗而自愈了。美国一家康复医院还定期请喜剧演员到医院说唱,让病房充满笑声。一些肺气肿病人通过一段时间笑的治疗后,肺的伸缩弹性明显增加,笑产生的咳嗽呕出了呼吸道中的粘液,从而改善了肺的通气功能。

笑的方法要自然,随便,放开声音大声地笑。但不能笑得过分,因为中医认为喜伤心,高兴太过会使心神涣散,使自己的感情失去控制,造成相反的结果。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写的范进中举后笑得疯疯癫癫的情节虽然是作者的杜撰,而实际生活中也确有这样的事。1982年在智利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中,一位老球迷路易斯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本国的球队踢进了球而激动狂笑,结果当场兴奋而死。无独有偶,我国上海市建国西路一位老太太,在听到自己在有奖储蓄中中了大奖时顿时大笑不止,结果出现口眼斜、发音不清的病态,急得家人把她送往医院抢救。像这样乐极生悲的例子还不乏其有,因此,一定要掌握分寸,不能笑得过度。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狂欢、狂喜、狂笑是一种强烈情感刺激,它会使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紊乱,继而造成血管调节功能失常、血压波动、颅内压升高,从而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而突然脑卒中(中风)致死。特别是某些重病人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如心肌梗死病人,狂笑会引起胸腹腔内压增加,能够使心脏骤停;重症高血压患者,有时会因狂笑而诱发脑出血;孕妇则可能因此而影响胎儿的发育或引起流产;手术后不久的病人,大笑会影响刀口的愈合;肋骨骨折复位不久的人,大笑可能造成重新错位;有疝气的人经常大笑会导致疝囊越来越大。另外,有些场合也不适宜逗笑,如进餐时大笑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笑学专家把不同的笑分为18种,即有说有笑--最愉快的笑、眉开眼笑--最高兴的笑、哈哈大笑--最自豪的笑、微微含笑--最美丽的笑、回头一笑--最有味的笑、边哭边笑--最遗憾的笑、苦中痴笑--最委屈的笑、不笑装笑--最没意思的笑、捂面而笑--最难为情的笑、别人笑自己不笑--最幽墨的笑、莫名其妙地跟人笑--最呆痴的笑、嘲笑--最使人不高兴的笑、假笑--最使人捉摸不透的笑、奸笑--最可怕的笑、皮笑肉不笑--最阴险的笑、狂笑--最难听的笑、冷笑--最残酷的笑、想想再笑--最有趣的笑,而我们生活中需要的是健康、开朗、自然、有节制的笑。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对人的健康和长寿益处匪浅,但应当再补充一句:要笑得适中,笑得其所。

厨房百科《做面食的不败法则》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厨房百科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菜谱面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