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人对美食有着痴迷的追求,而中国美食文化渊源流长,一天心情的好坏,大都和美食相关,希望你不要错中生活中的每一道美食。你在网络上收集美食资料吗?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食知识科普:哺乳期乳房胀痛是怎么回事,急性乳腺炎怎么治疗效果好?”,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哺乳期乳房胀痛称为拘奶,继续发展下去就成为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或奶疮,用蒲公英内服和外敷进行治疗效果非常好。

一、哺乳期乳房胀痛是怎么回事

哺乳期发生乳房胀痛,多数情况下是乳汁不通导致的,民间称之为拘奶。

如果拘奶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乳房红肿胀痛的症状加重,甚至形成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有些患者还伴有全身发热,后期则会导致乳房溃烂,流出稠厚脓汁。

西医把上述症状称为急性乳腺炎,而中医则称为乳痈或奶疮。

二、乳房胀痛的治疗方法

西医认为急性乳腺炎是乳头皲裂、乳腺管阻塞、细菌入侵或乳汁淤积引起的,对这种疾病往往束手无策。

中医则认为乳痈是肝郁气滞、胃热壅滞或乳汁瘀滞,用蒲公英内服和外敷即可轻松治愈。

乳痈多数情况下发生在哺乳期,但怀孕期、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同校也可以发生,均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治疗。

蒲公英最早入药见《唐本草》,在当时,这种中药材仅用于治疗乳痈。李时珍对蒲公英治疗乳痈的效果也大加赞赏,并在《本草纲目》记载了用蒲公英治疗乳痈的方法——

取干蒲公英30克,忍冬藤60克,加清水两碗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煎煮成一碗,吃饭前服用(剩一点涂抹在乳房红肿处),睡上一觉就痊愈了。

后世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如果有新鲜的蒲公英,洗净捣烂敷在乳房红肿处,再配合内服上述煎剂效果更好,不仅可以治疗乳痈,还可以治疗热毒聚于局部的腮腺炎。

三、如何预防乳房胀痛等乳房疾病

乳痈多见于哺乳期女性,整个哺乳期都可以发生,但多数发生于产后3-4周,尤其是初产妇更容易发生乳痈。

所以,哺乳期妈妈提前准备点蒲公英大有好处,以备不时之需,要知道乳房胀痛是非常难过的,你会恨不得马上就治好它。

蒲公英除了可以治疗乳痈,还有预防乳痈等乳房疾病的作用,平常隔三差五用蒲公英根泡水饮用,就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现代女性比较容易发生乳腺增生,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肝气郁结。蒲公英英通肝经、祛肝火,且有很好的消炎作用,药力可以直达乳房部位,对乳腺增生也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多说两句:

中医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且乳房疾病多因热盛血滞所致,而蒲公英入肝、胃经,可清火消炎,对多数乳房疾病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实为女性应该常备的中药材,一是能防治乳房类疾病,二是上火时可以随时拿来灭火。

97msw.cOm延伸阅读

美食科普:牙龈出血怎么治疗效果好,李可治疗牙龈出血的简单小验方?


李可治疗牙龈出血的方法就是补气,最常用的方子就是当归补血汤,但黄芪与当归的用量为2:1,效果良好且不易复发。

按中医理论来说,气为血之帅,人体内的血液能不能在血管里正常流通,必须依靠气的推动和领导,气虚了就无力统帅血液,体内的血液就会像失去蜂王的蜜蜂一样,四处乱窜,从而导致出血。

所以,李可认为牙龈出血是气虚导致的结果,补充气血即可治愈。

李可治疗牙龈出血常用的补气方剂就是当归补血汤,此方原为李东垣气创,原方用的量为黄芪30克,当归6克,黄芪与当归的比例为5:1。

气行则血行,当归补血汤主要是借助黄芪补气的功效,来增强当归的补血效果。

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原方是益气补血方剂,有益气生血功效,多用于治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

李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将黄芪与当归的比例改为2:1,黄芪30克,当归15克,用来治疗牙龈出血的效果非常好,仅服用1剂就有明显效果,多数患者连续服用3剂即可治愈。

注意事项: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大量出血患者,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是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这样就能很快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了解美食:血虚导致的头痛反复发作怎么治疗效果好?


血虚导致头痛也很常见,患者会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等血虚症状,治疗这种头痛的关键是补益气血,常用的方剂有川芎当归汤或四物汤等等。

一、血虚头痛的症状表现

血虚是指阴血亏损,血分不足。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部,就会形成头痛,中医把这种类型的头痛称为血虚头痛,是内伤头痛常见的类型。

血虚头痛的主要特点就是,患者头痛的同时常伴有眩晕、心悸、心慌等症状,患者通常会有面色苍白、口唇淡白等血虚的症状表现,舌质淡白,脉象细弱无力。

血虚头痛是绵绵的痛,也就是隐隐作痛,患者能感觉到眉尖至头角抽痛,劳累后病情加重。

二、血虚头痛的治疗思路

血虚头痛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产后女性及久坐办公室的女性更为多见,因为月经或分娩等原因容易导致女性阴血亏损。

既然血虚头痛是阴血亏损导致的,治疗血虚头痛首先就应该考虑到补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虚归根结底是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的结果。所以,补血必须要健运脾胃,脾胃功能强健就会源源不断化生成血液,血虚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血虚患者除了需要补血之外,还要补气,因为气不仅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还能促进血液的生成,气虚会直接影响到脾胃化生血液的能力,所以血虚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强健脾胃的同时还要注意补气,以达到益气生血的效果。

血虚患者都兼有气虚症状,而气虚又会导致血液瘀阻血脉,所以血虚患者在健脾补血和补气的同时,还要配伍服用活血生血的药物。

综上所述,治疗血虚头痛的思路就非常清楚了,既要服用强健脾胃功能的补气补血药物,还要配伍活血生血的药物。

根据这个治疗思路,治疗血虚头痛的常用方剂有如下几种——

三、川芎当归汤

据《兰室秘藏·头痛门》记载,“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

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而川芎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而且是血中气药,有行气开郁、活血祛瘀的功效。

所以,中医治疗血虚头痛的方剂往往离不开川芎和当归,其中最简单的方剂就是“川芎当归汤”,只有川芎和当归这两味中药材。

川芎当归汤比较适合气虚程度较轻的患者,用法很简单:将川芎和当归各等量配伍,研成细末,水煎后温服,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用6克即可。

四、四物汤

四物汤是补血的首选方剂,也是治疗血虚头痛常用的方剂,比较适合气虚程度较轻,同时兼有阴虚症状的患者。

熟地黄12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8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五、养血止痛散

配方:天麻6克,川穹12克,白芍20克,当归20克,三七3克。

用法:打成粉末后混匀,每天早晚各服用1克,用枸杞煮水送服效果更佳(用30克枸杞煎煮15-20分钟,煮成1杯水送服)。

这个方剂比较适合气虚程度较轻,同时兼有血瘀症状的患者。

六、吴圣贤验方

中医专家吴圣贤在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总结了一个效果很好的经验方,用于治疗血虚头痛可立竿见影,且不易复发。

吴圣贤把这种治疗方法称为升提气血法——

组方:生黄芪30克,红参5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藁本15克,柴胡6克,羌活15克,升麻3克,荆芥10克。

用法:水煎服(红参单煎后混合均匀),每日1剂,于早饭和晚饭后半小时分2次服用,忌食萝卜,忌饮浓茶。

本方用黄芪、红参和白术健脾益气,统帅当归和川芎之药力向上,有养血活血和祛风止痛之功效。

方中的麦冬用来制约人参之热,头顶疼痛用藁本为引,头侧疼痛以柴胡为引,羌活善散头风,升麻助升提之力,荆芥配川芎散血中之风。

据吴圣贤介绍,血虚头痛患者服用1剂后可头痛消失,连续服用1个月可精神健旺、面色红润、体力大增,1个月后再改服补中益气丸即可治愈。

美食科普:大气下陷的3个典型症状表现,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效果好?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兼有大气下陷证的经典症状,用名医张锡纯的升陷汤治疗效果良好,后期可用补中益气丸调理至痊愈。

一、什么是大气下陷

名医张锡纯所说的大气,是指胸中大气,也叫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微生化而成。

大气下陷的典型症状表现就是气短,患者总是感觉气不够用,稍微做点事就感觉喘不上气来,必须蹲下来休息才能喘上气来。

上述症状如果经西医诊断,多数情况下会被认为是心肌炎,但按心肌炎的方法进行治疗却没有明显效果,其实它是中医所说的大气下陷证。

大气下陷证患者除了气短之外,还有两个比较典型的症状:一是有过度劳累或干重活的历史,二是寸脉沉、小而无力。

如果患者完全符合上述三种症状,就可以确诊为大气下陷证,采用张锡纯的升陷汤进行治疗必有良效。

大气下陷证的本质就是气虚,它是气虚的一种类型,准确来说是宗气亏虚。导致大气下陷的主要原因是劳力过度,有气短、咳嗽、喘促或心悸等症状表现。

二、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效果好

大气下陷证虽然不是心肌炎,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也兼有大气下陷的上述三种症状,在服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服用升陷汤效果更好。

三、升陷汤组方及服用方法

升陷汤是名医张锡纯创立的名方,记载于《医学衷中参西录》,善于治疗大气下陷证。

组方:生黄芪15克,知母15克,升麻3克,柴胡5克,桔梗3克。

服用方法:加水煎汤服用,每天1剂,于早饭和晚饭后半小时分2次服完,服用期间注意休息,忌食萝卜。

大气下陷证患者服用1周后可明显见效,再经过加减服用30天左右体力可明显增加,随后改用补中益气丸调理至痊愈即可。

四、升陷汤方解

黄芪善于升阳举气,为升陷汤的主药,用它和滋阴清热的知母搭配使用,就像升腾起来的云气遇到冷空气,可以化生雨露。

升麻升脾胃阳气,柴胡生发肝气,桔梗提升肺气以防肃降太过,这三味药共同辅佐黄芪升阳举气。

升陷汤中的几味中药材配伍得当,用力专一,方子虽小,确有奇功大效。

注意事项:

升陷汤中的升麻、柴胡和桔梗用量切记不能大,超过6克就没有效果了,所谓“小则升阳、大则发散”,用量大了就变成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子了。

美食百科:丹参能治疗失眠吗,神经衰弱失眠中医怎么治疗效果好?


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阴血不足,对于用养心安神方法治疗效果不好的失眠患者,用丹参等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效果特别好。

我国古代中医认为,当身体内的阳气收敛于阴血之中,人就会睡着。根据这种理论来说,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是阴血不足,阳气被痰火扰动而不能收敛于阴血之中,治疗失眠应当使用养心安神、清火祛痰的药物。

然而,有些失眠患者服用养心安神、清火祛痰的药物治疗失眠效果很好,还有很大部分失眠患者用这种方法治疗失眠效果不佳,这类失眠患者应该怎么治疗呢?!

清朝名医王清任认为,如果失眠患者服用养心安神和清火祛痰的药物效果不佳,改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会有奇效。

王清任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失眠,经常使用的主要方剂就是血府逐瘀汤,现在已经做成中成药销售了。

血府逐瘀汤为什么能治疗失眠呢?这是因为体内有瘀血同样也会导致失眠。有些人失眠的原因是阴血不足,还有些人失眠的原因是生活或工作压力过大,神经衰弱而导致失眠,这种类型的失眠往往是瘀血引起的。

针对瘀血引起的失眠,除了可以服用血府逐瘀汤来活血化瘀之外,还可以服用丹参和五味子这个小验方——

每天取丹参15克和五味子30克,加水煎汤后代茶饮用,可连续冲泡一天,直到失眠被完全治愈(女性月经期停用)。

如果你经常失眠,服用养心安神和清火祛痰的药物也没啥效果,不妨试试血府逐瘀汤或上面这个小验方,往往会有非常灵验的效果。

王清任简介:

王清任是清朝名医,他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叫《医林改错》,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中医治疗瘀血的传统方法,分成了活血化瘀和益气活血两种治疗法则,现在被广泛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当中。

王清任还创立了很多著名方剂,比如善于治疗冠心病的血府逐瘀汤,善于治疗痛经的少腹逐瘀汤,善于治疗脑震荡的通窍活血汤,以及善于治疗半身不遂的补阳还五汤等等。

美食知识科普:中医所说的乳痈是什么意思,乳痈是不是急性乳腺炎?


中医所说的乳痈也叫奶疮,它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乳腺炎,更准确地说叫做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

乳痈多发于产后哺乳期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乳痈初发时的症状表现为乳房轻微胀痛,乳汁排出不畅,民间称之为拘奶。

如果拘奶得不到及时治疗,积累的乳汁就会导致乳房红肿胀痛,结脓成痈,成为急性化脓性疾病,西医称之为急性乳腺炎或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而中医称之为乳痈或奶疮。

乳痈在哺乳期的任何时期段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所以西医又把乳痈称为产褥期乳腺炎。

西医把乳痈的形成原因归结为乳头皲裂、乳腺管阻塞、细菌入侵或乳汁淤积,而中医认为乳痈的常见病因为肝郁气滞、胃热壅滞或乳汁瘀滞,常见症状表现为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伴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

根据乳痈发生的时期不同,中医又就乳痈分为3种:发生于哺乳期的称外吹乳痈,发生于怀孕期的称内吹乳痈,发生于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的称为非哺乳期乳痈。

美食知识科普: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啥,中医怎么治疗糖尿病效果好?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肾水不足导致的疾病,治疗糖尿病应当以治肾为本,同时以强健脾胃功能为辅,等血糖降下来就算基本治愈了。

一、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从本质上来说,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葡萄糖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三多一少”,也就是“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和体重减少”,中医把这些症状称为“消渴症”。

除了“三多一少”之外,糖尿病患者还有浑身无力、极易疲乏、皮肤瘙痒、易生疖长痈、腰酸疼痛、手足发热、视力不清、阳痿或闭经等症状表现。

但是,上述症状表现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步出现。

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西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胰腺病变,胰岛素不足引起的葡萄糖代谢紊乱,所以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有好转,停药就会复发。

古代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肾水不足,《景岳全书》说“病本在肾”,赵献可《医贯》说“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

我国现代中医专家也认为,治疗糖尿病当以治肾为主,比如时振声说:“三消同治,以治肾为本。”

其实,早在宋代,严用和对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就是精辟论述,他说“消渴一候,皆起于肾,盛壮之时,不自保养,快情纵欲,遂使肾水衰竭,由是渴利生焉。”

所以中医认为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根治的,治疗方法遵循强肾为主,并辅以健脾胃。

实践证明,按中医思路治疗糖尿病完全可行,患者的精神状态会很快好转,虽然短时间内血糖下降并不明显,但很多并发症会慢慢消失,如果配合良好的休养治疗一段时间,等血糖降下来就算基本治好了。

注意事项:

糖尿病也算得上是富贵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好好休养,否则很难治好。

美食知识科普:脸上长痘痘是怎么回事? 脸上长痘痘的原因?


我相信每个女人都想拥有洁白无瑕的皮肤,因为爱美之心人人有,但是万事没有完全尽如人意的时候,不是每个女人的皮肤都很好的,因为女性的皮肤保养不好的话就很容易长痘痘,这让很多的女性都非常苦恼,那么脸上长痘痘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1)不常清洗枕头套:枕头是细菌容易生长的地方,翻身时皮肤与枕头会长时间接触,因此一周最好将枕头拿到太阳底下晒过一次,枕头套也要勤于清洗。

(2)维他命C不足:因维他命C有抑制皮脂过剩分泌及消炎的功用,所以有解决痘痘恶化及发炎的效果。推荐的水果是柿子,吃一颗就可以充分摄取一日所需的维他命C。

(3)脸部保养很随便:如同上面所说的,干燥是成人痘的大敌。做好保湿,避免多余皮脂的分泌与角质增厚十分重要。

(4)饮酒过量:血液循环太好会导致发炎恶化。此外,酒类含有会让皮脂分泌旺盛的糖分,所以会促进皮脂的分泌,想早日痊愈的话建议控制饮酒的量。

(5)一天洗好多次脸:为了洗掉脸上的油脂而一天洗好多次脸反而会有反效果,因为这样会让肌肤变得干燥,反而促进皮脂的分泌。一天早晚两次就足够了,洗脸时注意力道及不要洗太久也是重点。

(6)饮水量少:很多人不爱喝水,口渴时才会想起来喝点水,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饮水过少容易发生便干便秘,使毒素淤积在体内难以排出,肌肤更容易长痘痘。

(7)偏爱热气食物:热气食物是指辛辣、烧烤、煎炸类的食物,常食此类食物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得血液中的维他命K品质下降,从而恶化脸部痘痘的状况。

美食百科:手脚麻木怎么治疗效果好,中医治疗手脚麻木的方法?


肢体或手脚麻木首先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排除颈椎病等原发病后再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中医专家吴圣贤推荐使用中药泡脚或热熨法治疗。

如果您有肢体或手脚麻木的症状,首先必须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颈椎病、腰椎病、糖尿病、高血压、颅内肿瘤等原发病也会导致肢体或手脚麻木。

经过西医检查,确定没有上述几种原发病以后,咱们才可以考虑使用中医方剂进行治疗。

肢体或手脚麻木属于神经内科疾病,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因为药力很难到达神经。针对这种情况,中医专家吴圣贤推荐使用中药泡脚或热熨法治疗,内病外治——

组方:天麻15克,当归30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30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

用法:如果脚麻,就用上述中药材煎成汤剂泡脚,每天1次,1副药可以泡2天。如果手麻或胳膊腿麻木,就用热熨法,将上述中药材用小火炒热,包在纱布里,趁热来回摩擦麻木的地方。

据吴圣贤介绍,上述方法是他经常用的一个方子,治疗肢体或手脚麻木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

美食知识科普:汗疱疹的症状表现及发病原因,中医怎么治疗汗疱疹效果好?


汗疱疹是特殊类型的湿疹,中医认为是体内湿热蕴积导致的皮肤病,服用健脾祛湿和化解体内热毒的食疗方,治疗效果最好。

一、汗疱疹的症状表现

汗疱疹是发生于手掌或足部的水疱性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每年阳历4月份、5月份、9月份和10月份,夏季天热时症状加重,冬季天冷时可自愈。

汗疱疹的水疱深藏于皮肤下面,有针尖至小米粒大小,呈半球形,发亮,略高出皮肤表面,周围发红不明显,一般会分散或成群对称地长在手上或是脚上,呈正常肤色。

有些汗疱疹患者有明显骚痒感,奇痒无比,如果抓破了,又特别痛。然而,并不是所有汗疱疹患者都有明显骚痒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瘙痒感。

汗疱疹的疱壁较厚,周围发红不明显,通常不会自行破裂,用针刺破后会流出透明的疱液,时间较久的汗疱疹则疱液混浊。

单个汗疱疹水疱数周内可自行消退,但不断会有新的水疱形成,水疱干涸后脱皮,脱皮反复不愈,这也是汗疱疹常见的症状表现。

由于汗疱疹的症状和手足癣相似,准备治疗之前必须仔细鉴别,以免误诊:手足癣通常发生于单侧手足,而汗疱疹是两侧手足对称分布,这就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二、汗疱疹的发病原因

从前的西医认为汗疱疹是原因不明的皮肤病,是患者汗腺发达,出汗较多,但汗液排泄不畅导致的水疱性疾病,所以汗疱疹也叫出汗不良性湿疹。

但是,近代医学研究发现,汗疱疹患者虽然比较容易出汗,但本病的形成和汗腺发达、出汗较多或汗管闭塞破裂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多数学者主张摒弃“出汗不良性湿疹”这个病名。

中医认为,汗疱疹属于特殊类型的湿疹,是体内湿热蕴积导致的疾病。

三、中医治疗汗疱疹的方法

西医面对汗疱疹这种疾病往往是束手无策,只能开点外用药膏让患者涂抹,效果不佳且容易复发。中医认为汗疱疹是体内湿热蕴积导致的疾病,只要化解体内的湿热就可以治愈。

汗疱疹的治疗方法也很简单,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效果最好——

汗疱疹发作以后,先用派瑞松或艾洛松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坚持涂抹两次,症状消退后再涂抹2-3天,以巩固疗效。

等到汗疱疹消退以后,可以买点维生素E胶丸,把里面的液体涂抹在患处,反复揉搓直到皮肤完全吸收,一般3天可修复蜕皮的部位。

在涂抹药膏的同时,搭配服用中医食疗方:用生芡实30克,生薏米30克和赤小豆15克(可换成药用红小豆30克),加水煮烂,或者用豆浆机打成浆食用。另外,每天取蒲公英根20克,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用。

美食科普:威灵仙能软化骨刺吗,威灵仙怎么治疗骨刺效果好?


威灵仙不能软化骨刺,但它却是中医治疗骨刺常用的中药材,能缓解骨刺带来的痛苦,与补肾壮骨的中药材配伍使用效果更好,标本兼治。

一、威灵仙能软化骨刺吗

威灵仙最初是用来治疗鱼刺卡喉的,方法很简单:取威灵仙30克,放入500毫升米醋中浸泡30分钟(可用清水代替米醋),烧开后用小火煮20-30分钟,去渣后缓缓咽下,喝完后10多分钟鱼刺就会自行脱落。

用威灵仙治疗鱼刺卡喉非常灵验,所以很多人认为它能软化鱼刺,继尔联想到威灵仙能治疗骨刺,所以就认为威灵仙能软化骨刺。

事实上威灵仙既不能软化鱼刺,也不能软化骨刺。曾经有些较真的中医做过实验,先把威灵仙煎成药汤,再把鱼刺泡入药汤中,结果发现鱼刺浸泡很久也没有变软。

威灵仙之所以能治疗鱼刺卡喉,并不是因为它能软化鱼刺,而是因为它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咽喉平滑肌松弛了,鱼刺自然就会自行脱落。

二、威灵仙为什么能治疗骨刺

既然威灵仙不能软化骨刺,那它为什么能治疗骨刺呢?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结果,也就是骨头上面长出了突起物,它会直接压迫包裹着骨头的肌肉组织,从而让患者产生疼痛的感觉。

威灵仙有祛风湿和通经络的功效,还有消炎止痛和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所以它能明显缓解骨刺带来的疼痛感。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应该明白了,单味威灵仙并不能软化或治疗骨刺,它只能缓解和减轻骨刺带来的痛苦,让患者感觉到舒服些罢了。

三、威灵仙怎么治疗骨刺效果好

要更好的治疗骨刺,咱们必须先了解骨刺形成的原因。

按西医的说法,长骨刺的原因就是身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身体为了强化骨头而多长出来一部分,多出来的这一部分骨头就叫骨刺。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长骨刺的原因是肾虚,补肾壮骨才是治疗骨刺的根本。这种说法和西医理论并不矛盾,因为肾气足则脾胃功能强健,身体自然就不会缺钙。

脾胃主管水谷运化,咱们身体需要的所有营养,都是以食物为原料,经过脾胃运化而得到的,只要脾胃功能正常了,它就能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营养。

有些人贫血了就吃补铁剂,缺钙了就服用钙片,这都是治标,强健脾胃功能才是治本,脾胃功能好了就啥都不会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医认为长骨刺是肾的封藏能力不够,骨髓外溢的结果,属于“髓溢证”,治疗方法就是通过补肾来增强肾的封藏能力,阻止骨髓外溢。

所以,中医治疗骨刺,一方面是用威灵仙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疼痛,一方面是用补肾壮骨的药物阻止骨刺继续生长,两者合用才能标本兼治。

用威灵仙治疗骨刺的方剂很多,下面推荐几个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方剂,供参考。

四、威灵仙+米醋

威灵仙+米醋治疗骨刺的方法,来源于《中医医学杂志》、《吉来林中医》和《四川中医》等发表的医学论文——

取威灵仙100克和米醋1升,把威灵仙放在米醋里浸泡2-4小时,烧开后用小火煮15分钟,等药汤不太烫的时候即可使用。

如果是足跟骨刺,将双脚洗净后用药汤泡脚15-20分钟,同时用力按摩疼痛处,隔8小时左右再泡1次,每天泡脚2次,一剂药可以泡2天再换新药,每次泡脚前把药汤重新烧热。

如果是其它部位的骨刺,可用干净的毛巾蘸取药汤热敷于患处,热敷时也要用力按摩疼痛处,隔8小时左右再热敷1次,每天热敷2次,一剂药可以热敷2天再换新药,每次热敷前把药汤重新烧热。

按上述方法进行治疗,通常3-4天,多则7-15天,骨刺患者的疼痛会明显缓解或消失。

由于米醋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极个别的患者泡脚或热敷后可能会起水泡,这种情况下可以把米醋换成清水,但治疗效果不如米醋。

在使用这个方法治疗骨刺的同时,每天用淫羊藿30克煎水送服六味地黄丸,连服10天以巩固疗效,可滋阴补肾,阻止骨刺继续生长。

五、朱良春治疗骨刺的方剂

朱良春是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的名中医,2023年4月13日入选为“国医大师”。牛老治疗骨刺的方剂因人而异,但威灵仙为必用之品。

针对骨刺的治疗,朱老还特别指出,病在颈椎加葛根和川芎,病在腰椎加杜仲和桑寄生,病在膝关节和足跟加牛膝,下面列举一例供参考,请在中医指导下加减使用。

组方:威灵仙30克,熟地、续断、骨碎补各12克,淫羊藿、丹参、稀莶草、赤芍、白芍各15克,地鳖虫(研粉吞)、制川乌、炙甘草、山萸肉、山甲珠、路路通各10克,没药、红花、细辛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通常服用5剂后即觉疼痛明显减轻,再继续服用12剂疼痛可止,行动自如。

六、威灵仙+红花

这个方子是中医专家余浩治疗骨刺的常用方剂,记载于他本人编著的《万病从根治》中。

组方:威灵仙100克,红花30克,陈醋250克。

煎煮方法:将威灵仙和红花放在锅里,加适量清水烧开后煎煮半小时左右,得到大红1升药汁,加入250克陈醋混合均匀即可。

用法:这个方剂的使用方法和“威灵仙+米醋”相同,使用这个方剂的同时,也要每天用淫羊藿30克煎水送服六味地黄丸,连服10天以巩固疗效。

七、威灵仙+透骨草

这个方剂主要用来治疗足跟骨刺,湖南中医药大学周祖贻教授认为,它对治疗足跟骨刺确有一定效用。

组方:威灵仙250克,狗脊、怀牛膝各25克,透骨草20克。

用法:所有药材用陈醋浸泡2小时后,水煎取液,倒入木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对脚跟进行浸泡,每次20分钟,4天后再换新药,10天为个疗程;如浸泡后略有肿痛,不必惊慌,如能耐受,可继续浸泡,直至疼痛彻底消失为止。

周祖贻教授指出,本方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补益肝肾、软坚消肿、活血祛淤之功,对治疗足跟骨刺确有一定效用。

八、威灵仙+急性子

这个方子来源于网络,出处不详,但据用过的患者反馈,效果还是很不错。

组方:威灵仙100克,急性子100克,陈醋500克。

用法:将威灵仙和急性子用陈醋浸泡24小时左右,烧热,用毛巾蘸取药汤热敷于患处半小时左右,同时用力按摩患处,隔8小时左右再热敷1次。

在使用这个方法治疗骨刺的同时,每天用淫羊藿30克煎水送服六味地黄丸,连服10天以巩固疗效,可滋阴补肾,阻止骨刺继续生长。

本方中的急性子也是一味中药材,它是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干燥成熟种子,有破血、软坚和消积的功效,能软化骨刺。

注意事项:

气血虚弱者及孕妇慎服威灵仙。

美食知识问答:鸡内金治疗小儿积食怎么吃效果好?


鸡内金有很多种吃法,但对于小儿来说,最好的吃法是鸡内金蒸鸡蛋,孩子容易接受,效果也很好。

对于成年人或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鸡内金可以有多种吃法——

1、把鸡内金碾成碎末,碾的越细碎越好,炖菜、煲汤或煲粥时,把鸡内金放进去一起炖煮,然后跟饭菜一起吃掉就行了。

2、家里准备打豆浆的时候,也可以把碾碎的鸡内金放进去,一起打成浆饮用。

3、购买鸡内金时,可以让店家打磨成超细的粉末,这样的粉末炖菜、煲汤、煲粥或打豆浆均可,还可以直接用温开水送服。

但是,由于鸡内金又苦又腥,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上述吃法他们往往无法接受,家长也不忍心硬逼着孩子去吃。

针对这类小儿,效果最好,而且孩子又容易接受的吃法,就是鸡内金蒸鸡蛋。

制作鸡内金蒸鸡蛋,需要先让店家把鸡内金打成超细的粉末,因为咱们的家用粉碎机,无法把鸡内金打的那么细。

有了超细的鸡内金粉末,咱们就可以随时烹制鸡内金蒸鸡蛋了——

原料:鸡蛋1枚,鸡内金粉1汤匙(喝汤的那种瓷汤勺),米汤适量,香油、盐各少许。

做法步骤:

1、鸡蛋磕入碗中打散,加入相当于蛋液2倍左右的米汤,再加入鸡内金粉和盐,搅打均匀。

2、打好的蛋液冷水放入蒸锅(锅盖不要盖严),开中火,烧开后再蒸30分钟左右,出锅,淋少许香油即可食用。

鸡内金蒸鸡蛋味道不错,孩子容易接受,效果也特别好,而且是老少皆宜的食疗方,特别适合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和脾胃虚弱的人。

这款鸡内金蒸鸡蛋,不仅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积食,还有补脾和帮助消化的功效,对喜欢尿床的孩子也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实践证明,男性常吃鸡内金蒸鸡蛋可以预防脂肪肝,女性常吃鸡内金蒸鸡蛋有调经通经的作用,老年人常吃鸡内金蒸鸡蛋对预防白内障也有帮助。

多说两句:

1、鸡内金消积食的作用很强大,却不伤胃,相反还能养胃,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有调理的作用。

2、鸡内金对肝脾有保健作用,如果你平时想不起来吃,那么春天一定要吃一些,因为春天是调养肝脾的最佳季节。

3、现在人吃的东西都很有营养,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患上积食。所以,家里有孩子或老人的朋友,一定要买点鸡内金备用。

美食小知识:玫瑰花茶没有香味是怎么回事?


新鲜玫瑰花的香味非常浓郁,但做成花茶后的香味却很清淡,因为加工过程会导致香味流失,香味较浓的花茶有可能是加了香精。

新鲜玫瑰花的香味确实非常浓郁,尤其是提取香精专用的玫瑰花,香味更浓。但是,如果要把玫瑰花加工成花茶,就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玫瑰花的香味虽然很浓,但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进行干燥处理的过程中,香味就基本上流失殆尽了,所以玫瑰花茶的香味比较清淡。

你可以随便摘朵玫瑰花试试看,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把它变成干花,都无法留住玫瑰花本身的香味。

那么,为什么有些玫瑰花茶的香味却很浓呢?!很简单,这种香味较浓的花茶,都是包装之前加了香精的,你闻到的香味并不是玫瑰花的天然香味,而是香精的味道。

加了香精的玫瑰花茶闻着很香,但香味比较刺鼻,而天然玫瑰花的香味是比较柔和的,长期用这种花茶泡水喝有害无益。

健康食疗《美食知识科普:哺乳期乳房胀痛是怎么回事,急性乳腺炎怎么治疗效果好?》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哺乳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