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烧鲫鱼、红烧肉、鲫鱼豆腐汤、莴笋炒木耳、冬笋炒肉丝、水煮白菜,每到一个餐厅,我们都要看看菜谱,这些菜谱彰显了餐厅的实力。其实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原料、调料和烹饪手法,每道菜有了属于自己的味道,你最难忘的菜谱是什么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嫩椒黄菌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食材明细:

主料:黄菌菇100g

辅料:嫩椒3个

嫩椒黄菌菇的做法步骤:

1,黄菌菇洗净后撕成小条备用。

2,嫩椒去掉内芯,切成细丝,码点儿盐入味。

3,一勺油入锅,油热后放入嫩椒翻炒。

4,嫩椒炒出香味后,倒入黄菌菇翻炒1~2分钟即可加盐调味。

5,黄菌菇缩水严重,一锅出来只有这么一小碗,嫩滑爽口。

小贴士:

嫩椒去掉内芯的方法是左手拿住辣椒,右手拿住辣椒蒂,把辣椒蒂往辣椒里按压,再拔出蒂来,就可把辣椒芯带出来。

97msw.Com扩展阅读

黄椒鲍菇丝


现在很多人对养生的定义貌似就是速食,虽然我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科学性有几分,但是我们家现在的确越来越爱吃素食了。杏鲍菇软软的、滑滑的,最近实在是很爱已它为食材做菜。我马上要把杏鲍菇切丝做成偏辣的口味。

食材:黄椒1个、杏鲍菇300g、盐适量、食用油1汤匙、生抽1汤匙

做法:

1.黄椒洗净

2.切成黄椒丝

3.杏鲍菇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

4.清水冲洗干净,将其拍散

5.撕成鲍菇丝

6.锅中热油,下鲍菇丝

7.用中小火将鲍菇丝煸炒至焦

8.加生抽,炒均匀

9.下黄椒丝

10.黄椒丝变软,即可熄火,装盘食用

小结:生抽在煸炒杏鲍菇的时候加入,鲍菇丝更有味道更有嚼劲,又可以让黄椒保持原有的清甜。

哪些蘑菇不能吃蘑菇与这物同吃竟会引起中毒?

食物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所带来的后果有不严重,也有严重的。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夺走我们的生命。所以,对于饮食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快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下详细情况吧!

蘑菇小米同吃会中毒?

近日,朋友圈有一则传言,称蘑菇不可与小米、茄子、大黄米等食物同吃,否则会产生毒素。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该消息称:医大已经死17人,大多都是因蘑菇中毒所致。

蘑菇不能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黄米也千万不可同吃,会产生一种毒素,医院治不好,后果很严重。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表示,该消息将蘑菇中毒的罪魁祸首归咎于食物相克;

实际上,这跟食物相克没有一点关系,极大可能是误食了有毒蘑菇。

其实,食物相克的说法在民间向来流行,但其并没有得到科学证实。

阮光锋表示,我国营养学家也多次就生活中的食物相克组合进行研究论证,结果都证明是不存在的。

所谓相克,多是因为不洁饮食以及极少数的特殊过敏反应所致,一般公众在生活中无需顾忌。

中毒实则是吃入有毒蘑菇并非是食物相克

那么,为何生活中会有那么多食物相克的传说呢?阮光锋表示,其实很多说法很可能是偶然巧合导致的以讹传讹,或是食物污染中毒,或是食物中的天然毒素,并非食物天生相克。

以蘑菇跟茄子、小米、黄米一起吃会产生毒素为例,实际上,每年到了蘑菇热销的季节,我国都会发生多起食用蘑菇中毒的案例;

而中毒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误食了有毒蘑菇,这些蘑菇有些是人们私自采摘的野蘑菇,有些是食品加工者无意混入的有毒蘑菇,还有的甚至是人们在菜市场买的所谓纯天然采摘的野蘑菇

实际上,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它们含有天然的毒性成分,且很难辨认、毒性成分十分复杂。

毒蘑菇中毒事件以夏秋季节为主,在山林地区多发,中毒原因主要为家庭误食,为预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应做到以下两点。

1.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食野生蘑菇。提醒大家不要购买或者采集未食用过、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2.鉴别野生蘑菇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方法,例如认为一些白色的蘑菇就是无毒的,经证明并不可靠。所以不要轻易相信民间方法辨别毒蘑菇。

记住:这些蘑菇有毒不能吃

1.红鬼笔菌:颜色艳丽,但有毒性,其菌盖表面黏液有腥臭味,作为外用药物有散毒、消肿、生肌作用,但不可食用,一旦误食后引起身体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中毒症。

2.臭黄菇:潜伏期短,发病快。一般于食后半小时左右即发病,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的还出现精神错乱,头晕眼花,乱说乱唱,严重者则有面部抽搐,牙关紧闭,视力减弱,昏睡等。

3.墨汁鬼伞: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征状包括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

虽然有不适的征状,但却从未有致命的情况出现。这些征状在吃了墨汁鬼伞3天后喝酒亦有可能会出现。

4.毒鹅膏菌: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病人的病情很快恶化;

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疸、中毒性肝炎、肝肿大、肝萎缩,最后昏迷。死亡率高达75%以上,甚至100%。

5.毛头鬼伞(狗尿苔):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部分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

6.有毒牛肝菌:进食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

食后可导致血压降低,心律减慢,引起呕吐、腹泻和痉挛,还可致瞳孔缩小等症状,个别还会产生幻觉。

7.毒蝇伞:典型的毒菇,有一个大的白色菌褶、白色斑点,通常是深红色的菇类,是最广为认识的蕈类。

是一种含有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毒蝇伞的毒性发作通常发生在吃下它的儿童或是成年人,并会导致幻觉。

8.毒粉褶菌:夏秋季在混交林地往往大量成群或成丛生长,有时单个生长。中毒后,潜伏期约半小时,长达6小时。

发病后出现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中毒症状往往严重。

9.马鞍菌: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往往成群生长。孢子有毒。

10.有毒珊瑚菌:珊瑚菌部分品种是有毒的,食用后会造成死亡,一般白色的不宜食用;

食用后可能引起腹泻、中毒。红色、黄色、淡紫色的珊瑚菌可食用。

11.黑包脚伞:夏秋季生阔叶林缘地上或草地、公园中,单生或散生。中毒后一般发病慢,潜伏期6小时以上,最长可达42小时;

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泻及便血。有的出现发烧、瞳孔散大等。严重者出现急性肝炎、黄疸甚至死亡。

12.簇生沿丝伞:剧毒。长得小,喜欢抱团生长在腐烂的木头桩旁,全身黄色,头顶常戴着锈褐或红褐色帽子。

误食后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不适,严重者会有死亡危险。

13.小毒蝇鹅膏菌:这种蘑菇个头小,帽子不上凸反而下凹,颜色还分两种,帽檐处多为浅黄或米黄色。

有苍蝇杀手之称。中毒后,会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14.白毒伞:含有剧毒,毒素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

致使人体内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15.褐鳞小伞: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

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小结:蘑菇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些毒蘑菇可千万碰不得。

蘑菇的功效与作用爱吃蘑菇的不知这一生全毁了

蘑菇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平菇、草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等有好多种,不知道大家喜欢吃哪种呢?今日小编就为你介绍,爱吃蘑菇的不知这一生全毁了,讲的就是怎么做蘑菇味道会更好,喜欢的朋友们赶紧来看吧。

蘑菇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力。

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力。

2、镇痛、镇静。

巴西某研究从蘑菇中提取到一种物质具有镇痛、镇静的功效,据说其镇痛效果可代替吗啡。

3、止咳化痰。

蘑菇提取液用动物实验,发现其有明显的镇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4、通便排毒。

蘑菇中含有人体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平衡,还可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5、促进食欲。

蘑菇还可以治陪白细胞减少症、消化道障碍等症;对促进食欲、恢复大脑功能、促进乳汁分泌都有一定辅助作用。

那么,蘑菇应该怎么吃呢?

黑椒煎菌菇(1)


食材明细:

主料:杏鲍菇适量,香菇适量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黑胡椒粉适量

黑椒煎菌菇的做法步骤:

1,准备好材料,洗净备用!

2,香菇去蒂,用到雕出花型.杏鲍菇也切片。

3,把香菇放入锅里焯下水

4,锅里加少量的油烧热

5,把杏鲍菇片放入,煎一下,表面撒点盐

6,微黄了就马上翻一面继续煎

7,再在表面撒上盐,黑胡椒粉,就可以盛出来了。

8,最后把焯过水的香菇也同样的方法两面煎一下就可以装盘了!

小贴士:

1.如果不追求全素的可以用黄油,会更香!

2.香菇提前焯下水就半熟了,这样再煎的时候可以缩短时间,防止煎糊了!

泡椒菌菇豆腐煲


做法:

一、材料冻豆腐、蘑菇、海鲜菇、蟹味菇、泡椒(取点泡椒汤汁)、大蒜、姜、盐、白糖、白胡椒粉、

油菜籽油(没有也没关系。油菜籽油很香的哈)

二、准备

1、2、菌菇洗净整理好。蘑菇切片

3、大蒜切蒜花。姜切片

4、油菜籽油少许

5、豆腐切方块

三、步骤

1、放适量油。爆香姜片。放泡椒略炒

2、放豆腐块

3、放适量清水

4、放入一点泡椒汁

5、6、盖上锅盖煮开

7、打开锅盖。放适量盐

8、撒点白胡椒粉,不用太多。免得胡椒粉味道太重哈

9、一点点白糖。提味儿

10、放入蘑菇跟菌菇

11、放俩勺油菜籽油

12、大火煮开,嫌麻烦可以直接放锅里转小火炖到入味装汤盆

13、或者倒入小砂锅。小火慢慢炖到豆腐入味

14、出锅的时候撒入蒜花即可!

喜欢《嫩椒黄菌菇》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菇菌食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