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厨房是国人呆得较多的一个场所,正是在厨房,美食的文化基因得到了进化,在这里,食材被精挑细选,而调料则让食材味道锦上添花,厨师则让所有的一切从无序凝聚到有形--美食。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喝错水可能致命 人体约60%的重量是水,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喝错水可能致命 人体约60%的重量是水

人体约60%的重量是水。人对缺水的状况比较敏感,缺水达到体重的2%左右能感觉到口干,缺10%左右就会出现脱水症状,如果继续下去,将会危及生命。通常喝白开水、矿泉水等都能补水,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喝错水可能致命。

人脱水的最主要原因有:大量流汗、腹泻、呕吐。无论是哪种,人在排出水分的同时也会带走一些电解质,比如钠、钾、钙、镁、氯等。人的细胞功能对电解质浓度有一定要求,电解质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血压降低、昏迷、循环衰竭直至死亡。人体有电解质的缓冲池,就像走钢丝的时候拿的平衡棒,一般不用担心失衡。但大量、快速流失电解质时,人体没办法马上调整过来,只能从外面补,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大家应该通过电解质饮料等饮品及时补充电解质。

运动。媒体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后猝死的案例,除了心血管疾病等自身因素,高强度、长时间运动导致的电解质流失也是一个重要诱因。最典型的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跑马”,全程几十公里,主办方会在中途设置一些饮水点,这里一般提供的就是电解质饮料、运动饮料、淡盐水。如果喝纯净水或一般的矿泉水,有可能钠盐及身体必需的电解质补不回来,导致低钠血症或身体电解质失衡,严重时有可能诱发猝死。高温。人对温度很敏感,一旦气温超过35度,湿度大于60%(俗称桑拿天),体表散热功能就要打折扣。要是没有空调,就算坐着不动也会一身汗。人体为了散热会大量流汗,带走很多电解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并脱离高温环境,可能造成严重中暑,死亡率甚至高达20%~70%。虽然现在很多地方有了空调,但还有不少人要在夏天从事户外活动,比如业务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执勤武警、交通警察、快递员等,他们都需要及时补水和预防电解质流失。

腹泻。腹泻多数由细菌、病毒引起,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即可自愈。但腹泻会引起人体大量脱水,引发电解质紊乱,严重可致死。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脱水呢?在小腿上使劲按压一下,松手后如果指印不能迅速恢复,你就得小心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了。此外,头晕眼花、眼窝凹陷、四肢无力等症状也要注意。腹泻病人不能光喝白水,还需要补充电解质。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喝淡盐水,但如果已经出现明显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征兆,最好到医院治疗。家中备一些“补液盐”更好,一般药店都有卖。此外,直接饮用能补充电解质的饮料也能救急,但不要选能量饮料,里面的糖分多,不利于肠胃恢复。

97msw.cOm延伸阅读

这样的食物搭配可能致命


美食来自于厨房,厨房让美食文化不断演进,在这里,食材被精挑细选,而调料扮演了食材无法企及的作用,美食最终的生命力则来自于厨师的赋能。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这样的食物搭配可能致命》,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样的食物搭配可能致命

有的菜肴美味可口、鲜艳诱人、令人垂涎,但是有的看似色香味俱全,或者我们已经习惯的饮食搭配却是可以引起中毒或不良反应的,严重的还可致命。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郑伟医师列举了一些常见家庭菜肴的不合理搭配,希望引起大家的警惕。

鸡肉和芝麻:芝麻能滋补肝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乌发,但与鸡肉同食会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常见菜肴如“葱菇鸡块”。

大蒜和大葱:大蒜大葱都是强烈刺激肠道的食物,胃肠道有疾患的人食用后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常见菜肴:麻辣四季豆(葱烧四季豆)。

五香茶叶蛋(茶叶+鸡蛋):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吸收利用。

白萝卜和木耳:如红白萝卜木耳汤。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脏等功效。但需注意萝卜与木耳同食可能会得皮炎。

西红柿和鱼肉: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会对鱼肉中的铜元素释放产生抑制作用。如西红柿烩平鱼。

鲫鱼和冬瓜:鲫鱼性温味甘,能和胃补虚、消肿去毒、利水通乳,但若与冬瓜同食会使身体脱水。低血压、身体虚弱者不宜食用。

多喝水好处多 水是人体最天然的药


多喝水好处多 水是人体最天然的药

美国国家科学院一 项报告却打破了这个“8杯水”定论。这项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称,在全球气温变暖的情况下,经常补充水分,才能 保持健康(健康食品)。

11杯说法耸人听闻

有专家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每天11杯水纯属无稽之谈。水的需求量必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温度、湿度)、健康情况及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一个 确定的标准值。目前,仍无确切证据表明,人体对水的需要量与气温升高有关。如果按照本文开头的说法,我们每天要多摄取1/3的水,有可能不仅对健康无益、 反而有害。如果盲目补水,甚至会使人出现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痉挛、昏迷等“水中毒”症状。

那么,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算适量?一般而言,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因而人们一直认 为,每天需要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但这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有很多水分,应该一并算进去。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500毫升水,也就足够了。总原则是:一天不能少于500毫升,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痛风、肾结石患者等需要多补充水分的人,应遵照医生的建议。

其实人们喝水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因此还应掌握五大原则:

1. 一口气喝完一杯水——指一口气将一整杯水(约200至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随便喝两口,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使用。

2. 喝好水——尽量避免常饮蒸馏水,其水性太酸,容易伤害身体,对肾脏较弱的人士尤为不利,不妨选择优质的矿泉水。

3. 饮暖水——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喝暖开水则有助于身体吸收。

4. 空腹喝水——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

5. 能放能收——上班一族常常会因怕上洗手间而放弃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喝错水可能致命 人体约60%的重量是水》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厨房百科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水羊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