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年偕好合(莲子红豆沙)、良辰添美景(季节鲜水果)”,每个餐厅都会准备类似的菜谱,名称文雅或大众的菜名背后则是中国的美食文化。其实原料、调料和烹饪方法构成了每道菜的“基因”,你是不是对菜谱很好好奇呢?或许"吃味精对人有危害吗 味精这么用其实没那么坏"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我们一直提倡菜里少加味精,这对身体不好。而事实上呢,味精对人体虽然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可以提鲜,增加我们的食欲。而且味精如果用对了,其实并不会有害身体健康。下面小编为你分析正确使用味精的方式。

味精是大家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味精最早是1866年由德国化学家从小麦蛋白分解物中提取出来的,并命名为谷酸钠,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又从海带中提取了谷氨酸,制作成我们今天的味精,其化学名为谷氨酸钠。

这个谷氨酸是什么?谷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味精(谷氨酸钠)摄入体内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谷氨酸,是8种氨基酸中唯一一种可以参与代谢的氨基酸,它对改善大脑功能有益。如此看来,味精不是坏家伙,它是人类的好朋友。那为什么现代人会如此嫌弃味精呢?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一般来说,想让一锅清水变得鲜美,是需要经过一个精心烹饪过程的,从选材到炖煮、熬制,一锅香浓的高汤才会出现。而突然有一种外观看似化学原料的晶状颗粒物,它可以轻易地将一锅清水变得鲜美,这一点就让大家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再加上某些养生谣言的误导,从而让大家形成了味精是个坏家伙的认识。这个可以轻易让水变鲜美的神奇味精到底是什么身份?

味精还真是个好东西,它能为菜肴提鲜,不过有几项使用规则需要大家注意:

1、出锅前再放味精。

味精在80-100度时的溶解度最好,如果温度高于100度,会让鲜味变淡,超过120度,则会产生焦谷酸钠,这个物质具有毒性。因此,油炸煎烤的食物是不能放味精的,普通烹饪菜肴在出锅前再放。

2、做凉拌菜先稀释味精。

凉拌菜一般会放醋,酸性环境会让味精的溶解速度降低,如果拌菜时直接放入味精则不易溶解,仍保持其颗粒状态,会影响这道菜的口感,当然颗粒感并不会对身体有害。但,咱们提前用一点水把味精溶解,而后拌入凉菜中,这自然就会化解这个问题。

3、鲜味食物不需再放味精。

很多食材本身就很鲜美,如鱼虾海鲜、鸡蛋肉类等,这些食材鲜味的重要来源也和味精一样,是谷氨酸,再加入味精就会让菜肴过于鲜美。

4、特殊人群不宜吃味精。

哺乳期的母亲和12个月龄内的孩子不要吃味精,因为谷氨酸会影响一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及代谢,如钙、镁、锌等。除此之外其他人群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内容,味精的正确用法你学会了吗?味精用多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坏哦!

味精鸡精酱油哪个好?让你毛骨悚然的惊世答案

为了调味,人类发明了味精。可是味精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于是鸡精应运而生。但又有人开始反对鸡精,于是乎酱油有了出头之日。到底这三种调味品哪个好,食用价值更高,今天小编就公布答案吧,看完别吓瘫哦!

扒皮,味精君!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水解为谷氨酸,而谷氨酸有鲜味,这就是味精之所以能提鲜的原因。

谷氨酸钠存在于葡萄、番茄这些水果中,水解后的谷氨酸也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生活中很多动植物蛋白质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比如牛奶、鸡蛋、猪肉等等。

所以味精当然可以吃,但味精君表示,它绝对不是一个随便的调味品,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错吃味精误终身

1、婴幼儿?别吃!

我们知道味精就是谷氨酸钠,在体内分解形成谷氨酸和钠离子,而体内谷氨酸的含量过高会限制人体的钙、镁离子的利用,婴儿食品中味精过多会影响血液中的锌的利用,婴幼儿最好不要食用味精。

2、成人吃?限量!

味精里含有大量的钠,钠摄入过多还会引发高血压病,所以和限盐的道理一样,成人也要限制每天味精的食用量,最多别超5克。

味精君还表示,它有很多亲戚,像是鸡精和酱油,到底危害有没有差,继续看就知道啦!

鸡精味精

鸡精的主要成分其实还是味精,只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盐、淀粉、糖、糊精以及其他香辛料。

目前大部分鸡精并不是用鲜鸡提取而成的,其本质是味精和一些核苷酸类的增鲜剂,一些价格贵的产品中可能也会少量添加鸡肉粉、鸡骨粉、鸡蛋提取物及其他肉类提取物等,要注意成分配料表。

酱油PK味精

看看你家的酱油瓶,里面是不是有谷氨酸钠?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的等级也越高,其味道也越鲜美,很多企业便把氨基酸液氮含量为7%的味精添加到酱油中,增鲜提级两不误。

因此在使用此类味精酱油后,应避免重复加入味精、鸡精、蘑菇精等鲜味剂,也要少加或不加食用盐,避免钠摄入超标影响身体健康。

原来三者是半斤八两,所以大众还是少食用吧。在生活中,许多主妇随意加入味精提鲜,可是你知道吗,错误的味精投放方式会让菜肴走味,吃客们表情纠结不已哦》》》放错味精=白放放错味精=白放

1、温度太高?白放!

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70℃-90℃;在150℃时,它会脱水,产生结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钠会变为焦谷氨酸,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所以做菜或汤要等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为最佳。

2、凉菜?白放+1

在微酸性水溶液中,PH值在5.5-8.0时,鲜味最浓;而PH值小于4时,鲜味较弱;PH值大于8时会形成二钠盐,这时鲜味就消失了。所以,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味精提鲜的效果。

3、酸碱性较大的菜?白放+2

在微酸性水溶液中,PH值在5.5-8.0时,鲜味最浓;而PH值小于4时,鲜味较弱;PH值大于8时会形成二钠盐,这时鲜味就消失了。所以,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味精提鲜的效果。

4、炒肉菜?画蛇添足!

炒肉菜没必要放味精或鸡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放入盐后加热可产生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有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放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甜味食物?滋味难以形容

味精的鲜味只能在咸味的菜肴和羹汤中才会显示出来,而甜味食品中绝不能放味精,不但没有鲜味的效果还会产生异味,吃起来很不舒服。

长期食用味精并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做菜时如果用一些天然味精代替味精不是很棒吗?在自然界中,还真有2种食材堪当大任,一起来看看吧》》》他俩竟是天然味精

97msw.cOm延伸阅读

巧用味精


味精是烹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其作用贵在增鲜。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如果不会使用味精,除调不出美味,还会造成浪费。

1.做凉拌菜时,不宜把味精直接加入,使用时一定要先用开水化开。这是因为味精在70oc以上才能充分溶化出鲜味。

2.炒菜时,味精不宜放入过早。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加入味精,因为这时菜肴温度在70-90oc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高时的温度,鲜味也最浓;相反,在高温时加入,当温度超过120oc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氨酸钠,它既没有鲜味,还有一定的毒性。

3.对特别鲜的原料也不宜用味精。如鸡蛋、香菇、鸡、牛肉、鱼虾以及特别新鲜的蔬菜,加味精反而口味不佳。

4.油炸食物中不宜放味精。因为油炸食物一般温度高于120oc。

5.在酸味菜系中不宜用味精。因为味精遇酸性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加入味精不起作用。

6.不宜在碱性强的食品中使用。谷氨酸钠中的钠活性甚高,容易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调味作用,所以在碱性较强的海带、鱿鱼等菜肴中不宜加味精。■

虾皮味精


食材明细:

虾皮50克

虾皮味精的做法步骤:

第1步取出一小碗虾皮约50克。减去虾皮中的杂质,放滤网中用水冲洗几遍,边倒水边晃动,可以去掉过多的盐分,以及可能存在的细沙。然后用水泡,要换3~5次水,这样可以减少虾皮中的二甲基亚硝胺等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这些物质摄入过多可致癌。将洗好的虾放到电饼铛上,不要倒油,也可用平底锅代替。用铲子将虾皮铺平,使其尽快的将水分挥发。小火慢慢翻炒,炒至虾皮彻底干燥。关火后,继续翻炒,使热量尽快散去,保持干燥状态。炒好的虾皮晾凉。

第2步用擀面杖将虾皮擀碎,喜欢吃碎的可以擀的碎一些。也可以用搅拌机打碎。做好的虾皮味精如果少的话,放碟子中,两三天就可吃完。多的话就需要密封保存,放冰箱要保持干燥状态,由于自制的不添加防腐剂,最好在1个月内吃完。

小贴士:

1. 虾皮一定要用水冲洗后再浸泡,中途换3~5次水。虾皮在水中泡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虾皮个小皮薄,泡太久了,许多水溶性的营养物质也会析出、流失。2. 炒的时候一定要用小火,火大容易炒糊,炒糊后会影响口感。3. 除了虾仁也可以加入香菇,小鱼,冰糖,一起用搅拌机打粉,做出来的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4. 一次性不要做太多,由于自己做的东西不放防腐剂,密封保存,放冰箱最多一个月。

喜欢《吃味精对人有危害吗 味精这么用其实没那么坏》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味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