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食材指制作食物时所需要使用的原料,食材的好坏决定了美食的成败。中国美食文化很重视食材,对于食材你知道的有哪些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粽香黄米鸡的做法”,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原料:鸡腿2个黄米200克葡萄干30克枸杞20克粽叶40张(1袋)

调料:盐1茶匙(5克)蚝油2汤匙(30ml)料酒1茶匙(5ml)生抽1汤匙(15ml)白糖1茶匙(5克)香油2汤匙(30ml)

做法:

1)黄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以上,用前沥干水分。将枸杞和葡萄干用清水浸泡5分钟后,洗净沥干备用。

2)鸡腿去骨切成小条,加入盐和蚝油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

3)将黄米倒入碗中,加入葡萄干,枸杞和腌好的鸡肉,搅拌均匀,再调入料酒,生抽,白糖和香油再次搅拌均匀。

4)将粽叶的头尾剪掉,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将黄米鸡肉用勺子盛到粽叶的尾部(边缘空出1厘米的距离),然后从底部向上卷起成筒状,如粽子本身的重量无法压住底边,可以用线绳系紧。

5)卷好后放入蒸笼或蒸锅里,大火加热,水沸腾后继续蒸30分钟,每隔10分钟,往锅中倒入一些水以免干锅。

97msw.cOm延伸阅读

迎端午吃粽香黄米鸡


原料:鸡腿2个、黄米200克、葡萄干30克、枸杞20克、粽叶40张(1袋)

调料:盐1茶匙(5克)、蚝油2汤匙(30ml)、料酒1茶匙(5ml)、生抽1汤匙(15ml)、白糖1茶匙(5克)、香油2汤匙(30ml)

做法:

1、黄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以上,用前沥干水分。将枸杞和葡萄干用清水浸泡5分钟后,洗净沥干备用。

2、鸡腿去骨切成小条,加入盐和蚝油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

3、将黄米倒入碗中,加入葡萄干,枸杞和腌好的鸡肉,搅拌均匀,再调入料酒,生抽,白糖和香油再次搅拌均匀。

4、将粽叶的头尾剪掉,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将黄米鸡肉用勺子盛到粽叶的尾部(边缘空出1厘米的距离),然后从底部向上卷起成筒状,如粽子本身的重量无法压住底边,可以用线绳系紧。

5、卷好后放入蒸笼或蒸锅里,大火加热,水沸腾后继续蒸30分钟,每隔10分钟,往锅中倒入一些水以免干锅。

超级嗦:

黄米是粗粮的一种,外形和颜色类似小米,但它的体积比小米大3到4倍,可以此区分。

黄米需要浸泡的时间较长,但在炎热的夏季,在浸泡时,最好能将容器盖上一层保鲜膜移至冰箱冷藏浸泡,这样可以避免高温导致的细菌滋生。

卷粽筒时,要从底部向头部卷,因为棕叶中间的筋,头部比尾部粗,不容易卷起。

端午节吃粽子是个传统,但很多人不会包,学起来又麻烦,不如就化繁为简吧。

粽子通常都是用糯米来制作的,可不太容易消化,改用黄米这种粗粮来做就好多了,既软糯又浓香,而且更健康哈。

粽香黄米肉


食材明细:

主料::干粽叶适量,猪肉适量,花豇豆适量,黄米适量,

辅料::葡萄干适量,姜适量,葱适量,

配料::生抽适量,醋适量,蚝油适量,料酒适量,老抽适量,十三香适量,盐适量,胡椒粉适量,

粽香黄米肉的做法步骤:

1.干粽叶泡一夜,泡好后好好清洗几遍,锅内烧开水煮粽叶5分钟消毒杀菌,捞出自然晾凉。黄米泡一夜,泡好后洗净沥干水分备用。花豇豆提前一夜泡好,时间越长越好,软烂的花豇豆才能好吃。葡萄干用凉水泡5分钟即可。

2.猪肉切小块,切好后倒入干净的碗里,加入生抽,老抽,蚝油,料酒,盐,13香,胡椒粉,搅拌一下。

3.加入葱和姜,腌制至少四个小时以上,我腌了一夜,很入味。

4.黄米沥干水分后倒入干净的碗里,加入腌好的肉块,黄豇豆,葡萄干,再加入料酒,生抽,醋,橄榄油或者香油。

5.调料放好后,用勺子或者筷子搅拌均匀。

6.取个有深度的大碗,铺上粽叶,一片压一片的。

7.铺好后,倒入搅拌好的黄米肉。

8.把露在外面的叶子向中心包起来,用牙签固定好。

9.放入蒸锅里,大火加热,烧开后转中火蒸一个小时以上。

红枣黄米粽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粽子不再局限于端午食用,已悄然走进了平时早餐。

在济南大观园的住处,几乎每天早上我都能听到楼下传来那位老太太悠扬的吆喝声―――热粽子,红枣、八宝的新鲜热粽子。那糯糯的,飘着清香的粽子总能勾起很多人的购买欲,老太太每天两大笸箩粽子一点也不愁卖,有时去晚了还会买不到呢。我们家虽不是天天吃粽子,隔三差五也会买上一次或自己作用来丰富早餐!事实上,粽子已成了人们一年四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小吃!

如今,粽子的品种繁多,可我们家里的人似乎还没有从恋旧情结中走出来,任粽子千变万化,依然钟情于传统的红枣糯米粽和红枣黄米粽,特别喜欢糯米、黄米、红枣同苇叶相互契合在一起产生的自然清香,可谓百吃不厌!

选用黄粘米(黍子)包粽子市面上并不多见,人们似乎更习惯选用糯米。

黄粘米自古生长在北方。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黍shǔ是五谷之一,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

黄米味甘、性微寒;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

黍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被多次提及。黍不仅是上古时期的主食,而且还用黍酿酒。因此黍在当时人们饮食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据记载,最早的粽子是用菰gu叶(茭白叶)包黍米做成牛角状,称角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土记》记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元代粽子包裹料从菰叶变为箬ru叶(箬竹的叶子)。直到明代才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记载说明,角黍是粽子的起源,黄粘米是最早用来包粽子的原料。

黄米粽的味道比糯米粽一点也不逊色,吃起来黏黏的软软的,别有一番风味!我似乎闻到了远古的味道,你呢?

过节思源,不过节也思源,粽子与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完美的结合。人们对粽子的喜爱,不只是粽子飘香的味道,还有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人民无时无刻不需要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品格!

红枣黄米粽

用料:黄粘米600克、小红枣300克、干粽叶300克、线绳

红枣黄米粽的做法

1、将黄粘米洗净,用清水泡透(大约6个小时),棕叶用清水浸泡透(大约6个小时)用开水煮一下再洗干净,红枣放入开水中煮半熟再放入凉水中洗干净;

2、取棕叶2-3张(其中一张压着另一张的一半,用量要根据粽叶的大小而定)铺平;

3、从中间折成漏斗状(底尖不可漏米);

4、底部先放一个枣,以防漏米;

5、放黄沾米七成满;

6、再放3个红枣(如果枣很小,中间也可能再放一个),冲着每个角摆好,以防漏米;

7、枣的缝隙里再放上黄粘米;

8、将粽叶交叉的一头折叠过来;

9、将粽叶的另一头再折叠过,就变成了锥形;

10、用结实的线绳(我用做被子的白线),捆结实(不要捆得太实,否则不好熟;但也不要太松,否则会成为粥状。)最紧的是不要漏米;

11、交包好的粽子分别依次摆放在高压锅里,加水刚刚浸没;

12、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底火(电磁炉140度)20分钟关火,再闷1个小时即可。

美食提示:

1、粽子放入锅内既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粽子上最好放一个箅子,用重物(或石块)压住箅子,以免粽子煮时移动破损。

2、吃粽子最好搭配疏菜水果,这样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

3、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

4、一天不要吃得过多。女士一天不超过三个;男士一天不超过五个。

5、包粽子不要拘泥于形状,只要扎好不漏米就可以,多包几次就会熟能生巧。

6、没有高压锅,用电高压锅更安全,无论用那种锅,一定要闷一个小时。

网站小提示

黑木耳和红枣能一起吃:黑木耳和红枣都有补气养血功效,若两种食物搭配食用,一有滋阴活血、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贫血、眩晕症、肺结核、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红枣和牛奶能一起吃:红枣和牛奶做成粥有补虚、止渴、润大肠、养心脏、解热毒的功效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粽香黄米鸡的做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食材大全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枣黄米粽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