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没有好的食材不可能有好的美食,因为有了好的食材才有好的美食。脱离开食材谈美食文化是空中楼阁,你见过哪些低中高食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枣香玉米面窝头 ”,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食材明细:

主料::糯米粉适量,玉米面适量,

辅料::白糖适量,温水适量,

枣香玉米面窝头的做法步骤:

1.两勺糯米粉。

2.两勺玉米面,一勺白糖加温水和面,和的干点。

3.揉成小球。

4.做成窝头。

5.红枣切成块。

6.按在窝头上。

7.上锅蒸十分钟。

8.窝头完成。

9.美味。

97Msw.com相关知识

枣香玉米面发糕


导读:记忆中的发糕是软糯而清甜的,有种粗粮特有的香气,松软可口,一口气可以吃好几个。记得儿时路过包子铺,那冒着热乎乎白气的甜糯发糕,总是能够勾起肚中的馋虫。在这寒冷如斯的冬季,若是一大早能吃上冒着热气儿的发糕,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豆浆或是小米粥,那这一天也就圆满了。

美食食材:

1、主辅料:玉米面300克,面粉300克,鸡蛋一枚,酸枣汁50克

2、调料:酵母粉2克,泡打粉1克,白糖10克

美食制作:

1、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好的玉米面和面粉倒入盆中调和在一起;

2、再将酵母粉、泡打粉、鸡蛋和酸枣汁调和在一起,加入适量温水;

3、将调好的混合液倒入盆中,和玉米面粉用筷子调和成厚一点的面糊,用保险膜将盆封住,放在暖喝一点的地方醒发一个小时左右;

4、待面糊起发以后,将面糊倒入笼屉布上,入蒸锅大火蒸制25分钟后即可取出,倒扣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厚长方形即可食用。

小贴士:

1、加糖可以提高口感,因为加了酸枣汁,所以糖就可以稍加一些,没有酸枣汁也可以用其它的果汁代替。

2、发糕不要和成太厚的面团,呈厚糊状即可,根据天气冷暖进行酵母的添减。

比较简单的做法,玉米的香味中含有淡淡的枣香,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玉米面窝头(1)


食材明细:

主料::玉米面1斤,白面3两,豆腐渣适量,

辅料::红枣适量,牛奶适量,蜂蜜适量,

配料::安琪酵母1袋,

玉米面窝头的做法步骤:

1.把玉米面用开水烫一下拌匀后,等微凉后放入白面、豆腐渣、牛奶、蜂蜜、酵母拌匀,和成团。放在暖和地方发酵100分钟(可根据实际温度和面量掌握发酵时间)

2.把发酵好的面切成剂子,揉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再把红枣插在顶部中间

3.把做好的窝头放进蒸锅大火蒸20分钟,出锅即可

黑豆玉米面窝头


食材明细:

主料::玉米面300克,黑豆面150克,面粉20克,

辅料::鸡蛋2个,白糖一勺,小苏打一勺,红枣适量,

黑豆玉米面窝头的做法步骤:

1.红枣洗净,提前泡一小时。

2.把所有食材放在一起。

3.用筷子搅成絮状,揉成面团。

4.面团醒10分钟,分成大小均匀的块。

5.窝头做好了,上锅蒸20分钟。

6.成品,看着黑呼呼的,味道是香甜的。

榆钱玉米面窝头


榆钱小时候经常吃,老家的院子里种了很多的榆树,每到春天榆树上长满了一簇一簇的青绿色的榆钱,我们这帮孩子会光着脚丫肩上斜跨一个布兜麻利儿的爬到树上采摘榆钱(尽管我是女孩子,爬树的本事可不输男孩,地道的野丫头),之所以光着脚丫是因为比穿鞋摩擦力大,好爬树。我还做过更惊险的事情,我家的房子和邻居家的房子墙之间大约有1尺的距离,小时候曾经手脚并用从墙之间的缝隙向上爬上房顶,农村的房子还是比较高的,现在想来也比较恐怖,万一不留神可能会摔得粉身碎骨,那时候爸妈不在老家我跟着姥姥姥爷,疯玩也没人管。

采满一布兜榆钱扔到树下拿给姥姥做榆钱饭或者榆钱窝头,年幼的我特别有成就感,感觉爬树这点本事比裹着小脚的姥姥强:)。

榆钱玉米面窝头

主料:榆钱70克,玉米面360克,黄豆面36克,水220克

配料:盐3克,白糖10克,泡打粉1茶匙

榆钱玉米面窝头的做法

1.准备好所有材料。

2.先把玉米面、黄豆面、泡打粉放入盆中。

3.粉类搅拌均匀。

4.榆钱洗净后挤去水分放入盆中。

5.先用50克的水加入白糖和盐,搅拌至盐糖完全融化后倒入盆中拌匀。

6.放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

7.分成每个重约50克的剂子用手攥紧。

8.取一个剂子,先攥紧再捏成圆锥形。

9.圆锥的底部用用拇指捅一个洞。

10.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托在另一个手心边转边捏,做成窝头生坯。

11.放置到帘子上。

12.锅内加水大火烧开,把窝头生坯放置到铺了打湿屉布的篦子上,加盖大火蒸5-6分钟即可。

美食小贴士

1.玉米面没有筋性,窝头成型还需要技术,成型前一定要用手把玉米团捏紧,这样不容易开裂。

2.可以在玉米面中加入10%的小麦面粉或者用50%的开水开调制面团来增加筋性,就便于成型了。

3.蒸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榆钱变黄。

玉米面枣馒头


馒头是中式面点里吃的最多的,更是寻常百姓家的日常主食。馒头的花样繁多,可以做成各种各样杂粮面的,也可以做成各式各样有料的,喜欢吃馒头的人的确不少。

很多人问蒸馒头是冷水上锅,还是开水上锅?哪一种方法更好?

玉米面枣馒头

原料:玉米面100克、小麦面150克、糖5克、干酵母2克、温水130克、红枣

玉米面枣馒头的做法

1、将糖、玉米面和小麦面放入盆儿中混合均匀,干酵母用温水溶开;

2、慢慢加入酵母水,揉搓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放温暖处发酵;

3、将红枣洗净去核,沥干水分后,切成长条状备用;

4、取出完成发酵的面团,放在面板上充分揉搓后,擀开约5毫米厚,将切好的红枣摆在面皮的一端,离面皮边约2厘米的位置;

5、将面皮边卷起包裹住红枣即停,再卷边处再摆放一条红枣,继续卷起面皮至包裹住红枣;

6、大约需要卷四次,视面皮的大小而定,最后留6公分左右面皮收口即可;

7、将卷好的面皮收口朝下,切成一段段的馒头状,盖保鲜膜饧发半小时左右;

8、蒸锅内的水烧开后,将馒头生坯摆入锅中,中小火蒸制15分钟,关火后焖5分钟左右;

9、再揭开锅盖,取出馒头,放在烤网上晾凉后保存;

做法小贴士

1、玉米面的吸收率和小麦面有所不同,一定不要将水一股脑的倒入面粉中,慢慢加,合适即可;

2、用温水揉面,加一点糖,都是可以促进面团发酵的,糖还可以使口感更好;

3、干酵母不要放的太多,那样会影响口感,馒头不好吃哦;

4、卷入红枣的方法很多,也可以将红枣换成其它果干,各人所喜哈;

香糯玉米面窝窝头


今天是长假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长假期间我那儿也没去,看到电视上到处人满为患,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外出,哈哈。

由于搬家,东西搬得乱七八糟的,正好利用长假在家好好的收拾了一下,不过,到现在还有东西找不着,不知道放那儿了。。。。。

现在的新家还没接好网线,还无法上网,只有在办公室更新日志了。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款小窝窝头,非常喜欢,就比照着做的这道小点心,用了玉米面和糯米面,做出来的Q弹,非常好吃,给老妈送了几个,老妈一直夸说好吃,今天还给我说,她准备再自己做一次。

这款小点心做法极其简单,口感很好,香甜软糯,无论是热吃还是放凉后再吃,都一样的好吃,我自己感觉放凉后更Q弹。。。。。。

香糯玉米面窝窝头

原料:糯米粉200克、玉米粉100克、白糖50克、清水适量。

香糯玉米面窝窝头的做法

1、将糯米粉、玉米粉和白糖一起放入一个盆内,混合均匀,往和好的粉内一点点加入清水,将粉面和成团,并静置15分钟。

2、将揉好的面团平均分成约40克重的小面团。

3、将小面团握在左手掌心,捏成小窝窝头。

4、蒸锅上刷一层薄油,将捏好的窝头放入蒸锅内,大火蒸10分钟即可。

玉米面窝窝头(1)


食材明细:

主料::玉米面粉150克,小麦面粉100克,牛奶150ML,

辅料::蜂蜜10克,酵母粉3克,

玉米面窝窝头的做法步骤:

1.玉米面粉添加牛奶搅拌混合均匀,浸泡1小时,上已开的蒸锅蒸制,先大火蒸10分钟,取出搅拌均匀,再放入蒸锅大火蒸30分钟,取出搅拌均匀,晾凉备用。

2.加入蜂蜜、酵母粉混合液。

3.放入小麦面粉,活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盖保鲜膜保湿发酵,待面团涨大到原来的1倍大小时,取出。

4.发酵好的面团用小麦面粉做“面扑”,揉排出空气,盖保鲜膜静置松弛。

5.松弛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

6.取小剂子摄成窝窝头,盖湿面饧30分钟。

7.饧好的黄色窝窝头,冷水上锅,全程大火,锅开后再蒸25分钟,关火后虚蒸5分钟。出锅了。

玉米面小窝窝头


山西:不用发面做慈禧太后命名的窝窝头要遵循九外一中的手法玉米面小窝窝头

发过两篇有关馒头的博文,还有几篇关于发面的相关饼类制作,还是有许多朋友在发面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好吧,今天,介绍给大家一种不用发面的馒头玉米面小窝窝头。《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提倡人们多吃粗粮,窝窝头绝对是健康饮食中的精品。

窝窝头是玉米面中加入黄豆面等形成杂合面的蒸制品,在明清时叫窝窝,清末民初才开始叫窝窝头。放着现成的和子饭不吃,偏要吃蒸酸菜窝窝头,这是山西民间的一句习惯用语,意思是有好日子不去过,却偏要找着吃苦受穷受累。这句俗语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在古时的山西,小米、面条加蔬菜做成的和子饭是山西人餐桌上的上等饭食,而用粗粮做成的粗糙松散的窝窝头仅是果腹的食物,其美味是无法和和子饭相媲美。

然而,就是这山西人眼里最不起眼的窝窝头,曾经是大清国慈禧太后的救命粮。相传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7月14日攻占天津,对天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随后这支兵力达两万人的侵略军,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逼。1900年8月14日,是北京历史上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这一天,由世界上八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英、美、德、意、日、法、俄、奥组成的侵华联军占领了北京城。那时,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刚入境山西,就饥肠辘辘。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见有个叫贯世里的逃难者正在啃窝窝,慈禧就拿了吃起来,倍觉香甜。问何物,答:玉茭子面做的窝窝。慈禧说,此是进山西吃的第一口,就叫窝窝头吧,意思是个领头的食品(张寿臣《窝头论》)。慈禧到乔家大院时,乔致庸以八碗八碟接驾,最后一道主食,为其上了穷苦百姓吃的菜窝窝。《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慈禧回京后要吃窝头,御厨做了一个,老佛爷食不下咽,怒杀厨子。后来老厨师们精心研制,做成口感类似栗子粉的小窝头,慈禧吃得上口,说:总算吃到当时的窝头了。于是栗子面小窝头便成了皇宫御点,进而成为风靡北京城的宫廷小吃。据正宗的仿膳大厨讲,这栗子面小窝头中一丁点栗子都没有,不过是民间想像慈禧奢靡无度而产生的一种谣传。名字的真正起因,是为了适应皇家的精细饮食习惯,而将窝头做成只有栗子大小和口感的缘故。晋馆名品,北京仿膳饭庄、太原全晋会馆都有传承此技。

旧社会,穷苦百姓能吃上一顿窝头也属不易,有这么一幅对联别家过年二上八下,我家贺岁九外一中(《清末民国讽喻联集》),其中的二上八下,指包饺子,九外一中则是捏窝头的动作,是说过年人家吃饺子、自己吃窝头。穷人家平日里吃的多是糠面窝窝、草籽窝窝,还有的要掺杂野菜充饥。解放后经济恢复,窝头逐渐成了山西人的一日三餐主食。文革期间,周恩来三次访问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和社员一起吃的就是玉米面窝头。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容易吃伤胃口。老百姓想办法变换花样,晋南就有了柿子窝头,从南到北也有了枣窝窝、菜窝窝。

玉米面小窝窝头

原材料:玉米粉150克、黄豆粉100克、白糖30克、温水170克。

玉米面团的和制方法:(也可以把玉米粉、黄豆粉和白糖先混合,再加入温水和面)

1.玉米粉150克和黄豆粉100克放在和面盆里。

2.用筷子把两种面粉搅拌均匀。

3.白糖30克放在小碗里,加入温水170克。

4.用筷子搅拌成白糖水。

5.分次把白糖水倒在面盆里的粗粮粉里。

6.用筷子把粗粮粉和温水搅拌均匀,形成没有干粉的湿性面疙瘩。

7.用手把湿性面疙瘩揉在一起。

8.揉成表面带有裂缝的面团。

玉米面团的揉制方法:(因为粗粮粉膳食纤维多,用手揉面团很难成表面光滑的面团,如果你在其它地方看到直接把粗粮面团揉光滑说法肯定是不对的,揉制粗粮面团要用下面的手法,才能达到表面光滑)

1.表面带有裂缝的面团继续用手揉。

2.面团很难达到光滑没有裂缝。

3.此时,把面团夹在两手掌心中间。

4.一边用两手用力往中间挤压握面团,一边把面团做旋转。

5.一直重复第4步的动作,面团很快就变光滑表面没有裂缝。

6.揉好的面团软硬适中。

面剂子的分割方法

1.揉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心轻轻压着面团在案板上滚动成椭圆形。

2.用刀把椭圆形面团分割成大小均等的三份。

3.取其中一份,用手掌心轻轻压着面团在案板上滚动成圆柱形长条状面团。

4.用刀把圆柱形长条状面团分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

窝窝头坯子的制作手法

1.准备一盘冷水,右手掌张开,手掌心伸入盘中蘸取少量的冷水。

2.两手掌心相对互搓,使左手掌心被水湿润。

3.取一个面剂子放在左手掌心,用右手的手指把面剂子揉几下,使面剂子表皮湿润。

4.两手掌心相对,把面剂子搓成圆形,放在左手掌心里。

5.右手的食指在冷水里蘸一下。

6.右手的食指戳在圆形剂子的中心。

7.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向手掌心里弯曲,轻轻按在圆形面剂子上,右手食指戳着圆形面剂子在左手心里旋转一下。

8.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张开,圆形面剂子就被搓成表面光滑形状。

9.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继续向手掌心里弯曲,轻轻按在面剂子上,右手食指戳着面剂子在左手心里旋转一下。

10.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张开,面剂子被搓成表面光滑顶端趋于变尖的形状。

11.重复以上手法,一直把面剂子搓成表面光滑,类似金字塔形的馒头坯。

12.馒头坯的下端成中空形,边缘厚薄均匀没有裂缝。

窝窝头坯子的蒸制过程

1.蒸架上铺一层吸油纸或蒸屉布,或者是刷一层食用油。

2.做好的馒头坯子摆放在蒸架上。

3.锅里放入足量冷水。

4.放入蒸架。

5.盖好锅盖,大火蒸制15分钟。

6.至馒头熟打开锅盖即可。

慧心经验与心得

1.和面团时也可以把玉米粉、黄豆粉和白糖先混合,再加入温水和面。

2.因为粗粮粉膳食纤维多,用手揉面团很难成表面光滑的面团,要把面团握在手里挤压揉搓才能达到三光效果。

3.和好的面团要软硬适中,不能太硬,太硬了成品口感粗糙;也不能太软,太软了蒸制时成品容易塌陷,表皮不光滑。

4.制作馒头坯子时,手上要蘸两次水,制作过程面团不粘手,易成形。

5.手法要遵循九外一中的原则。

6.做好的窝窝头形状表皮光滑,成金字塔形。

喜欢《枣香玉米面窝头》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食材大全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玉米面窝头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