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人说,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能吃到美食,生活的味道其实大部分来自于美食的味道,因为美食,我们才能心情畅快。所以美食不简单是吃的需要。你对美食是什么看法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美食知识科普:汗多的人能吃茯苓吗,张锡纯用茯苓治汗出如雨止汗如神?”,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很多医家都认为汗多的人不能吃茯苓,但却不知道茯苓竟然是止汗神药,尤其是对汗出如雨这种重症,用茯苓止汗效果如神。

一、汗多的人能不能吃茯苓

我国很多古代中医都认为汗多的人不能吃茯苓,甚至包括有些中医名家也这么说,比如:金代医家李东垣认为茯苓“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

《医学启源》上也有记载:“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

这些医家之所以认为汗多的人不能吃茯苓,主要原因就是流汗过多会损伤体内津液,导致阴虚,而茯苓的利尿渗湿功效会让体内津液流失更多,从而加重阴虚症状。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汗多的人的确是不能吃茯苓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茯苓除了利尿渗湿之外,还有非常神奇的止汗功效。

茯苓的止汗功效并不是现代中医发现的,在我国古代治疗汗出不止的方剂中,有不少方剂就是以茯苓为君药的,比如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真武汤方等等,都是以茯苓为君的止汗名方。

陈修园曰:“观仲景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真武汤方,皆以茯苓为君,皆治汗出不止。盖以汗之大泄,必引肾水上注,非茯苓不能镇之。”

民国时期的中医泰斗张锡纯也明确指出:“茯苓具伏藏之性,又能敛抑外越之水气转而下注,不得作汗透出,兼为止汗之要药也。”

张锡纯认为,“茯苓具伏藏之性”,它能把准备从皮肤逃出去的水气转为水液,从三焦下注至膀胱,变成小便排出体内,“不得作汗透出”,从而起到良好的止汗作用。

同时,茯苓还具有良好的利尿渗湿功效,能把体内多余的水液转化小便排出体外,从而减轻皮肤排泄水气的负担,通过利小便的作用帮助止汗。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还记载:“心悸者汗出过多,心液内涸,肾水上救入心则悸,余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镇之。”意思是说对汗出过多且伴有心悸症状的患者,要“用茯苓以镇之”。

综上所述,汗多的人完全可以适合吃点茯苓,尤其是在合理配伍的情况下,对出汗较多的多汗症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对出汗较多且伴有心悸症状者更为合适。

二、茯苓止汗的常用方法

对于汗出如雨而不止的重症患者,张锡纯常重用单味茯苓救急:取茯苓60克捣碎煎汤,可立愈。

不过,张锡纯的这个方子多数是用来救急的,就是在患者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时才会使用。

如果患者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在中医指导下,对症选用温胆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等方剂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通过利小便的方法止汗,是中医常用的止汗方法之一。如果你感觉自己汗液多,但症状较轻时,不妨试试用单味茯苓煎汤或泡水饮用,每天5-10克即可。

97msw.coM精选阅读

美食知识科普:汗疱疹的症状表现及发病原因,中医怎么治疗汗疱疹效果好?


汗疱疹是特殊类型的湿疹,中医认为是体内湿热蕴积导致的皮肤病,服用健脾祛湿和化解体内热毒的食疗方,治疗效果最好。

一、汗疱疹的症状表现

汗疱疹是发生于手掌或足部的水疱性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每年阳历4月份、5月份、9月份和10月份,夏季天热时症状加重,冬季天冷时可自愈。

汗疱疹的水疱深藏于皮肤下面,有针尖至小米粒大小,呈半球形,发亮,略高出皮肤表面,周围发红不明显,一般会分散或成群对称地长在手上或是脚上,呈正常肤色。

有些汗疱疹患者有明显骚痒感,奇痒无比,如果抓破了,又特别痛。然而,并不是所有汗疱疹患者都有明显骚痒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瘙痒感。

汗疱疹的疱壁较厚,周围发红不明显,通常不会自行破裂,用针刺破后会流出透明的疱液,时间较久的汗疱疹则疱液混浊。

单个汗疱疹水疱数周内可自行消退,但不断会有新的水疱形成,水疱干涸后脱皮,脱皮反复不愈,这也是汗疱疹常见的症状表现。

由于汗疱疹的症状和手足癣相似,准备治疗之前必须仔细鉴别,以免误诊:手足癣通常发生于单侧手足,而汗疱疹是两侧手足对称分布,这就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二、汗疱疹的发病原因

从前的西医认为汗疱疹是原因不明的皮肤病,是患者汗腺发达,出汗较多,但汗液排泄不畅导致的水疱性疾病,所以汗疱疹也叫出汗不良性湿疹。

但是,近代医学研究发现,汗疱疹患者虽然比较容易出汗,但本病的形成和汗腺发达、出汗较多或汗管闭塞破裂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多数学者主张摒弃“出汗不良性湿疹”这个病名。

中医认为,汗疱疹属于特殊类型的湿疹,是体内湿热蕴积导致的疾病。

三、中医治疗汗疱疹的方法

西医面对汗疱疹这种疾病往往是束手无策,只能开点外用药膏让患者涂抹,效果不佳且容易复发。中医认为汗疱疹是体内湿热蕴积导致的疾病,只要化解体内的湿热就可以治愈。

汗疱疹的治疗方法也很简单,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效果最好——

汗疱疹发作以后,先用派瑞松或艾洛松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坚持涂抹两次,症状消退后再涂抹2-3天,以巩固疗效。

等到汗疱疹消退以后,可以买点维生素E胶丸,把里面的液体涂抹在患处,反复揉搓直到皮肤完全吸收,一般3天可修复蜕皮的部位。

在涂抹药膏的同时,搭配服用中医食疗方:用生芡实30克,生薏米30克和赤小豆15克(可换成药用红小豆30克),加水煮烂,或者用豆浆机打成浆食用。另外,每天取蒲公英根20克,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用。

美食知识问答:阴虚的人可以吃茯苓吗,阴虚为什么不能吃茯苓?


阴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体比较干燥,而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会导致患者体内水分流失更多,让阴虚症状更加严重。

阴虚患者不适合吃茯苓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本草衍义补遗》只是说“若阴虚者,恐未为宜”,并没有明确指出阴虚患者一定不能吃茯苓,只是说阴虚患者吃茯苓可能不太好。

民国时期的中医教育家彭子益认为,“凡除湿之品,皆伤津液”,就是说凡是能除湿的中药材,都会损耗身体的津液。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很多患者既是阴虚体质又兼有湿气,这样的患者难道不能服用“除湿之品”,显然不对。针对这种类型的患者,很多中医专家建议先除湿,再滋阴,“除湿之品”必须得吃。

那么阴虚的人到底能不能吃茯苓呢?我感觉咱们应该这样理解——

人体内的津液,归根结底是以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精华为原料,经过脾的运化而生成。

阴虚患者本身就比较干燥,如果再服用除湿之品,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更多,脾将水分和营养精华转化为津液的工作就会受阻,因为缺少水这种原料。

如果单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阴虚患者确实不适合吃茯苓等除湿之品,尤其是阴虚火旺的患者更不能吃。

但是,现实生活中既有湿气又有阴虚症状的患者极为常见,而这种类型的患者还必须先除湿再滋阴,不吃除湿之品还真的不行。

其实,阴虚患者并非绝对不能吃茯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阴虚患者不宜过量服用单味茯苓。

一是因为茯苓的药性较为平和,《药鉴》认为“茯苓虽曰淡渗,然味尚甘美,于阴虚者,亦无妨也”,就是说阴虚患者吃点茯苓也没啥大不了。

二是因为中医用药是讲究配伍的,阴虚患者虽然不宜过量服用单味茯苓,但在正确配伍的情况下适量服用完全可行。比如,茯苓和怀山药搭配服用有滋阴功效,再比如茯苓生脉饮可治疗阴虚型心力衰竭等等。

综上所述,阴虚患者尽量不要服用单味茯苓等除湿之品,更不能过量服用,但在正确配伍的情况下适量服用则是完全可行的。

注意事项:

服用茯苓期间要忌食醋类等酸味食物,因为酸味有敛气的作用,会降低茯苓利水渗湿的效果。

美食科普:茯苓可以泡水喝吗,茯苓怎么煎煮服用药效最好?


茯苓是不可以直接泡水喝的,必须切成薄片或捣成碎末,再经过煎煮后服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药效,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茯苓为什么不能直接泡水喝

很多人都说茯苓可以泡水喝,甚至包括许多中医也这么说,但实际运用中却发现疗效很差,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买的茯苓确实是正品,那就是服用的方法错了。

笔者也是中医,经常给人开方治病,后来发现,凡是以茯苓为主药的方子,效果总是不太理想,百思不得其解:茯苓是从孟老二淘宝店买的,而且是品质最好的中心丁,经过各种检测确实是正品啊!

幸好笔者从小就有喜欢学习的习惯,在读张锡纯《衷中参西录》时突然找到了答案。张锡纯老先生原文是这样写的:“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再继续查阅与茯苓相关的医学文献,结果发现山东一家中医院的专家早就做过专门的研究:将1cm见方的茯苓块煎煮1小时后,取出切开后发现仍有干芯,切成厚片煎煮30分钟左右也有干芯。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茯苓效果不好的原因并不是诊断错误,也不是方子用错了,更不是孟老二家的药材假了,而是煎煮方法有问题。

既然想明白了就马上动手验证——

我先把茯苓块按常规方法煎药,然后取出茯苓块用刀切开,结果发现里面有很大一起干芯,果然是煎不透的。这样说来,10克茯苓最多只能发挥4克左右的药效,难怪以茯苓为主药的方子效果不好了。

由此可见,用茯苓块直接泡水喝纯属哄人,丝毫起不到养生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切成薄片的茯苓经过30分钟煎煮都无法煎透,你用整块的茯苓泡水能用啥用!

二、茯苓怎么煎煮服用药效最好

搞清楚茯苓药效不好的真正原因之后,凡是方子中需要用到茯苓的,我都仔细交代患者,必须将茯苓碾成碎末,或者用料理机打成粉末,然后再进行煎煮。

自从改进了煎煮方法以后,原先要吃7副药才能痊愈的患者,往往吃完3副就痊愈了,效果真的令人叹服。

可见,有人把张锡纯称为中医泰斗,绝非浪得虚名,其用药心思之细腻堪称一绝。

都说重要的事情要强调三遍,我就再说一遍吧:凡是用到茯苓的方子,煎药之前必须碾成碎末,或者用料理机打成粉末,这样才能让茯苓发挥出最强的药效。

三、茯苓块怎么泡水喝养生效果好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如果你非要用茯苓块泡水喝,就采用如下方法吧——

先将茯苓块用清水浸泡一夜(天热时冷藏浸泡),然后取出茯苓块洗净,用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煎煮1小时左右,倒入茶杯中,喝完以后再加沸水继续冲泡即可。

同样道理,如果你喜欢用茯苓块煲汤喝,也需要将茯苓块至少浸泡4小时以上,取出洗净后才能用来煲汤。

茯苓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服用方法,就是把它洗净后扔进豆浆机里,搭配其它食材打成浆服用。

注意事项:

除了茯苓需要捣碎煎煮之外,芍药、浙贝、柏子仁和杏仁等中药材也需要捣碎后煎煮,否则会让效果大受影响。

美食知识问答:孕妇可以吃茯苓吗,孕妇吃茯苓有什么好处?


茯苓是药性很温和的中药材,孕妇及儿童都可以放心食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或者有孕吐症状的孕妇朋友,在中医指导下服用效果更好。

一、孕妇可以吃茯苓吗

茯苓不仅药性非常温和,而且有安胎的作用,很多安胎的中药名方中,都会用到茯苓,比如安胎饮、当归芍药散等,这些方子里面都有茯苓。所以,孕妇是可以吃茯苓的。

二、孕妇吃茯苓有什么好处

1、保胎和缓解孕吐:孕妇吃茯苓不仅具有保胎的作用,还能缓解孕吐,尤其适合妊娠孕吐反应比较严重的孕妇。

2、养心安神:怀孕期间很容易出现心悸、气短、神衰或失眠等症状,尤其是体质虚弱的孕妇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用茯苓煮粥吃可以补气和养心安神。

3、除湿和降血糖:怀孕期间还容易出现水肿和血糖升高,而茯苓有利水渗湿和降血糖的功效,能消除水肿,降低血糖,尤其适合本身就血糖偏高的孕妇朋友。

4、美容护肤:怀孕会导致皮肤变差,甚至出现色斑,吃点茯苓能有效预防皮肤变差,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5、健脾养气:女性怀孕期间的能量消耗很大,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或体倦乏力等问题,吃点茯苓能健脾养气,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注意事项:

1、孕妇吃茯苓虽然有诸多好处,但茯苓毕竟也是中药材,为了安全起见,请在中医指导下服用,效果更好。

2、茯苓的吃法很多,煮粥、泡水、煮糖水或煲汤均可,也可以加工成茯苓饼服用。

美食科普:茯苓黄芪粥怎么做?


茯苓黄芪粥主料:稻米200克

茯苓黄芪粥辅料:茯苓50克,黄芪30克

茯苓黄芪粥的做法

1. 将茯苓烘干后研成细粉;

2. 黄芪洗净后切成片;

3. 大米淘洗干净;

4. 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1000毫升清水,放入黄芪片;

5. 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

6. 然后加入茯苓粉煮沸5分钟即成。

小帖士:

1. 本品具有补气除湿之功效,适于气虚湿阻型高血压病患者食用;

2. 症见头目昏晕、胸脘痞闷、纳呆恶心、呕吐痰涎、身重困倦、肢体麻木、神倦乏力、苔腻、脉濡滑等。

美食科普:茯苓莲子粥怎么做?


菜系及功效:肝调养食谱利尿食谱 心悸食谱 神经衰弱食谱 健脾开胃食谱 高脂血症食谱

口味:咸鲜味 工艺:煮

茯苓莲子粥主料:粳米100克

茯苓莲子粥辅料:莲子30克,茯苓30克,枣(鲜)20克

茯苓莲子粥的做法

先将红枣、莲子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晒干磨碎末)粉再煮沸即成。

小帖士:

1. 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安神养心。

2. 适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腹泻烦燥失眠等症。

3. 茯苓有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及Na+、K+排出量增加,其促钠排出的有效成分为茯苓酸。茯苓具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还有镇静、降血糖等作用。茯苓可松驰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此外还具有抗菌作用。

美食科普:乌龟茯苓汤怎么做?


桂圆的营养价值:

1. 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

2. 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

3. 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菜系及功效:脾调养食谱肾调养食谱 滋阴食谱 清热解毒食谱

口味:原本味 工艺:煮

乌龟茯苓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乌龟500克,土茯苓150克

辅料:芡实米60克,枸杞子30克,桂圆肉60克

调料:盐5克,味精3克

教您乌龟茯苓汤怎么做,如何做乌龟茯苓汤才好吃

1. 将乌龟放入盆中,淋热水使其排尿,用开水烫死后洗净,切开,去内脏、头、爪;土茯苓、芡实(稍浸)、枸杞子、桂圆肉洗净。

2. 把龟(连龟甲)及其它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沸后,文火煲3小时以上,加盐、味精调味供用。

小帖士-健康提示:

此汤具有滋阴清热,健脾益肾的功效。

小帖士-食物相克:

乌龟:龟肉不宜与酒、果、瓜、猪肉、苋菜同食。

土茯苓:服时忌茶。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美食知识科普:阴虚吃什么食补效果好,试试张锡纯的珠玉二宝粥?


阴虚是指咱们身体内的阴液不足,会导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多种症状,最好的食补方法就是张锡纯的珠玉二宝粥,治一切阴虚之证。

一、什么是阴虚

中医所说的阴是咱们身体内的阴液,你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营养精微,是用来滋养身体各个器官的营养物质。

阴虚就是体内的阴液不足,也就是营养精微物质不够用。

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精微,这是脾的工作,所以阴虚其实是脾运转失常导致的结果,健脾方能治本。

二、阴虚的健康危害

阴虚会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营养物质跟不上就不会好好工作,进尔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通常来说,阴虚会导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奋,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咽干口燥,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等。

三、阴虚吃什么食补效果好

说到阴虚的食补方子,咱们不得不说下张锡纯,他是民国时期的中医泰斗,是中西医结合第一人,有人称赞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锡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食疗方,名叫珠玉二宝粥,专治一切阴虚之证——

配方:生怀山药干60克,生薏米60克,柿霜饼24克(无咳嗽症状时可不用)。

做法:生怀山药干和生薏米一起捣成粗渣,加水煮至烂熟后,再将柿霜饼切碎放入粥中,搅匀后随意服用。

张锡纯的原方要求把怀山药干和薏米捣成粗渣,但实际上咱们可以用料理机打碎,直接下锅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可能感觉这个方子的用量太大了,确实是大,但其实这个用量是张锡纯用来治疗重症阴虚患者的方子,阴虚症状较轻的可以用怀山药20克,薏米20克,柿霜饼8克。

多说两句:

柿霜饼在这个方子里是可选的,有咳嗽症状时就加入柿霜饼,没有咳嗽症状时可以不加。

美食问答:茯苓煮之前需要浸泡吗,茯苓怎么煮烂得快?


用茯苓煮粥、煮糖水、煲汤或泡水之前,都必须提前浸泡才能煮透,否则你煮上1小时都煮不透,不喜欢浸泡的朋友可以打粉或打浆服用,效果更好。

一、茯苓为什么煮不烂

茯苓的吃法很多,煮粥、煮糖水、煲汤或泡水都行。但是,很多朋友发现,要将茯苓煮透并不容易,而且煮的时间很长也不会烂,咋回事呢?!

其实茯苓就是茯苓菌的菌丝体,这些菌丝体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大的茯苓块,经过炮制后再切成小块或片状,就是咱们吃的茯苓了。

由于茯苓就是菌丝体,所以它不溶于水。这些菌丝体相互缠绕的很紧密,所以茯苓怎么煮都不会烂掉,只会变软,一煮就散开烂掉的茯苓就是假茯苓。

但是,要把茯苓煮透,煮到变软硬适口的程度也不容易,没有浸泡过的茯苓块,通常煮上1小时都不会变软。

二、茯苓怎么煮烂得快

要把茯苓块快速煮透,就必须提前浸泡。先把茯苓块放在清水里,充分浸泡一夜时间,漂洗干净后再下锅去煮,这样就比较容易煮软了。

如果打算用茯苓块泡水喝,就把泡过的茯苓放在小锅里,加少量清水烧开,再煎煮20分钟左右,倒入茶杯中代茶饮用就行了,可连续冲泡,最后再把茯苓块吃掉。

三、茯苓怎么吃效果好

由于茯苓不能溶于水,所以无论用它煮粥、煮糖水、煲汤或者泡水,最后都必须把它吃掉才有效果,只喝汤水不吃茯苓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能进入汤水的有效成分非常有限。

如果没有时间浸泡茯苓,咱们购买茯苓时可以要求店家打成茯苓粉,用沸水冲服或者煮粥吃都可以。

既不想浸泡又没有茯苓粉的情况下,最好的吃法就是用豆浆机或料理机,把茯苓打成糊糊后再煮开,这种吃法省时间省事,效果更好。

了解美食:张锡纯治嗓子痛及慢性咽炎的传世妙方,只有2味药?


慢性咽炎在中医里称为“喉痹”,中医泰斗张锡纯治疗此病的传世妙方只有2味中药材,但疗效堪称神奇,对嗓子痛等咽喉不适症状也有良效。

一、慢性咽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感冒最容易诱发咽炎,如果咽炎在急性期不能及时治愈,就有可能转化为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咽喉部位不适,比如咽喉有干、痒、痛、胀等感觉,或者有异物感,有干呕的感觉,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还会导致患者的声音受到影响,出现长时间的声音沙哑。

西医把这种疾病称为慢性咽炎,而中医称它为“喉痹”。

二、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良方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和嗓子痛的方子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方子就是张锡纯的咀华清喉丹,记载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疗效堪称神奇。

组方:切片的优质大生地黄30克,研成细末的硼砂4.5克,

用法:取生地黄一片,裹入少许硼砂,慢慢地嚼烂咽下,于半日内将生地黄和硼砂服完。

此方中的生地黄能滋阴清火,对虚热或者实热都有倾泻作用。硼砂能润肺、清热化痰,消肿止痛。生地黄与硼砂并用,功力甚大。

服用咀华清喉丹的关键细节在于细细嚼咽,让药物的精华慢慢和唾液相融合,长时间地清润患处,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名医大家用药精妙细微之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咀华清喉丹中的硼砂为药用级的精制硼砂,千万不要选错了,否则后果很严重。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嗓子痛及声音嘶哑反复发作,多数情况下与肺胃蕴热、肾水不足有关,滋阴清热、养肺化痰也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根本之道。

所以,下述食疗方治疗此类疾病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1、竹叶9克,山楂20克。将竹叶和山楂一起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煎取药液500毫升,含漱慢咽,每日一剂。

2、罗汉果1个,切碎,沸水冲泡10分钟后,不拘时服下。每日1次或者两次,每次一个罗汉果。

3、橄榄3枚,绿茶1克。橄榄连核切成两半,和绿茶一起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加盖闷5分钟之后饮用。

4、橄榄3克,胖大海3枚,绿茶3克,蜂蜜1匙。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和绿茶,闷盖片刻,入蜂蜜调匀,徐徐喝下。每日1到2剂。

5、去足的净蝉退6克,滑石30克,麦冬12克,胖大海五枚,桑叶6克,薄荷叶6克,泡之代茶饮,一日音响,二日音清,三日全愈。

6、绿豆一把,加水放在砂锅里面煮沸后五分钟,这时水变为绿色了,然后用绿豆水冲鸡蛋,一枚鸡蛋即可,里面放少许的冰糖,每天早晨喝一次,五天一个疗程。

美食问答:哪里是茯苓的道地产区,说说岳西茯苓和云南茯苓?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云南才是茯苓的道地产区,但现在茯苓的道地产区其实是岳西县,其茯苓酸含量高于云南。

如果要说起茯苓的道地产区,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云南。确实不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茯苓的道地产区就是云南。

因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所有茯苓都是野生野长的,以云南所产的野生茯苓品质为最佳,数量也最多,云南自然而然就成为道地产区了。

但是,由于云南野生茯苓的数量越来越少,而人工仿野生种植技术在不断地完善,云南已经不再是茯苓的道地产区了。

现在茯苓的主产区为大别山区,称为大别山茯苓,包括鄂东茯苓、九资河茯苓、商城茯苓、岳西茯苓、金寨茯苓和麻城茯苓等等。

湖北省境内的大别山区,所产茯苓又称为鄂东茯苓,主产于罗田县、英山县和麻城县,以罗田县的九资河茯苓品质为佳,是湖北省的地标产品。

河南省境内的大别山区,所产茯苓又称为商茯苓,主产于商城县,也是地标产品。

安徽省境内的大别山区,所产茯苓被评为安徽“十大皖药”之一,主产于岳西县和金寨县,分别称为岳西茯苓和金寨茯苓,早已声名远扬。

岳西茯苓的产量很大,其产量约占全国茯苓总产量的二成左右,而且质地特别优良。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岳西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茯苓产地和集散地,尤其是大别山地区的茯苓,多数都是以岳西县为集散中心,进而销往国内外市场。

2023年,经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教研室刘学医老师鉴定,安徽岳西县所产的茯苓,其有效成分茯苓酸的含量,明显超过湖北茯苓、云南茯苓和同省的金寨茯苓。

所以,现在茯苓的道地产区,应该是安徽省大别山区的岳西县,而不再是云南。

美食知识科普:参麦汤配方及功效作用,张锡纯治疗咳嗽、气喘和肺结核的秘方?


参麦汤来源于张仲景的麦门冬汤,是中医泰斗张锡纯发明的秘方,有补肺气和润肺退热等功效,对治疗咳嗽、气喘和肺结核有良效。

一、参麦汤配方及功效作用

很多人认为咳嗽只与肺有关,这就错了,咳嗽是种套路很深的疾病。据《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咳嗽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要找准病因并不容易。

明末时期的中医泰斗张锡纯对治疗咳嗽也是煞费苦心,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最后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个秘方。知道这个秘方的人并不多,但凡是用过的都交口称赞。

张锡纯这个治疗咳嗽的秘方叫做参麦汤,不仅可以用来治疗咳嗽,也可以用来治疗气喘和肺结核,堪称神奇。

参麦汤组方:人参10克,带心干麦冬12克,生怀山药20克,清半夏6克,牛蒡子(炒熟捣碎)10克,苏子(炒熟捣碎)6克,生杭芍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作用:补肺气、清肺热、降逆镇喘、润肺止咳。

主治: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二、参麦汤的效果怎么样

中医知识丰富的朋友应该可以知道了,张锡纯的参麦汤,其实就是在张仲景麦门冬汤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事实上就是这样。

至于参麦汤的治疗效果,据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医案记载,用参麦汤可以治愈多年咳喘不愈的顽疾,足见这个方药具有独特的神奇效果。

张锡纯的这个方子的确是别出心裁,尤其是在各种药物的配伍上煞费苦心,所以才会有这样奇妙的效果。

参麦汤全方以人参为君药,主要起到补肺气的作用。以麦冬、山药、紫苏子为臣药,其中麦冬起到润肺退热的作用,山药主要起到协调人参和麦冬的作用,紫苏子主要起到平降逆气的作用。

半夏、牛蒡子、芍药为佐药,其中半夏降胃气、化痰涎,牛蒡子降肺之逆气,芍药敛戢肝火。甘草为使药,一来可以调和诸药,二来可以协助人参补肺气。

参麦汤虽然只有八味中药材,但每味中药材都环环相扣。比如,人参虽然补肺气,但人参滋补太甚又容易导致肺热,而麦冬则可以压制人参的“邪火”,将化热转换成退热。

麦冬润肺,加上半夏就能止嗽。

山药的收涩之性可以协助人参补气,它的黏润之性,又能助麦冬滋液。山药虽然有点壅滞,但是牛蒡子滑利啊,正好相辅相成。

紫苏子与人参同用,能降因虚而逆之气。而白芍用法最妙,原因在于,肝为肺之对宫,如果“肺金虚损,不能清肃下行以镇肝木,则肝火恒恣横而上逆”,所以白芍在这里的作用就大了。而且,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也有补肺的作用。

细细看来,这参麦汤的组方就是一个连环用药计,令人不得不服。

健康食疗《美食知识科普:汗多的人能吃茯苓吗,张锡纯用茯苓治汗出如雨止汗如神?》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黄薯汗菜汤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