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个中国人没有不喜欢美食的,生命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食,美食在口中,生命都是舒畅起来,所以喜欢美食是有深层原因的。你对美食是什么看法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南北口味大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前后,一份由豆果网推出的《2013年中国美食网络发展及趋势报告》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报告中分别统计了北方人和南方人最爱的10道菜,与此同时,根据网络调查的结果,报告同时列出“嗜辣”、“嗜甜”、“嗜酒”等不同饮食偏好的城市排名,引来大江南北各路“吃货”纷纷“对号入座”。

北方人最爱的10道菜

报告中分别统计了北方人和南方人最爱的10道菜,从中可以看出,南北方饮食差异的确存在,而且国人最爱吃的食物大多以肉类为主。其中,北方人的最爱依次为:饺子、驴肉火烧、火锅、煎饼果子、牛肉面、韭菜盒子、杀猪菜、炒肝、猪肉炖粉条、包子。

不难看出,杀猪菜、猪肉炖粉条等菜品非常“强势”,都是以肉为主料;煎饼果子、韭菜盒子则是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北京人爱吃的传统食物炒肝,则是动物内脏类小吃的代表。尽管北方人最爱的菜有一部分不太健康,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北方人的吃法也给健康饮食留出了很大余地。比如说,牛肉面的脂肪含量并不高;包子可以是纯肉,但也可以是菜肉混合馅,甚至是全素馅;驴肉火烧里的驴肉脂肪含量也不高。

营养专家提醒,任何单个的食物都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饮食健康主要靠搭配。每一种食物都可以改造成健康食物。比如肥腻的杀猪菜,在炖的时候可以多配点大白菜、木耳等蔬菜配料,而桌上的其他菜肴就可以选择清炒或者凉拌的少油菜。同样,涮火锅可以多涮些茼蒿、白菜、红薯、豆腐等植物原料;吃炒肝可以配上凉拌蔬菜和素馅包子;牛肉面里多加点绿叶蔬菜和白萝卜,少放点盐;驴肉火烧可以配小米粥和凉拌蔬菜;煎韭菜盒子少放油,饺子馅里除了蔬菜还可以加点做豆浆后的豆渣,这些做法都可以让油腻的北方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南方人最爱的10道菜

南方人最爱的10道菜依次是:砂锅粥、过桥米线、酸汤鱼、小笼包、螺蛳粉、肉粽、牛肉丸、炸鸡排、烧鹅、瓦罐汤。

南方人最爱的10种食物中,也不乏炸鸡、肉粽、烧鹅等比较油腻的菜品。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认为,总体而言,南方人的饮食还是比北方人清淡,比如砂锅粥,可以放海鲜、蔬菜、菌类等食物,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小笼包、牛肉丸、瓦罐汤如果少油少盐,并且配上蔬菜,就是比较好的饮食。这10种食物还有个特点,食材更加多样化,比如有鱼类,而且米线、粥、汤都可以加各类蔬菜,达到营养均衡。

国人最爱的10种味道

报告评出了中国2013年度十大味道,依次为:辣、甜、酸、椒盐、蒜香、香酥、奶香、苦、孜然、咖喱。

其中,辣味排在了第一位。无独有偶,《小康》杂志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2012年底展开的“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也显示,老百姓最喜欢“辣味”。范志红解释说,现代社会节奏快,以辣味为代表的这些味道能让人瞬间感受到最强烈的味觉刺激,而且刺激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较强,很开胃很“下饭”。孜然、咖喱、酸味还有助消化的作用,蒜香和椒盐以浓烈香味取胜,香酥以煎炸的口感而取胜。甜味则是人类永恒的热爱,有调查显示,甜是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的味道,就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会热爱这种味道。

健康美食并不排斥以上各种味道,只是最好不要过度,菜肴稍微带点辣味、带点花椒味、咖喱味和孜然味,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还是有好处的。但一旦过度追求浓味刺激,一方面让人难以控制食量,引发肥胖及三高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皮肤和消化道黏膜的健康。

十大最能“吃辣”城市

成都、长沙、贵阳、武汉、重庆、南昌、北京、桂林、太原、西安。

十大最爱“喝酒”城市

沈阳、呼和浩特、泸州、西安、淄博、哈尔滨、贵阳、南昌、北京、青岛。

十大最爱“吃甜”城市

广州、苏州、上海、无锡、香港、厦门、杭州、深圳、北京、乌鲁木齐。

十大最爱“吃醋”城市

太原、重庆、贵阳、镇江、昆明、宁波、沈阳、大连、青岛、西安。

十大最能“吃苦”城市

广州、东莞、杭州、南京、深圳、香港、济南、北京、成都、沈阳。

天慧

97Msw.com相关知识

惊蛰有那些习俗 各地惊蛰饮食大不同


“惊蛰地气通”,随着天气回暖、土地解冻,冬眠的昆虫、动物日渐活跃,开始出来活动。因此该节气称之为惊蛰。惊蛰,雷声隆隆闪电也特别多,这时农夫也忙着播种插秧。

惊蛰并非节庆,没有形成固定统一的庆祝仪式,但在各个地方上也有些独特的民俗活动,“人们会祭祀雷神祈求风调雨顺,同时在一些地方还会‘祭白虎’化解口舌之争、‘打小人’寓意驱赶霉运,祈求吉祥。”

溯源流变:惊蛰原名“启蛰” 节气神为“雷神”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流传已久,但“惊蛰”最初的名称却并非如此。胡野秋介绍,该节气在历史上原本叫做“启蛰”,本意为天上开始打雷,蛰伏的小虫子惊醒后也开始活动。但因与西汉皇帝刘启的名字相同,为了避讳而将 “启”改为“惊”。“旧时曾经‘启蛰’、‘惊蛰’同时使用,后来可能因为‘惊’更加生动形象,‘惊蛰’一名遂广为流传。”

历史上,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加大,同时由于农耕文明在天气方面有很多相同的诉求,因此包括惊蛰在内的二十四节气被中国临近国家接受,并保留下来。胡野秋笑着表示,早在唐代,韩国、日本等国便都开始使用中国的节气系统,“节气名称都是音译过去的,现在韩语中‘惊蛰’的发音与汉语发音完全相同。”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的到来意味着春耕的开始,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崇奉惊蛰的节气神“雷神”。过去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雷神的招贴画,摆上供品,或者去庙里燃香祭拜。在胡野秋看来,这也代表着对大自然的一种期待,不希望来年会气象灾害。

还有的地方会出门擂鼓,因为鼓声与雷声很相似。这也是对‘祭雷神’的一种呼应,核心意义还是祈求吉祥。

各地习俗:“祭白虎”化解口舌之争 “打小人”寓意驱赶霉运

在二十四节气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少民间相关的自发活动逐渐演变成民俗,全国各地均有不同。比如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有些地方的土地庙里会有老虎的图腾雕塑,祭祀白虎后,要用猪油擦老虎的牙齿,使其难以出口伤人,避免以后一年中的口舌之争。”胡野秋介绍道。

“打小人”也是惊蛰当天南方仍然存留的习俗之一。人们在纸上画好类似人形的东西,以之代替内心痛恨的人,同时以小棒槌等物进行击打,寓意赶跑小人,终年便不会再有什么霉运。胡野秋表示,类似这种习俗都带有一些迷信的因素,属于在旧文明程度不高时的解决办法。

而且各地关于惊蛰的饮食风俗有什么不同呢?

梨子

姜梨汁——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这里略改,因梨性寒,加温性的姜平衡一下:数个大梨加小块姜,一起放入榨汁机,榨得的姜梨汁分两壶,一壶直接上桌,另一壶放蒸锅里蒸5分钟后再上。《本草通法》说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所以做两壶,家中体质火旺者和虚寒者可各取所需。

炒豆

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芋头

煮芋头——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炒黄豆就免啦,我们煮芋头沾糖吃,做法简单,还算是粗粮,好吃又健康。至于糖,但按中医说法,春天肝气旺易伤脾,从惊蛰始要多吃甜食养脾,所以糖虽不利于减肥,吃起来还是可以理直气壮地。

醪酒

醪酒——春天到来,人的全身汗毛孔也开了,西北有些地方在惊蛰节要家家户户喝醪酒、吃鸡蛋煎饼拌芥末汁,驱除身体积存的寒气。鸡蛋煎饼拌芥末对我们没啥吸引力,但家里正好有自酿糯米酒,滤去醪糟后就是醪酒了。醪酒喝得全身暖,不由想起那句童谣:“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煎饼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闷热大暑 传统食俗各地大不同


大暑时节,恰似一位来势汹汹的侵略者,一手携着高温,一手握着暴雨,肆虐着大地。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时节,七月的天气是闷热的,丝丝的热气萦绕在你的周围,痴痴的贪恋着你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久久不能散去。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各地旱、涝、风灾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等农业活动较为繁重的时节。大暑有许多民间习俗。

各地大暑节气习俗

山东:“喝暑羊”,鲁南地区有在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山东省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浙江: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广东:广东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台湾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台湾: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福建:“过大暑”讲究吃荔枝。大暑,按福建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是日,荔枝价再高,市民仍热买。

荔枝是莆田特产,其中如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红等是优良品种,古今驰名。在莆田,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满树流丹、十里飘香的成熟时候了。按照习俗,大暑到了,亲友之间,常以荔枝作为互赠的礼品。

按莆田传统,大暑节这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按说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荔枝又属于热性的食物,那莆田民间为何一直流传有这个习俗呢?据医家称:大暑节气是在梅雨季节刚过后不久的月份,此时天气虽热,但暑主阴,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甚至发病,而吃了这些食物,能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以驱除暑、湿。同时,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

过腊八 各地腊八粥做法大不同


腊八粥寓意着丰收,又叫五谷杂粮粥,包含了十多种原料,包括几种米、豆、干果、果干、薯类,营养极为丰富。其中有美白消肿的薏米,抗衰老的荞麦米、燕麦,有补血乌发又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豆、黑豆,有富含花青素的黑米、紫薯,有补肾养脾的山药,有养颜补血的红枣、葡萄干,有润肤的核桃仁、花生,如果想,还可以加更多的原料进去。营养、暖身、养颜、减肥,这一碗粥,都可以做到。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关中地区的群众,都十分重视“腊八节”。但又各有不同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方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但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河北腊八粥制作方法:将大白云豆提前(最好头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或先将红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匀即成。

南北不同口味 元宵和汤圆你选哪一种


还有几天就是正月十五了,市场迎来汤圆和元宵的销售高峰。元宵与汤圆两者到底有何不同?煮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走访。

2月16日,正月初九,笔者来到某市场一个“滚”元宵的摊位前。已经卖了7年元宵的赵姐告诉笔者,元宵和汤圆的区别不仅仅是名称不同,更多是制作过程存在差异。

“元宵是北方食品。首先将拌好、凝固的馅料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放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或机器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赵姐说,元宵表面是干的,直到下锅煮时糯米粉才吸收水分,变成软滑润口的美味。

汤圆源自南方,制作过程要简单一些。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把调制好的馅料包进去。

“包汤圆的过程跟包饺子差不多,但不用擀面杖,直接用手挤压切好的湿糯米粉面团,放进馅料后收口就行。”赵姐说,汤圆表皮水分较多,因而黏度较高。

问到元宵和汤圆的煮制区别,美食爱好者杨洋自认为很有发言权。

“元宵皮干馅硬,煮的时间要长一些,至少需十几分钟。汤圆湿滑,煮的时间相对要短,5分钟即可。”杨洋说,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最好是现煮现吃,如果放置时间长,表皮会硬化,口味就变差了。

作为一名美食爱好者,杨洋提醒市民,元宵和汤圆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黏度较高不易消化,而馅料又多为高热量高油脂成分,所以不宜多吃。

80后姑娘慧慧告诉笔者,虽然自己是北方人,但更喜欢吃汤圆。

90后女孩楠楠和慧慧有同样的选择。她说:“汤圆可以随时到超市买,而且好煮,吃起来比较Q。”

与这些80后、90后的选择不同,很多年纪大一些的市民更偏爱元宵。

“我比较喜欢吃元宵,不仅因为它是北方特色食品,而且带有一种儿时的记忆。”今年52岁的陈阿姨告诉笔者。

“以前没有超市,只有集市。每到元宵节前夕,集市上都会摆满转动着的‘箩筐’,元宵都是现做现卖。”陈阿姨说,只不过那时候的元宵馅料种类比较少,主要是黑芝麻、五仁和花生。(驻马店网□左蕊)

猪肉不同部位吃法不同


猪肉是我们日常生活最为常吃的肉类美食,人们在买猪肉的时候,越来越重视不同部位的肉在营养和口感上的差别了。不过,猪肉的种类之多,让我们难以一时分清,小编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可以帮大家了解猪肉到底应该怎么挑选。按着烹调的需要,猪肉除去头、蹄(爪)、尾外,一般分为以下14个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

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

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

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不同肉类烹调火候不同


1、炒肉的火候把握:肉类烹调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因为肉类烹调的方法不同,其火候是不一样的。火候把握不好,就影响其营养,有时火候把握不好,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炒猪肉、牛肉时,可以切成丝、片后,加料酒、酱油等调料腌渍,加挂上芡粉。放入油温四五成热的油中滑一下油,随即捞出,这样,肉里的动物性蛋白就不会破坏。然后改用旺火、热油,快速煸炒后出锅。 2、焦熘肉片的火候把握:烹调焦熘肉片时,首先,旺火,热油,将肉片挂糊后放入热油中炸一下,再改用中火使原料炸透,捞出备用。锅中热油倒出,留些底油,放在旺火上,加入调料搅拌,待稠浓,倒入炸好的原料,拌匀即可。

3、做鱼时的火候把握:活鱼应在宰杀后的两小时内烹调,假如时间过长,鱼肉中的氧化三甲氨就会氧化成三甲氨,产生腥味,其营养与鲜味就会破坏。在煎鱼时,鱼下锅要保持鱼身干燥,油温要高,鱼的一面煎成金黄色后,再动锅,翻动另一面。在炒鳝鱼时,不宜爆炒着吃。这样烹调的鳝鱼,味道虽美,但据检验,鳝鱼体内有一种叫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鳝鱼片炒得半生不熟,这种寄生虫未死,进入人体半月后,会引起食物中毒,患者体温会忽然升高,厌食,同时在颈部、腋下及腹部皮下会出现疙瘩。

4、腌腊肉类的火候把握:在烹制咸肉、香肠、火腿等腌制食品时,其火候的把握显得更加重要。然后做法不恰当,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有的人喜欢将其煎炸着吃,认为这样做出来香脆可口。其实,咸肉、香肠、火腿等,含有微量的亚硝胺,经油炸、油煎会产生致癌物质,食用后对人体有害。最好烹煮,并加点米醋,用醋来分解。

不同菜肴 不同火候控制


火候是烹制工艺的重要内容,是菜肴烹调过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下面小编给您介绍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掌握好火候的方法,当然要想精益求精还得多多练习。

1、适合小火烹调的菜肴

如清炖牛肉。先把牛肉切成方形块,用旺沸水焯一下,清除血沫和杂质。然后移中火,加入辅料,烧煮片刻,再移小火上。通过小火烧煮,使牛肉收缩的纤维逐渐伸展。如果用旺火烧煮,牛肉就会出现外形不整齐现象,而且表面熟烂,里面仍然嚼不动。因此大块原料的菜肴,多用小火。

2、适合中火烹调的菜肴

凡是外面挂糊的原料,在下油锅炸时,多使用中火下锅,逐渐加油的方法,效果较好。炸制时如果用旺火,原料会立即变焦,形成外焦里生。如果用小火,原料下锅后会出现脱糊现象。有的菜如香酥鸡,则是采取旺火时将原料下锅,炸出一层较硬的外壳,再移入中火炸至酥脆。

3、适合旺火烹调的菜肴

主料多以脆、嫩为主,如葱爆羊肉、涮羊肉、水爆肚等。水爆肚,焯水时,必须沸入沸出,这样涮出来的才会脆嫩。这是因为高温下,肉的纤维急剧收缩,水分不易浸出,吃时就脆嫩。再如葱爆羊肉,首先要把肉切成薄片,其次一定要用旺火,油要烧热,再下入肉炒至变色,立即下葱和调料焖炒片刻,见葱变色立即出锅。也是要旺火速成,否则就会造成水多和嚼不动。

燃气灶火不够旺怎么办?

一般家用燃气灶达不到旺火的要求,主要是利用中、小火炒出旺火烹制的菜肴。

首先锅内的油量要适当加大,其次是加热时间要稍长一点,再有一次投放的原料要少些,这样便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牛肉部位不同 做法也不同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牛肉的营养价值高,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凡体弱乏力、中气下陷、面色萎黄、筋骨酸软、气虚自汗者,都可以将牛肉炖食。

好的牛肉呈鲜红色,有光泽,肉质坚实,肌纤维较细。脂肪坚实,呈白色或乳白色。老的牛肉呈紫红色,烹调效果不及嫩牛肉好。

部位与用法上脑:位于背部近颈处,肉质较嫩,适于烤和炒。

牛排:位于背部,相当于猪的“龙骨”,通常用于烤或焖。烹调时可带骨,亦可去骨。

里脊:相当于猪里脊的部位,肉质细嫩,经冷藏一两天后的牛肉较为细嫩。

腑肋:相当于猪的五花肉。

前胸:肉质较老,适于炖的做法,或剁碎制馅。

腱子:牛的腿部,适于酱或炖等制法。

是不是越嫩越好呢?

如果没有饲养到一定时间,肉中的营养就不够。优质的高档牛肉需要牛长到一定年龄,在2岁半到3岁之间,肌纤维之间才能沉积一定的脂肪,才能在横切断面出现“大理石花纹”,才能有更好的口感。

口味虾怎么做好吃 口味虾


口味虾

口味虾,又叫长沙口味虾、麻辣小龙虾、香辣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甚至简称麻小。 属湘菜,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色泽红亮,口

食材配方

主料:

小龙虾

干辣椒

花椒

郫县豆瓣

八角

香叶

香葱

做法 共11个步骤

1.小龙虾清水加少许盐静养1天,期间多换几次水

2.倒入二锅头、盐再清洗净小龙虾

3.用刷子将虾身虾腹刷洗干净

4.虾去头除腮抽肠开背,清水冲洗干净

5.姜、蒜切片,葱切段

6.坐锅起大油,下龙虾过油爆红

7.坐锅起油,下八角、桂皮、姜、蒜等香料爆香

8.加入郫县豆瓣炒香

9.下龙虾翻炒

10.加高汤,大火煮沸,转小火,焖煮15分钟

11.最后根据各自口味适量加盐调味

南北杏无花果煲排骨


南北杏无花果煲排骨

材料:排骨200克,南北杏各10克,无花果适量

调味料:盐3克,鸡精4克

南北杏无花果煲排骨的做法

1.排骨洗净,斩段成块;南北杏、无花果均洗净。

2.锅加清水烧开,放入排骨汆尽血渍,捞出洗净。

3.砂煲内注上适量清水烧开,放入排骨、南北杏、无花果,用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2小时,加盐、鸡精调味即可。

此汤功效:养心润肺

适合人群:男性。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

无花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及钙、磷、铁、镁、锰、铜、锌、硼等微量元素,还含有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丙二酸、草酸、奎宁酸、脂肪酶、蛋白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无花果含有苹果酸、柠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更多]

小提示

排骨和山楂能一起吃:有祛斑消淤功能

海带和排骨能一起吃:排骨配以海带炖食,可为患全身性或以四肢为主的局部性皮肤瘙痒患者解除痛苦

南北杏雪梨煲猪展


前几天的寒流让全家都没幸免,连我这个平常总自吹很少感冒的人也在一月里最弱的几天中招,感觉到冷时为时已晚。废话不说了,最近也真懒,更新都一周一次了,嘿嘿。

咳嗽喝汤汤~~~

这个汤的材料很简单。

润肺止咳--南北杏雪梨煲猪展

原料:南杏、北杏各10克,雪梨1个(大的1个,小的两个或一个半不拘),猪展半斤或六两,蜜枣2个。

南北杏雪梨煲猪展的做法:

1.南北杏特写,形状和味道都略有不同。

2.猪展飞水或者在大滚之前撇去浮沫,这是煲了一个多小时的样子。没下蜜枣之前,你看看汤色。

3.下了蜜枣后,汤色红些,不喜欢汤略带甜味也可以不放。蜜枣是最后二十分钟落的。最后加点盐就行了。

喝吧,本来是要买鹧鸪来煲的,没买到,今天再去买。有痰了还可以加点川贝。

特别提示:

1.关于南北杏有人以是否脱皮论,其实不然,南杏(就是甜杏)形状略长,肉丰厚些,买时有点发黄是因为其含汤份略高些容易发黄,北杏(又称苦杏),入药比较多。中药店都有卖的。北杏苦辛微温、长于宣肺止咳;南杏性平味甘甜,长于润肺化疾,均能润肠通便,北杏多入药,南杏多为食用,入汤食疗常合用。

2.药膳汤的汤料,我一般一次买三到五次的,平均分袋装好,每次要煲的时候,拿出来就行了。用不着称量的。

小提示

银耳和雪梨能一起吃:雪梨、银耳都有滋阴润肺、治疗干咳少痰之功效。川贝也有润肺、止咳功效。雪梨、银耳、川贝三者合用,功效尤佳,对治疗久咳不愈患者效果显著。

雪梨和蜂蜜能一起吃:缓解咳嗽。

烤鸡翅(日式口味)


我们家最爱吃鸡翅了,因为鸡翅味道鲜美,吃起来很爽,做起来也简单,只要准备好鸡翅和日式烧烤料,提前腌制好,入烤箱烤20多分钟就可以吃上鲜嫩多汁、甜咸适口的烤鸡翅了,简单吧,有兴趣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材料:

600g鸡翅,

烤鸡翅(日式口味)的做法步骤:

1,准备好新鲜的鸡翅和日式烧烤料。

2,鸡翅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

3,用刀在鸡翅的背面划两刀。

4,倒入日式烧烤料,用手揉搓揉搓。

5,盖上容器的盖儿,放入冰箱里腌制12~24小时。

6,在腌制好的每个鸡翅上涂抹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油。

7,烤箱上下火加热200度,提前预热5分钟。

8,将鸡翅放在烤架上,入烤箱烤制20分钟。

9,20分钟后,鸡翅上色满意加盖铝箔纸再烤10分钟即可。

10,成品图。

11,成品图。

12,成品图。

健康食疗《南北口味大不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口味牛蛙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