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俗话说“少喝果汁,多菜少肉,营养均衡,不要太瘦!”食疗一直为国人所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食疗方法已被科学所证明。你是否遇到有关健康食疗的疑问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胃不好吃什么肉?这四种最值得推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如果胃部不够健康的话,平时吃养胃的食物是最好的,那些对胃部有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或者不吃。绝大部分人都有每天吃肉的习惯,那么哪些肉类具有养胃的功能呢?

1、羊肉

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

羊肉不易消化,肠胃不好的人更应配上白萝卜。此外,羊肉做法不同功效各异。炖羊肉营养损失最小。涮羊肉加热时间短,营养也很好。爆炒羊肉营养次之。爆炒时一定要旺火急炒,一般用鲜嫩的羊后腿肉。烤、炸羊肉油分大,营养损失最多。

2、猪肉

在所有的肉类食物中,猪肉是餐桌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肉类,但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容忽略。尤其是猪肉中的铁质,每100克的猪肉就含有3.4毫克的铁质。很多人都不知道,猪肉还有着很好的润肠养胃的功效,因此特别适合补铁食用。

要注意一点,由于猪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以及油脂,因此最好是挑瘦肉食用。猪肉白菜馅的饺子一直被视为经典搭配,其实这在营养上也有道理。大白菜清淡可口,滋味鲜美,和肥美的猪肉一起搭配,不但口感好,还能增进人的食欲。此外,白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猪肉中的胆固醇从体内排出,从而减少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

3、牛肉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牛肉含有可溶于水的芳香物质,这种物质煮肉的时候溶解在汤中越多,肉汤味道越浓,肉块的香味则会变淡。因此肉块切得要适当大点儿,以减少肉中芳香物质的溶解,这样肉味可比小块肉鲜美。煮牛肉时,锅内同时放入少量用布袋装好的茶叶,不仅能使牛肉很快煮烂,而且肉味更鲜美。

4、鸡肉

多吃鸡肉可以调和脾胃、提升免疫力。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鸡肉;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及口腔糜烂、皮肤疖肿、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鸡肉。

97msW.com相关推荐

血虚吃什么?这四种美食值得推荐


“莲藕是个宝,御寒最有效;饭后吃红枣,补血抗衰老;早睡又晚起,保暖养元气。”食疗在中国人的保健中有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文化的进步,这些俗语是中国人观察和总结生活而得来的。你是如何看待健康食疗的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血虚吃什么?这四种美食值得推荐”,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人体出现血虚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对个人的健康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尽快治疗,今天着重为大家推荐饮食疗法,下面这四道美食对缓解血虚有不错的效果。

一、红豆排骨汤

制作材料:赤小豆150克,猪排骨(大排)480克,陈皮5克,盐3克2。

做法:红豆和陈皮用水浸透,洗净;排骨用水洗净,斩件;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滚;放入红豆、排骨、陈皮用慢火煲至红豆熟透,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它以黑豆、甘草、黑芝麻、阿胶等为原料,甘草,益气补中。

二、红枣糯米粥

制作材料:黑米50克,糯米100克,枣(干)10克,当归6克,延胡索3克,糖15克2。

做法:糯米、黑米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延胡索以小布袋包好;当归、红枣用冷水洗净;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将黑米、糯米、当归放入,并放上延胡索小布袋,用旺火烧沸;再用小火煮约半小时,加入红枣,继续熬煮15分钟;加糖入锅调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

三、怀山菠菜汤

制作材料:菠菜200克,山药(干)20克,姜3克,大葱5克,盐2克,植物油25克2。

做法:将怀山切成片,洗净放入蒸笼内蒸40分钟后出笼;将菠菜择洗净后切成6厘米长的段;葱切成末;姜切成片;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加入姜片、葱花爆香;随即加入800毫升清水烧沸;加入菠菜和蒸熟的怀山片继续煮熟即成。

功效:补益五脏,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血虚风燥、强身健体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补益五脏,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血虚风燥、强身健体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

四、银耳茉莉汤

制作材料:银耳(干)25克,茉莉花20克,料酒15克,盐3克,味精2克2。

做法:银耳用凉水浸泡,待涨发;摘去根和变色部分,用凉水洗两三遍,用沸水氽一遍,再放入凉水漂凉备用;将茉莉花去蒂用清水洗净,扣在盘中(以防失去香味)备用;锅中放入清汤,下入料酒、精盐、味精,汤沸后撇去浮沫,盛入汤盆中;随后把泡银耳的水滗去,用沸水将银耳氽透,放入汤盆中;再将茉莉花撕在上面即成。

功效:能更好的预防和改善血虚风燥,增强人体免疫力。

胃不好吃什么坚果?专家为你推荐这四种


如果发现自己胃部健康出现了问题,就要多吃养胃的食物了,而生活中很多干果都有养胃的功效,比如栗子、核桃、花生以及松子仁等等,今后要充分利用这些干果的养胃功能。

1、栗子

栗子是中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板栗中所含的矿物质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比苹果、梨等常见的水果高。每100克鲜板栗中含钾量为442毫克,比苹果高3倍。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强筋活血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不过栗子生吃难消化,就熟食又容易滞气,一次吃得太多会伤脾胃,每天最多吃10个就可以了。把栗肉碾细,与糯米一起煮粥,清香味鲜,同时也是上等的药膳。栗子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者服食。

2、核桃

中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述,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处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肠风”等功效。

核桃炒红糖可以养胃。核桃要选取新鲜的,大约7个,砸去外壳取出仁,然后切碎,在砂锅内温火炒至淡黄色,再放入5克左右的红糖拌几下即可出锅,趁热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半小时后再吃饭喝水,此方需要持续服用12天,不可中断。这种方子只适用于阳虚型的慢性胃炎患者较适用,对于阴虚、湿热等原因导致的慢性胃炎则不适合。

3、花生

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以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花生可以强健肠道,这是因为花生入脾经,有养胃醒脾、滑肠润燥的作用。花生中独有的植酸、植物固醇等特殊物质,会增加肠道的韧性。

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花生最好的搭配是红枣。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4、松子仁

中医认为,松子仁味甘性温,有补心肾、养血液、润肌肤、止咳嗽、润大肠之功效,宜于年老体弱、未老先衰、记忆减退、头晕目弦、习惯性便秘等症。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此物润肠胃,久服轻身,延年不老。”同时,有关典籍中有松子仁营养早餐的记载:取松子仁30克,同糙米100克煮粥,加白糖适量,每天早餐食用,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松子虽好,也并非人人皆宜。脾虚腹泻以及多痰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离。由于松子油性较大,且属于高热量食品(每100克的松子可以在体内转换出近700千卡的热量),所以,吃得太多会使体内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为宜。

喜欢《胃不好吃什么肉?这四种最值得推荐》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睡眠不好吃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