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的美食产自于厨房,涉及它的学问很多,在这里,食材有了不同的去向,而调料扮演了食材无法企及的作用,厨师则让所有的一切从无序凝聚到有形--美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煲汤的全方位功略 ”,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寒冷的季节,为自己和家人煲上一锅滋补香醇的靓汤,是件很幸福很温暖的事。不过,煲汤就是抓把材料乱炖一气吗?其实从锅具到选材到制作都有学问。下面,咱们就来细说说。

一、煲汤锅具的选择

1.适宜的锅具:砂锅、紫砂锅

砂锅:导热均匀、散热缓慢、保温性能好,能充分的将热量集中到锅里,使汤更充分受热,小火熬制的时间越长,汤的滋味越醇厚,材料越软烂。适合煲汤。

紫砂锅:紫砂是土中金,能土化万物,而且含有很多对人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也适合煲汤。虽然现在紫砂锅假货多,如果你能找到正宗的紫砂锅,还是用它来煲汤吧。

紫砂锅的真假辨别,我知道两点:

1、听声音。真的紫砂锅用手指敲击,声音是清脆的“当当”声。假的声音会发闷。

2、看颜色。真的紫砂锅里外颜色应该几乎是一致的,也会有一些色差。假的外面会有涂层,颜色里外不一致。

这两种锅都很适合来煲汤,尤其是煲一些药膳汤,在煎煮过程中,不易与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

2.不适宜的锅具:不锈钢锅、铁锅、铝锅以及压力锅

不锈钢锅:之所以把它列出来,并不是它含有什么有害成分,而是在我的观念里,用砂锅细火慢炖才是煲汤。如果没有砂锅就用不锈锅吧。

铁锅、铝锅:用铝锅或铁锅熬汤,如果是药膳,容易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有可能会降低药物浸出的成分和治疗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出现不应有的副作用。

压力锅:虽然省时,但食材在高温下损失了营养,还有什么吃头呢。

二、煲汤的材料:

1.各种中药材

下面列出一些在煲汤中常用到的中药材,供大家作个了解。

先按其功能来划分:

1、补气。黄芪、白术、党参、人参、陈皮、甘草

2、补血。三七、当归、川芎、白芍、红花、益母草、熟地、丹参、阿胶

3、滋阴。白芷、玉竹、麦冬、酸枣仁、冬虫夏草、薄荷、川贝、花胶

4、助阳。杜仲、冬虫夏草、干姜、桂枝、附子、肉桂

5、健脾去湿。扁豆、陈皮、茯苓、茯神

按调养五脏来划分:

1、入心。五味子、酸枣仁、当归、茯苓、茯神、甘草、红花

2、入肝。当归、川芎、杜仲、益母草、红花、白芍、熟地

3、入脾。白术、扁豆、陈皮、当归、党参、茯苓、茯神、甘草、黄芪、人参、白芍

4、入肺。白芷、薄荷、陈皮、党参、冬虫夏草、茯苓、甘草、黄芪、五味子、玉竹、川贝

5、入肾。白术、冬虫夏草、杜仲、茯苓、附子、五味子、灵芝、熟地

中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所以在使用时要知道自己的体质适合什么。也不是说气虚就抓一把补气的药材乱补,需要遵医嘱。

2.各种食材

各种肉类:

寒冷季节,通常家里都会买各种肉类来煲汤,或者搭配药材做成药膳汤。常用的有:

黄牛肉: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水肿等功效。水牛肉性寒,补益效果不佳,不推荐用。

羊肉:性温,入脾、肾。具有补虚劳,祛寒冷,补气血,助元阳等功效。

鸡肉:性微温,归脾、肾经。具有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等功效。

猪肉: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等功效。

鸭肉:性凉,入肺、胃、肾经。 滋养肺胃,健脾利水等功效。

鱼内:鱼的种类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他的食材:(有的既是食物也是药材,比如枸杞、菊花、芡实、淮山、薏米等)

入心:龙眼肉、莲子、莲子芯、百合

入肝:枸杞、核桃仁、黑芝麻、鸡肝、菊花、木瓜、阿胶

入脾:红枣、龙眼肉、莲子、木瓜、芡实、山药、杏仁、薏米、花生、红豆、苹果

入肺:枸杞、核桃仁、黑芝麻、菊花、莲子芯、山药、阿胶、杏仁、薏米、花生、梨、银耳、百合

入肾:枸杞、核桃仁、黑芝麻、黑豆、鸡肝、莲子、莲子芯、芡实、山药、阿胶

三、贴心小物

在煲药膳汤时候,有了这个茶包装药材,就不会喝汤的时候满嘴都是药渣。用纱布也一样。

四、煲汤的做法:

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大多数都是先氽烫肉类,洗去浮沫。然后将材料一起下锅,大火煮开后,小火熬1-2小时。我通常都是熬2小时以上,软烂的食材才容易消化也更易吸收。尤其是牛羊肉类,其补益的功效只有炖烂了才能发挥出来,如果炖不烂反而会伤脾胃。

五、一些常用的滋补方剂(这些配方只作参考,一个配方不是适合所有人,最好是遵医嘱):

1.四物汤:调血基础方

药方:当归9g、川芎6g、熟地12g、白芍9g

做法:全部材料洗净,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0分钟。

也可以添加肉类,肉类先氽烫去浮沫后,加所有材料一起煮开,小火熬至软烂,加盐调味。

用量:一天1-2次。经后连续喝3-5天。

功效:调经(痛经、提前、延后)补血活血,男子血虚也可用。

注意事项:按补血活血功用的不同,其用料和配方也不一样。补血用当归身、白芍、熟地,川芎少用;活血则用当归尾、赤芍、生地,川芎多用。

当归身长于补血,当归尾长于活血;

白芍长于养血敛阴,赤芍长于活血止痛;

熟地长于养血滋阴,生地长于清热凉血。

2.当归补血方

药方:黄芪30g、当归6g

做法:全部材料洗净,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0分钟。

也可以添加肉类,肉类先氽烫去浮沫后,加所有材料一起煮开,小火熬至软烂,加盐调味。

用量:一天1-2次。

功效:补血

3.四君子汤:补气基础方

药方:党参9g(用人参更好)、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9g

做法:全部材料洗净,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0分钟。

也可以添加肉类,肉类先氽烫去浮沫后,加所有材料一起煮开,小火熬至软烂,加盐调味。

用量:一天1-2次。

功效:健脾益气。治疗脾胃气虚,其症状为面色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不一样的症状,方子还要根据症状来加减,比如心气虚,可以加上五味子、酸枣仁。

4.四神汤(个人比较推荐这个方子,偏于食疗,适合日常经常食用)

药方:淮山10g 芡实10g 茯苓10g 莲子10g,通常还会再加上薏米20g

做法:全部材料洗净,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0分钟。

也可以添加肉类,肉类先氽烫去浮沫后,加所有材料一起煮开,小火熬至软烂,加盐调味。

用量:一天1-2次。

功效:健脾,强健后天之本。

5.十全大补汤

药方:党参9克、肉桂3克、川芎6克、熟地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黄芪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

做法:全部材料洗净,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0分钟。

也可以添加肉类,肉类先氽烫去浮沫后,加所有材料一起煮开,小火熬至软烂,加盐调味。

用量:一天1-2次。

功效:补益气血,偏于温补气血

注意事项:体质差、瘦弱、非常怕冷、气血两虚的人适合此方,正常没毛病的人还是不要常用这么大补的方剂,容易上火。

97Msw.com相关知识

最经典的全方位养生“十六法”


厨房是做饭的地方,当然要更注意一些跟厨房有关的知识。在制作美食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记了注意安全,小心烫伤。下面是97美食网(97msw.com)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经典的全方位养生“十六法”",希望您喜欢!

最经典的全方位养生“十六法”

全方位养生十六法

养生经典十六法,也叫养生十六宜,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套养生方法,源于古代修昆仑法五宜、祛病延年一十六句之述及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等古人的养生著述。十六法首先见于明代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限制,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1.发宜常梳

方法: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脑部的生理机能。因此,常梳发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乌发等作用。

2.面宜多擦

方法:站立或取坐位,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五指并拢,手小指贴于鼻侧,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推至额部发际,然后向两侧擦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向下搓擦,经面颊(十指沿耳根进行)至腮部、下颌。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早晚各搓擦面部一次。

功效: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常搓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有利于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的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3.目宜常运

方法:取坐位,两眼微闭,缓缓转动眼球。先按左、上、右、下方向连续转动9圈,再向右、上、左、下反方向转动9圈。然后,将眼睛缓缓睁开。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或在用眼疲劳时进行。

功效:运动眼球可以锻炼眼外肌,增进睫状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能力,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推迟眼的老花。另外,运动眼球还能促进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动眼神经及眼肌的功能,对眼球能起到保护、滑润作用,而不易发生眼疾。

4.耳宜常弹

方法: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每次弹击20-40下,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

功效:耳常弹,可增强听神经的功能,可使退化的耳膜、耳咽管的功能得到恢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起到提神醒脑,聪耳助听的作用,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5.齿宜常叩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凝神,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轻叩击。先叩臼齿36次,再叩门齿36次,要使每个牙齿都相互叩击到。可在晨起和睡前进行,亦可在半夜或早晨睡醒后取卧位进行。

功效:叩齿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促使牙根血管扩张,加速牙龈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改善牙齿、耳朵及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防治牙齿松动、耳鸣和健脑的作用。

6.舌宜舔腭

方法:经常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或用舌尖轻轻地舔上腭。每次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舔2030下,每天进行23次。

功效:舔腭能产生唾液,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此外,常舔腭还能起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

7.津(唾液)宜常咽

方法:将舌伸出齿外,用舌尖搅动上下牙龈数下,再舔上腭数下,然后鼓腮用产生的唾液漱口数次,分三小口咽下。咽时要稍用力,以能听到汩汩的声音为宜,同时可用意念将唾液送至丹田(脐下3寸处)。

功效:常咽唾液能滋润咽喉、清润肠胃、帮助消化,对咽干喉燥、厌食、腹胀、腹痛、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等有防治作用。

8.腹宜常摩

方法:取仰卧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左掌心按于肚脐部,右手叠放在左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按摩的力量要适度,速度宜缓慢,呼吸要自然。一般宜选择在晚上睡前、早上醒来时进行,按摩前要排空小便。

功效:摩腹可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具有顺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疾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9.浊宜常呵呵

方法:闭口,用鼻深吸气,鼓胸腹,待感到气满时,抬头张口,呵出浊气,每天数次。

功效:吐故纳新,有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久之能强健身体。

10.胸宜常护

胸部为人的重要脏器心、肺所居之处,其下为胃腑。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护胸部,避免外伤的发生。带肚兜有防风寒、护胸腹的双重意义。

11.背宜常暖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受寒邪侵袭,尤其是气候变冷时,应及时添加衣服。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最好能随着季节的变冷穿上毛质或棉质的坎肩,即便在夏季,也应穿上汗衫或背心,避免背部直接让风吹袭。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背部的保暖,以避免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功效:注意背部保暖,能预防背痛、落枕及感冒等病症。

12.皮肤宜常干浴

方法:睡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摩擦全身皮肤。先从头顶百会穴(头顶正中心)开始,然后摩擦面部、颈部、两肩、两臂、胸部、两肋、腹部、腰部下至两腿,自上而下擦遍全身。

功效:常摩擦皮肤可使全身气血畅通,改善皮肤的呼吸功能和汗腺与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有利于强壮体魄,预防感冒。

13.肢节宜常摇

方法:站立,右手叉腰,左上肢以肩关节为轴,顺时针摇转10周,再逆时针摇转10周,然后以同法摇转右上肢肩关节接着双手叉腰,做腰椎环转运动,左右各转10次最后,双手叉腰,双脚并拢,呈半蹲位,以踝关节为轴,顺时针旋转10次,逆时针旋转10次。

功效:常旋转这些关节,可舒筋通络、滑利关节,预防肩周炎、增生性腰椎炎及下肢膝关节、踝关节疼痛。

14.足心宜常搓

方法:每晚睡前先用温热水洗脚,把脚擦干后坐在床上或方凳上,将两手掌搓热,以左手握左足趾,用右手的小鱼际或掌心缓慢地搓擦左脚的足心部,以产生温热感为度,然后再以同法换搓右脚足心。

功效:常搓足心可补肾强腰、滋阴降火、聪耳明目、颐养五脏六腑,对眩晕、头痛、头昏、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15.谷道(肛门)宜常提

方法:站立或取坐位、卧位均可,深吸一口气,同时有意识地上提肛门及会阴部,保持5秒钟左右后,再缓慢呼气放松肛门,同时内收小腹,以助浊气排出,反复做10次。每天可进行数遍。

功效:有意识地反复做收缩肛门的运动,可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淤血,对预防痔疮、脱肛、子宫脱垂、遗精、遗尿等均有作用。

16.大小便时宜闭口

方法:大小便时要闭口,咬紧牙关,用心排便,不讲话。

功效:大小便时紧闭口齿,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外泄,有补肾、健齿的作用。

黄鳝家庭处理全公略


1.家庭巧杀黄鳝

黄鳝不易宰杀。如果把黄鳝用水洗后捞入容器内,倒入一小杯酒(酒精度不能太低),黄鳝便会发出象猪崽吃奶似的声音。响声消失,说明黄鳝已醉(但还不死),即可取出,任你宰杀。

2.黄鳝这种鱼有很多粘液,烹调前该怎样处理

1、用90C左右热水浇在鱼身上,然后把被热水弄得发白的黏液用小茶匙刮去,再用冷水冲洗一下——这种方法快速方便有效率,但是会稍损鱼皮的鲜滑口感

2、用粗盐0.5-1汤匙均匀撒在鱼身上下,用力擦洗,再撒生粉适量,把鱼身上黏液粘掉、擦去,然后用水冲洗干净——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但是能最有效的保留鱼肉鲜味及鱼皮的滑嫩。

3.黄鳝买回后的清洗、去腥的具体方法:

1、买回后把黄鳝倒入一个盆,先用清水清洗干净表面的血水。

2、把水倒干净,准备盐若干,撒在黄鳝上,然后开始抓搓,这样可以彻底去除黄鳝表面的粘液。

3、待看抓搓出的泡沫丰富时,即可用清水彻底清洗(边抓搓边用流动的水最好),反复多清洗几遍为佳。

4、待水变得清澈后,沥去盆里多余的水分,撒上白胡椒、料酒腌制去腥备用。

喜欢《煲汤的全方位功略》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厨房百科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煲汤的菜谱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