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全美德如意盅(花胶炖北菰)、喜获天赐玉麒麟(鲜百合芦笋)”,菜谱几乎每天都再现在我们的眼中,这些菜单不是心血来潮就开具的。其实菜的味道来自于不同的原料、调料和烹饪方法,你还记得哪些菜谱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上海风味小吃一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1.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生煎用的是半发酵的面粉报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美味特色:底酥、皮薄、肉香。一口咬上去,肉汁裹着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喷薄而出,味道一级。

2.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驰名中外,已有百年历史。初名“南翔大肉馒头”,后称“南翔大馒头”,再称“古猗园小笼”,现叫“南翔小笼”。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还根据不同节令取蟹粉或春竹、虾仁和入肉馅,每只馒头折裥十四只以上,一两面粉制作十只,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

美味特色:戳破皮子,汁满一碟为佳品。皮薄、汁鲜、肉嫩、馅丰

3.三鲜小馄饨

好像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的特别清楚。上海的三鲜馄饨也有别于无锡的三鲜馄饨。馄饨馅并不是鲜肉、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所谓三鲜名堂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美味特色:汤烫、皮薄如纱,三鲜份量到位。哧溜一下溜入腹中。

4.油豆腐线粉汤

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个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美味特色:汤水够清,味道够鲜。油豆腐、粉丝和百叶包,再加个双档,保证你鲜地掉眉毛。

5.开洋葱油拌面

记得葱油拌面是我小时候的最爱,父亲常用葱油拌面打发家里的午饭。闻到油锅煸炒香葱的味道我就馋地不行。但越是简单的东西,它就越难达到完美,葱油拌面亦如此。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和面条一起伴着吃。

美味特色:面韧劲十足,开洋鲜美,葱油喷香。一碗好拌面在手,既使桌上有再好的小菜,你也不会多看一眼。

6.条头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点是中国人拿手的点心。论起上海的糕点,恐怕掰上脚趾,你都树不过来。但被上海人广为喜爱的,要数条头糕和薄荷糕,还有双酿团之类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沙(不是裹着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

美味特色:薄荷糕,甜、凉爽口,夏季吃颇为下火。条头糕,又软又凝,甜度适中。

7.海棠糕

海棠糕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年轻人恐怕有很多都没吃过。它的外层是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模子的形状象海棠花,故得名。

美味特色:外形呈咖啡色,吃表面撒着饴糖,吃口分外香甜。

8.蟹壳黄

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该品以上海石门一路威海卫路口的吴宛饼家制作的为最佳。

9.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上海有两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鲜得来”。“小常州”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煮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待捶打至米已无整粒后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块已经氽过的排骨,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氽,吃时,洒上五香粉,则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酱即可。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10.糟田螺

上海市的糟田螺是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用个大肥美、肉头厚实的安徽屯溪产的龙眼田螺为原料,进店后先用清水养两天,使其吐净泥沙,然后再放入锅内,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较长时间。最后将烧好的田螺放上陈年香糟,糟制而成。这种糟田螺呈褐灰色,肉质鲜嫩,汁卤醇厚,入口鲜美,十分受人欢迎。此美食是上海五味斋点心店和鲜得来点心店的著名特色风味小吃。

11.小绍兴鸡粥

小绍兴鸡粥店经营的鸡粥是地道的上海风味小吃。该店由一绍兴人创办于1947年,由于创办人和主要操作师傅均系绍兴人,在这儿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绍兴人天地,故人们给它取名为“小绍兴鸡粥店”。小绍兴鸡粥就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作料的一种小吃。吃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此时,鸡粥黄中带绿,鸡肉色白光亮,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品尝时,鸡粥粘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此美食在上海市小绍兴鸡粥店里有经营。

12.素菜包

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风松月楼素菜馆的特色小吃。该店已有70多年历史,它是融京、苏、扬帮风味于一体的,又有上海本地风味的素菜馆。该店的素什锦、炒冬菇、罗汉斋、口蘑锅巴汤、炒蟹粉、面筋面等菜肴在上海颇负盛名,尤其是该店制作的素菜包更是名闻遐迩,十分受人欢迎。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将包好的素菜包上笼蒸熟后,皮白松软,馅心则绿中生翠,鲜艳悦目,一开笼就满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腻,百吃不厌。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园商场内的春风松月楼素菜馆里可以品尝到。

13.油氽馒头

油氽馒头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沈大成点心店制作的特色风味小吃。该店的油氽馒头博采众家之长:馒头皮的制法取于南翔小笼馒头,用不发酵的精细粉擀成,馅心取法于淮扬细点的汤包,将肉馅加骨头汤打匀,调以葱、姜、蒜等制成的佐料;氽炸时又采用近似氽炸酥饼的技巧经过这样精心加工制作出来的馒头,形状小巧玲珑,皮呈金黄,色泽美观,入口松脆,肉馅鲜嫩,一咬汤汁四溢,肥而不腻。吃后齿颊留香,满口生津,若趁热食用,更会余味无穷。

14.擂沙圆

擂沙圆是上海乔家栅点心店的风味名点之一,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楼一带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为了使汤团便于存放和携带,首创了在煮熟的汤团表面滚白粉的办法,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汤团取名擂沙圆。乔家栅点心铺经营的擂沙圆是将崇明县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后即成紫红色的粉,然后,把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这种汤团,有色有香、热吃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软糯爽口,携带方便,一直深受游客的欢迎。

97Msw.com相关知识

黔菜出山垂涎风味小吃(一)


肠旺面

原料

鸡蛋面90克,猪大肠50克,五花肉250克,血旺25克,绿豆芽15克,白铁豆腐250克。

调料

三合油、糍粑辣椒、腐乳、味精、甜酒酿、胡椒粉、蒜泥、姜末、葱花、高汤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猪肠洗净去异味,煮至半熟捞出切成块加香料煮。五花肉煮熟切成小丁,入锅加盐炒出油后,滗去油放入甜酒酿,烹点醋,炸成脆哨。豆腐切成小丁用盐水泡一下捞出滤干,用油炸成泡哨捞出;油锅中再加入脆哨油、肠子油、糍粑辣椒,炒出香味,加入姜末、蒜泥、豆腐乳加水煮开,滗出红油待用。鸡蛋面与豆芽放入开水锅中约煮1分钟,捞入面碗中放上肠子、脆哨、豆腐泡哨,用漏勺装入血旺片在锅中氽一下,放在面条上,舀入高汤、红油、味精、葱花即可。

风味特色

面条细脆,汤红亮,油而不腻,辣香味浓。为贵阳有名的传统小吃,获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技术要领

面条不能煮久,必须用三合油,脆哨、泡哨、肠子都宜批量制作。

演变

如加鸡丁,则是鸡肠旺。

遵义羊肉粉

原料

米粉100克,带皮熟羊肉25克。

调料

羊油、煳辣椒面、花椒粉、盐、味精、辣椒油、原汤、芫荽、葱花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羊肉洗净切成块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炖,捞出摆齐用重物压紧,冷却5小时后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薄片。米粉用凉水泡透去掉酸味,放入沸水锅中烫透,用漏勺捞出装入面碗内。将羊肉片铺在粉上,舀入调好盐味的原汁汤、羊油,放入煳辣椒粉或辣椒油,再放入味精、花椒粉、芫荽、葱花即成。

风味特色

羊肉嫩而不烂,米粉雪白,汤汁鲜淳红亮,辣香味浓,油大不腻。为遵义地区的名小吃,获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技术要领

羊肉切得越薄越好,辣椒油要鲜红,用羊油来制。煮羊肉时要放干辣椒、冰糖、陈皮、料酒、老姜等,不能有腥臊味。

花溪王记牛肉粉

原料

精制米粉100克,熟牛肉50克,酸莲白20克。

调料

混合油、煳辣椒面、花椒粉、味精、盐、酱油、糖色、香料、芫荽、原汁汤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将批量牛肉洗净切成大块入锅煮至断生捞起,用净锅加水、糖色、香料烧开放入一半牛肉煮至熟透,捞出,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另一半牛肉切成见方小丁用小火炖,泡的酸莲白切成长块状,芫荽切成节待用。米粉放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入面碗内,再将切好的牛肉片和炖的牛肉丁、酸莲白、芫荽放于粉上,舀入原汁汤、混合油、味精、花椒粉、煳辣椒面即可。

风味特色

米粉爽滑微韧,汤味醇厚,辣烫鲜香。

技术要领

米粉需烫透心。

兴义鸡肉汤圆

皮料

糯米粉500克,热水适量。

馅料

鸡肉100克,熟花生粉、熟芝麻、鸡汤、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把鸡肉剁成末加入食盐、味精调匀成馅。糯米粉用热水和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揉条、下剂,包入馅心,用开水煮熟后捞入碗内,加入鸡汤、熟花生粉、芝麻粉即成。

风味特色

汤圆软糯,馅心鲜香,汤汁营养,为兴义地区名小吃。

技术要领

面团加水要适当,煮汤圆的水要宽。

酸菜饵块粑

原料

饵块粑100克,酸菜50克,火腿20克。

调料

猪油、盐、味精、姜末、葱花。

制作方法

煮。酸菜切成细节,饵块粑切成0.5厘米宽、5厘米长的条,锅内烧沸水,将酸菜放入水中煮2~3分钟,加入猪油、盐、味精、姜末,然后放入饵块粑煮熟,加入熟火腿搅匀稍煮,撒上葱花即成。

风味特色

汤酸味鲜,清香绵软。

技术要领

最好选用兴仁饵块粑。

酸汤龙骨面

原料

精制面粉150克,鸡蛋1个,红酸汤250克,木姜油、葱花等适量。

制作方法

面粉加鸡蛋、水和匀,揉至光滑成蛋面团,用湿布盖上,饧10分钟,然后擀成1厘米厚的片,用刀切条后改成小丁,撒上面粉防粘。再将面丁在梳子上压出一面有花纹的面片,入开水锅中煮至7分熟,再用漏勺捞出,放入烧开的酸汤中煮熟,连同酸汤一起舀入碗中,撒上葱花、滴几滴木姜油即成。

风味特色

面片爽滑,汤色鲜红,酸鲜可口。

技术要领

面片只压不搓才成排骨块状。酸汤用番茄酱制成。

片鸡粉

原料

精制米粉150克,熟鸡肉片25克。

调料

煳辣椒、胡椒粉、猪油、盐、葱花、三鲜汤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米粉放入沸水锅中烫透,捞入面碗内,舀入烧开的三鲜汤,将切好的鸡肉片放在粉上,放入煳辣椒、胡椒粉、盐、葱花即可。

风味特色

爽滑微韧,鲜香不腻,获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技术要领

烫米粉的时间不能过长,但要烫透。

康家脆哨面

原料

鸡蛋细面条90克,脆哨、煳辣椒面、绿豆芽、紫菜等适量。

调料

猪油、盐、胡椒粉、味精、酱油、醋、鲜汤、红糖、料酒、甜酒汁、葱花、姜末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猪槽头肉或五花肉去皮,肥瘦分开,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丁,肥肉丁先入锅加盐、料酒、甜酒汁,炒到金黄色时,倒入码盐的瘦肉丁,煸出油后加入红糖,待肉丁呈深红色后洒少许冷水将肉内余油追出,微脆时滗出油,起锅冷却制成脆哨。然后锅中烧猪油将姜末炒香掺入清水烧开,放入漂过的紫菜、绿豆芽,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调好味制成汤。最后锅中烧开水,放面条入锅,水再开约1分钟后,将面条捞起,滤干水分装入面碗中,面上放脆哨、煳辣椒面、葱花,食时配上半碗汤即可。

风味特色

汤、面分开,吃法独特。面条细脆味浓,哨子脆香回甜,汤鲜不浑。又称燃面,系毕节传统风味小吃。

技术要领

制脆哨时加红糖、不烹醋,面条用专门擀制的细鸡蛋面,汤要鲜美清澈。

软哨面

原料

面条90克,软哨、泡哨适量。

调料

红油、盐、酱油、醋、味精、香油、葱花、骨头汤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用五花肉去皮、洗净,切成小方丁,用盐、料酒、甜酒酿汁腌渍入味后,下入炒锅中用油炸成软哨;然后用白铁豆腐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用盐水浸泡一下,滤干水分后入油锅中炸至结壳泡起即成泡哨。锅中将清水烧开,下入面条用中火煮开约1分钟,立即捞入面碗中,加入骨头汤,放适量软哨、泡哨和葱花,最后放红油、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即成。

风味特色

哨子软绵干香,汤色鲜红,系贵阳风味小吃。

技术要领

面条不能煮,“撑脚”即可,骨头汤用猪筒子骨加黄豆芽、老姜熬成。

开水面

原料

面条90克,豌豆尖或绿豆芽、脆哨等适量。

调料

煳辣椒面、盐、味精、胡椒粉、猪油、葱花、清汤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锅中将水烧开,下面条煮至滚开约1分钟后掺一点冷水,水再次开后捞入放有猪油、豌豆苗(烫过)、清汤的面碗中,用竹筷理成“梳子背”,加入盐、味精、胡椒粉、煳辣椒面、葱花、脆哨即成。

风味特色

面条爽脆,辣香可口,汤汁清澈,为贵阳传统面食。

技术要领

面条最好是鸡蛋面,要煮得软硬适中,汤汁要清澈,豌豆尖不能久烫。

遵义豆花面

原料

鸡蛋面(宽面)100克,熟鸡丁25克,炸花生15克,含浆水豆花50克,豆浆适量。

调料

油辣椒、酱油、味精、姜末、蒜泥、鱼香菜、葱花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精面粉加入鸡蛋和少量碱水和匀擀制成宽面,放入烧沸的水中,煮熟捞于面碗中,舀入热豆浆和豆腐。蘸碟中放入炒好的鸡丁、油辣椒、酱油、炸花生、味精、姜末、蒜泥、葱花、鱼香菜,即可蘸食。

风味特色

柔软滑爽,辣香味浓,风味特殊,为遵义地区的名小吃。

技术要领

煮面条的时间不能过长,要用现擀的湿宽面条。

四彩甜酒粑

原料

白糯米粉200克,黑糯米粉70克,甜酒酿50克,蜂蜜、白糖、胡萝卜汁、青菜汁、热水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将黑糯米粉和1/3的白糯米粉分别加温水和匀揉透,再将剩余的白糯米粉分成两半,分别加入胡萝卜汁、青菜汁和温水揉成红色和绿色的面团。四种面团分别搓成直径2厘米的圆柱形,揪成1厘米厚的面剂,用手心搓圆,投入开水锅中,煮至七八成熟时加入甜酒酿、蜂蜜、白糖至熟起锅,连汤舀入小碗内即成。

风味特色

四色分明,糍糯可口,营养丰富。为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小吃,流行于遵义地区。

技术要领

糯米面加水要适度,软硬要适中。

苗乡酸汤鱼饺

皮料

面粉400克,食盐少许。

馅料

角角鱼500克,姜末、葱花、蛋清、苦蒜、芡粉、盐、胡椒粉等适量。

汤料

黔东南红酸汤、木姜子油适量。

制作方法

煮。面粉加少许食盐、清水和匀揉光滑成为“子面团”,放面案板上用湿布上“饧”10分钟。角角鱼宰杀后,取净鱼肉捶成鱼茸,加入姜末、葱花、鸡蛋清、苦蒜(切碎)、盐、味精、胡椒粉、芡粉搅拌均匀入冰柜冷冻备用。然后将子面团搓条切成小剂子,擀成圆饺皮,包入角角鱼馅心,成饺子生坯。锅烧酸汤,打去浮沫和渣汁,用盐等调正味后滴几滴木姜子油,倒入碗内。锅另烧开水,下入饺子煮熟舀入大碗内,倒入酸汤,放少许芫荽即可。

风味特色

汤色鲜红,酸香可口,质地爽滑,馅心鲜嫩,为黔东南地区名小吃,获全国第四届烹饪大赛银奖。

技术要领

包饺子时收口要紧,以防漏馅。

糕粑藕粉

原料

糕粑1块约150克,藕粉100克,熟芝麻、桔饼、瓜片、桃仁、绿果脯、白糖、玫瑰糖等适量。

制作方法

熬。用大米经淘洗、浸泡、滤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箩筛去掉粗颗粒,将细米粉洒入少许冷水拌匀,成湿润、松散的米糕,用厚2厘米、直径7厘米的木质腰鼓形小蒸甑装上,并轻轻刮平;然后将小蒸甑放入专制的烧有沸水的铝锅中,置于壶口蒸2~3分钟熟后即制成糕粑。取一大碗放入干藕粉,用少许冷水调湿,再烧沸水边冲边熬至呈半透明的糊状,放入白糖、玫瑰糖调好甜香味,放一块糕粑,再撒上熟芝麻和切碎的桔饼、瓜片、桃仁、果脯即成。

风味特色

糕粑洁白,藕粉透明,口味甜香、细滑爽口。原名为糕粑稀饭,为贵阳传统名小吃。

技术要领

拌糕粉时水不宜洒过多,松散、湿润即可,要选用优质大米。

沓哨馄饨

皮料

馄饨皮50克。

馅料

鲜肉末100克,猪油、盐、葱花、胡椒粉、香油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用面粉加清水和鸡蛋擀制成馄饨皮;肥瘦肉末中加盐、味精、胡椒粉、姜葱汁和少许冷水,顺一个方向搅打匀制成馅心。馄饨皮内包入肉馅,然后下入沸水锅中煮熟。煮的同时将二大碗中放入一小砣肉馅,烧开汤淋入,同时用小勺背将肉馅沓散作为“哨子”,再将煮好的馄饨捞入碗中,掺入鲜汤,放猪油、盐、胡椒粉、香油,撒上葱花即成。

风味特色

皮薄韧脆,馅心鲜嫩,汤香不腻,为贵阳传统小吃。

技术要领

肥瘦肉的比例为冬季4:6,夏季2:8;鲜汤可用猪筒子骨和黄豆芽熬制。

广州风味小吃—咸煎饼


食材明细:

主料:面粉适量

辅料:糖适量,南乳适量,食用碱适量,清水适量

广州风味小吃—咸煎饼的做法步骤:

1,把南乳、糖、水、面粉拌匀搓好成面团,并静置待发松

2,发松面团加入食用碱后,搓至纯滑后继续发酵一段时间

3,把发好的面团开成薄块

4,把面块卷成长圆条

5,把卷好的长面团分割成若干份

6,把分割好的小面团压成薄饼

7,用油把小面饼炸至金黄色时捞起

风味小吃冰皮月饼


食材明细:

糯米粉45克,大米粉35克,澄面20克,糖粉50克,色拉油20ML,牛奶185克,豆沙馅适量,莲蓉馅适量,炒熟的糯米粉适量

风味小吃冰皮月饼的做法步骤:

第1步在碗里加入牛奶,糖粉,色拉油搅拌均匀后倒入糯米粉,大米粉,澄面,充分搅拌均匀。搅拌好的稀面糊静置30分钟后搅匀入蒸锅,大火蒸15-20分钟。蒸熟的面糊,用筷子使劲的搅拌至顺滑,放凉即是冰皮

第2步把冰皮分成40克/个,豆沙馅或莲蓉馅分成30克/个,手上拍些炒熟的糯米粉后将冰皮放在手心压扁,放上一块豆沙或莲蓉,用冰皮把豆沙或莲蓉包裹住,收口。在模具里撒点炒熟的糯米粉后把包好的冰皮面团放进模具,用手掌压实了推出。

第3步做好的月饼放进冰箱,冷藏一晚即可。

喜欢《老上海风味小吃一览》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上海锅贴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