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活的意义,一定程度是吃好,美食充分地体现了地域的差异。吃遍地方美食往往是游客们到当地旅游的目的,吃了后,记忆中对于该地才更加鲜活。地方美食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耳朵眼炸糕,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食材明细:

主料: 糯米 500克,

辅料: 大米 500克, 赤小豆 500克,

调料: 红糖 500克, 植物油 1000克,

耳朵眼炸糕的做法步骤:

1.碾面:大米和糯米的用量应视糯米的粘度而定,通常是:糯米∶大米=7∶3。将米过筛去杂,用清水淘洗三次,然后放在锅中用净水浸泡24小时,至米粒松软时捞用。用水磨碾成米面浆,用白布袋把米面浆装起来,放在挤面机上,把袋内水分挤出去,500克米出800湿面

2.发酵:湿米面经过发酵(发酵时间春秋需12小时,夏季随时可用,冬季48小时),放到和面机内和好备用

3.制馅:将小豆去杂洗净,按投料标准加入碱面,放到锅内煮熟,用绞馅机绞烂,放入红糖拌匀待用

4.成品制作:将和好的面上案掐剂,每个剂重65克,将剂逐个擀成炸糕皮,包入豆沙馅30克,成型。油锅内注油,烧至5分熟时,下入包好的生坯糕,逐渐加大火力,用长铁筷勤翻勤转,以糕不焦为准,炸2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饮食小常识

1、炸糕是天津传统特色小吃,经营者众多。津门有一户驰名国内外的耳朵眼炸糕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选料精细,讲究工艺,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使自己经营的炸糕品种越加发扬光大,与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并称"津门三绝"食品。

2、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1900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1874年一1962年)由推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到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积攒些资本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搬运工办事和休息的地方)挂上刘记的招牌,干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银号、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虽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3、传统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产的黄米和江米经水泡涨后用石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好碱当作面皮;再用天津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制成豆馅,加优质的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作馅心,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这样炸出的炸糕,色泽金黄爆"刺儿",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内里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赛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1989年被商业部批准为优质食品获金鼎奖,连续多年获天津市餐饮业优质食品金奖。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

97msW.com相关推荐

卤猪耳朵


食材明细:

主料: 猪耳 1个,

调料: 高汤 1锅,

卤猪耳朵的做法步骤:

1.猪耳朵先刮干净,然后入开水汆烫过,捞出洗净。

2.放入卤锅卤约40分钟,然后熄火浸泡,待汤汁稍凉即可捞出切片或切丝食用。

小贴士:

1、猪耳朵先用小火烘一下,然后用小刀刮毛,比较容易刮干净。2、切猪耳朵的时候下刀的角度要斜,才能片得薄、切得细。

糖耳朵(1)


食材明细:

主料: 面粉 适量,

调料: 花生油 适量, 红糖 适量, 蜂蜜 适量, 枫糖浆 适量,

糖耳朵的做法步骤:

1.面和好发酵放一边,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是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

2.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自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一面往里翻过去,成耳朵形的坯子。

3.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里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蜜糖中泡几分钟,叫过蜜 ( 你会听到耳朵在蜜糖里吱吱的叫声 ) ,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就成了。要注意必须炸透,否则就会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质量不佳现象。

饮食小常识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沙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糖稀也。”

意式香煎肋眼牛排


食材明细:

1/2,~1厘米厚的肋眼牛排1份,橄榄油1/2杯,大蒜6~8颗,迷迭香少许(选择性),盐胡椒,红酒1/2杯(选择性)。

意式香煎肋眼牛排的做法步骤:

(1)在生牛排上加进盐、胡椒和香料.

(2)将2~3汤匙的橄榄油倒进已加热的煎锅中.

(3)大蒜切片并丢入煎锅,煎至焦黄後取出,再倒入少许橄榄油并将肋眼牛排放入煎锅,每面约煎3~5分钟,时间长短视个人喜好牛排的熟度而定,起锅前加入已煎过的蒜片即可

荞麦面猫耳朵


食材明细:

主料: 面粉 3勺,

辅料: 苦荞麦粉 2勺,

调料: 水面 适量,

荞麦面猫耳朵的做法步骤:

【荞麦面团的和制过程】:

1.准备面粉3勺(我用的是火锅专用勺子)

2.超市买来的荞麦粉2勺

3.面粉和荞麦粉放在和面盆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4.分次往面粉里加入适量冷水

5.用筷子把面粉和冷水搅拌均匀,形成雪花状的面絮

6.用手把所有面絮揉合在一起,反复揉制,使面团表面光滑,面盆上盖一块湿布或保鲜膜,放在一边饧制20分钟

【猫耳朵面剂子的制作过程】:

1.饧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再用手反复揉几次

2.使面团表面更光滑均匀

3.揉好的面团用手按压成圆饼状,用擀面杖擀制

4.把圆饼状面团擀成厚度约6毫米的大薄圆片或长方形片

5.用手抓取少量干面粉作为面扑撒在案板上

6.擀好的圆面片或长方形面片放在面扑上,用刀沿着面片的边缘切下

7.切下一个同样厚度即6毫米厚的长条

8.用左手压着切下的长面条往外滚一下,也就是朝大面片的反方向扒拉一下

9.使面条表面均匀的滚一层薄面扑,以防止面条之间发生粘连

10.用同样的方法把面片切成厚度6毫米,宽度均匀的长面条

11.用刀沿着面条的边缘,把面条切成大小均等的面丁

12.切好的面丁大小随个人喜好,喜欢吃大的就切大一点,喜欢吃小的就切小一点

面丁切好就可以制作猫耳朵了,制作时可以在案板上,也可以在手掌心,所用工具极其简单,伸出你的大拇指在面丁上快速搓动,使面丁打卷形成犹如“猫耳”形状。

【用大拇指在案板上制作猫耳朵】:

1、取一个切好的面丁放在案板中央。

2、用右手的大拇指压在面丁的对角线位置。

3、把右手的大拇指用力向下压一下,并快速向前搓动面丁,让面丁打卷。

4、搓制好的面食形状犹如猫的耳朵,顾名思义“猫耳朵”。

5、重复以上方法,将所有面丁都搓成打卷的猫耳朵。

【用大拇指在左手手掌心制作猫耳朵】:

1.取一个或几个切好的面丁放在左手手掌心里

2.用右手的大拇指压在其中一个面丁的对角线位置

3.把右手的大拇指用力向下压一下,并快速向前搓动面丁,让面丁打卷

4.搓制好的面食形状犹如猫的耳朵,顾名思义“猫耳朵”

5.重复以上方法,将所有面丁都搓成打卷的猫耳朵

【用勺子手柄在左手手掌心制作猫耳朵】:

1.取一个或几个切好的面丁放在左手手掌心里

2.用勺子手柄压在其中一个面丁的对角线位置

3.把勺子手柄用力向下压一下,并快速向前搓动面丁,让面丁打卷

4.搓制好的面食形状犹如猫的耳朵,顾名思义“猫耳朵”

5.重复以上方法,将所有面丁都搓成打卷的猫耳朵

【猫耳朵的煮制过程】:

1.锅里放入足量的冷水大火烧开

2.搓制好的猫耳朵放入开水锅中

3.把勺子伸到锅底,轻轻推动几次,以防猫耳朵入锅后粘锅底

4.取出勺子,大火煮至猫耳朵浮在水面

5.继续煮制约2分钟左右至猫耳朵熟,用漏勺控水捞出。

小贴士:

1、用荞麦面制作猫耳朵最好加点白面,因为荞麦面没劲,加点白面粉有劲,口感筋道。白面与荞麦面的比例一般为1:0、4,也可根据个人喜好适当增减荞麦面的重量。2、和制面团时一定要用凉水和面,如果用热水和面,再经过热水煮制,做好的猫耳朵口感比较粘,不筋道;而用冷水和面,煮出的猫耳朵口感筋道。3、和好的面团比擀面条的面稍微软一点,比饺子面稍微硬一点。4、和好的面要饧制一段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即可。5、制作猫耳朵时,搓制动作一定要迅速,大拇指按在面丁上,稍微用力向前方推动,面丁很容易就打成卷曲状,卷起来说明搓的均匀,煮制时容易熟。推的过程中力道很重要,多练习几次就能成功了,最重要的是,面丁不能随手指头一起滑动,这样的话,面丁不会出现卷边效果。 “猫耳朵”山西人称之为“圪垛儿”、“圪搓面”。据《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圪搓面本是为祭雁而制,元代骑马射猎者却奉为获猎之吉食,称为“马乞”,进入了御宴当中。山西太原亦将圪搓面称为“麻食”,盖“马乞”谐音世传之故。可见,猫耳朵在元代就开始流行发展了。明清时圪搓面已在山西民间普遍食用,并传播到陕冀鲁豫乃至江南一带。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曾食之夸赞,因其形似猫耳,呼为“猫耳朵”(《名食掌故》)。解放后著名作家老舍在晋阳饭庄品尝此面,写诗赞曰:“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 猫耳朵面食在山西民间制作方法多达数十种,名称各异。如晋中制法是将荞面揉好后,搓成指头粗细的条状,掐成豆大小块,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小花疙朵,称为“疙朵儿”,也叫“辗疙瘩”,有的则双手持之,在面板上搓捻成形。晋北地区人民直接将面条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用右手掐成小块面丁后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形,叫作“荞面疙饦”。山西岚县一带将白面擀片切丁,用筷头捅捻出小窝,称为“珍珠疙窝”。在吉县等晋西南一带,人们从和好的荞面团上,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掐出一块,在纤细的高粱秆做成的箅子上用大拇指搓成形,似纺线车上的铁葫芦,又称为“荞面铁葫芦”,多配羊肉炒酸菜而食。制作最精细的要数晋南的搓豌子,用头箩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擀片切成四方小块,先将一对角捏合,再从对合的地方横捏一下,呈空心元宝状,如两粒连在一起的豌豆,故又称“搓豌子”。 猫耳朵的制作可用荞面、小麦面,还可用豆面、莜面、高粱面等原料,配以各种不同的荤素浇头、菜码和小料,备受人民喜爱,不仅作为日常花样面食,还用来待客和婚嫁宴宾。晋中介休讲究女婿到岳父家吃猫耳朵,取意吃了好听话。晋南则男婚女嫁前,事主将面粉分给邻居,全村大闺女、小媳妇人人动手捏制,沿袭成一家有事大家相帮的习俗。 2008年6月,山西猫耳朵制作手艺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三晋文化的共同财富,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颗明珠。 煮好的猫耳朵可以搭配各种酱料,做成汤食,也可以炒着吃。关于猫耳朵的炒制方法及如何炒猫耳朵更弹牙利口,且听下回分解~~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耳朵眼炸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地方美食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健康食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