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人说,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能吃到美食,美食对于国人来讲,是不可或缺的,美食让人天天都有好心情,由此美食起的作用很大。你在寻找更多美食吗?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舌尖上的年味——春节全国各地美食习俗一览》,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什么

1、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

2、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

3、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二、除夕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

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

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

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三、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

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四、新年第一餐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线,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97mSw.com相关阅读

腊八节全国各地习俗有哪些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

腊八节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实,现在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或者只是趣味罢了。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习俗。各地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北京腊八节的习俗: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西北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陕西腊八节的习俗: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腊八节的习俗: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腊八节的习俗: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西宁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浙腊八节的习俗: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全国各地春节必吃美食:山东面塑 江西饺子鱼


中国的美食,已发扬于全世界,地有南北,人无异类,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过年期间,各地有各地庆祝节日的习俗,那每个地方的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美食来庆祝佳节的呢?

我国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不同,使华夏文明的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按照各地的传统,人们过年的饮食习俗也是大相径庭的:例如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年糕;福建人初一早上吃面条;河南人吃饺子煮面,寓意捞财;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荆州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味着“实实在在,吉祥如意”。许多中国人对这农历新年第一餐非常讲究,虽然吃法都不一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山东:面塑王国

山东是个吃面食的大省,虽然沿海一带越来越富裕,但是过年蒸面食、吃面食的习惯,一直没改变。山东面食是以糯米面为主料,加小麦粉、水,着色,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纹模等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山东面塑起源于菏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浙江:年糕

年糕: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河南:饺子煮面

河南部分地区,大年初一家家吃饺子煮面,名“金丝穿元宝”,也叫“银钱吊金龟”,盖因饺子太像元宝了,子夜时饺子煮熟了捞食,谓之“捞元宝”,而且是今年捞到明年,还不发大财?

广西:粽子

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两三个星期就要准备了,要备好料,年货市场那是要去跑好几次呢!绿豆要去壳,五花肉呢,要用生抽、盐、酒、葱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干果有板栗、莲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粽子既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那天,最好是找一个特大的锅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锅子里,要好好地煮上十来个小时,这样粽粑里面的东西才能如发生了化学反应般,各种香味儿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钩子一个个勾起来,挂在屋檐下或阳台上(不能太阳晒),隔三差五地还要用水煮煮透,这样啊,整个正月里都不会坏。在广西,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仅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广西人赋予了粽子新的意义,广西人更把粽子当作是一种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广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图的是一种吉利了。

湖北:“三全”“三糕”“三丸”

湖北人吃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

重庆:扣肉

重庆:“扣肉”“灌海椒”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北京:蜜供、萨其玛

老北京的“零食” 除了年夜饭菜肴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玛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东北:饺子

“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过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饺子。东北人也不例外。东北人性格豪爽,年夜饭也来得大气,通常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就显得不“地道”、不“东北”。小鸡炖蘑菇、大烩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等等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

上海:豆芽

上海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江西:饺子鱼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年味是啥味?“舌尖上的年味”春节饮食七味之一酸


聊聊“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酸。说到酸,开胃离不开它,解腻也离不开它。年三十吃饺子必须要有的一位佐料——醋,也是酸味。让我们一起寻找酸味美食开启新年第一味吧!

酸菜炖粉条

酸菜炖粉条这道菜可是东北人过年必吃菜之一。东北人过年必杀猪,大块大块地切下来,有亲友来访,便和酸菜、粉条一起下锅炖之。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大伙围在一起,盛碗米饭,把猪肉酸菜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香味中透着酸,生活就是这样热烈而美好。

流行区域:东北

酸味指数:三颗星 ☆☆☆

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熏、淋、晒的过程酿就而成,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山西老陈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以老陈醋为基质的保健醋有软化血管、降低甘油三酯等独特功效。

大年三十咱们家家要吃的饺子搭配老陈醋,美哉,妙哉!

流行区域:山西&全国范围

酸味指数:五颗星 ☆☆☆☆☆

冰糖葫芦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

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

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

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

没有愁来没有烦……

熟悉的歌,暖心的词,感觉每当想吃冰糖葫芦的时候就离过年不远了。

冰糖葫芦是北方过年的传统小吃,它将山楂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吃起来又酸又甜。过年期间如果吃油腻了或者消化不良,这个时候吃根冰糖葫芦,对促进消化很有帮助哦!

流行区域:北方&全国范围

酸味指数:四颗星 ☆☆☆☆

酸汤水饺

论吃酸,秦不逊晋。饺子全国各地人都吃,陕西人对酸汤水饺却情有独钟。

猪肉馅,羊肉馅,海味馅都有,以羊肉馅饺子最受欢迎。酸汤水饺一般手工制作,现捏现卖,讲究馅大皮薄肉多。酸汤水饺贵在酸汤,碗里的汤,极红极油,闻一闻便知是极辣极酸的,尝一口更会全身每一毛孔都往外冒汗,酸得你辣得你舌头打转转。

流行区域:陕西&全国范围

酸味指数:三颗星 ☆☆☆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浙江一道传统地方风味名菜,也是逢年过节必吃的一道菜。西湖醋鱼选材精细,通常选用一斤半左右的草鱼。烹制时,火候要求严,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盛菜时,浇上一层糖醋。成菜色泽红亮,吃起来,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酸甜可口,别具特色。

流行区域:浙江

酸味指数:两颗星 ☆☆

酸辣粉

重庆酸辣粉是重庆广为流传的一种地方传统名小吃,历来就是重庆人的最爱之一 。手工制作的主粉由红薯,豌豆淀粉为主要原料,然后用传统手工漏制。重庆酸辣粉的粉丝劲道弹牙、口味麻辣酸爽、浓香开胃,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重庆地方小吃。

流行区域:四川、重庆

酸味指数:三颗星 ☆☆☆

酸汤鱼

贵州酸汤鱼,制作原料主要有鲜活鱼、番茄、白醋等,酸爽可口。其汁浓味鲜,鱼肉细嫩。这道菜源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苗族山寨,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这道菜通常先自制酸汤,之后将活鱼去掉内脏,入酸汤煮制。因其口感独特深受贵州人民的喜爱。

流行区域:贵州

酸味指数:四颗星 ☆☆☆☆

舌尖上的年味:广东春节会吃哪些特色美食?


一、油角

又称“角仔”,是广东贺年食品之一。

材料主要是糯米粉、花生、芝麻、砂糖等。制作方法是先用糯米粉搓成粉皮,切出成直径约两寸的圆形小块,然后在中间放入炒过的花生、芝麻及砂糖,对折后在边缘折出花边。之后将油角放在热油中炸成金黄色而成。油角的“角”可能是“饺”的意思。在某些广东方言中“角”及“饺”的发音接近,而油角的形状及制法亦和饺子类似。

二、炒米饼

广东有一首很流行的儿歌:“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摞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说明广东都有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 以前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做炒米饼,但做工其实想当复杂,大体上分为炒米——打粉——做饼——烤饼几个步骤。炒米就是在在一个大铁锅中将生米炒熟。炒的时候火不能太大,否则会使米未熟就焦了,也不能太小,否则就无法让米熟得均匀。因此,为了让米均匀的受热且不焦,炒米的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站在热气翻涌的铁锅旁边,拿铲子的手要不停的炒,是很辛苦的事,常常是一炒就是大半天。

打粉可以用机器打粉(我们叫机粉),但有以前大家更喜欢用石磨手工打粉。打好的炒米粉一般还要晾一天半天,据说不容易上火,然后才用来做饼。做饼首先要用黄糖加水煮成糖胶来和粉,然后用饼模来做。饼模是木制的,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草树木,还有福禄平安之类的文字,现在应该有人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木刻艺术品来收藏了。做饼是全家都能参与的工作,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和好的饼粉放到饼模中,一般用白糖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猪肉作馅。把粉按到饼模中,还要用汤匙来回压紧。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捶出来,装在筛子里。烤饼要使用木炭来烘焙。那时候烘焙炒米饼的木炭也有讲究,火候控制也是炒米饼好坏的关键,中医认为,这样做出来的炒米饼,对肾和胃有补虚作用,所以现在很多饼家都以古法烘焙作为卖点。

三、煎堆

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广州之俗,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爆谷,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祖先及馈亲友者也。”清末民初一首羊城竹枝词也有“珠盒描金红络索,馈年呼婢送煎堆”之句。可见当时已有把煎堆作为年宵礼品之俗。

其中,顺德龙江煎堆用糯米粉搓合黏米粉擀薄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拌匀,捏成拳头大小的球状,将薄皮包馅捏紧,表面撒满芝麻,入油炸至金黄色即成。由于它实心,呈圆球形,最能体现“煎堆辘辘,金银满屋”的吉祥意蕴,故历来被奉为煎堆的正宗。龙江煎堆的来历,包含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据说某年除夕,一只叫“犭连”的怪兽窜到龙江,见人就咬。一名叫阿堆的热血男儿心生妙计,于翌年年三十晚,用糯米粉塑成一颗人头,内用渗上烈酒的鲜肉作馅,经油炸后画上眉眼口鼻,嵌在披衣的草人身上。怪兽又来作祟,吃“人头”后醉倒在地。阿堆等人经搏斗把怪兽击毙,而在搏斗中,勇敢的阿堆不幸身亡。为了纪念他,人们在每年岁晚就油炸煎堆敬奉,并命名“煎堆”。

四、蛋散

蛋散,蛋馓的俗称,有的还称之为翻角。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蘸麦芽糖便可吃。

在旧时候,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下锅时,有一家穷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男主人望着一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发呆,苦思之下得:富人有富人的吃法,我穷也要做,为来年讨个好兆头。没馅料做就把面团压扁下油锅也行。新年到了,当其他人来穷人家拜年时,穷人拿出那些小长方块来招呼朋友们,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品尝之下:“噢,那些小方块——酥、脆、入口即化!好吃极了。来年我们也要做,请问这个叫什么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后来人们把小方块改良,加入芝麻、南乳等其他配料,在小方块中间下一刀,卷起做成麻花似的更加好看。

五、鸡仔饼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

鸡仔饼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仅是外形,就让人一见钟情:娇小的身段,椭圆形略似美女的鹅蛋脸,在几乎清一色正圆形的饼饵群体中显出另类美。皮薄馅少的,吃起来比较脆;皮厚馅丰的,酷似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笔下正在俯首觅食的小鸡,外脆内软,很有嚼头。咬一口,只听“咯咯”作响,浓香像一股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再咬几口,恍若引爆了一个香料库,复合香气从馅里迸射四溅,浓得化不开,直至进入了深度咀嚼阶段,才逐渐分辨出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鲜香、芝麻的油香、肥肉的甘香……鸡仔饼的最大特点是耐人寻味。它有深度,越嚼味越好,吃完后隐藏在牙缝里、舌底下、嘴角边的美味余香仍在不断辐射,久久萦绕;它也有广度,主食与副食、荤食与素食,主料、辅料、佐料、调料集于一身,融于一炉,《水浒》的“五味瓶”之喻用于鸡仔饼,显得单调乏味,鸡仔饼不啻是一桌微缩的盛宴!因此,它宜佐茶、佐酒甚至佐膳,这样的多面手,在饼饵一族中堪称出类拔萃,令人青睐有加。

六、萝卜糕

萝卜糕, 是中式传统的糕点,采用在来米粉,又称再来米粉,是中式点心中最好使用的粉,可以在制作中式小吃如萝卜糕、肉圆、碗粿时用到。然后在米粉浆中加入腌制好的萝卜丝等材料,上蒸笼蒸制而成的糕点小吃。这种糕点吃法多样,在中国大小城市都可有卖,价格便宜,好吃又营养。

七、笑口枣

笑口枣为圆球形,实心,外粘芝麻,表面有一裂口,有大小两种。大的每公斤24只,小的有如如桂圆大小。 笑口枣是广州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种,因其经油炸后上端裂开而得名。笑口枣香甜暄酥,十分可口。广州一般的吃早茶的地方,都有笑口枣。同时笑口枣也是广州人春节必备年货之一。

八、鼠壳粿

鼠曲粿(guǒ)也称茨壳粿,广东潮汕地区传统小食,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凡是提到潮汕小食,都不能不提到“鼠曲粿”,这大概是因为“鼠曲粿”在潮汕小吃中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潮汕风味,最为大众化的原因吧。

鼠曲粿的制作是取田埂野生的“鼠曲草”熬成汤汁,调入猪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虾仁、猪肉调成的馅料,咸甜随意,再用圆形或桃形印模压印成形,放新鲜竹叶上或香蕉树的叶子上面,然后上锅蒸熟,这也是鼠壳粿不同与其他粿的一点。

由于潮汕鼠曲粿取用天然鼠曲草,具有消积健脾开胃之功效。鼠曲粿颜色深绿,柔软香甜,散发着天然鼠曲草的清香,因而现在也为潮菜餐桌常见之小食佳品。

流行于潮安县、湘桥区、澄海市、饶平县一带。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至翌年元宵,家家户户都制鼠曲粿,之前一般在过年前三四天才做,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小摊每天都有卖。

年味是啥味?“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咸


咱们舌尖上的年味美食已经推出了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看的还过瘾不?今儿咱们说说“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咸。全国有不少地方素有“腌咸货迎新年”的传统习俗,腌火腿、腌腊肉、咸鸭咸鸡,还有妈妈们自制的小咸菜“依次登场”。你最爱吃哪一款?来吧,咸味美食,闪亮登场!

腊肉

腊肉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全国各地腌制的腊肉口味都不尽相同。四川的北川有一到冬季就有晾制熏制腊肉的习俗,他们一般选用需一年才能出栏的年猪。年猪宰杀后,选其上好五花肉腌制腊肉,这样的腊肉其肉质红亮,咸鲜适度。在制作时都用了香柏树枝熏制,所以具有一种独有的烟香之味,而且耐存放,脂肪不发黄变质。即使放到第二年的六月拿出来,煮熟以后的腊肉仍然红亮鲜香,保持原汁原味,是北川当地人民在过春节拿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好食品。

流行区域:四川及全国部分地区

咸味指数:四颗星 ☆☆☆☆

扎肝

扎肝是江苏溧阳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它是用猪小肠、切成长条的油豆腐、带皮猪肉、水发笋干、猪肝按顺序捆扎,红烧而成的菜肴。扎肝荤素搭配,将不同的食材作物理捆绑,再经卤水调和,通过长时间的焖烧而成,其口感咸香丰美,乃下饭佐酒之佳肴。“溧阳扎肝”是过年的年菜,所以一般是一次做够,烧一大盆,待客时在饭锅里蒸热后上桌。

流行区域:江苏

咸味指数:三颗星 ☆☆☆

灌肠

灌肠是众多年货里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只要有灌肠的地方,都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灌好的香肠,粗细均匀,色泽鲜艳。晒好的腊肠,或蒸或炒,遇冷凝固的白色油脂,此时便纷纷软化融在精干紧致的瘦肉里,让劲瘦的肉质多了几分丰腴却又不腻,这样的香肠蒸熟入口余味绵绵不断,风味鲜美,醇厚浓郁。过年有香肠,寓意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流行区域:全国范围

咸味指数:三颗星 ☆☆☆

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京盐水鸭制作历史悠久,以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为特点。逢年过节,盐水鸭也是赠送亲友的佳品之一。

流行区域:江苏及部分南方城市

咸味指数:两颗星 ☆☆

烟熏火腿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腊味,浙江金华盛产腊肉制品中的精华——金华火腿。金华四面环山,气候和地理环境都为火腿的腌制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金华火腿使用肉嫩的猪后腿为原料,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风干等程序后数月即可做成。一只完整的金华火腿按不同部位还被分为滴油、中方、上方、火踵、火爪。其中上方是肉质最好的部位,江浙地区的传统名菜蜜汁火方中的火方即金华火腿的上方。

而皖南徽州当地村民历来就有逢年过节晾晒火腿的传统习俗,将整只猪腿晾晒在房前屋后的木制晒架上,场面壮观。晒干后的火腿油光剔透,香气扑鼻,便于长期储藏,满足“舌尖上的需求”。

流行区域:浙江、安徽及部分南方城市

咸味指数:四颗星 ☆☆☆☆

泡菜

对于泡菜的腌制,延吉人似乎将所有的耐心和智慧都倾注在了那一坛坛的泡菜里。将精心挑选的白菜心,最纯正地道的辣椒,白皮蒜,放在但盐水中发酵,过程中用尽了腌制者的精心。其口感酸、辣、咸、香,回味无穷!而四川泡菜的味道完全与延吉泡菜不同,它是一道传统的四川特色地方菜肴。其味道咸酸、口感脆生、香味扑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是居家常备的小菜,也是妈妈们常备的当地过年“小菜”。

流行区域:东北、川渝一带

咸味指数:三颗星 ☆☆☆

潮汕咸菜

潮汕咸菜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菜,属于潮菜系。以大芥菜为原料加盐腌渍而成。它味道咸芳爽脆,素以金黄晶莹,酸甜酥脆,香醇爽口,风味独特而令人馋涎欲滴,广受当地人们的青睐,是潮汕人居家生活常见的小菜。

流行区域:广东

咸味指数:两颗星 ☆☆

八宝菜

八宝菜是在江浙、安徽一带一道有名的特色传统酱菜类美食。其色泽金黄,酱香味浓。主要以青头菜、黄花菜、冬笋、木耳、茶干、干胡萝卜丝、干菜梗丝、豆腐皮、白芝麻为食材腌制而成。此菜在皖江地区有几百年的历史,家喻户晓。因其制作考究,一般当地人会在每年春节前准备好。

流行区域:江浙、安徽

咸味指数:三颗星 ☆☆☆

年味是啥味?“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辣


咱们今儿聊得这期舌尖上的年味美食想必大家都会喜欢。是啥?“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辣。干辣or麻辣?来来来,火辣辣的新年火辣辣的生活,热辣来袭!

麻辣火锅

说起麻辣火锅,就不得不说说川渝一带的特色麻辣火锅。四川火锅和重庆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是两地的美食代表之一。它味道醇厚、麻辣鲜烫、口感丰富、食材考究,还因其独特的风味渐渐受到全国人们的喜爱。过年聚餐来个麻辣火锅,红通通的锅底,欢腾火热的日子。

流行区域:四川、重庆

辣味指数:五颗星 ☆☆☆☆☆

剁椒鱼头

在中国传统的年俗中,很多地方讲究年夜饭的餐桌上必有一道菜是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来年有个好生活。咱们说的这道剁椒鱼头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通常以鳙鱼鱼头、剁椒为主料,配以豉油、姜、葱、蒜等辅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肉质细嫩、鲜辣适口。

流行区域:湖南

辣味指数:三颗星 ☆☆☆

饵块辣子鸡

来自云南饵块辣子鸡,放眼望去红彤彤全是辣椒啊。对与爱吃辣的人来说,吃一口根本停不下来。烧饵块辣子鸡须用小火,烧制的时候要勤翻快翻,等整个饵块膨胀成球状噗的一声破开,米的香气也随着蒸汽冲出来的时候,这道菜也就烧好了。

流行区域:云南

辣味指数:四颗星 ☆☆☆☆

麻辣小龙虾

江苏、安徽和湖南都爱吃麻辣小龙虾,甚至可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麻辣小龙虾以小龙虾为主材,配以辣椒、花椒和其他香辛料制成。成菜后,色泽红亮,口味辣并鲜香。无论是街边还是酒店,不管环境如何,都抵挡不了一盘麻辣小龙虾的诱惑,过年聚餐的饭桌上怎能少了这个特色菜呢~

流行区域:安徽、湖南、江苏

辣味指数:三颗星 ☆☆☆

红烧兔

要说辣味美食,不得不提川渝一带的红烧兔。做好的兔肉在最后上桌前淋上一层烫油,就是这一口油爆爆,辣呼呼的兔肉让许多人甘愿排队等候多时。烹制好的兔肉直接用盆端上来,少许芹菜点缀打头,紧跟着是厚厚的一层让嗜辣者欢呼,让怕辣者流泪的红油辣椒。鲜嫩的兔肉则是藏在最下面,吸足了辣味,一口入嘴,鲜辣味让人头皮发麻但又心生快感。

流行区域:川渝一带

辣味指数:四颗星 ☆☆☆☆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代表性的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其口味独特,口感顺滑。麻婆豆腐也因其可口美味,简单易做而广受欢迎,流传各地,目前做法也有许多不同。过年的时候露一手,好吃又解馋哦~

流行区域:全国范围

辣味指数:三颗星 ☆☆☆

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它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上桌前洒上辣椒面和孜然粉,香辣四溢。此菜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现在随着大家对烤全羊的喜爱,一般逢年过节,北方有些地区也会有烤全羊这道美食大餐了。

流行区域:内蒙古及部分北方地区

辣味指数:一颗星 ☆

年味是啥味?“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苦


咱们聊聊“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苦。提到“苦”你会想到啥?别着急下定义哦~咱们今儿一起来感受下这些不同地域的传统苦味美食吧!

鱼腥草

鱼腥草是重庆、四川地带盛产的野菜,在四川,凉拌鱼腥草的时候要加上莴笋丝丝,淋上红油,味道的层次感立马显现。鱼腥草的叶子微微带酸,但是嚼几口就有清香的味道。杆杆很脆,很香,可以中和掉辣椒油的刺激。是当地人喜爱的小菜之一,每逢过年来一盘,清爽又去火。

流行区域:川渝一带

苦味指数:四颗星 ☆☆☆☆

酿苦瓜

凉拌苦瓜大家或许都吃过,那么,你们吃过酿苦瓜吗?酿苦瓜是一道传统地方名肴,属于客家菜。做法是将猪肉剁碎,加入鸡蛋、盐、料酒、生姜调匀,将调好的肉馅塞入苦瓜中,切成段,锅内下油烧热,倒入苦瓜,用小火烧熟后加入料酒、白糖,焖烧片刻即可。做好的酿苦瓜吃起来清香、不腻、更不会感到苦口。味道清淡鲜美,口感绵绵软软。

流行区域:南方地区

苦味指数:三颗星 ☆☆☆

苦丁茶

苦丁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华南地区,是一种纯天然保健饮料。苦丁茶清香有苦味,具有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减肥茶”、“降压茶”等美称。过年期间来一杯,生津止渴又解腻,前提是别怕苦哦!

流行区域:西南地区、华南地区

苦味指数:四颗星 ☆☆☆☆

牛撒撇

这是一种在外人眼里很陌生甚至很可怕的食物,然而在云南,它却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美味。在云南景谷县傣族地区,有一道傣家人用来宴请宾客的名菜,称之为“牛撒撇”。

它的烹制方法比较特别,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把黄牛宰杀后,取出牛的脊肉用火把它烤黄,再切成细肉丝,拌以煮熟后的牛肚杂,放上姜、蒜、辣子、花生香碎面等香料和佐科,再用煮沸后经过过滤的牛粉肠水或胆汁拌匀,即可食用。以前这是逢年过节才有的美味,现在却也常常被摆上餐桌,作为云南菜的代表。

流行区域:云南

苦味指数:五颗星 ☆☆☆☆☆

莲子芯

莲子芯主要取自荷花的莲子,主要分布在江西广昌、福建建宁、浙江西湖和江苏太湖。和苦丁茶功效一样,莲子芯茶,以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为主。虽然它味道极苦,却有着显著的强心作用,能降血压并有助于睡眠。

流行区域:全国范围

苦味指数:四颗星 ☆☆☆☆

苦菊

凉拌苦菊这道菜对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这也是一道苦味美食,一般南方人更爱吃。苦菊甘中带苦,颜色碧绿,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也有抗菌、消炎、明目等作用。可生食凉拌,也可以煮食或作汤。因其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受到大家的喜爱。

流行区域:全国范围

苦味指数:三颗星 ☆☆☆

蒲公英

这里说的蒲公英可不是咱们田野采摘的那个一吹漫天飞舞的小“毛球球”哦!

蒲公英的叶子既是美食也是一味药材,新鲜蒲公英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凉拌蒲公英、蒜蓉蒲公英、酥炸蒲公英、上汤牛肉蒲公英……各种花式吃法,口味独特哦!

流行区域:北方范围

苦味指数:两颗星 ☆☆

年味是啥味?“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甜


咱们说说“舌尖上的年味”之七味春节饮食——甜。过年吃糖是我国传统习俗,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那么,过年大家都吃哪些甜味美食呢?来吧,“甜蜜”之旅马上开启!

酥糖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糕点,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其形状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一般用蜡纸包好,酥糖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腻口,还记得那种满口留香的感觉吗?仿佛儿时记忆中年的味道!

流行地域:全国范围

甜味指数:四颗星 ☆☆☆☆

糖瓜

糖瓜是古老的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过去春节里讲廿三那天要祭灶王,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供着,于是便有了歌谣“二十三,糖瓜儿粘”之说。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成,吃起来脆甜香酥粘,别有风味。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甜味指数:三颗星 ☆☆☆

金币巧克力

很多糖果品牌都会在过年时将巧克力包装成金币的样子,人们喜欢购买这样的巧克力放在客厅招呼来串门的客人,小时候总被那“金灿灿”的样子吸引,跟着大人后面讨要。

流行地域:全国范围

甜味指数:两颗星 ☆☆

糖莲子

南方孩子们逢年过节时盼望的一种小零食。广东人过年爱吃糖莲子,白白的莲子外裹上一层糖霜,莲子的内芯有点苦,但裹上糖后,甜甜的,既好吃又不会上火。

流行地域:两广地区

甜味指数:两颗星 ☆☆

徽墨酥

徽墨酥是安徽黄山名点,是一款独具“中国徽墨之乡”徽州特色、被誉作“能吃的徽墨”的特产糕点。徽墨酥外形酷似徽墨,乌黑油亮,芳香四溢,油酥柔韧细腻,是安徽人每逢过年必吃的一味小点心。

流行地域:安徽

甜味指数:四颗星 ☆☆☆☆

酥炸开口笑

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油润绵甜的小食品。将和好的面团摘成小剂子,喷上适量的水,然后沾上白芝麻仁炸至其浮上油面时,表面裂开口就出锅了,仿佛吃一个开口笑在新的一年就能笑口常开。

流行地域:北京

甜味指数:三颗星 ☆☆☆

芝麻酥、花生酥

制作方法和打炒米相类似,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盒内铺平压实,用刀切成小方块。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乏的食物。

流行地域:全国大部分地区

甜味指数:四颗星 ☆☆☆☆

炸油果

制作油果要先将糯米碾成粉,将糖煮成糖液与糯米粉搓均匀,搓越久越松软。搓成粉团后再捏成一个个状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团,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进油锅中煎炸,将粉团炸成深红色即可起锅。过年时将油果蒸软作为下酒料,这是在小时候新年期间每餐不可缺少的食肴。

流行地域:南方地区

甜味指数:三颗星 ☆☆☆

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粘豆包大都是黄米面做成,馅是豇豆、红小豆或绿豆的。黄米面是由糜子磨成,糜子品种也不一样,有黑糜子、红糜子,他们的粘度色泽大不相同,最好的造型是底宽上窄,光滑圆润,小巧玲珑。要整整齐齐摆在盖帘上,口感香甜软糯。

流行地域:东北地区

甜味指数:三颗星 ☆☆☆

汤圆

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边,象征团圆吉利之意,主要是南方人爱吃的春节食品。在糯米粉中包以豆沙、果仁或肉馅等。旧时在江浙地区还流行在汤圆中包一个小钱,谁吃到,谁就有“好运道”。不少地区都流行吃汤圆,但以宁波汤圆和成都汤圆最为有名。

流行地域:南方地区

甜味指数:两颗星 ☆☆

舌尖上的年味:东北春节会吃哪些特色美食?


饺子

老东北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东北的特色吃货。在东北,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

关东糖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

克东腐乳

系细菌类型发酵,有别于毛霉类型发酵,其产品特点是色泽鲜艳,质地细腻而柔软,味道鲜美而绵长,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克东腐乳在腐乳之林中独树一帜,因此,在全国享有盛名,是黑龙江省特独的名牌发酵食品。

草帽饼

是一款东北的特色小吃,以其层次分明、柔软筋道、香酥可口、形如草帽而著称。上次做葱油饼个个都喜欢吃,趁还有少许猪油今天就试试做草帽饼,口感较前者要香酥,而且还可以一层层撕下来拿在手上吃,所以草帽饼也叫手抓饼。

白肉血肠

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调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腻、肉烂醇香、血肠明亮、鲜美细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鲜嫩爽口。成为辽宁和吉林省满族特有的传统名菜。

舌尖上的旅行 盘点全国31省区市特色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将于今日起播出,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播以来,关于美食的话题就一直受到网友追捧,记者就此整理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部分特色美食,“吃货”们还“hold”住吗,五一就行动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舌尖上的旅行”吧。

【北京】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去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三不粘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汉族传统名点之一,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成的。它不仅色彩金黄,味道甘美,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这也正是它为什么叫“三不粘”的缘由。

它似蜜

清真传统名菜,以甜面酱,湿淀粉浆制成羊里脊片,用花生油炒至白色。换用芝麻油炒,并加入姜糖色醋绍酒白糖湿淀粉调好的芡汁,快速翻匀使里脊沾满芡汁,淋芝麻油即成。此菜形似杏脯,呈酱红色,软嫩甜酸似蜜。

芫爆散丹

“散丹”为牛羊胃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肌纤维,质地脆嫩,具特殊鲜味易消化。以散丹250克,经烫、去皮、微火煮烂去油及杂质,切条后在煮。后用极油旺火爆抄,加入香菜段、清汤、调料,淋芝麻油即成。脆嫩清鲜,香菜味浓郁,清爽不油腻。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新华网、中新网、羊城晚报等。如有出入,烦请致电:010-65368375。

【天津】

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的一家百年老字号麻花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三绝”,位列其首。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

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是天津市民小吃,天津人常把其当作早点。它是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油条或者薄脆的“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辣椒酱(可选)作为佐料,口感咸香,如今的煎饼馃子原料已经不仅限于绿豆面摊成的薄饼,还有黄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种选择。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创始于清朝末,因店主高贵友乳名狗不理而扬名。狗不理包子制作工艺严格,实行独特的“八步操作法”,选料精,操作细,半发面皮,猪肉水馅,特点是:肉馅松散,包褶均匀,肥而不腻,清香适口。狗不理包子已由传统的猪肉包发展到珍珠包、龙凤包、海鲜包等20多个系列品种。

耳朵眼炸糕

天津三绝食品之一,清真美食,用糯米作皮面,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馅心黑红细腻,是津门特产。耳朵眼炸糕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

夏至各地习俗盘点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至节”。

在我国有些地方,“夏至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下面我们来看看夏至各地有哪些习俗。

夏至和伏日习俗花样多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烟台招远吃水饺,滨州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济宁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夏至日照最长,故中国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于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语说“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岭南习俗:食狗祛邪补身

狗肉本来是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后来有一个赵姓的皇帝属狗,才禁止吃狗肉,因为吃狗肉就是吃皇帝。清朝时期满洲人做皇帝,而满洲人不吃狗肉,想禁而没法禁。只是中国人后来吃狗肉的人慢慢地少了下来,因而吃狗肉从由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变成了肉类副食。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夏至食狗肉的风俗,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许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当然,夏至吃狗肉,也应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夏至吃狗肉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

夏至这天,在阳江的一些镇上的农贸市场,往日的猪肉摊档,大部分挂起了狗肉,只有小部分摊档猪肉狗肉一起卖。当地市场管理人员称,平日里这个农贸市场能销售四十头以上的猪肉,而今天是夏至日,作为主要肉食的猪肉上摊只有十多头,上午还没看到牛肉上摊,原因是当地群众每年夏至吃狗肉已成相传成习。“挂猪头,卖狗肉”,成为夏至广东阳江地区肉菜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阳江人对夏至吃狗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当地群众说,平日里生意再不好的狗肉店,夏至天也能赚个满堂红,狗肉的价格也跟着大幅上涨。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现在,岭南地区的居民在夏天并无吃狗肉的习惯,反而是在冬天食用狗肉进补。俗话说“卖棉被,吃狗肉。因为狗肉中医学上讲是燥热的【(狗肉)性热,味咸、甘、酸;温补脾胃、补肾助阳、轻身益气、祛寒壮阳。——《本草纲目》】,所以传统生活习惯上继有岭南医学特色的广东居民在夏天吃狗肉是怎么也说不通的,更无热衷,乃属常识问题。

现今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饮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甘蔗水、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老北京:冬至饺子夏至面

农历五月间(阳历6月22日)的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周代已有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夏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吃凉面(条)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老北京夏至最爱炸酱面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在民俗回归的当下,凡是跟夏至节令沾边儿的吃食都卖得不错。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自制炸酱面老北京的最爱

夏至这天,在社区里的面食店,手擀面、鲜切面销量都会上涨。普通老百姓,夏天更多的还是愿意吃自家做的手擀面、抻面。老北京人吃面可是有讲究,要说花样那就更多啦。面条煮熟后用凉水一过,调上炸好的酱,讲究点的拌上黄瓜丝、水萝卜丝、黄豆芽,再就两瓣蒜,嘿,这老北京炸酱面吃起来那叫一个香!或者,用芝麻酱、花椒油、老陈醋那么一拌,就是麻酱拌面,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据说有“辟恶”之意,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西北有些地区夏至吃粽子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有此地区,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一些地方还流传夏至食狗肉的习惯。吃狗肉能强壮身体,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意谓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适宜食狗肉,以增强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夏至忌雨的习俗

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对气候期盼。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为此“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因为夏至半个月内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暴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

而夏至半月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老天能及时下雨。至今,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小寒节气各地的养生习俗


“小寒”时值阳历1月上半月,农历十二月(腊月)上半月。“小寒”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意思是天气虽然寒冷,还不到最冷的时节,故名“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池晓玲说,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1.山药羊肉汤(有补脾益肾,温中暖下的功效)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2.太子参炖鹌鹑(有补五脏、益中气的功效)

材料:鹌鹑肉250克、瘦猪肉100克、党参15克,淮山30克,桂圆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实10克。

做法: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切块,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3.远志枣仁粥(有补益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材料:远志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成。

4.山药枸杞蒸鸡(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

材料:肉鸡1只(约1000克),北芪15克,党参20克,山药40克,枸杞30克,水发香菇、笋片各25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肉鸡宰杀,掏出内脏,洗净备用;将北芪、党参、山药、枸杞、香菇、笋片洗净,放入鸡内,将鸡的切口缝好,置干净的盘上,上蒸笼蒸大约1小时即成。

5.首乌煲鸡蛋(有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的功效)

材料:鸡蛋2个,何首乌30克,山楂15克,陈皮6克,酱油、八角、精盐、白糖、山姜片各适量。

做法:将鸡蛋、酱油、精盐、八角、白糖、生姜片一并投入砂锅中,文火煮沸20分钟,取出鸡蛋,浸泡于冷水中,剥去蛋壳,再将去壳的鸡蛋放入砂锅中,煮沸约15分钟,除药渣即成。

相信《舌尖上的年味——春节全国各地美食习俗一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97美食网”是您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各类美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97msw.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全国各地美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