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银燕抱福来(鱼唇炖三宝)、喜鹊报佳音(珊瑚扒双蔬)、永结喜同心(生炒糯米饭)”可能你对这些菜谱比较熟悉了,菜谱只是名称,实际上学问蛮多的。其实每道菜对应的是不同的烹饪方法,你是不是也在研究美食菜谱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鸡各部位烹调法”,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粤菜中用鸡,多为全只,但也有些菜肴只用其中一个部位。鸡的各部位均有特点,吃鸡的人会各有所好,有人喜鸡胸,有人欣赏鸡二翼,鸡尾则喜恶各走极端。专业人士对各部位的使用都有所安排。

1.鸡头皮薄骨多,全无肉质,一般用于熬汤或下杂处理。

2.鸡颈皮厚而阔,肉少骨多,宜取皮或熬汤用。

3.鸡脊骨硬肉薄,不宜起肉,但有鸡的鲜味,宜用于煲、炖。

4.鸡翼肉纹细而筋骨少,肉鲜滑而味清香,在粤菜中应用最广,不论筵席散餐,皆能用作上菜的主料,诸如泡、炒、炸、煸、卤等,无一不可。

5.胸肉(包括鸡柳肉)除主胸骨外,全无骨骼,肉纹细而瘦肉多,适宜于撕成丝和切片;鸡柳肉可剁成茸,制作丸状的食品。

6.大腿肉多而瘦,富有鸡鲜味,宜于起肉切片或清炖。

7.小腿肉较少而筋络多,宜于起肉切丁,或制作烧、炖、炸等食品。

此外,尚有鸡爪、尾等,皆属下脚料处理,但如果处理得法,尚可作名贵菜肴的主料。

97msW.com相关推荐

牛肉哪个部位好吃?牛肉各部位的吃法


牛肉是人们最爱吃的肉类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所以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但是吃牛肉也是很讲究的,牛的各个部位不同,做法也不尽相同。

牛肉各部位的吃法

1、牛颈肉

食用方法:脂肪少,红肉多,带些筋,其硬度仅次于牛的小腿肉,为牛身上肉质第二硬的。适合做碎肉或是拿来炖、煮汤,做牛肉丸也不错。

2、肩肉

食用方法:油脂分布适中,但有点硬,肉也有一定厚度,所以能吃出牛肉特有的风味,可做涮牛肉或切成小方块拿来炖。适合炖、烤、焖,咖喱牛肉。

3、牛脊背的前半段

食用方法:筋少,肉质极为纤细,适合拿来做寿喜烧、牛肉卷、牛排等。口感最嫩的肉之一,是上等的牛排肉及烧烤肉。

4、牛脊背的后半段即上腰肉,上里脊肉

食用方法:肉质柔细,肉形良好,同时又能切成大大块的,一来可做牛排,二来也可薄切做涮牛肉。

5、腓力,里脊肉

食用方法:牛肉中,肉质最柔软的部分,而且几乎没有油脂,即低脂高蛋白,是近年讲求健康美食者的最爱、适合炒、炸、涮、烤。

6、臀肉,后臀尖

食用方法:即牛屁股上的红肉,肉质柔软,口味也佳,适合各式各样烹煮法,做牛排味道佳,烧烤的话,据说是绝品,另也有人拿来做生牛肉片,生吃。

7、肩肉

食用方法:脂少肉红,肉质硬,但肉味甘甜和胶质含量也高,适合煮汤。

8、前胸肉

食用方法:肉虽细,但即厚又硬,可拿来做烧烤。

9、后胸肉,内侧腹横肌排,即五花肉及牛腩的部分

食用方法:此部分肉质厚,硬一点,但含油脂多,是牛身上容易形成霜降之处。其前半段部分,肥肉和瘦肉可呈现层层排列状,即日语俗称的三枚肉,华语的五花肉,台语的三层肉;后半段则为牛腩。煎炒烧烤或炖肉,皆宜。

10、后腿肉之一,约是头刀的部分

食用方法:脂少肉粗糙,但容易吸收香辛料的味道,适合经调味烹煮做成冷盘。

11、后腿肉之一,即和尚头的部分

食用方法:脂肪少肉柔软,可切薄片烹煮。节食者亦可放心品尝。

12、后腿肉之一,即银边三叉的部分

食用方法:脂少,为牛肉里肉质最粗糙的部分。最好用小火慢慢卤或炖,煮久一点后,再切成薄肉吃。

13、步腱子

食用方法:油脂虽少,但经小火慢炖后,却能呈现出柔细的口感,很适合拿来炖煮或入汤。

生吃要选择脆嫩蔬菜-各烹调法如何保营养?


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粥、面条、牛奶、蔬菜等,比较适合用微波炉加热。微波加热效率高,烹调时间相应缩短,因此维生素C、类黄酮和叶绿素的损失较小,而且几乎没有溶水损失的问题,也不会在菜肴当中增加过多的油脂。

各烹调法如何保营养?

生吃选择脆嫩蔬菜

蔬菜生吃能够保留100%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活性保健因子,如洋葱中的降血脂成分、圆白菜当中的抗溃疡成分、大蒜当中的杀菌成分等。但生蔬菜可能存在致病菌和寄生虫污染、农药残留、草酸过多等问题,而且生吃蔬菜的品种受限,食用量也很难达到每天一斤的标准,特别是绿叶蔬菜。胃肠敏感者、慢性腹泻者和肠道感染者生吃蔬菜还可能发生不适。

本网站小贴士:质地脆嫩、草酸和单宁含量较低的蔬菜,如生菜、苦苣、黄瓜、番茄、紫甘蓝等比较适合生吃。建议生吃蔬菜时要选择来源可靠的蔬菜,食用前清洗干净。

快炒控油温是关键

炒菜是以油脂传热为主、锅体直接传热为辅的加热方法。它的烹调速度较快,溶水损失较少,食材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通常少于炖煮方法,但多放油会大幅增加菜品的脂肪含量,同时造成类胡萝卜素的损失。

本网站小贴士:炒菜讲究快速,因此最好用质地脆嫩容易熟的食材。如果食材质地老硬,可以先将其切成薄片或小块,或者预先焯烫一下。

控制油温也很重要,等油快要冒烟还没有冒烟的时候放菜最好。可以用以下方法检验油温:把葱花先放进去,当其还没有变色,周围冒出较多的小气泡时,说明油温合适。

蒸菜食材尽量平铺

蒸菜几乎是保留营养最全面的烹调方法。蒸菜既没有煮菜、焯菜时营养素溶入汤中的损失,也没有煎炸时的过高温度,加热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热分解损失较小,氧化损失也少,没有油烟,而且不会引入过多油脂。

用蒸菜法做凉菜,可以先把材料蒸熟,然后浇上汁,比如青菜、圆白菜等可以蒸好之后浇上炝葱花豉油汁。做热菜,则有连汤蒸、隔水蒸、气锅蒸等不同加热方式,还有酱豉蒸、加粉蒸、糯米蒸、填料蒸等配料调味方法。

本网站小贴士:许多人对蒸的做法不太了解,其实荤菜、素菜都可以用来蒸。蒸绿叶菜要控制时间才能保持翠绿的颜色。应该把菜摊放在瓷盘、漏篮或草编蒸笼上,尽量铺平一些以便蒸汽接触,放进上汽的蒸锅中,按菜量多少,火力大小,调整蒸的时间,一般2~5分钟即可。

焯煮沸水少量多次

水煮烹调包括煮、煲、焯烫等,靠水来给食物传热。水煮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虽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但水煮过程中会有大量可溶性物质溶入水中,如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叶酸等。如果不连汤喝掉,这些营养素的损失较大。

本网站小贴士:水煮法适合所有食物。质地较嫩的食材,比如叶菜可以用短时焯烫,质地较老的食材,比如薯类、肉类等可以长时间炖煮。

炖煮时可以减少水量,连汤一起利用。焯烫绿叶蔬菜时必须在水滚沸的状态下入锅,开大火,再次沸腾后立刻捞出。菜量大时宜分批焯烫,尽量缩短加热时间,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煎炸水煎代替油煎

水煎法常用来制作水煎包、锅贴等食品。其基本原理是,放少量油把原料烤热,然后放入水盖上锅盖,利用蒸汽把原料蒸熟,水分蒸发后,少许油留在锅底,把原料的底部煎脆,达到下脆上软,外香里嫰的效果。这个方法非常适合用于烹调表面已有少量油脂的速冻半成品,如鸡肉饼、鱼条、鸡米花等,与油煎法相比,成品营养损失少且脂肪含量低。而油炸食品不仅含油量高、热量高,严重破坏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而且油温较高难免产生致癌物。煎炸油往往会反复使用,其中会产生包括反式脂肪酸和多种氧化聚合产物在内的有害物质,极其不利健康。油烟中含有致癌物,吸入肺中还会增加肺癌风险。

本网站小贴士:尽量少用油炸法烹调食物,可以用水煎法代替。偶尔油炸食品时要注意控制油温,煎炸油不反复使用。

高压适合肉豆杂粮

与常压烹调相比,用高压锅烹调不仅简便快捷,而且因为锅体密闭,排气或加压之后不再与外界空气接触,有利于保存食材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脂肪氧化程度较低。对于常压烹调需要较长时间炖煮的食材,如牛肉、杂粮和豆类,维生素损失相当或略少。由于家用压力锅烹调温度并不超过120摄氏度,不产生任何致癌物质,因此非常健康、便捷。

本网站小贴士:使用高压锅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锅盖的阀座气孔是否畅通,安全塞是否完好;锅内食物不能超过容量的2/3;当加温至限压阀发出较大的嘶嘶响声时,要立即降温。

烤制不要接触明火

烤箱温度可以控制在200摄氏度以下,若食材包上锡纸,局部温度能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能使食物受热均匀,营养素保留较好,产生有害物质也较少,也是比较推荐的烹调方法。但是,不推荐用明火碳烤食物(比如烤串),因为温度无法控制,局部受热超过200摄氏度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而且被烤制的食品表面还会沾染大量包含致癌物的烟气颗粒。烧烤烟气本身产生大量PM2.5,再加上烟气上附着苯并芘等致癌物,对肺部健康十分不利。

本网站小贴士:烤制的烹饪方法适用于所有食材,但根茎类蔬菜及肉类烤出来更加美味。最好不要用明火烧烤。

微波油多食物别用

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粥、面条、牛奶、蔬菜等,比较适合用微波炉加热。微波加热效率高,烹调时间相应缩短,因此维生素C、类黄酮和叶绿素的损失较小,而且几乎没有溶水损失的问题,也不会在菜肴当中增加过多的油脂。网上一直有微波炉致癌的谣言,但没有任何研究证实。微波炉烹调的主要缺点是香气略显不足,也没有外焦里嫩的效果。

本网站小贴士:油脂多而水分少的食物(如奶酪、坚果、五花肉等)、有膜(如鸡蛋黄)或有外壳的食物(如蛋类等)、干燥食物、需要表面脆爽的食物、婴儿奶粉、婴儿辅食等不宜微波加热。

中式烹调技法:碎烧法


在中式烹调技法中,“烧”这种技法有很多种,如白烧、红烧、干烧、酱烧等。有经验的厨师将其融合一起,创出一种新的烧法――碎烧法。酒家用碎烧法烹制的菜肴风味独特,深受食客喜爱。“煮妇”们不妨也可以尝试用碎烧法烹菜,以便让家中的餐桌上更丰富、更有特色。

什么是碎烧法

碎烧法,就是在菜肴烧制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碎烧料”,并把碎烧料的味道烧入主料中去,最后再按照川菜干烧的烹饪收汁方法收干汤汁(即见油不见汁)的一种烹调方法。

碎烧法的用料

在碎烧技法中,选取什么样的碎烧料是个关键。碎烧料一般是由松花蛋白、马蹄、水发香菇、火腿、芥蓝茎、熟花生碎、熟腰果碎这几种原料组成的。

碎烧料的特点

在碎烧料中,松花蛋白、马蹄、水发香菇、火腿等原料主要表现出鲜、香、甜的口感;芥蓝茎等原料则表现出清香脆嫩的口感;而熟花生碎和熟腰果碎则就表现出干香酥脆的口感。

碎烧料的变化

不过,碎烧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料做一些小变化。如烧制腥异味较重的鱼肉和羊肉时,可增加洋葱、藿香、芹菜、香菜等增香去异。

碎烧料的形量

在使用碎烧料时,各种原料的使用量都应该是相同的,在一菜肴中的总用量,应该以100―140克为宜。

碎烧料一般都要切成较小的丁块,这样才容易烧出味。

碎烧烹制步骤

使用碎烧料时,因其是由多种原料组成的,所以各种原料的质地和性质又都不相同。若是把碎烧料中各种原料的特性都体现出来,那么各种原料下锅的时机和顺序就显得很重要了。

碎烧料下锅分三个步骤:

1、将姜、葱、蒜炝锅,下入调料(如桂林辣酱等),先炒香出色,待掺入鲜汤和下入主料后,再投入碎烧料中的松花蛋白、马蹄、水发香菇、火腿,最后调味;

2、待主料烧透入味后,才放入芥蓝茎等;

3、待收浓汁水且亮油时,再撒上炒熟的花生碎和熟腰果碎。碎烧技法贴士在用碎烧技法烹制菜肴时,主料应选用易入味、肉质鲜嫩的原料,如鱼肉、羊肉、羊腰、猪脑花、牛脑花等。烹制菜肴前,主料要经过焯水或油炸处理。用碎烧技法烹制菜肴时,火候的掌握使用很重要,应当是先用大火烧沸,跟着投入主料,然后转成小火,再将主料烧入味,最后再用中火收汁即可。

经过碎烧法制成的菜肴具有色泽红亮、汁浓味厚的特点,口味也多是香、甜、辣、咸、鲜兼备的复合味。

碎烧鲤鱼

原料

鲤鱼1条(约900克),藿香末20克,碎烧料(松花蛋白、马蹄、水发香菇、火腿等)140克,郫县豆瓣50克,番茄酱80克,姜米20克,蒜米30克,葱花30克,精盐、绍酒、胡椒粉、白糖、味精、香醋、鲜汤、芝麻油、红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鲤鱼宰杀治净,从下颌处至尾部剖开,脊骨处相连,接着便在鱼身两侧剞上一字花刀,之后纳入盆中,用精盐、绍酒、胡椒粉腌渍入味。

2、把碎烧料均切成小丁备用。

3、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下入腌好的整鱼,炸至表皮焦硬时,捞出沥油。

4、锅留底油,投入姜米、蒜米、葱花爆香,下入郫县豆瓣、番茄酱炒出色,掺入鲜汤,下入炸好的鲤鱼,烹入绍酒和香醋,调入精盐、胡椒粉、白糖、味精,撒入松花蛋白丁、马蹄丁、水发香菇丁、火腿丁,待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烧至入味且汤汁浓稠时,下入芥蓝茎丁和藿香末,淋入芝麻油和红油,见已亮油时,撒入熟花生碎和熟腰果碎,起锅装盘即成。

束法鸡(1)


食材明细:

肉鸡1只1000克,鸡肝泥500克,奶油少司500克,胡萝卜、葱头、芹菜各50克,胶冻汁,西生菜,紫生菜丝,炸土豆丝50克,柠檬汁1茶匙,盐3茶匙,香叶2片

束法鸡的做法步骤:

1、肉鸡捆扎煮熟,片下鸡脯肉,去除胸骨。

2、鸡膛内填上鸡肝泥、奶油少司,加上柠檬汁、胶冻汁搅匀。

3、冷却后浇在鸡上,入冷藏室冷透,在鸡胸脯点缀上图案,再浇挂一层胶冻汁。

4、再入冷藏室冷透,然后用生菜叶丝、炸土豆丝等装饰点缀即可。

健康食疗《鸡各部位烹调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束法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