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某种程度上,没有美食就没有生活的意义,如果要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的话,很多人都会说是因为美食,美食让生活对人更加具有吸引力,所以为了更好的生活,多品尝美食吧。如何看待美食文化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二月二吃什么 龙抬头食俗多,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月二是我国传统节日“龙抬头”。代表着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二月二的饮食习俗可不少,这天要吃有“龙”字的食品来沾“龙气”。具体二月二吃什么?

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还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清潘龙陛《帝京岁时记胜》:“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枣糕、麦米等油煎为食,曰薰虫。”《掌故大词典》。

1、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2、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3、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4、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5、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长、宽3-2厘米。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就成炒面旗。

6、面条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7、爆米花

当年武则天当上了皇帝,此事惹恼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97Msw.com相关知识

二月二 龙抬头 民间习俗有哪些


龙抬头节又称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阴历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节日来历

二月二,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中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当时及其后汉族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 :“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 :“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朗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清咸丰《武定府志 》 :“……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外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 、敬土地、谒高禖、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节俗活动。布依族二月二要进行三天,主要祭祀土地神。节日当天,家家杀鸡敬祖,吃两色(黑、白)糯米饭,祈求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

一些民俗学者推测,龙抬头节最初形成于黄河流域地区,而后逐渐向其它地区传播开来,以至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个节日,就连一些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从节日的名称看,各地区之间存有较大差异。除龙抬头节这一名称以外,我们所知的还有龙抬头日、龙抬头、春龙节、青龙节、龙头节等等,而通常,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以节期作为节日名称,直接称之为二月二。二月二这一天,汉族民间也有不少禁忌,比如,“晨忌汲水”,怕触了“龙头”,惹龙王爷发怒;还有,妇女也不许动用针线,以防不小心扎伤“龙目”、刺穿“龙头”。随着社会的发展,龙抬头节作为一个形成于农业时代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淡化出去了,其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涵义,也已经鲜为人知。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1、吃龙食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2、理发

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会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

人们为什么都要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呢?传说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似乎这一天理了发,便讨了好彩头,一年都顺风顺水呢。

3、接“姑娘”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4、引龙

在山西,最重要的习俗是“引龙”,在晋西北叫“司钱龙”,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炉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门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长柄铁锨上散落成圆圈,然后圆心处放上不同的粮食,这实际上是庄稼人对粮食丰收的一种祈愿。

5、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6、不能做针线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二月二龙抬头 龙头节的由来与习俗


龙抬头节又称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阴历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其实龙抬头的意思就是指大地经过冬眠,百虫开苏醒,经过了立春、雨水、惊蛰等节气,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进入雨季,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不过在古时,“龙”在人们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是祥瑞的化身,也是风雨的主宰,所以人们都普遍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各地龙抬头节的民俗活动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熏虫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击房梁

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理发

汉族民间有种说法,曰:正月剃头(理发)死舅舅。此说虽无根据,也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 “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头”,据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因此,“是日,多剃发”。

炒蝎豆

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原济南府所属地区,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龙头节。山东其他地区多称为二月二,梁山称龙头节。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明清以来,山东此日有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见。

二月二日的节日风俗,许多都与龙抬头有关。郓城等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来,这就叫作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龙起蛰。滕州等地这天蒸馍馍,名为“蒸龙蛋”;吃面条,名为“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名为“龙鳞饼”;吃菜团子,名为“龙蛋”。但也有的地方这天不吃面条、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叫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的健康。旧时多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小孩子这天入学谓占鳌头,以图吉利。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威海、龙口等地,以成串的圆形色布挂在小孩的帽子上,称小龙尾;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以应节序。

农历二月初二,大小算是个节日,但说到为什么定今天为节,这节日还有什么官名、来由之类,是统统不清楚地。老家的人根据日子称呼,把今天就叫“二月二”,所以“二月二”便是节名。从我能理解节日为何等神奇东东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今天就是“二月二”节。

农村不给节日排三六九等,凡是有传统的节日都得走走过场,奶奶信奉鬼神,对此类有明码标识为节日的日子由为看中,因此我们家是逢节必过。

过了二十来年的节日,也揣摩出了点门道,节日不论大小,必定与吃食多多少少有些联系。“二月二”也是如此。

在这天,玉米除了给人吃,还得拿去喂乌鸦。一般家里有小孩子的才会这样做。给孩子一碗煮熟的玉米粒,让他们插在房子附近的树枝、圪针上待乌鸦吃。这一做法的由头是乌鸦吃了谁的玉米谁就聪明,日后是能做状元的。

中午大部分人家都吃饺子,我们这地方,饺子就是节日主食,凡过节,其必不能少。观晋东南一区,大多也是这一习俗。恐怕晋菜未能跽身中国八大菜系多少与这个传统有点关系吧。

“二月二”这个节日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没什么活动,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点与平常不同的食物,晚饭还是煎饼加米粥,吃过以后节日就算顺利过完了。所以这节过的有些莫名其妙。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 龙头节的传统美食和习俗盘点


二月二的由来: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节日来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月二吃什么?

我国的民俗有很大一部分是食俗,二月二也不例外。龙是二月二最受尊崇的神只,二月二肴馔,无不沾有龙气:用面和糖搓成圆丸炒熟,谓之龙蛋;饼称龙鳞饼,面条谓之龙须面;米饭为龙眼;饺子为龙牙;馄饨为龙耳;煎饼为龙皮;黏糕为龙腰;食猪头为龙抬头。日常吃的食物也要叫一个好彩头,比如豆腐叫兜福,芥菜叫借财等等。

1、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2、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3、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4、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二月二为什么要理发


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是因为正月内剪头不吉利,而一个月不理发又很难受,故大家都在正月过完后的二月初纷纷理发。 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为什么二月二要理发说法一

农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因为俗信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是因为俗信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为什么二月二要理发说法二

“二月二”的说法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这一习俗的形成还有另一个原因,旧俗正月是不能剃头、理发的,传说如果剃头,就会死舅舅。因为有这样的禁忌,民间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今天在北方仍是如此。如今,人们习惯赶在春节前做个新发型,到了二月二,一个多月过去了,头发长了不少,也是时候理发了。

所以整个正月里,理发店门可罗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旧时民间还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还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可见二月二龙胎头,这一天人们理发,一是延习这一习俗,另外也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的春饼怎么做好吃】二月二的春饼的做法,步骤


二月二的春饼

二月二各地风俗不尽相同,有吃龙耳的(饺子),有咬龙鳞的(春卷),还有吃龙须的(面条),也有吃龙头的(猪头肉),北方不管过啥节都是吃饺子的,这春卷其实也是我们家经

食材配方

主料:

面团

1块

瘦肉丝

250g

胡萝卜丝

300g

木耳

100g

葱丝

150g

香菜

50g辅料:

适量

适量

淀粉

适量

做法 共12个步骤

1.面粉适量,和一块面团备用

2.切成剂子

3.按扁

4.擀成饺子皮大小,抹上油,两张合在一起,继续擀薄

5.不粘锅烧热,放入小饼

6.一会鼓起来了,再翻面稍烙,出锅两张自然分开

7.这是烙好的薄饼

8.菜码准备:瘦肉切丝,撒干淀粉

9.抓匀,稍微腌制一会

10.胡萝卜丝、小蘑菇、木耳丝、葱丝、香菜丝炒出菜码

11.成品颜色鲜明,很有食欲

12.用小饼卷着吃,口感劲道

二月二春龙节 哪些传统美食不能错过


在北方,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去理个发,图个“龙抬头”的吉祥寓意。“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也在考虑今天吃什么食物的问题。

按照古时习俗,今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在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作“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一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都是为了唤醒龙王,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特色美食1:“龙耳”——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香菇青菜大肉饺子的做法

第1步香菇和青菜分别焯水,沥干水分,分别切成碎末;

第2步猪肉馅顺着一个方向先搅拌一下,可以放入适量清水,使肉馅上筋;

第3步把香菇和青菜末放入肉馅中,加入盐、饺子馅调料,生抽,老抽,姜末和葱末,香油,搅拌均匀。调馅可根据自家人的口味和喜好,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一种口味哦;

第4步将小麦面粉和好,擀皮,然后按照平时的包法依次包好,具体做法可参考:香菜馅饺子;

第5步锅内放水,水开后放入饺子,煮熟即可享用了。吃饺子时配上辣椒酱和醋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沾不沾汁吃,随自己喜好。

特色美食:“龙胆”——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

做法:

第1步将200克黄米面放入盆内,倒入110克的水,拌匀成湿块状,用手抓一把成团,而且又可以松散开,像沙子状。上笼蒸半小时至熟,取出倒入盆内,手蘸凉水趁热轧匀,不要过多的搓揉。在面团上抹上少许油,备用;

第2步将红小豆,放入锅内,倒入水煮沸,改用小火焖煮至软烂,红枣(如果是干红枣,要浸泡一夜)上蒸锅蒸熟去掉皮和枣核,煮软的红豆和枣用擀面杖轧成泥,放入油锅加入白糖炒片刻,即成馅料;

第3步将手上抹少许油,揪一块面团约50克,揉圆用手捏成圆片片,包上枣豆馅,捏紧口成球状,然后用手按成扁圆形,即成糕坯;

第4步锅内倒入食用油,烧至七成热,放入糕坯,炸呈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喜好特甜的,可在上面在撒些白糖。

特色美食3:“龙鳞”——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鲜香爽口。

做法:

第1步面粉置于一大盆中;

第2步一边缓缓倒入开水,一边用一根筷子快速搅拌;

第3步直至搅拌至面团呈絮状,基本无干粉状态时,停止加水;

第4步倒在砧板上,揉成光滑的面团;

第5步搓成长条,分切成约40克一个的小剂子;

第6步逐一搓圆;

第7步砧板抹少许扑粉,擀开成薄薄的圆形面片

第8步煎锅开最小火,抹少许油预热

第9步下入面皮烙制

第10步一面烙约1-2分钟后转烙另一面,再烙一分钟即可取出,然后重复擀皮烙饼的动作,直至全部烙完

第11步猪肉事先切成丝,加盐、生粉、鸡精、料酒、老抽拌匀,腌渍5分钟左右

第12步煎锅倒适量油烧热后下入肉丝扒熟

第13步加入甜面酱和少量水,翻炒均匀后关火

第14步大葱切细丝;

第15步取一张烙好的面皮,中间放上肉丝和大葱丝。

特色美食4:猪头肉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北方人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啦,“二月二 ”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23日过小年时杀猪宰羊,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 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只能留在二月二吃了。

做法

第1步猪头洗净收拾利落

第2步准备配料(花椒、八角、冰糖、桂皮、陈皮、肉蔻、香叶、葱、姜、蒜、红辣椒)

第3步把猪头切成两块分别放入高压锅,加入配料(葱、姜、蒜、花椒、八角等),加入盐、料酒、老抽、味精后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卤一个小时即可。

今天二月二龙头节 这些习俗和禁忌要知道


龙抬头是指每年的二月初二,万物复苏, 此时已经进入春季,通常在惊蛰节气的前后。

2017年龙抬头日期是:2017年2月27日(星期一),农历二月初二。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指龙在开春之后醒来的日子,由于龙是我国祥瑞的象征,因此人们到了这一天都会庆祝龙的苏醒。人们相信二月初二这一天,龙苏醒后会镇住各种有害的毒虫,给庄稼带来丰收。因此“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流传开来。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天气渐暖,原本冬眠的各种动物如蛇、蚯蚓、青蛙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

龙抬头习俗

一.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据考证,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二.金豆开花

春节过后农村很快就要进入春耕春种季节,要对种子发芽率进行鉴定。那时是把上一年留作种子的玉米、大豆弄一点放到锅里炒。遭虫蛀或者受潮变质的种子不会炸裂,农民以此来判定种子发芽率,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熟的玉米豆子就做零食。同时还有关于龙王为救黎民百姓违抗玉帝旨意的传说,玉帝要金豆开花才放他,民间于是炒玉米爆开花救出龙王的故事。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三.放龙灯

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四.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二参猪腰汤


二参猪腰汤

材料:猪腰1个,沙参、党参各10克,枸杞、生姜各5克

调味料:盐6克,味精2克,葱段5克

二参猪腰汤的做法

1.猪腰洗净,切开,去掉腰臊,再切成片;沙参、党参润透,均切成小段;枸杞泡发洗净,备用。

2.锅中加水烧开,下入猪腰片汆熟,捞出。

3.将猪腰、沙参、党参、枸杞、生姜、葱段装入炖盅内,加适量水,入锅中炖半个小时至熟,调入盐、味精即可。

此汤功效:温肾散寒

适合人群:男性。

猪腰子的营养价值

猪腰,即猪肾,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维生素等,有健肾补腰、和肾理气之功效。猪腰子营养分析:猪腰子具有补肾气、通膀胱、消积滞、止消渴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水肿、耳聋等症。...[更多]

小提示

竹笋和猪腰能一起吃:具滋补肾脏和利尿的功效

猪腰和木耳能一起吃:对久病体弱、肾虚腰背痛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山楂二皮汤


山楂二皮汤

材料:山楂片20克,陈皮20克,冬瓜皮30克

调味料:白糖20克

山楂二皮汤的做法

1、将山楂片洗净;陈皮、冬瓜皮分别洗净,切块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山楂片、陈皮、冬瓜皮,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

3、将煲好的汤调入白糖即可食用。

营养功效:提高食欲

陈皮有理气健脾功效:冬瓜皮能利水化湿;山楂中的山楂酸等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有帮助消化的作用。此汤有助于提高食欲。

为什么山楂不能过多食用

山楂不仅酸甜味美,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有其他医疗保健方面的功效。中医认为,食用山楂果,能消积食、破瘀血、止泻痢、解毒化痰、散结消胀,治疗小儿疝气及女性产后血漏不尽。现代药理学研究...[更多]

小提示

牛肉和陈皮能一起吃:牛肉配以中药陈皮,两者搭配具有止咳化痰、生津开胃、顺气消食等功效,还可以治疗维生素c缺乏症。

排骨和山楂能一起吃:有祛斑消淤功能

二果西米露做法大全 二果西米露的做法大全


二果西米露

炎热的夏天,心里烦燥,来碗清凉的西米露吧,降除火气,清爽舒适!家里没有椰汁,只好用牛奶做了,再放点炼奶在里面,奶香味更浓~~ 做好后入冰箱中进行冷藏,冷藏过后的

食材配方

主料:

火龙果

1/2个

芒果

1个

西米

50g

牛奶

250g辅料:

炼奶

适量

做法 共8个步骤

1.准备好原料。

2.西米放入热锅中煮5分钟。

3.煮完后用冷水过下备用。

4.把二果切成丁。

5.切好后入碗中,加入牛奶和炼奶。

6.西米再次倒入锅中煮开。

7.把西米用漏勺捞出入碗中。

8.放入冰箱冷藏凉了就可以了。

二米面发糕


食材明细:

小米面500克,面粉50克,红小豆100克,鲜酵母10克。

二米面发糕的做法步骤:

1、将红小豆淘洗干净,煮熟备用。

2、面粉加鲜酵母和较多的温水和成稀面糊,静置发酵。待发酵后加入小米面和成软面团发好。

3、将蒸锅内的水烧开,铺上屉布,把和好的面团先放入1/3,用手蘸清水轻轻拍平;将煮熟的红小豆撒上1/2,铺平;再放入剩余面团的1/2拍平;将余下的红小豆放上,铺平;最后将面团全部放入,用手拍平,盖严锅盖,用旺火蒸15分钟即成。

烹调知识二则


猪肝不要炒得太嫩

很多人都把猪肝炒得嫩不嫩作为衡量好吃不好吃的标准,甚至有人爱吃还带血丝的猪肝,这是不可取的。猪肝的确是高营养肉食,但食用时切不可只顾鲜嫩可口,把猪肝下锅就装盘,这样不但难以杀死猪肝内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虫卵,同时也不能有效地去除猪肝中的某些有毒物质。

猪肝是猪体内最大的毒物中转站与解毒器官,各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和混入饲料中的某些有毒物都会集聚在肝脏中,经肝脏解毒由肾脏从尿中排出体外。倘若肝脏中的毒性物质未能排净或解毒功能下降,一些有毒物质就会残留在肝脏中,诱发疾病。如果猪肝炒得太嫩就吃,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吃了这些残留在肝中的有毒物质了。

味精过量易引起身体不适

味精的成分主要是“谷氨酸钠”,也就是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是蛋白质分解的最后产物,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我国生产的味精,主要是以谷类的淀粉为原料,如小麦淀粉、玉米淀粉、甘薯淀粉,再加上某些辅助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味精食用过量会引起“饭店综合征”,这主要是由于味精食用过量引起的中毒症状,其表现为:头晕、四肢乏力、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胸闷、心跳等。人体内摄入过量味精,还会导致性功能下降、肥胖症,还会降低骨骼中红细胞及粒白细胞的数量。

成年人食用味精量一般每天不超过6g为宜,如一次超过15g,则可能引起中毒症状。掌握味精食用量的关键在于烹调时尽量少放。辨别味精是否过量的简单方法是,如果用量过多,菜肴就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婴幼儿不适宜食用味精,所以在给婴幼儿做菜时不要放味精。

往菜里放味精的时机也是有讲究的。应在菜做好起锅后放味精,切勿在高温时往菜里放味精,因为菜的温度过高,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但使味精失去提鲜的作用,而且还会由此产生轻微毒素。只有菜的温度降至70~90℃左右后加入味精,这时味精的溶解度最好,菜的味道也更香。另外,有些人爱在凉菜中加味精,这样做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温度过低,味精很难溶解。如果确实有必要往凉菜里放味精,可先用少许热水将味精化开,晾凉后再浇入凉菜中。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味精不能放入碱性或酸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味精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而失去味精的调味作用。把味精放在酸性溶液中,酸度越大味精越不易溶解,调味的效果也越差。

喜欢《二月二吃什么 龙抬头食俗多》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乡鱼丸二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