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厨房就有美食,厨房并不简单是一个炒菜的地方,在这里,食材得到充分加工,而调料则让食材味道锦上添花,厨师像魔术师,让一切原料幻化为精美的菜肴。小编特别编辑了“让你大吃一惊的四大健康误区”,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让你大吃一惊的四大健康误区

误区一:如果我坚持吃低脂肪的食品我就能减轻体重

事实:美国人大多都吃低脂食品,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仍越来越胖。这足以说明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美国通过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在过去14年里,尽管已通过各种手段将食物中的脂肪降低了7%,但体重超重的人数却增长了9%。即使你以低脂肪食品代替高脂肪食品,你的体重仍有可能增加。 因为尽管你吃的是低脂食品,但你却极有可能摄入了更多的卡路里,也就是说,食品的脂肪含量减少了,但你吃的却比以前多了。

举例来说,半杯香草冰淇淋和半杯低脂香草冰淇淋之间仅相差40卡路里。但你极有可能会在“低脂”的迷惑下让自己无所顾忌地吃上满满一杯,这样,你摄入的卡路里总量就比半杯普通的香草冰淇淋还多。无论如何,减少食物中的脂肪都是正确的,但如果你正在瘦身,那么除了注意脂肪量以外,你还应该计算卡路里总量。女性每天所需的卡路里总量介于1600至2000之间。用你的重量(英磅数)乘以12就是你每天所需的卡路里大概值。

误区二:我正从一场感冒中恢复过来,我在这时就不会再被传染了

事实:在解除这一误区之前,你有必要先了解一项常识,那就是引起“感冒”的病毒实际上有成百上千种。

不同的病毒袭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由于我们自身有抗体,所以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是那些缺乏对应抗体的病毒则会引起感冒症状。如果你在感冒期间体内已经对某一种病毒产生了抗体,你就不会再传染上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感冒。

但是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患上感冒是由于多种病毒的综合作用,而其中又包含了一种你体内并不存在对应抗体的病毒,那你就极有可能在恢复的过程中再次被传染。尽管表面症状也许完全一样,但引起你这次感冒的病毒已经同上一次有所不同,所以同样的药物在你身上产生的效果也会出现差异。避免这种反复传染的方法是经常彻底地洗手。尽管许多人相信感冒是通过空气传染的,但事实却是,同一个感冒患者冲你打喷嚏比起来,和他握手更容易使你被传染上感冒。同时你还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这都是避免再次染上感冒的好方法。

误区三:我必须去体育馆才能达到锻炼效果

事实:你可以在从来不去体育馆,甚至不用穿运动服的情况下,从日常体育活动中得到适当的锻炼。

美国体育专家协会认为,每天30分钟的轻度体育活动足以使你感到精力充沛、体质良好并抵御各种慢性病的侵蚀。你不用每天一次作足30分钟的锻炼,你可以将各种活动在各个时间段穿插进行,比如,骑10分钟的自行车,10分钟的慢跑,8分钟的快速爬楼梯外加跟着电视节目做两分钟的健身操等。你的最低目标是每天消耗掉150卡路里,当然越多越好。而150卡路里在打球、骑车、步行上班和做一小时以上的家务活中都很容易被消耗掉。

误区四:“天然”食品对健康更有好处

事实: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举例来说,砷是天然物质,但它却有剧毒。

尽管在商店或药店里购买的那些未经加工的天然食品或药品可能会是安全的,但你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保证。很多维生素补给品、矿物质补给品和中草药补品虽然都被标明是“纯天然食品”,但它们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却不一定符合规范,因此也就不能保证是安全的或有效的。尽管一些初步的研究表明,维他命E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好处,但这种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人能说出维他命E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确切剂量。

更糟糕的是,各种“天然”营养补充药现在在商店或超市的食品柜都可以买到,要知道,将这些补品当作食品和当作药物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打着“天然”旗号的厂家和商家从来都不会在产品说明上标明这些补品的副作用。专家提醒那些有意尝试“天然营养补品”的顾客,购买或服用之前,请遵医嘱。

97msw.coM精选阅读

吃鸡蛋的四大误区


吃鸡蛋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二: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 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误区三: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误区四: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饮用饮料的四大误区


美食来自于厨房,做饭并不是厨房的功能全部所在,在这里,来源不同的食材走到一起,而调料的使用不是任性而为,在厨师的手上,一切原料都被塑造成精美的菜品。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饮用饮料的四大误区,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饮用饮料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三精水”是害人的饮料

“三精水”是指用糖精、香精和色素兑制的饮料,因为其不仅没有任何营养成分,经常食用还可对人体造成慢性危害。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这种“三精水”饮料是严禁生产和销售的。

这是对“三精水”通常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让我们看看市场上流行的软饮料:包括“可乐”、 “果味奶”及广大农村市场夏季流通的各种果味饮料,有哪一种不接近这 “三精水”?

糖精、色素、香精、苯甲酸钠等都是软饮料中充许使用的添加剂,哪一种是合格的只看它们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其实,糖精如果按国家标准使用,控制在0.15g/kg以下,按400倍甜度计算,就能给饮料提供相当蔗糖6%的甜度,如果按标准再加入甜蜜素,完全可以达到甜度8~10%的要求。糖精的量不必超标,甜蜜素也不必超标,就可加工出甜味自然柔和的饮料。

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允许限量添加在饮料里。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比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得多。比如:苯甲酸钠在国际上ADI值为0-5,相当于60kg成人的终身摄入无害剂量,每天为300mg;而我国规定在饮料中为0.2g/kg,即一个成年人每天喝一升饮料,苯甲酸钠为200mg,比国际规定的ADI值还低。

同样食用色素、食用香精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我们按国家标准正常使用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调色、调香目的,而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危害。我们不能象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认为“不加防腐剂、色素、糖精的饮料,是最好的饮料”。

误区二:水饮料片面强调矿物质或过分强调纯度

不少消费者认为水中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平衡的矿物质,但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水的活力强。反之,当水中矿物含量超标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时则会引发碘中毒。

矿质水中应该含有一些钙\镁\钾类等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果含量过高,不但对人无益而且有害,那完全是质量太差的“硬水”了。

也不是水越纯越好,由于人体的体液是微碱性,而纯净水呈弱酸性,如果长期饮用微酸性的水,体内环境将遭到破坏。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长期饮用纯水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

误区三:喝饮料就是为喝营养

很多家长给孩子喝饮料来补充营养。代表性的饮料有:植物蛋白饮料如杏仁露、核桃露;果味饮料如果味奶、果汁饮料等。植物蛋白饮料国家标准蛋白含量为≥0.6%,这么低的蛋白含量与牛奶(蛋白含量≥2.9%)比低得多,但这些饮料的价格却要比牛奶高上几倍。

从何谈营养呢?我们再看一看市场上流通的果味奶,有的产品蛋白质含量只有0.32%,很多乳饮料蛋白质含量远远低于米汤。有的人以为饮料中含有糖和维生素,比水有营养。因此以喝果味饮料来代替喝水及吃水果,有的消费者甚至以为鲜橙多就是 “鲜橙汁”,其实它与 “三精水”的差别仅仅是多了10%的果汁。大多数饮料(特别是流行饮料)主要的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嗜好性问题,我们不能过分强掉其营养功能。

误区四:喝饮料为解渴,饮料=饮用水

调查显示,不少年轻人喜欢把饮料当作饮用水。水和饮料在功能上并不能等同。由于饮料中含有较高的糖、蛋白质、香精和色素及一些防腐剂,饮用后不易使人产生饥饿感。用饮料代替饮用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长期饮用含咖啡因的碳酸性饮料,会导致热量过剩,刺激血脂上升,增加心血管负担。咖啡因作为一种利尿剂,过量饮用会导致排尿过多,出现人体脱水的现象。另外,对儿童来说,碳酸性饮料会破坏牙齿外层的珐琅质,容易引发龋齿。

选食鸡肉的四大误区


由于近年来东南亚等地区频繁出现禽流感,让很多人谈鸡色变。而鸡肉是人们喜爱的肉类之一,大家很难抵挡白斩鸡、三黄鸡、香辣炸鸡等鸡肉食物的诱惑。为了远离禽流感的侵害,这里要提醒主妇们的是,在选择食用鸡时,一定要清楚鸡的来源,不食用来路不明的鸡。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对于鸡肉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说法亟需更正:

1.为了减少脂肪和卡路里的摄入,在烹饪鸡肉前要去皮?

其实,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它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如有必要,应该在烹饪后才将鸡肉去皮,这样不仅可减少脂肪摄入,还保证了鸡肉味道的鲜美。

2.鸡胸肉比鸡腿肉更健康?

研究表明,鸡胸肉所含脂肪和卡路里的确低于鸡腿肉,而去皮的鸡腿肉所含脂肪量也低于其他肉,如牛羊肉。另外,鸡腿肉含有大量铁质而口感更美味,因此受到许多家庭的喜爱。

3.黄毛鸡比浅毛鸡含有更多的脂肪?

实际上,鸡身上不同颜色的羽毛是由于品种不同或喂养的饲料不同造成的。而鸡的羽毛颜色并不影响鸡的营养价值、口感、鲜嫩度或脂肪的含量。

4.鸡骨周围发黑说明熟鸡肉已经变质?

烹饪鸡肉时,黑色的营养色素会从鸡骨头中渗出,这是因为其中含铁,可以安全食用。

另外,据有关人士介绍,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高温及紫外线均很敏感。在70℃高温下加热数分钟或阳光直射40~48个小时情况下,或者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秋季健康四大食品


秋季健康四大食品

百合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红枣

红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红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药理研究发现,红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专家提醒,红枣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枸杞

枸杞具有解热、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寒、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喜欢《让你大吃一惊的四大健康误区》一文吗?“97美食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厨房百科的知识,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五款羊肉汤让你更性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