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俗语说:生冷粘硬不可食,少吃干食多喝汤。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看重食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长期的生活和观察中,人们总结了这些经验。有关健康食疗你是怎么看待的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厨房烹饪:四味煮饭煲粥都可入的中药 不用吃苦,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煮饭煲粥,我们每天都在做,那你有没有想在往饭粥里加点中药呢?平时熬出来的中药实在苦得难以下咽,虽然知道疗效好,很多人还是不能接受。小编为你推荐四味煮饭煲粥可入的中药,让你在平常生活中也能得到中药的滋补,而且不用吃苦喔,快来学习这重要的健康饮食小常识吧!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而百合煮粥是最常用的抗燥良方。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适量,早晚温热服食。

此粥不仅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还可宁心安神,适合秋燥伴失眠、多梦者。对于舌红、心烦、鼻出血者,煮粥时可加莲子30克。

玉竹:滋阴润肺

玉竹又名葳蕤,味甘微寒,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因本品补而不腻,养阴而不敛邪,因此,秋燥者合并感冒时,用玉竹效果较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还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秋燥者食用。常用量为10-15克,水煎代茶饮,也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石斛:滋阴除热

斛味甘,微寒,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退翳,对秋燥伴有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者尤为适宜。可取石斛(6-12克)与菊花适量同煎代茶饮,有较好的明目润燥功效。

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钟。另因本品有敛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二冬:通便润肠

二冬即天门冬和麦门冬,在抗燥药膳中,通便润肠的效果显著。可将此二冬按1:1的比例放入砂锅中,先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再煎煮20分钟,取煎液后,加温水再煮,如此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将煎液浓缩至膏状时,加蜂蜜1杯,冷却后装瓶密封,置于冰箱冷藏保存。每日早晚各取1汤匙,以沸水冲化后饮服。

此类滋阴润燥的中药,易助湿邪,凡脾胃虚弱、脾虚有湿、阴寒内盛、咳嗽痰多或咳痰清稀者均不宜服用。

97msW.com相关推荐

厨房烹饪:食用中药的禁忌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十分忌讳药性跟饮食有相冲,那么吃中药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打算吃中药或者正在吃中药的你可千万别错过这篇文章,赶紧跟着小编来看看吃中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食用中药的禁忌

1、忌生冷类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2、忌辛辣类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

3、忌油腻类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4、忌发物类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

5、忌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注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6、忌酸涩类

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四味中药入菜让你每餐都养生


四味中药入菜让你每餐都养生

由于中医药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很多人对中医药养生的误区。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

随着人们对各种药物、生物制剂副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加之很多医药产品的宣传,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忽略,给人一种中药是纯天然的,中药是无害的认识。

我们应该知道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偏治偏,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所以药物本身它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是没有副作用的。

这就表示,中药如果应用不当,虽然一般不会造成肝肾损害,但是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

四味中药入菜让你每餐都养生

一、黄芪补气

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强免疫。

做法: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芪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寒性、凉性食物,如黄芪冬瓜汤。

提醒:便秘燥热者不宜。

二、核桃温阳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

做法:可加入汤品或菜肴,建议与寒性、凉性食物一起入菜,如核桃烩百合,汤品或菜肴做成后再放入核桃。

提醒:易口烂的燥热体质者,勿单独食用核桃。

三、枸杞补血

功效:补血及明目,有助降血糖、血压、胆固醇。

做法:可加入汤品或菜肴,易腹泻虚寒体质,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入菜;易便秘燥热体质,应搭配寒、凉性食物,汤品或菜肴快做成后再加。

提醒:勿单独服用,以免虚寒者愈寒、燥热者愈热。

四、黄精滋阴

功效:可润肺止咳、滋补脾胃,具有凉润作用。

做法: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精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如黄精鸡汤。

提醒:因性质寒凉,较适合燥热体质者。

厨房烹饪:四款西味鸭排


民间俗语说:“饭后(半小时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百步走,强似开药铺。”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看重食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流传的俗语很多也被科学研究所支持。我们如何去进行健康食疗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厨房烹饪:四款西味鸭排,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意大利式猎人鸭排

原料:鸭里脊肉175 g,葱头50 g,空心粉50 g,番茄100 g,小茴香0.1 g,番茄酱25 g,白葡萄酒25 g,面粉10 g,盐、胡椒粉、黄油、芫荽、大蒜茸、鸭清汤、奶酪末等各适量。

制法:①鸭里脊肉(或鸭瘦肉)用拍刀拍成肉扒,厚度约1 cm,用刀剔其筋,去膜,周围收拢好,撒匀盐、胡椒粉,蘸面粉待用。②平底锅烧热,放少许黄油化开,烧五成热放入大蒜茸、葱头末炒黄,放入鸭排煎到三成熟,加入番茄片及小茴香稍煨,倒入少许鸭清汤和白葡萄酒,再煨片刻,入味,放在碟子里,浇上原料。③通心粉用开水煮熟,凉后待用。④煎锅放入少许素油烧热,放入番茄酱煨出红油来,放入通心粉一起翻炒,加盐、胡椒粉、糖兑好口味,放在鸭碟的一边,上面撒少许奶酪末即成。

特点:酒香郁浓,鲜美可口。

英式罗勃汁炸鸡排

原料:净鸭排750 g,水煮豌豆100 g,鸡蛋4个,白葡萄酒100 g,辣酱油75 g,面包粉200 g,葱头75 g,黄油25 g,醋15 g,面粉500 g,蘑菇25 g,胡萝卜25g,百里香粉5 g,香叶1片,鸭清汤1 000 g,鸭骨250 g,白兰地25 g,番茄汁50 g,盐、芥末、胡椒粉、水淀粉等各适量。

制法:①将净鸭排切成10块(片状,每份2块),用刀拍松,然后放白葡萄酒15 g,加辣酱油、盐适量,搅拌均匀,腌渍入味,再把鸡蛋打在碗里抽打起泡,倒入腌渍过的鸭排中,拌匀,把鸭排两面都蘸匀面包粉待用。②把黄油100 g放进锅中烧化开,放面粉、蘑菇、番茄、胡萝卜、百里香粉和香叶,一起炒黄,再下鸭清汤,拌和后,加鸭骨、精盐,煮开后改小火熬2小时成糊,用细筛过滤出黄色汁浆,加少量番茄汁、白兰地,即成黄汁。③煎锅净后,放黄油化开,入葱头末,略煎,加白葡萄酒75 g和醋、芥末、胡椒粉、盐各适量,搅拌均匀后放入黄汁150 g,烧开后加少许水淀粉,使其成稀糊状,即成罗勃汁待用。④平底锅烧热,放色拉油,烧五成熟时,下鸭排,炸至六成熟时捞出控油,待油烧至八成熟时,把鸭排回锅复煎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控油,放在圆盘上。⑤分别在鸭排上浇上罗勃汁,盘边配清水煮豌豆,即成。

特点:外脆里嫩,焦香味美。

健康食疗《厨房烹饪:四味煮饭煲粥都可入的中药 不用吃苦》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四味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