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人历来讲究食不厌精,因为有了美食,所以生命的存在才有了意义,美食在口中,生命都是舒畅起来,所以美食不简单是吃的需要。你对美食的喜好程度怎么样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5个妙招熬出绝美味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我们煮粥之所以间或搅拌是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拌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搅几下,盖上锅盖,用文火熬煮20分钟,再开始不停的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直到粥呈酥稠状为止。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下下厨,既能舒缓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又能感受 和朋友家人共享美味时的快乐。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就少不了合手又合口 的食材和调味料,还要对各种菜式的做法了然于胸。在此,生活家推出生活家美 食DIY系列,满足你的各种需求,帮你做出一桌美食盛宴,惊艳大家的眼球!

早餐吃粥很营养,不要以为煮粥很麻烦,其实做粥是有诀窍的哦!以下6招能让你快速煮出美味的粥!

1、浸泡

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熬出的粥酥软,口感好。

2、开水下锅

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呢?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情况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他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

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

原来我们煮粥之所以间或搅拌是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拌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搅几下,盖上锅盖,用文火熬煮20分钟,再开始不停的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直到粥呈酥稠状为止。

5、点油

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约十分钟时点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特别鲜滑。

97msW.com相关推荐

煮粥六部曲 熬出美味靓粥


粥,是每个家庭常吃的主食之一。周末在家,煮一份粥,润肺有养生。煮粥虽然简单,但仍有窍门可循。关键在于原料的准备和熬制的火候。下面经验也许可以助你事半功倍。

1、漫泡

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

这样做的好处是:(1)熬起粥来节省时间;(2)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

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这是因为开水下锅煮粥不会糊底,而且比冷水熬粥还更省时间。

3、火侯

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这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

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颖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至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至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

煮粥为什么还要放油,这是因为,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6、底,料分煮

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这样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开。

家常煮粥注意要点:

1、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则粥会泻和稀,在粘稠度和浓郁香味上大打折扣。

2、煮豆粥时,豆子一定不能提前用水泡,否则就不可能煮烂;放米之前待豆子开锅兑入几次凉水,豆子“激”几次容易开花。之后再放米进入。

3、煮菜粥时,应该在米粥彻底熟后,放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最后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这样青菜的颜色不会有变化,营养也不会流失。

七细节助你熬出美味高汤


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七要”。 一、操作要精细

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为盐具有渗透作用,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熬汤时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摄氏度,如果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免维生素C被破坏。汤中可以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本来的鲜味!

二、食品要新鲜

即选用鲜味足、无膻腥味的原料。新鲜并不是历来所讲究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现代所讲的鲜,是指鱼、畜禽死后3~5小时,此时鱼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体易于吸收的物质,不但营养最丰富,味道也最好。

三、炊具要选好

熬鲜汤用陈年瓦罐效果最佳。瓦罐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具有通气性、吸附性强、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熬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四、火候要适当

熬汤的要诀是:旺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才能把食品内的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熬出的汤更加鲜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营养物质溶出得更多,而且汤色清澈,味道浓醇。

五、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食品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营养和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一般是熬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而且要使食品与冷水共同受热。熬汤不宜用热水,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或者开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里层蛋白质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此外,如果熬汤的中途往锅里加凉水,蛋白质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会受影响,不够鲜美,而且汤色也不够清澈。

六、搭配要适宜

有些食物之间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营养素有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猪肉与碱性食品海带的营养正好能互相配合,这是日本的长寿地区冲绳的“长寿食品”。为了使汤的口味比较纯正,一般不宜用太多品种的动物食品一起熬。

七、选料要精湛

选料是熬好鲜汤的关键。要熬好汤,必须选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新鲜的动物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这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琥珀酸、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它们也是汤的鲜味的主要来源。

熬美味绿豆汤的5个小秘诀


在熬制绿豆汤时,如果煮的时间过久,就会使汤色会发红发浑,失去了应有的特色风味。那么该怎么解决呢?在此,小编就教你几个熬制绿豆汤的秘诀,您不妨试试。

熬美味绿豆汤的5个小秘诀:

秘诀一:将绿豆洗净,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

秘诀二: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20分钟,捞出后放到锅里,再加入足量的凉水,旺火煮40分钟。

秘诀三:将绿豆洗净,放入保温瓶中,倒入开水盖好。3-4个小时后,绿豆粒已涨大变软,再下锅煮,就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绿豆煮烂。

秘诀四:将挑好的绿豆洗净晾干,在铁锅中干炒10分钟左右,然后再煮,绿豆很快就可煮烂。

秘诀五: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冷却后,将绿豆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4个小时,取出再煮,绿豆很快酥烂。

美食知识科普:怎样让“吃饭补铁”更有效? 膳食中补铁5个妙招?


大家都希望能从膳食中补充更多的铁,怎样让“吃饭补铁”更有效呢?今天来介绍5个妙招。

一、多吃水果

餐后吃些水果,如橘子、橙子等都能增加铁的吸收。因为这些水果中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共同作用,能使人体对铁的吸收加倍。尤其建议吃素的人,要多补充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防止缺铁性贫血。

椰子树水果拼盘

二、铁锅煮菜

最好在铁锅中加入水和酸性物质,如醋、西红柿、柠檬等一起煮,让铁锅更多溶出铁质。

三、饭后别马上喝茶或咖啡

一杯茶会降低64%的铁质吸收率,一杯咖啡则会降低39%。台湾营养师公会秘书长黄翠华建议,最好饭前饭后两小时避免喝茶与咖啡。

四、多吃维生素C多的蔬菜

菠菜等蔬菜、谷类和豆类中都富含植酸和草酸。而且,这些食物所含的膳食纤维也会在肠道中与铁结合,使铁排出体外。黄翠华建议可同时摄取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如杏、枣、草莓、黑芝麻、红豆、绿花椰菜、海藻,可改善植酸抑制铁质吸收的不足。

五、早补钙,晚补铁

如果同时摄取高量的钙质,会抑制身体对铁的吸收。建议可以利用早餐摄取所需的钙质,比如乳制品;而午、晚餐就以铁质为主。

放味精的5个常识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能危害健康。 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2、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3、调馅料不宜加味精: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4、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主妇须知5个味精常识


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2、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3、调馅料不宜加味精。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4、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5个方法辨别食物的寒热


核心提示: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食物也有。一般情况下,可从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地理位置、生长季节几方面来辨其寒热。

1.颜色偏绿,性偏寒;颜色偏红,性偏温。

绿色植物接近地面,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

2.味苦、味酸的食品偏寒;味甜、味辛的食品性热。

味苦、味酸的食物性寒,如苦瓜、苦菜、芋头、梅子、木瓜等。

味辛、味甜者,由于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长,所以性热,如大蒜、柿子、石榴等。

3.水生植物偏寒;陆上植物偏热。

藕、海带、紫菜等为寒性。

而长在陆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药、姜等,由于长期埋在土壤中,水分较少,故而性热。

4.背阴食物偏寒;向阳植物偏热。

背阴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湿气重,很少见到阳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

而生长在空中或有向阳性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于接受光照充足,故性偏热。

5.冬、夏季食物性寒;春、秋季食物性热。

在冬天里生长的食物,因为寒气重,故而性偏寒,如大白菜、香菇、白萝卜、冬瓜等。

在夏季生长的食物,由于接收的雨水较多,也性寒,如西瓜、黄瓜、梨等。苹果、橙子等春、秋季食物多偏热性。

山楂水(4-5个月)


食材明细:

山楂片500克,白糖100克。开水1.5公斤。

山楂水(4-5个月)的做法步骤:

(1)将山楂片用凉水快速洗净,除去浮灰,放入盆内。

(2)将开水沏入盆内,盖上盖闷上,至水温下降到微温时,把山楂水盛入杯中,加入白糖,搅至白糖溶解,即可饮用。

制作关键:山楂片要迅速用水冲净,否则,冲慢了山楂片一变软,就洗不干净了。沏山楂片的水要用水,晾温后饮用。此水适宜5个月以上的婴儿食用。

烹饪小妙招


烹饪小妙招,做菜时稍微放些盐,有调节色、香、味的作用。

做肉菜时为了颜色好看,经常先要炒点糖色,比如红烧肉、红烧排骨等。这是因为糖经过加热发生焦糖化反应,产生了漂亮的深红色。肉类含有的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和糖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这些反应会给菜肴带来诱人的香气。糖的甜味和盐的咸味结合,还可以促进菜肴的鲜味,让炖肉更加香醇浓鲜,并起到解腻的作用;糖醋类菜肴中糖和醋混合,可产生一种类似水果的酸甜味,十分开胃可口。

做菜放糖的顺序和时间也很有讲究。炒菜应该先放糖后加盐。虽然糖和盐都有“脱水”作用,但糖的作用比食盐小得多,所以糖可以先放。但是,放糖也不可过早,否则会出现黏锅糊底现象,颜色也变得灰暗。有经验的厨师在烹制烧焖类的菜肴时,都是两次放糖。第一次加少许糖,让调味品充分渗入原料;第二次加糖使卤汁稠浓,色泽美观。

但是不是所有的菜都适合加糖,对于自身风味清淡的蔬菜如西兰花、荷兰豆等,糖的厚重味道会掩盖这些菜的清香,用少量的油盐清炒更好。

肉末菜粥(10个月)


食材明细:

大米或小米250克,肉末150克,青菜200克,配,料:,植物油50克,酱油25克,精盐10克,葱,姜末少许,水2.5公斤。

肉末菜粥(10个月)的做法步骤:

1)将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水,用旺火烧开后,转微火煮透,熬成粥。

2)将绿叶蔬菜切碎,然后将油倒入锅内,下入肉末炒散,葱姜末、酱油炒匀,投入青菜炒几下,放入米粥内,加入精盐尝好味,同熬煮一下即成。

制作关键:熬粥不要放碱,以免破坏营养。粥要熬至稠粘。肉末煸炒一下再与粥同熬。

胡萝卜汤(4-5个月)


食材明细:

胡萝卜500克,白糖50克。清水500克。

胡萝卜汤(4-5个月)的做法步骤:

(1)将胡萝卜洗净,切碎,放入钢精锅内,加入水,上火煮沸约20分钟。

(2)用纱布过滤去渣,加入白糖,调匀,即可饮用。

制作关键:要选用新鲜的胡萝卜作原料。操作时,要切碎、煮烂,去净胡萝卜渣。此菜汁适宜4-5个月的婴儿食用

了解美食:鱼丸原是个美味的陷阱?


时下,越来越多的美味被“速冻”,除了传统的速冻饺子、馄饨外,肉丸、鸡块、海虾,甚至来自原产地的速冻蔬菜,都成了超市的热门之选。由于其方便省时的特点,这种“懒人食品”正快速占领人们的视野和消费者的餐桌。

从通俗的概念讲,速冻食品是指在强冷的环境下,在15分钟左右完成冻结过程,使其在零下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运输、长期保存的食品。通常包括水产类(海虾、冻鱼、虾仁等)、鲜肉类(猪肉、鸡肉等)、火锅类(鱼饺、鱼丸、贡丸等)、主食类(汤圆、水饺、包子)等、裹面油炸类(鸡块、可乐饼、鱿鱼排) 以及素菜类(豌豆、胡萝卜)。

说到速冻食品,人们总有不够新鲜、没营养的顾虑。其实,从营养角度来说,“速冻”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

特别是对于工作繁忙的人,与其一次性把一周需要的新鲜肉菜买回家堆进冰箱,还不如选用速冻食品代替。这是因为,家用冰箱冰冻食物至少要几个小时,而真正的速冻食品是在15—30分钟内达到冰冻效果,这样的“快冻”过程,使食品的分子结构基本维持不变,不会像“慢冻”一样造成营养素流失。

但也不是每种速冻食品都有营养。带馅类和油炸类的速冻食品有共同的缺陷,那就是脂肪含量过高。其次一些贡丸、鱼丸虽然比不上新鲜鱼肉的鲜美,但吃起来却特别鲜,这是因为速冻食品中都加入了不少味精和高鲜调味料。

数据显示,鱼丸等速冻食品的盐分是新鲜五花肉的4—5倍,钠含量很高,对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患者的危害不言而喻。而且,要维持肉制品最起码的适口性,其脂肪含量不能低于20%。而贡丸、鱼丸的鲜嫩度、多汁性和香味都是用高脂肪换来的。研究表明,6颗鱼丸吃下去,就等于1碗饭的热量。 (来源:科技日报)

健康食疗《5个妙招熬出绝美味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健康美味杂粮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