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人对美食有着痴迷的追求,很多人将吃美食视为生活美食好的象征,美食让我们的感官充分体验了美妙的刺激,所以人们喜欢美食是有理由的。你对美食的喜好程度怎么样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专家教你烹饪小窍门”,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窍门1:羊肉去膻味 方法一: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

方法二:每1000g羊肉放绿豆5g,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方法三: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

方法四:1000g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g。

方法五:水烧开后加羊肉1000g、醋50g,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窍门2:炖牛肉烂得快

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1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可以使牛肉炖得快而烂且味道鲜美。

窍门3:熬骨头汤保鲜少油腻

方法一:加1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方法二: 熬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窍门4:煮水饺不粘连

方法一:在锅中加少许盐可防止水开时外溢。

方法二: 在水里放1棵大葱后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

窍门5:煮新笋熟得快

方法一:用开水熟得快,且松脆可口。

方法二:加几片薄荷叶或盐可防止笋熟后体积缩小。

窍门6:防煮猪肚变硬

方法一:煮熟后再放盐,否则,猪肚会缩得像牛筋一般硬。

方法二:煮熟后,将猪肚切成长块,放在碗里加一些鲜汤再蒸一会儿,猪肚便会加厚1倍。

97msW.com相关推荐

美食问答:专家教你吃鱼头?


大街上,以鱼头做招牌的火锅店、沙锅店越来越多,集贸市场上的小贩也将鱼头剁下来,卖个好价钱。然而近来有消息说,鱼头是鱼体内毒素富集的地方,不能多吃。这一说法不免令消费者忐忑不安。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鱼类研究专家沈庭栋研究员。沈庭栋告诉记者,南方的老百姓很早就有吃鱼头的习惯,而且大多是吃鳙鱼(又叫花鲢鱼,俗称胖头鱼)头。鱼体内有两种不饱和脂肪酸:22碳六烯酸(DHA)和20碳五烯酸(EPA),对清理和软化血管、降血脂以及健脑、延缓衰老都非常有好处。DHA和EPA在鱼油中的含量要高于鱼肉,而鱼油又相对集中在鱼头内。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吃鱼头对人的健康的确有益。

沈庭栋又告诉记者,鱼是通过鳃和肝、肾等器官向外排除毒素,其中鳃不仅是鱼的呼吸器官,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排毒器官,这也是人们吃鱼都要摘除鱼鳃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鱼头内不会有毒素存在,吃鱼头是安全的。但由于近年来整体环境恶化引致水域和生态植物链污染,加之有的养殖者在饲料里添加化学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鱼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加,且难以排出,也蓄积到鱼油相对集中的鱼头中去。

据沈庭栋介绍,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条例》对水产品的安全生产标准做了专门的规定。此后,一系列旨在防止污染的“健康养殖”技术已全面运用到渔业养殖中。“健康养殖”主要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根本上防止水域污染,二是推广环保型饲料,对添加剂严加控制,三是立足于“生态防病”,大大减少防治鱼病药物的投放量。此外,渔政监督管理部门不仅要定期对渔场、饲料基地进行年检,发放生产、养殖许可证,还要随时对水质、饲料乃至市场投放等关键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和执法检查。采访中,沈庭栋说,为保证食用安全,消费者应尽量从正规的、有监管的集贸市场购买鲜鱼和其他水产品。

至于说到时下吃鱼头的饮食时尚,沈庭栋认为,鱼头上的肉很少,而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不仅丰富(高达25%~30%),而且其中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也较多,所以,不少专家都提倡人们,尤其是北方、内陆地区的人们,应尽量多摄入鱼肉制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的消费者担心吃鱼头会得寄生虫病,对此,沈庭栋解释说,时下人们吃鱼头多采用炖、煮、炸等方式,经高温处理后,寄生虫大多都能被杀灭。

西红柿烹饪小窍门


西红柿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在西红柿的食疗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的情况下,西红柿的烹饪技巧也应该掌握一下。 1、西红柿去蒂

由于西红柿上绿色的蒂有草腥味、又硬,是不能吃的部位,所以使用前要先切除。

这时可将整颗西红柿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刀尖插入蒂的地方,转一圈,然后再挖起。不过因为西红柿会滑动,所以用手拿着切很危险,因此可将菜刀面向蒂的中心,斜斜地沿着蒂的边缘划一圈刻痕,就能切得很漂亮了。

而要使用西红柿时,也可将西红柿对切,并在蒂的地方划V字形就能将蒂切除。再补充一点,西红柿的蒂如果看起来很鲜绿、没有枯萎的话,就表示这是颗新鲜的西红柿。

2、西红柿去籽

挖掉西红柿籽后再做菜,菜就不会变得水水的

若能在加热西红柿食用之前先将种子挖除,口感就会变得比较好,也不会让菜变得水水的。

要去籽时,首先要将去完蒂的西红柿对切,用汤匙或手指将中间的籽挖除,之后切口朝下稍微静置一会儿,再用厨房纸巾擦拭,就能将水分去除了。另外,若能先用热水把西红柿剥皮之后再去籽,味道就会更浓郁,也能让整道菜的美味更加提升。

3、西红柿去皮

用热水氽烫过,就能轻松剥除西红柿皮

用菜刀剥西红柿皮是件困难的事,所以我们通常会用氽烫的方式来剥皮。用氽烫的方式来剥皮不会留下缺口,所以不论是用来做色拉、热炒或炖煮,都能满足挑剔的口感。剥西红柿皮的方法大致如下:

先在锅内装入能淹过西红柿高度的水,将水煮沸;西红柿去蒂后,将原本有蒂的部位朝下放进水里。约经过5~10秒钟后,用漏勺将西红柿捞起泡冷水,当表皮破裂时就能将皮剥起来了。已经成熟的西红柿可快速烫一下即可,青涩的西红柿则要烫久一点。另外,剥完皮的西红柿不要泡水,只需将水分擦干即可。

不过,如果只要剥一颗西红柿的话,就不需要用水煮,直接用火烤就可以了。只要去蒂之后用叉子叉着,直接在火上烤,烤到整颗西红柿的皮都裂开之后,即可泡水剥除。

分享烹饪的小窍门


常常因为一些烹饪过程中的小问题耗时费力,而做出的菜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味可口,这里介绍一些烹饪小窍门,跟主妇朋友们一起分享。 窍门1 羊肉去膻味

方法一: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

方法二:每1000g羊肉放绿豆5g,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方法三: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

方法四:1000g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g.

方法五:水烧开后加羊肉1000g、醋50g,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窍门2 炖牛肉烂得快

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1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可以使牛肉炖得快而烂且味道鲜美。

窍门3 熬骨头汤保鲜少油腻

方法一:加1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方法二:熬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窍门4 煮水饺不粘连

方法一:在锅中加少许盐可防止水开时外溢。

方法二:在水里放1棵大葱后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

窍门5 煮新笋熟得快

方法一:用开水熟得快,且松脆可口。

方法二:加几片薄荷叶或盐可防止笋熟后体积缩小。

窍门6 防煮猪肚变硬

方法一:煮熟后再放盐,否则,猪肚会缩得像牛筋一般硬。

方法二:煮熟后,将猪肚切成长块,放在碗里加一些鲜汤再蒸一会儿,猪肚便会加厚1倍。

窍门7 炖老鸡前用醋泡

方法一:在宰杀鸡之前,先给鸡灌1汤匙食醋,然后再杀,用文火炖,就会煮得烂熟。

方法二:在锅内加20~30颗黄豆同炖,熟得快且味道鲜。

方法三:放3~4枚山楂,鸡肉易烂。

方法四:把鸡先用凉水或少许食醋泡2小时,再用微火炖,肉就会变得香嫩可口。

窍门8 煎鸡蛋油微热时下锅

方法一:在蛋黄即将凝固时浇一点冷开水,煎出的蛋又黄又嫩。

方法二:在平底锅放足油,油微热时蛋下锅,鸡蛋慢慢变熟,外观美,不粘锅。

方法三:在热油中洒点面粉,蛋会煎得黄亮好看,油也不易溅出锅外。

窍门9 炒鸡蛋加少量砂糖

方法一:加入几滴醋,炒出的蛋松软可口。

方法二:加入少量砂糖,会使蛋白质凝固时间延长,同时砂糖还具有保水性,这样炒出的蛋蓬松柔软。

窍门10 炸猪排前割几个切口

在有筋的地方割2~3个切口,炸出的猪排不会收缩。

煮出美味的烹饪小窍门


常常因为一些烹饪过程中的小问题耗时费力,而做出的菜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味可口,这里介绍一些烹饪小窍门,跟主妇朋友们一起分享。 窍门1 羊肉去膻味

方法一: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

方法二:每1000g羊肉放绿豆5g,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方法三: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

方法四:1000g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g。

方法五:水烧开后加羊肉1000g、醋50g,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窍门2 炖牛肉烂得快

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1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可以使牛肉炖得快而烂且味道鲜美。

窍门3 熬骨头汤保鲜少油腻

方法一:加1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方法二:熬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窍门4 煮水饺不粘连

方法一:在锅中加少许盐可防止水开时外溢。

方法二:在水里放1棵大葱后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

窍门5 煮新笋熟得快

方法一:用开水熟得快,且松脆可口。

方法二:加几片薄荷叶或盐可防止笋熟后体积缩小。

炖肉小窍门


平菇炖肉烹调羊肉、牛肉和猪肉时各有一个窍门,那就是“羊肉萝卜牛肉茶,猪肉文火加山楂”。这是因为,在煮(炖)羊肉时,放进一个大白萝卜,萝卜上钻几个眼儿,羊肉的膻腥味就可以去掉了。为了使牛肉炖得快,炖得烂,往牛肉锅放点茶叶,很快就可以把牛肉煮烂。茶叶约为泡一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放入炖锅中和牛肉同煮。 在炖煮猪肉时,不宜用旺火煮,盐也不宜放得过早,更不要在中途加水。用小火炖猪肉时,放几个山楂,不仅肉烂得快,而且还能增鲜。

汤鲜肉美用水有讲究, 有经验的厨师在熬汤时通常是一次加足冷水慢慢地熬。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或开水,肉的表面突然遇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里层的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中,这样熬出来的汤就不怎么鲜了,但是肉的味道却很鲜美。因此,要使肉味道鲜美,就要将肉放在热水里煮。

而如果想使肉汤味鲜,可把肉放在冷水中慢慢地煮。熬汤时,要一次性加足冷水,并慢慢地加温熬炖,肉中的蛋白质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中,汤的味道就会鲜美无比。

另外,熬汤时不宜过早放盐,因为盐能使肉里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凝固,影响汤的鲜美。

做菜省油小窍门


虽然食用油让食物吃起来更香,但摄入过量也可能诱发各种疾病。在烹饪过程中掌握一些小窍门,既可以省油又能保证健康。 “水滑法”烹调菜肴:将原料配好,加入调味品,上浆煨好。然后,倒入开水中滑开取出,置于加少量食油的炒锅内煸炒上汁。 炒青菜:将青菜洗净浸泡在清水中,在锅内放入少许油,将青菜放入锅中,盖上锅盖开中小火。待2到3分钟后,锅边有蒸汽冒出,打开锅盖,放入调味料搅拌一下即可食用。 烧茄子:茄子不要切得太大;其次,烧制前把切好的茄子用盐腌一下,待水分浸出后再下锅;最后,锅烧热后先将茄子放入干煸,减少水分后再用油煸炒即可。 煮红烧肉:将五花肉洗净切好,配料备好。在锅内放糖、酱油,开中火。待糖溶解后,放入肉和配料,加入半杯料酒,搅拌均匀。盖上锅盖,调小火,20分钟后就可食用。 炸面包片、馒头片:将面包片、馒头片逐一蘸水放入锅中,炸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 此外,过油、淋明油的方式会使菜品食用油用量超过50克,尽量不要在菜肴表面淋明油。

烹饪小窍门 美味煮食一点通


常常因为一些烹饪过程中的小问题耗时费力,而做出的菜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味可口,这里介绍一些烹饪小窍门,跟主妇朋友们一起分享。

窍门1 羊肉去膻味

方法一: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

方法二:每1000g羊肉放绿豆5g,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方法三: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

方法四:1000g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g。

方法五:水烧开后加羊肉1000g、醋50g,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窍门2 炖牛肉烂得快

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1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可以使牛肉炖得快而烂且味道鲜美。

窍门3 熬骨头汤保鲜少油腻

方法一:加1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方法二: 熬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窍门4 煮水饺不粘连

方法一:在锅中加少许盐可防止水开时外溢。

方法二: 在水里放1棵大葱后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

窍门5 煮新笋熟得快

方法一:用开水熟得快,且松脆可口。

方法二:加几片薄荷叶或盐可防止笋熟后体积缩小。

窍门6 防煮猪肚变硬

方法一:煮熟后再放盐,否则,猪肚会缩得像牛筋一般硬。

方法二:煮熟后,将猪肚切成长块,放在碗里加一些鲜汤再蒸一会儿,猪肚便会加厚1倍。

窍门7 炖老鸡前用醋泡

方法一:在宰杀鸡之前,先给鸡灌1汤匙食醋,然后再杀,用文火炖,就会煮得烂熟。

方法二:在锅内加20~30颗黄豆同炖,熟得快且味道鲜。

方法三:放3~4枚山楂,鸡肉易烂。

方法四:把鸡先用凉水或少许食醋泡2小时,再用微火炖,肉就会变得香嫩可口。

窍门8 煎鸡蛋油微热时下锅

方法一:在蛋黄即将凝固时浇一点冷开水,煎出的蛋又黄又嫩。

方法二:在平底锅放足油,油微热时蛋下锅,鸡蛋慢慢变熟,外观美,不粘锅。

方法三:在热油中洒点面粉,蛋会煎得黄亮好看,油也不易溅出锅外。

窍门9 炒鸡蛋加少量砂糖

方法一:加入几滴醋,炒出的蛋松软可口。

方法二:加入少量砂糖,会使蛋白质凝固时间延长,同时砂糖还具有保水性,这样炒出的蛋蓬松柔软。

窍门10 炸猪排前割几个切口

在有筋的地方割2~3个切口,炸出的猪排不会收缩。

窍门11 炸鸡肉要先腌后炸

先将鸡肉腌制一会儿,封上保鲜膜放入冰箱,20分钟后再取出入锅炸,这样炸出的鸡肉酥脆可口。

窍门12 炒茄子锅里放点醋

在锅里放点醋,炒出的茄子颜色不会变黑。

巧妇做饭的小窍门


煮稀饭滴几滴芝麻油,煮沸后把火弄小一点,这样不外溢,味鲜。另外,待锅里水烧 到50—60℃时再下米,可防锅糊。稀饭快好时,放少许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在里面,味更鲜,更爽,有营养,易消化。 煮水饺饺子下锅后如果敞锅煮,水温不会太高,能达到100℃左右,随着水沸腾,饺子会不停地翻滚,饺子皮就煮得均匀,不易破裂。待饺子皮煮熟后再盖上锅盖,水温上升,饺馅就容易熟透,而且汤清,不粘连,味好。

煮面条煮水面时若在水里加一汤匙油,面条就不会粘连,而且能防面汤泡沫溢出锅外。煮挂面时水八成开即下面,放面后搅动几下,盖锅煮沸,再揭盖加点冷水,盖锅煮沸即热。

煮陈米饭城里人大多吃陈米,将陈米淘4—6遍,浸泡2小时左右再煮,煮时放入半汤匙食油,旺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熟,即像新米饭一样又鲜又香。

煮牛奶煮牛奶若用文火,牛奶中的维生素会受到空气氧化而被破坏,因此,煮牛奶仍需用旺火烧开,见沸拿开,等10秒钟左右再放火上烧开,如此煮三四次即可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杀死牛奶中的布鲁氏杆菌。

煮肉妙法如果要使肉烂得快,可在锅里放几片山楂或几片萝卜片;如果用热水煮肉则味美,冷水煮肉则肉香;如果煮牛肉,先涂一层芥末,12小时后加少许醋,或用纱布包一撮茶叶与牛肉同煮,则易熟快烂;如果煮的是咸肉,则可在锅里放几颗钻有小孔的核桃仁与肉一起煮,就没有咸肉的臭味了。

煮骨头汤水开后加少许醋,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便于吸收利用,汤味也更加鲜美。

巧除鲜鱼腥味等鱼加热后再放生姜,或放少许醋烹调,或在汤里放几颗大枣与桔皮,均可去腥增鲜美味。

炖鸡肉鸡杀后放5—6小时左右,待鸡肉表面产生一层光亮的薄膜再下锅,味更美。先将水烧开再放鸡炖的汤更鲜。盐腌渍过的鸡肉,冷水时放进锅炖好些。鸡汤在食用前才放盐味更鲜。

菜肴鲜香小窍门


为使菜肴“生香”,厨师常用下面五种技法: 1.借香 原料本身无香味,亦无异味,要烹制出香味,只有靠借香。如海参、鱿鱼、燕窝等诸多干货,在初加工时,历经油发、水煮、反复漂洗,虽本身营养丰富,但所具有的挥发性香味基质甚微,故均寡而无味。菜肴的香味便只有从其他原料或调味香料中去借。

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具有挥发性的辛香料炝锅;二是与禽、肉类(或其鲜汤)共同加热。具体操作时,厨师常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香味更加浓郁。

2.合香 原料本身虽有香味基质,但含量不足或单一,则可与其他原料或调料合烹,此为“合香”。

例如,烹制动物性原料,常要加入适量的植物性原料。这样做,不仅在营养互补方面很有益处,而且还可以使各种香味基质在加热过程中融溶、扬溢,散发出更丰富的复合香味。动物性原料中的肉鲜味挥发基质肌苷酸、谷氨酸等与植物性原料中的鲜味主体谷氨酸、一磷酸腺苷5’-乌苷酸等,在加热时一齐迅速分解,在挥发中产生凝集,形成具有复合香味的聚合团,也就我们所说的合香混合体。

3. 点香 某些原料在加热过程中,虽有香气味产生,但不够“冲”;或根据菜肴的要求,还略有欠缺,此时可加入适当的原料或调味料补缀,谓之“点香”。

烹制菜肴,在出勺之前往往要滴点香油,加些香菜、葱末、姜未、胡椒粉,或在菜肴装盘后撒椒盐、油烹姜丝等,即是运用这些具有挥发性香味原料或调味品,通过瞬时加热,使其香味基质迅速挥发、溢出,达到既调“香”,又调味的目的。

4.裱香 有一些菜肴,需要特殊的浓烈香味覆盖其表,以特殊的风味引起食者的强烈食欲。这时常用裱香这一技法。

熏肉、熏鸡、熏鱼等食品制作,运用不同的加热手段和熏料(也称裱香料)制作而成。常用的熏料:锯末(红松)、白糖、茶叶、大米、松柏枝、香樟树叶,在加热时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不同的香味挥发基质,如:酚类、醇类、有机酸、羰基化合物等。它们不仅能为食品带来独特的风味,而且还具有抑菌、抗氧化作用,使食品得以久存。

5.提香 通过一定的加热时间,使菜肴原料、调料中的含香基质充分溢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香味素,产生最理想的香味效应,即谓之“提香”。

一般速成菜,由于原料和香辛调味的加热时间短,再加上原料托糊、上浆等原因,原料内部的香味素并未充分溢出。而烧、焖、扒、炖、熬等需较长时间加热的菜肴,则为充分利用香味素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肉类及部分香辛料,如:花椒、大料、丁香、桂皮等调味料的加热时间,应控制在三小时以内。因为在这个时间内,各种香味物质随着加热时间延长而溢出量增加,香味也更加浓郁,但超过三小时以后,其呈味、呈香物质的挥发则趋于减弱。

所以,菜肴的提香,应视原料和调味料的质与量来决定“提香”的时间。

做鱼的小窍门


做鱼其实并不是太简单,教你一点小窍门,让你做鱼得心应手,美味可口。

1.做鱼汤必需用凉水,并一次把水加足,就会冲淡原汁的鲜味。

2.烹制鱼汤加少许啤酒,汤熟后不仅鱼肉嫩白,而且汤鲜味美。

3.把收拾好的鱼片放到牛奶里泡一下,取出后裹一层干面粉,再入热油锅炸制,其味格外鲜美。

4.烹调不太新鲜的鱼类菜肴时,加点醋,可去异味。

5.在炒鱼片或做鱼丸时,加些白糖,鱼片和鱼丸就不容易溶烂。

6.烧鱼时不宜过早放姜,应待到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放姜,这样,姜才能真正发挥其去腥增香的效能。

7.在烹制脂肪较多的鱼类时,加些白酒,能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腻。

8.鱼放在冰箱冷冻时,往往会变得很干硬。如果把鱼放在盐水中再冷冻,鱼就不会发干了。

9.在烹制鱼类菜肴时放点醋,可以去腥增鲜,使鱼刺软化,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10.蒸鱼时,应待水开后再把鱼放入蒸锅,以最短的时间蒸好,这样,则鲜味更浓。

掌握实用烹饪小窍门 从此跟厨房新手说拜拜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烹饪小窍门,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后,会让你做菜烹饪事倍功半,味道还很好,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烹饪小窍门,以方便大家运用和借鉴。希望能帮助筒子们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饮食方面的一些小烦恼,下面,和本网站一起看看都是哪些烹饪小窍门吧。

巧去菜腻味的技巧

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或鱼类时,如加入一点啤酒不仅能帮助脂肪溶解,而且还会使菜变得清淡爽口,香而不腻。

醋加多了补救技巧

菜里的醋过多,可加适量的米酒,酸味就会减轻。

保持菜本色的技巧

有句话叫色衰则味败,说明菜的色泽在烹炒过程中被破坏影响了菜的美感,还会失去菜的鲜味。以下四种方法教你在烹调时保持菜的本色。

1、盐水浸渍:对鲜嫩的蔬菜可用淡盐水浸渍几分钟,然后控去水分在炒制,除保持色泽外,还可使菜质清新脆嫩。

2、热水浸烫:对于不需要焯水的蔬菜可用60-70℃热水烫,这样叶绿素水解酶失去活性从而保持了鲜绿色。

3、适时盖锅:叶绿色中含有镁元素,它会被蔬菜中的有机酸替代出来,生成一种黄色物质,如果放入菜就将锅盖严,此种物质在锅内会使菜褪色变黄。正确姿势是先敞锅炒,使这种物质受热挥发后再盖好锅盖。

4、加碱:在炒菜时加一些碱或小苏打,叶绿素在碱水中不易被有机酸破坏,可使蔬菜更加碧绿鲜艳,并能增加蛋白质溶解度,使原料组织膨胀,易于煮熟,但碱会破坏维生素,除非特别的美观需要不建议添加。

炒肉加水更鲜美

烹炒肉丝、肉片时,除往切好的肉片里加入酱油、葱、姜、淀粉等辅料外,如果适量加点水搅拌均匀效果更理想。炒时,待锅内油热时倒入并迅速翻炒,再加少量水翻炒,并加入其他菜炒熟就可以。这样可以控制和弥补大火爆炒时肉内水分的损失,炒出的肉也更加柔嫩鲜美。

巧除菜锅腥味

炒菜锅烧过鱼后会有一股腥味,可将少量茶叶放在锅里煮十几分钟,锅内的腥味就被去除了。

菜汤太咸的补救技巧

在做汤时汤如果做咸了,可以往咸汤里打一个鸡蛋进去,因为鸡蛋可以吸收汤里的咸味,使汤变得淡一些。

炒豆腐防碎技巧

为了防止豆腐被炒碎,往往习惯用开水把豆腐焯一下,这种方法既浪费燃料也浪费时间。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豆腐放到淡盐水中浸泡半小时就不容易破碎了。

巧去豆腐卤水味

豆腐一般都会有一股卤水味,豆腐下锅前,如在开水中浸泡十分钟,便可除去卤水味,这样做出的豆腐不但口感好,而且味美香甜。

炒醋溜土豆丝技巧

炒醋溜土豆丝要大火,而且醋要先放。先放醋可以让醋的酸味挥发一部分,发挥醋的香味。这样醋溜土豆丝的味道会比较柔和。

妙手生香,很多时候会一些烹饪小窍门会让你事半功倍。掌握烹饪小窍门,跟厨房新手说拜拜!享美食,乐饮食!

炒菜小窍门 帮你做好菜


炒牛肉片:炒牛肉片之前,先用啤酒将面粉调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匀后腌30分钟,啤酒中的酶能使一些蛋白质分解,可增加牛肉的鲜嫩程度。 炒猪肉片:将切好的肉片放在漏勺里,在开水中晃动几下,待肉刚变色时就起水,沥去水分,然后再下炒锅,只需3-4分钟就能熟,并且鲜嫩可口。

炒腰花:腰花切好后,加少许白醋,用水浸泡10分钟,腰花会发大,无血水,炒熟后洁白爽口。

炒猪肝:炒猪肝前,可用点儿白醋渍一下,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炒熟的猪肝口感特好。

炒鲜虾:炒鲜虾之前,可用浸泡桂皮的沸水冲烫一下,这样炒出来的虾,味道更鲜美。

炒虾仁:将虾仁放入碗内,每250克虾仁加入精盐、食用碱粉1-1.5克,用手轻轻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干净。这样能使炒出的虾仁透明如水晶,爽嫩而可口。

炒鸡蛋: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温水搅拌均匀,倒入油锅里炒,炒时往锅里滴少许酒,这样炒出的鸡蛋蓬松、鲜嫩、可口。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专家教你烹饪小窍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健康食疗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菜谱专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