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人历来重视口腹之欲的满足,吃得饱,吃得好,是每个人一生的基本追求,每天我们的味觉和嗅觉都在体验着美食的精彩绝伦,希望你不要错中生活中的每一道美食。你是怎么看待美食的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做鱼的小窍门,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做鱼其实并不是太简单,教你一点小窍门,让你做鱼得心应手,美味可口。

1.做鱼汤必需用凉水,并一次把水加足,就会冲淡原汁的鲜味。

2.烹制鱼汤加少许啤酒,汤熟后不仅鱼肉嫩白,而且汤鲜味美。

3.把收拾好的鱼片放到牛奶里泡一下,取出后裹一层干面粉,再入热油锅炸制,其味格外鲜美。

4.烹调不太新鲜的鱼类菜肴时,加点醋,可去异味。

5.在炒鱼片或做鱼丸时,加些白糖,鱼片和鱼丸就不容易溶烂。

6.烧鱼时不宜过早放姜,应待到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放姜,这样,姜才能真正发挥其去腥增香的效能。

7.在烹制脂肪较多的鱼类时,加些白酒,能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腻。

8.鱼放在冰箱冷冻时,往往会变得很干硬。如果把鱼放在盐水中再冷冻,鱼就不会发干了。

9.在烹制鱼类菜肴时放点醋,可以去腥增鲜,使鱼刺软化,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10.蒸鱼时,应待水开后再把鱼放入蒸锅,以最短的时间蒸好,这样,则鲜味更浓。

97msW.com相关推荐

巧妇做饭的小窍门


煮稀饭滴几滴芝麻油,煮沸后把火弄小一点,这样不外溢,味鲜。另外,待锅里水烧 到50—60℃时再下米,可防锅糊。稀饭快好时,放少许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在里面,味更鲜,更爽,有营养,易消化。 煮水饺饺子下锅后如果敞锅煮,水温不会太高,能达到100℃左右,随着水沸腾,饺子会不停地翻滚,饺子皮就煮得均匀,不易破裂。待饺子皮煮熟后再盖上锅盖,水温上升,饺馅就容易熟透,而且汤清,不粘连,味好。

煮面条煮水面时若在水里加一汤匙油,面条就不会粘连,而且能防面汤泡沫溢出锅外。煮挂面时水八成开即下面,放面后搅动几下,盖锅煮沸,再揭盖加点冷水,盖锅煮沸即热。

煮陈米饭城里人大多吃陈米,将陈米淘4—6遍,浸泡2小时左右再煮,煮时放入半汤匙食油,旺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熟,即像新米饭一样又鲜又香。

煮牛奶煮牛奶若用文火,牛奶中的维生素会受到空气氧化而被破坏,因此,煮牛奶仍需用旺火烧开,见沸拿开,等10秒钟左右再放火上烧开,如此煮三四次即可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杀死牛奶中的布鲁氏杆菌。

煮肉妙法如果要使肉烂得快,可在锅里放几片山楂或几片萝卜片;如果用热水煮肉则味美,冷水煮肉则肉香;如果煮牛肉,先涂一层芥末,12小时后加少许醋,或用纱布包一撮茶叶与牛肉同煮,则易熟快烂;如果煮的是咸肉,则可在锅里放几颗钻有小孔的核桃仁与肉一起煮,就没有咸肉的臭味了。

煮骨头汤水开后加少许醋,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便于吸收利用,汤味也更加鲜美。

巧除鲜鱼腥味等鱼加热后再放生姜,或放少许醋烹调,或在汤里放几颗大枣与桔皮,均可去腥增鲜美味。

炖鸡肉鸡杀后放5—6小时左右,待鸡肉表面产生一层光亮的薄膜再下锅,味更美。先将水烧开再放鸡炖的汤更鲜。盐腌渍过的鸡肉,冷水时放进锅炖好些。鸡汤在食用前才放盐味更鲜。

分享烹饪的小窍门


常常因为一些烹饪过程中的小问题耗时费力,而做出的菜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味可口,这里介绍一些烹饪小窍门,跟主妇朋友们一起分享。 窍门1 羊肉去膻味

方法一: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

方法二:每1000g羊肉放绿豆5g,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方法三: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

方法四:1000g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g.

方法五:水烧开后加羊肉1000g、醋50g,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窍门2 炖牛肉烂得快

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1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可以使牛肉炖得快而烂且味道鲜美。

窍门3 熬骨头汤保鲜少油腻

方法一:加1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方法二:熬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窍门4 煮水饺不粘连

方法一:在锅中加少许盐可防止水开时外溢。

方法二:在水里放1棵大葱后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

窍门5 煮新笋熟得快

方法一:用开水熟得快,且松脆可口。

方法二:加几片薄荷叶或盐可防止笋熟后体积缩小。

窍门6 防煮猪肚变硬

方法一:煮熟后再放盐,否则,猪肚会缩得像牛筋一般硬。

方法二:煮熟后,将猪肚切成长块,放在碗里加一些鲜汤再蒸一会儿,猪肚便会加厚1倍。

窍门7 炖老鸡前用醋泡

方法一:在宰杀鸡之前,先给鸡灌1汤匙食醋,然后再杀,用文火炖,就会煮得烂熟。

方法二:在锅内加20~30颗黄豆同炖,熟得快且味道鲜。

方法三:放3~4枚山楂,鸡肉易烂。

方法四:把鸡先用凉水或少许食醋泡2小时,再用微火炖,肉就会变得香嫩可口。

窍门8 煎鸡蛋油微热时下锅

方法一:在蛋黄即将凝固时浇一点冷开水,煎出的蛋又黄又嫩。

方法二:在平底锅放足油,油微热时蛋下锅,鸡蛋慢慢变熟,外观美,不粘锅。

方法三:在热油中洒点面粉,蛋会煎得黄亮好看,油也不易溅出锅外。

窍门9 炒鸡蛋加少量砂糖

方法一:加入几滴醋,炒出的蛋松软可口。

方法二:加入少量砂糖,会使蛋白质凝固时间延长,同时砂糖还具有保水性,这样炒出的蛋蓬松柔软。

窍门10 炸猪排前割几个切口

在有筋的地方割2~3个切口,炸出的猪排不会收缩。

做菜省油小窍门


虽然食用油让食物吃起来更香,但摄入过量也可能诱发各种疾病。在烹饪过程中掌握一些小窍门,既可以省油又能保证健康。 “水滑法”烹调菜肴:将原料配好,加入调味品,上浆煨好。然后,倒入开水中滑开取出,置于加少量食油的炒锅内煸炒上汁。 炒青菜:将青菜洗净浸泡在清水中,在锅内放入少许油,将青菜放入锅中,盖上锅盖开中小火。待2到3分钟后,锅边有蒸汽冒出,打开锅盖,放入调味料搅拌一下即可食用。 烧茄子:茄子不要切得太大;其次,烧制前把切好的茄子用盐腌一下,待水分浸出后再下锅;最后,锅烧热后先将茄子放入干煸,减少水分后再用油煸炒即可。 煮红烧肉:将五花肉洗净切好,配料备好。在锅内放糖、酱油,开中火。待糖溶解后,放入肉和配料,加入半杯料酒,搅拌均匀。盖上锅盖,调小火,20分钟后就可食用。 炸面包片、馒头片:将面包片、馒头片逐一蘸水放入锅中,炸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 此外,过油、淋明油的方式会使菜品食用油用量超过50克,尽量不要在菜肴表面淋明油。

西红柿烹饪小窍门


西红柿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在西红柿的食疗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的情况下,西红柿的烹饪技巧也应该掌握一下。 1、西红柿去蒂

由于西红柿上绿色的蒂有草腥味、又硬,是不能吃的部位,所以使用前要先切除。

这时可将整颗西红柿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刀尖插入蒂的地方,转一圈,然后再挖起。不过因为西红柿会滑动,所以用手拿着切很危险,因此可将菜刀面向蒂的中心,斜斜地沿着蒂的边缘划一圈刻痕,就能切得很漂亮了。

而要使用西红柿时,也可将西红柿对切,并在蒂的地方划V字形就能将蒂切除。再补充一点,西红柿的蒂如果看起来很鲜绿、没有枯萎的话,就表示这是颗新鲜的西红柿。

2、西红柿去籽

挖掉西红柿籽后再做菜,菜就不会变得水水的

若能在加热西红柿食用之前先将种子挖除,口感就会变得比较好,也不会让菜变得水水的。

要去籽时,首先要将去完蒂的西红柿对切,用汤匙或手指将中间的籽挖除,之后切口朝下稍微静置一会儿,再用厨房纸巾擦拭,就能将水分去除了。另外,若能先用热水把西红柿剥皮之后再去籽,味道就会更浓郁,也能让整道菜的美味更加提升。

3、西红柿去皮

用热水氽烫过,就能轻松剥除西红柿皮

用菜刀剥西红柿皮是件困难的事,所以我们通常会用氽烫的方式来剥皮。用氽烫的方式来剥皮不会留下缺口,所以不论是用来做色拉、热炒或炖煮,都能满足挑剔的口感。剥西红柿皮的方法大致如下:

先在锅内装入能淹过西红柿高度的水,将水煮沸;西红柿去蒂后,将原本有蒂的部位朝下放进水里。约经过5~10秒钟后,用漏勺将西红柿捞起泡冷水,当表皮破裂时就能将皮剥起来了。已经成熟的西红柿可快速烫一下即可,青涩的西红柿则要烫久一点。另外,剥完皮的西红柿不要泡水,只需将水分擦干即可。

不过,如果只要剥一颗西红柿的话,就不需要用水煮,直接用火烤就可以了。只要去蒂之后用叉子叉着,直接在火上烤,烤到整颗西红柿的皮都裂开之后,即可泡水剥除。

如何挑选水果的小窍门


香蕉:不要挑两头有绿色的,那都是经过处理的,并且个儿不要太大,小些的香蕉才好,圆润没有棱角的,正常黄色,略带芝麻点的。才是好香蕉。 草莓:不要挑选色泽太红的,颜色越是鲜艳味道就越酸,红里带点白的草莓最是香甜了。买草莓的时候不要选个非常大,形状特奇怪的那种,要选大小一致的,小一点更安全。

猕猴桃:选猕猴桃一定要选头尖尖像只小鸡嘴巴的,而不要选扁扁像鸭嘴的。鸭嘴状的很多是用了激素,真正自然熟的弥猴桃整个果实都是软的,挑选时买颜色略深的那种,即接近土黄色的外皮,这是日照充足的象征,也更甜。猕猴桃要挑选接蒂处是嫩绿色的,这种的新鲜。

柚子:挑选柚子首先要掌握“不倒翁”的原则,选扁圆形、颈短的柚子为好(底部是平面更佳)。其次如果柚子皮细洁颜色呈淡黄或橙黄的,说明柚子的成熟度高汁多味甜。柚子皮的厚度决定柚子的甜度和水分,同样大小的柚子要挑选份量重的。用力按压时不易按下的说明囊内紧实质量好,若个大而份量轻则皮厚肉少,味道一般。

煮出美味的烹饪小窍门


常常因为一些烹饪过程中的小问题耗时费力,而做出的菜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味可口,这里介绍一些烹饪小窍门,跟主妇朋友们一起分享。 窍门1 羊肉去膻味

方法一: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

方法二:每1000g羊肉放绿豆5g,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方法三: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

方法四:1000g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g。

方法五:水烧开后加羊肉1000g、醋50g,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窍门2 炖牛肉烂得快

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1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可以使牛肉炖得快而烂且味道鲜美。

窍门3 熬骨头汤保鲜少油腻

方法一:加1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方法二:熬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窍门4 煮水饺不粘连

方法一:在锅中加少许盐可防止水开时外溢。

方法二:在水里放1棵大葱后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

窍门5 煮新笋熟得快

方法一:用开水熟得快,且松脆可口。

方法二:加几片薄荷叶或盐可防止笋熟后体积缩小。

菜肴鲜香小窍门


为使菜肴“生香”,厨师常用下面五种技法: 1.借香 原料本身无香味,亦无异味,要烹制出香味,只有靠借香。如海参、鱿鱼、燕窝等诸多干货,在初加工时,历经油发、水煮、反复漂洗,虽本身营养丰富,但所具有的挥发性香味基质甚微,故均寡而无味。菜肴的香味便只有从其他原料或调味香料中去借。

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具有挥发性的辛香料炝锅;二是与禽、肉类(或其鲜汤)共同加热。具体操作时,厨师常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香味更加浓郁。

2.合香 原料本身虽有香味基质,但含量不足或单一,则可与其他原料或调料合烹,此为“合香”。

例如,烹制动物性原料,常要加入适量的植物性原料。这样做,不仅在营养互补方面很有益处,而且还可以使各种香味基质在加热过程中融溶、扬溢,散发出更丰富的复合香味。动物性原料中的肉鲜味挥发基质肌苷酸、谷氨酸等与植物性原料中的鲜味主体谷氨酸、一磷酸腺苷5’-乌苷酸等,在加热时一齐迅速分解,在挥发中产生凝集,形成具有复合香味的聚合团,也就我们所说的合香混合体。

3. 点香 某些原料在加热过程中,虽有香气味产生,但不够“冲”;或根据菜肴的要求,还略有欠缺,此时可加入适当的原料或调味料补缀,谓之“点香”。

烹制菜肴,在出勺之前往往要滴点香油,加些香菜、葱末、姜未、胡椒粉,或在菜肴装盘后撒椒盐、油烹姜丝等,即是运用这些具有挥发性香味原料或调味品,通过瞬时加热,使其香味基质迅速挥发、溢出,达到既调“香”,又调味的目的。

4.裱香 有一些菜肴,需要特殊的浓烈香味覆盖其表,以特殊的风味引起食者的强烈食欲。这时常用裱香这一技法。

熏肉、熏鸡、熏鱼等食品制作,运用不同的加热手段和熏料(也称裱香料)制作而成。常用的熏料:锯末(红松)、白糖、茶叶、大米、松柏枝、香樟树叶,在加热时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不同的香味挥发基质,如:酚类、醇类、有机酸、羰基化合物等。它们不仅能为食品带来独特的风味,而且还具有抑菌、抗氧化作用,使食品得以久存。

5.提香 通过一定的加热时间,使菜肴原料、调料中的含香基质充分溢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香味素,产生最理想的香味效应,即谓之“提香”。

一般速成菜,由于原料和香辛调味的加热时间短,再加上原料托糊、上浆等原因,原料内部的香味素并未充分溢出。而烧、焖、扒、炖、熬等需较长时间加热的菜肴,则为充分利用香味素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肉类及部分香辛料,如:花椒、大料、丁香、桂皮等调味料的加热时间,应控制在三小时以内。因为在这个时间内,各种香味物质随着加热时间延长而溢出量增加,香味也更加浓郁,但超过三小时以后,其呈味、呈香物质的挥发则趋于减弱。

所以,菜肴的提香,应视原料和调味料的质与量来决定“提香”的时间。

专家教你烹饪小窍门


窍门1:羊肉去膻味 方法一: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

方法二:每1000g羊肉放绿豆5g,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方法三: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

方法四:1000g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g。

方法五:水烧开后加羊肉1000g、醋50g,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窍门2:炖牛肉烂得快

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1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可以使牛肉炖得快而烂且味道鲜美。

窍门3:熬骨头汤保鲜少油腻

方法一:加1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方法二: 熬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窍门4:煮水饺不粘连

方法一:在锅中加少许盐可防止水开时外溢。

方法二: 在水里放1棵大葱后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

窍门5:煮新笋熟得快

方法一:用开水熟得快,且松脆可口。

方法二:加几片薄荷叶或盐可防止笋熟后体积缩小。

窍门6:防煮猪肚变硬

方法一:煮熟后再放盐,否则,猪肚会缩得像牛筋一般硬。

方法二:煮熟后,将猪肚切成长块,放在碗里加一些鲜汤再蒸一会儿,猪肚便会加厚1倍。

炒菜小窍门 帮你做好菜


炒牛肉片:炒牛肉片之前,先用啤酒将面粉调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匀后腌30分钟,啤酒中的酶能使一些蛋白质分解,可增加牛肉的鲜嫩程度。 炒猪肉片:将切好的肉片放在漏勺里,在开水中晃动几下,待肉刚变色时就起水,沥去水分,然后再下炒锅,只需3-4分钟就能熟,并且鲜嫩可口。

炒腰花:腰花切好后,加少许白醋,用水浸泡10分钟,腰花会发大,无血水,炒熟后洁白爽口。

炒猪肝:炒猪肝前,可用点儿白醋渍一下,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炒熟的猪肝口感特好。

炒鲜虾:炒鲜虾之前,可用浸泡桂皮的沸水冲烫一下,这样炒出来的虾,味道更鲜美。

炒虾仁:将虾仁放入碗内,每250克虾仁加入精盐、食用碱粉1-1.5克,用手轻轻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干净。这样能使炒出的虾仁透明如水晶,爽嫩而可口。

炒鸡蛋: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温水搅拌均匀,倒入油锅里炒,炒时往锅里滴少许酒,这样炒出的鸡蛋蓬松、鲜嫩、可口。

美食知识问答:做滑嫩鸡蛋羹的小窍门?


鸡蛋羹做好了象豆腐脑一样滑嫩细腻,老人孩子都会很爱吃。做好蛋羹不难,掌握几个关键点就行。

1、先说一下用料和比例:鸡蛋一个,凉白开水200ml左右(您没量杯就用一个碗,一个蛋配一碗水的比例比较合适),盐适量。

备注:鸡蛋如果是从冰箱取出来的,最好让它在室温下呆一段时间,稍微回温之后再制作;水最好用凉白开水,如果你等不及晾凉开水,也可以用饮水机里的矿泉水。但,最好不要用生水和高于40度的温热水甚至是开水。

2、鸡蛋打散。鸡蛋要打匀,特别是蛋清部分,如果打不开,蛋羹组织会不均匀。

3、打好的蛋液中加入适量盐调味。

备注:不推荐蛋羹中加过多的调味品,特别是鸡精,最好不加。

4、将调好味道的鸡蛋羹倒入容器中。

备注:蛋液上面的泡沫要去掉,否则蒸出来的蛋羹表面会出现小雨点,呵呵~

5、用保鲜膜包住容器。

备注:你也可以用其他东西盖住容器口,目的是防止蒸汽过热,使得蛋液表面水份流失严重,蛋羹组织变老。

6、再一个关键的步骤:用牙签在保鲜膜上扎一些小孔。

备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适量蒸汽可以进入碗中,又能防止蒸汽凝结成的水滴落到蛋羹上。

最后提示:如果你想蒸其他口味的鸡蛋羹,可以用两个方法:

1、将你需要的其他原料与蛋液一起拌匀再蒸;

2、另一种就是我这方法:蛋羹上锅蒸5分钟之后,打开保鲜膜,将原料洒在蛋羹表面,盖上锅盖再蒸10分钟左右(这个过程没拍图片)。

两个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种蛋羹组织会有影响,重一点的原料会沉底,原料分布不均匀。第二种方法:原料都在蛋羹表面,蛋羹组织好。但如果是不容易熟的原料,需要提前处理一下,否则,蒸的时间过长的话,蛋羹会老,影响口感。

美食知识科普:汤圆制作小窍门?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自己亲手包制点汤圆助助兴。

和面

1、通常一两汤圆粉可以包5个汤圆,和面时面与水的比例约为3比1。

2、由于汤圆粉黏性较强,一般用温水和即可,和好面后直接包馅,不用醒面。

做馅

1、汤圆馅可以随心所欲,传统的有芝麻馅、花生馅、豆沙馅,新派一些的可以做成肉馅、水果馅。

2、自制汤圆馅虽然比从超市里直接购买馅料麻烦一些,但糖分、油量可以自己控制,“绿色”、“天然”是可以保证的。

调汤

1、通常煮汤圆都用清水,因为这样更能突出汤圆本身的滋味,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2、如果想吃得有情调些,可以在汤里加入果汁、花瓣等。

煮汤圆

1、汤圆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小火,否则汤圆会不断翻滚,不仅容易破裂,而且会因为受热不均,使得外熟内硬。

2、汤圆入锅后,每开一次应该点入适量的冷水,使它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

3、汤圆煮过两三锅后,汤会变得浓稠,应该换水再煮,否则熟得慢,容易夹生。

消费小窍门:购买汤圆需“三看”


元宵节将至,汤圆又称元宵,作为市民每家节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有的品牌汤圆还需排队购买,非常热销。在此,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汤圆要注意“三看”。

一看经营场所。要到具有经营资格、信誉好的食品店或超市购买。一些路边摊销售的散装汤圆无防尘、隔离设施,食品安全难保证。

二看标签标志。汤圆包装上应有“QS”质量安全标志,并在标签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配料表、储藏方法、食用方法等。那些生产单位不明、生产日期不清的汤圆不要购买。

三看产品外观。汤圆的质量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较大,选购时要注意密封包装完好、无破损,产品无黏结、变形。

此外,市民在食用汤圆时一定要注意限量,因为汤圆又黏又甜,食后不易消化,尤其是老年人及儿童要少食为佳。另外,本市许多市民将汤圆作为节日礼品赠送,尤其是一些品牌汤圆,在购买时都要进行排队,有的市民认为大冬天排一次队能够买到不容易,就大量购买。本市店家销售的汤圆一般一盒在60至80枚,其实一般家庭一次根本食用不了那么多枚。而汤圆的保质期又很短,一般常温三五天就会变质,不宜久放。曾经发生过有的老年人为了不让汤圆变质,连续几天大量食用,结果造成消化不良、血糖升高等后果。希望市民购买和赠送汤圆也应理性,不要一味贪多。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做鱼的小窍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健康食疗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蛋挞的做法窍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