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个中国人没有不喜欢美食的,如果要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的话,很多人都会说是因为美食,当人看见美食时会心情愉悦,所以很多人热衷美食是有道理的。你对美食的喜好程度怎么样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美食问答:风湿性关节炎用什么中药材治疗效果好,谈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老鹳草是味很普通的中药材,价格也很低廉,但它却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药,对风湿病确有显著的疗效。

一、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老鹳草是药王孙思邈在四川峨眉山发现的一味中草药,当时这种草药没有名字,孙思邈取名为“老鹳草”。

孙思邈发现的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老鹳草或野老鹳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后两者习称“短嘴老鹳草”,于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入药,也可鲜用。

老鹳草有栊牛儿苗、老鸹咀、五叶联、老贯草、五瓣草、鹭嘴草、野番茄草、福雀草、鬼蜡烛等诸多别名。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老鹳草还有五叶草、破铜钱、老鸹筋、鹌子嘴等别名。

据《中国药典》记载,老鹳草味苦而辛,性平,归肝、肾、脾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的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等症的治疗。

老鹳草最初主要用于风湿病的治疗,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老鹳草对风湿病确有显著的疗效。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认为,老鹳草对风湿病确有显著的疗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腹泻等疾病,有良效。

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老鹳草煎剂对链球菌等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所以用单味中药老鹳草治疗,具有独特功效。

二、老鹳草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如果体内有风湿邪气导致筋骨疼痛,或者是扭挫伤筋骨受损的人,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风湿病,都可以用单味老鹳草来治疗。

用老鹳草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很简单——

取老鹳草15克煎成浓汤,分成2份,于每天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连服7-15天。

服用老鹳草煎剂的同时,每天另用老鹳草15克煎汤,用毛巾蘸取热的药液敷于患处20-30分钟,变冷后换用另一块蘸药液的热毛巾,如此反复多次。

喜欢饮酒的风湿病患者,还可以泡制成老鹳草药酒进行治疗——

取老鹳草500克,用高度纯粮酒10斤密封浸泡30天左右,用3钱小杯,每天早晚饭后各饮1杯,晚饭后可以稍微多喝点,但注意不能太多。

刚开始喝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疼痛加重,但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用老鹳草治疗风湿筋骨痛的常用偏方,供参考——

老鹳草20克,桑枝10克,五加皮15克,威灵仙9克,苍术6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风湿筋骨痛。

三、治疗关节炎的其它方法

《来春茂医话》中记载了一个治疗风寒性关节炎的验方——

防风、延胡、当归、桂枝各等分,研细末,每次服3—5克,每日3次。治风寒性慢性关节炎,周身关节痛。

《奇方验案选》中记载了一个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妙方——

黄芪30克、威灵仙、金刚藤、鸡血藤、地龙各15克、蜈蚣1条、桂枝、制川乌各10克。连服1—2个月。

注意事项:

1、老鹳草每剂的使用剂量不能超过15克,因为老鹳草用之适量可以止泻,但如果每剂超过30克则反使肠蠕动加强,导致腹泻不止,故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注意。

2、服用老鹳草治疗风湿病期间,患者要注意避免受寒着凉,室内保持干燥、通风,勿坐潮湿之地,加强锻炼,增强防病能力,以防复发。

97Msw.com相关知识

美食知识科普:用什么中药材泡水喝解酒效果好,枳椇子解酒效果远胜葛根?


很多人都知道葛根有解酒的功效,但其实枳椇子的解酒效果远胜葛根,不仅能快速醒酒,还能解除长期喝酒对身体的慢性伤害。

一、什么是枳椇子

枳椇是鼠李科枳椇属植物拐枣,也叫鸡爪子、鸡爪梨、蜜屈律、万寿果或臭杞子等。

枳椇以树皮和种子入药,树皮作为中药材叫做枳椇皮,种子作为中药材叫做枳椇子。所以,中药材枳椇子指的枳椇果实里面的种子。

每年等到枳椇果实成熟后,将其采摘下来晒干,再碾碎果壳收集种子,得到的种子就是咱们所说的中药材枳椇子。

二、枳椇子可以解酒吗

以枳椇子入药最早见于唐代药典《新修本草》,云其“主头风,小腹拘急”,并未提及枳椇子具有解酒的功效。

最早发现枳椇子具有解酒功效的是唐代孟诜,他在《食疗本草》中首次介绍了枳椇树木的解酒功效。据述:“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

宋朝时期的《本草图经》对上述说法进行了验证,说它“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故早时多以原植物解酒。

直到金元时期,人们才发现枳椇子的解酒效果更好,并开始将枳椇子作为“调理醉酒之要药”,广泛应用于各种解酒醒酒的方剂中。

从此以后,历代医学家常把枳椇子作为解酒方中的主药,适用于饮酒过量、酒醉不醒、口干频渴等症。

三、枳椇子为什么可以解酒

中医认为,枳椇子味甘酸,善入肝脾两经,能清除胸膈之热,将胸膈之热引入肝胆之中,把停留的酒热毒浊通过三焦水道和膀胱导引而下,既利水消肿又清热解毒,使酒中毒浊通过稀释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酒之功。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枳椇子含葡萄糖、果糖、硝酸钾、过氧化物酶等成分,能清除酒后体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增加乙醇脱氢酶活性,加快乙醇代谢和分解,从而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缩短醒酒时间,减轻乙醇对肝组织的损伤,避免酒精中毒导致各种代谢异常而诱发各种疾病。

四、枳椇子和葛根哪个解酒效果更好

葛根也是解酒常用的中药材,但它属于解表药,善于散发。朱丹溪认为:“葛根解酒毒,微汗出,人反倦怠,热如故,乃气血虚,不耐葛根之散也”。

也就是说,用葛根解酒只适用于气血旺盛的人,气血虚的人如果用葛根解酒,就不能承受葛根的发散之力,从而导致体内正气的耗损。

枳椇子能解酒而不损伤正气,也特别适合长期饮酒者调理身体,比葛根的效果更好,比葛根的适应人群更广。

中医认为枳椇子既可解酒毒,又可安神醒酒,解酒功效十分强,远胜葛根,是“调理醉酒之要药”。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等,在治疗饮酒过度的方剂中常用到枳椇子。

当时名医朱丹溪曾有验案:

一男子三十余,因饮酒过多,加上房劳过度,出现发热不退,全身疲乏,治疗时先用补气血药加上葛根以解酒。服后得微汗,但“人反懈怠,热如故”,症状不减。

后来,朱丹溪悟出是葛根过度发散之故,遂用枳椇子代替葛根,果然药到病除。

五、枳椇子解酒常用配方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曾经推荐了一个用枳椇子解酒的验方,很简单:枳椇子3克,研细末,于喝酒前或喝酒后冲服。

如果没有办法把枳椇子研成细末,也可以用枳椇子5克,用擀面棍擀碎,加水煎煮10-15分钟,喝光后再连续加水冲泡饮用。

这个验方不仅能帮助醉酒者快速醒酒,还适合作为长期饮酒者的养生茶疗方,能缓解长期饮酒导致的慢性酒精中毒。

北宋文豪苏东坡记载了一个故事,他的朋友揭颖臣,每天要喝大量水,吃很多饭,尿特多,几位医生都称之为“消渴症”,可是吃了很多药,病情反而日渐加重。

苏东坡为他介绍了张肱医生,这个张肱医生诊断他确实是“消渴症”,但是他的“消渴症”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

张肱医生解释说,酒性辛热,故病人喜欢水,喝水多,因此尿也多,这些症状与消渴相似,但绝不是消渴症。

于是,张肱医生用醒酒药为他治疗,揭颖臣多年的顽疾就此痊愈。在这个案例里,所用的解酒主药就是枳椇子。

从此以后,苏东坡把枳椇子推荐给他的许多朋友用于解酒。

六、用枳椇子解酒的配伍及加减方法

枳椇子善于解酒毒,能清胸膈的热证,还能除烦止渴,对饮酒过量引起的烦躁、口渴、呕吐等症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伍葛花、绿豆等药材煎汤后服用,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配伍或加减,效果更好。

用枳椇子解酒最常用的配伍就是葛花或葛根:取枳椇子5克,葛花或葛根15克,加4碗水煎煮成1碗服用,可解酒止呕,加蜜糖调味则味道更佳。

上述配伍还可以添加适量山楂或陈皮同煮,有助于酒后开胃,能缓解醉酒后不思饮食的症状。

如果是嗜酒或者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长期饮酒,从而热邪积聚,津液亏耗,表现为烦热、口渴、二便不利,可以与知母、麦冬、麻仁等配伍使用消除积聚于体内的酒毒。

《世医得效方》也记载了一个用枳椇子解酒的方剂,叫做枳椇子丸:取枳椇子60克、麝香3克,研为末,做成梧子大的药丸,每服30丸,可治疗饮酒多发积。

七、枳椇子的其它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枳椇子甘、性平、无毒,入脾、胃经,有利尿、止渴除烦、解酒毒、清湿热等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呃逆、呕吐、小便不利、酒精中毒等症。

枳椇子最常用于醉酒、长期饮酒导致的身体不适、热病烦渴、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等症状,是“调理醉酒之要药”。

李时珍称枳椇子功效同蜂蜜,用枳椇子泡水喝能缓解消渴症状,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饮品。

用枳椇子泡水喝还能保持肝指数正常,并且有助水分的排走,所以有护肝之母的美誉,用枳椇子治疗酒精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腹水,疗效亦佳。

此外,枳椇子还是消化人体过多的脂肪,常吃可以减肥健美。

注意事项:

枳椇子虽然善于解酒毒,但它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各医家对其看法都是脾胃虚寒者忌用。

美食问答:老鹳草能治疗哪些疾病,老鹳草常用的灵验偏方?


老鹳草不仅是治疗风湿病的良药,配伍其它中药材,还能治疗痢疾、口疮、腰扭伤、痈疽疖肿等多种疾病,有不少很灵验的偏方。

一、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阿米巴痢疾

方剂:老鹳草适量。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成100%的煎液,备用。每次40毫升,每天3~4次,口服。或取上药60~90克,每天煎服1次。

主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阿米巴痢疾。

二、治疗颜面神经麻痹

老鹳草15-20克,加水煎成2大碗,头煎熏洗,二煎内服(本方出自《杏林集叶》,专治颜面神经麻痹)。

三、治疗小儿鹅口疮

方剂:老鹳草适量。

用法:烘干,研细末,米泔水调成糊,外涂患处,每日3~5次。

主治:小儿鹅口疮。

四、治疗腰扭伤

方剂:老鹳草30克,接骨木15克,土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分2次服。

主治:腰扭伤。

五、治疗痈疽疖肿

方剂:鲜老鹳草、鲜犁头草适量。

用法:捣烂敷患处。

主治:痈疽疖肿。

六、治疗久咳不止

方剂:老鹳草根5克,鸡蛋1个。

用法:将老鹳草晒干,研细末,与鸡蛋(去壳)调匀,蒸熟吃,每日1次。

主治:久咳不止。

七、治疗乳腺增生病

方剂:老鹳草25克。

用法:当茶冲服服或水煎服。每天1剂,分2-3次服用,30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可照常服药。

主治:乳腺增生病。

八、治疗心悸、失眠、头晕

方剂:老鹳草6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心悸、失眠、头晕。

九、治疗刀伤出血

方剂:老鹳草适量。

用法:烘干,研细末,干洒伤处;或将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主治:刀伤出血。

美食科普:治疗关节炎的祖传偏方,最多2次即可治愈?


推荐一个治疗关节炎的祖传偏方,用新鲜刺儿菜和去皮蓖麻籽捣成膏,敷于关节处即可,实践证明最多2次即可治愈。

这个治疗关节炎的偏方,是一位中医的祖传秘方,曾经发表在《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11期,具体用法如下——

组方:

新鲜小蓟(别名刺儿菜)10克,去皮的蓖麻籽5克。

用法:

将新鲜小蓟洗净,和蓖麻籽一起捣成膏状,均匀涂敷于关节上(厚度哪五分硬币相仿),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起来,并盖上干毛巾。

敷药大约4小时左右,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关节处发热,说明药物已经起作用了。夏季里敷4-6小时,春秋季节敷6-8小时即可。

注意事项——

这个偏方的毒性较大,注意敷药时间不可太久,否则皮肤会长出水泡。按规定时间敷药后,皮肤表面可见米粒及豆粒大小红色斑疹,微痒,停止用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实践证明,这个偏方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共治疗32例,28例敷药一次痊愈,4例敷药2次痊愈。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代金刚曾经点评过这个偏方,他认为——

小蓟有凉血止血和祛瘀消肿的功效,外用有祛瘀止痛的作用,可治疗关节痹痛。蓖麻籽有消肿拨毒的功效,外用能祛风湿,开通关窍经络,止诸疼痛,主治风寒湿痹。

所以,将小蓟与蓖麻籽合用有协同作用,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对关节炎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对老年退行性关节炎无效。

美食百科:鬼针草是什么中药材,鬼针草有毒吗?


鬼针草是地方中药材,是菊科鬼针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味苦,性微寒,无毒,且有清解热毒等功效。

一、什么是鬼针草

鬼针草其实是极为常见的野草,喜欢生活在路旁、山坡、荒地、旷野或田间,为菊科鬼针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一包针、粘身草、虾箝草、盲肠草、叉叉苗、丫婆子、粘娘子、婆婆针等等。

鬼针草有三叶鬼针草、五叶鬼针草、七叶鬼针草之分,均可入药,但以三叶鬼针草的药效最好。

三叶鬼针草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叶片通常是三个深裂,很少有五裂的。而五味鬼针草羽状复叶的小叶是3~5片,且叶片大。

鬼针草的果实很奇特,顶端有冠毛状的短毛,这些短毛能让它沾在人类的衣裤、动物的皮毛上,从而随着人粉和动物的活动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二、注意鬼针草和陆英的区别

在野外采集鬼针草的时候,必须注意将其跟陆英区分开,因为陆英的叶子跟五味鬼针草很相似,都是羽状复叶对生,比较大,小叶3~9片。

但是,陆英的茎上长有很多扎手的毛毛,花朵跟鬼针草也有区别,是复伞房花序顶生,果实红色浆果状核果。

此外,陆英跟鬼针草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陆英的茎上有八条棱,所以又名八棱麻。

陆英也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但是它的功效跟鬼针草有很大区别,不能混用,所以采集鬼针草时必须仔细鉴别清楚。

三、鬼针草有毒吗

鬼针草以全草入药,于每年夏秋季节开花盛期时收割其地上部分,鲜用或干用均可。

鬼针草虽然并未录入中国药典,但它却是地方习用中草药,历代医学典籍均可证明其无毒,比如——

《本草纲目》记载:鬼针草“苦,平,无毒”。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鬼针草“味苦,性微寒”。

《中华本草》记载:鬼针草“苦,微寒”。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23年版》记载:鬼针草“苦,平。归肝、大肠经”。

《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记载:鬼针草“苦,平”。

注意事项:

鬼针草虽然无毒,但孕妇忌用。此外,是药三分毒,鬼针草也不宜随意服用,请在中医指导下服用鬼针草。

美食知识问答:何首乌为什么忌铁器,还有哪些中药材不能用铁锅煎煮?


何首乌在加工及煎煮的过程中,切记不能使用铜质或铁质的工具,还有人参、山药、五味子等中药材也忌用铜质或铁质工具。

古人所说的铁器,其实并不仅仅是现代人所说的铁质工具,而是泛指铜、铁和铅等金属。

一、何首乌为什么忌铁器

何首乌在加工成干品,以及煎煮服用的过程中,千万记住不能使用铜质或铁质的工具,包括刀具和锅具等等。

古代医圣华陀就曾经指出,何首乌在煎煮时应忌铜铁锅,否则损肾。

《本草新编》也有记载:何首乌“尤恶铁器,凡入诸药之中,曾经铁器者,其气味绝无功效”。

何首乌忌铜铁是古代中医根据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当时他们并不了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现代中医已经知道了何首乌忌铜铁的真正原因——

铜铁本身就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很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何首乌的有效成分是大黄素,遇到铜铁容易发生变色反应,不仅会让何首乌失去功效,还会生成具有肾毒性的物质。

这就是何首乌忌铜器和铁器的真正原因。

二、还有哪些中药材不能用铜铁锅煎煮

不能用铜锅或铁锅煎煮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尤其是以下这些中药材,煎煮或加工的过程中,更要忌用铜质或铁质的工具——

清代《雷公炮炙论》记载的忌铁药物有:知母、何首乌、桑白皮、肉豆蔻、香附、没食子、石榴皮、石菖蒲、仙茅、肉苁蓉、蓖麻子、益母草、木瓜、茺蔚子、补骨脂、茜草、人参、乌梅、桑椹、草豆蔻、龙骨、麦冬、草果、西洋参、苏木、白矾、番木鳖、南烛枝叶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忌铁药物有:人参、山药、五味子、何首乌、地黄、仙茅、桑寄生、益母草、菖蒲、肉豆蔻、猪苓、玄参、茜草、刺蒺藜、龙胆、括蒌、芍药、麻黄、知母、牡丹皮、香附、槐花、石榴皮、藜芦、朱砂、雄黄、苦栋子、雷丸、皂角、甘遂、商陆等。

含有机酸的中草药及用食醋炮制的中草药也要忌用铁器,比如山楂、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木瓜、乌梅、醋香附、醋元胡等。

注意事项:

事实上,咱们煎煮所有中药材的时候,都尽量使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砂锅,最大限度防止降低药物效果或产生有害物质。

美食小知识:口腔溃疡吃什么治疗效果好,简单易行?


治疗口腔溃疡,最好的食疗方就是服用蒲公英,生嚼、做菜吃或泡水喝均有良效,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口腔溃疡也有良效,简单易行。

用蒲公英治疗口腔溃疡,并非毫无根据的道听途说,很多著名的中医专家对这种方法也大加赞赏。

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先生,就在他编辑的《实用经效单方》中,记载了用蒲公英治疗小儿重症口腔溃疡的案例——

说一个小孩子患了严重的口腔溃疡,已经到了口腔内腐溃的程度,“满腔糜烂,服用核黄素,注射抗坏血酸,均未效,改用鲜蒲公英每次二、三两,煎浓汁频服,当天即效,越两日腐脱,口腔恢复正常。”

对于用鲜蒲公英治疗口腔溃疡的案例,叶橘泉先生感叹,鲜草独用,也竟有如此威力!

在没有新鲜蒲公英的情况下,可改用蒲公英根30克煎成浓汤,趁温热时慢慢含服,徐徐咽下,剩下的蒲公英根再加热水冲泡,代茶饮用。

咱们还可以用蒲公英根和绿豆煮糖水饮用——

取蒲公英根10-20克煎成浓汤,再取30克绿豆煮烂成粥,倒入蒲公英根煎成的浓汤,加冰糖调匀后趁温热时服用,每天一剂直至痊愈。

注意事项:

1、经常患口腔溃疡的朋友,可以隔三差五用蒲公英根泡水饮用,对顽固性口腔溃疡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2、胃部胀满、口淡乏味、大便溏泄、肢软神疲、短气懒言的口腔溃疡患者不宜服用蒲公英,因为这是脾气虚导致的,要用补脾益气的方法治疗。

美食知识问答:鸡内金治疗小儿积食怎么吃效果好?


鸡内金有很多种吃法,但对于小儿来说,最好的吃法是鸡内金蒸鸡蛋,孩子容易接受,效果也很好。

对于成年人或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鸡内金可以有多种吃法——

1、把鸡内金碾成碎末,碾的越细碎越好,炖菜、煲汤或煲粥时,把鸡内金放进去一起炖煮,然后跟饭菜一起吃掉就行了。

2、家里准备打豆浆的时候,也可以把碾碎的鸡内金放进去,一起打成浆饮用。

3、购买鸡内金时,可以让店家打磨成超细的粉末,这样的粉末炖菜、煲汤、煲粥或打豆浆均可,还可以直接用温开水送服。

但是,由于鸡内金又苦又腥,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上述吃法他们往往无法接受,家长也不忍心硬逼着孩子去吃。

针对这类小儿,效果最好,而且孩子又容易接受的吃法,就是鸡内金蒸鸡蛋。

制作鸡内金蒸鸡蛋,需要先让店家把鸡内金打成超细的粉末,因为咱们的家用粉碎机,无法把鸡内金打的那么细。

有了超细的鸡内金粉末,咱们就可以随时烹制鸡内金蒸鸡蛋了——

原料:鸡蛋1枚,鸡内金粉1汤匙(喝汤的那种瓷汤勺),米汤适量,香油、盐各少许。

做法步骤:

1、鸡蛋磕入碗中打散,加入相当于蛋液2倍左右的米汤,再加入鸡内金粉和盐,搅打均匀。

2、打好的蛋液冷水放入蒸锅(锅盖不要盖严),开中火,烧开后再蒸30分钟左右,出锅,淋少许香油即可食用。

鸡内金蒸鸡蛋味道不错,孩子容易接受,效果也特别好,而且是老少皆宜的食疗方,特别适合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和脾胃虚弱的人。

这款鸡内金蒸鸡蛋,不仅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积食,还有补脾和帮助消化的功效,对喜欢尿床的孩子也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实践证明,男性常吃鸡内金蒸鸡蛋可以预防脂肪肝,女性常吃鸡内金蒸鸡蛋有调经通经的作用,老年人常吃鸡内金蒸鸡蛋对预防白内障也有帮助。

多说两句:

1、鸡内金消积食的作用很强大,却不伤胃,相反还能养胃,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有调理的作用。

2、鸡内金对肝脾有保健作用,如果你平时想不起来吃,那么春天一定要吃一些,因为春天是调养肝脾的最佳季节。

3、现在人吃的东西都很有营养,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患上积食。所以,家里有孩子或老人的朋友,一定要买点鸡内金备用。

美食问答:夜尿频多吃什么治疗效果好,山药茯苓粥治夜尿多有神效?


夜尿频多是脾肾两虚导致的结果,多见于老年人,用山药茯苓粥这个食疗方治疗夜尿频多有神效,据中医专家吴圣贤介绍无不效验。

夜尿频多的人每天晚上都要起床好几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中医认为,导致夜尿频多的主要原因是脾贤两虚,不能固摄尿液,多见于老年人。

针对夜尿频多,《儒门事亲》中记载了一个食疗良方,它就是山药茯苓粥。

山药茯苓粥的做法及吃法都很简单:锅里加水烧开,取生怀山药粉30克和茯苓粉15克,用清水调匀后倒入锅里,用中小火煮成粥状即可食用,每天1剂,连续服用1个月左右可治愈。

生怀山药有健脾益肾的功效,而且有收涩的作用,用它治疗夜尿频多非常合适。但茯苓明明是利小便的,为什么能治疗夜尿频多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大多数人都知道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知道它可以利小便,但却不知道茯苓对小便有双向调节作用,小便少了它能利尿,小便多了它能止尿,也就是能减少小便的次数。

所以,用生怀山药和茯苓搭配治疗夜尿频多实在是绝妙。中医专家吴圣贤经常用山药茯苓粥治疗夜尿频多,据他介绍无不效验。

注意事项:

糖尿病、前列腺疾病、尿道炎、肾炎等疾病也会导致尿频,这种尿频用山药茯苓粥治疗是没有效果的,需要排除。

了解美食:血虚导致的头痛反复发作怎么治疗效果好?


血虚导致头痛也很常见,患者会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等血虚症状,治疗这种头痛的关键是补益气血,常用的方剂有川芎当归汤或四物汤等等。

一、血虚头痛的症状表现

血虚是指阴血亏损,血分不足。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部,就会形成头痛,中医把这种类型的头痛称为血虚头痛,是内伤头痛常见的类型。

血虚头痛的主要特点就是,患者头痛的同时常伴有眩晕、心悸、心慌等症状,患者通常会有面色苍白、口唇淡白等血虚的症状表现,舌质淡白,脉象细弱无力。

血虚头痛是绵绵的痛,也就是隐隐作痛,患者能感觉到眉尖至头角抽痛,劳累后病情加重。

二、血虚头痛的治疗思路

血虚头痛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产后女性及久坐办公室的女性更为多见,因为月经或分娩等原因容易导致女性阴血亏损。

既然血虚头痛是阴血亏损导致的,治疗血虚头痛首先就应该考虑到补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虚归根结底是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的结果。所以,补血必须要健运脾胃,脾胃功能强健就会源源不断化生成血液,血虚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血虚患者除了需要补血之外,还要补气,因为气不仅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还能促进血液的生成,气虚会直接影响到脾胃化生血液的能力,所以血虚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强健脾胃的同时还要注意补气,以达到益气生血的效果。

血虚患者都兼有气虚症状,而气虚又会导致血液瘀阻血脉,所以血虚患者在健脾补血和补气的同时,还要配伍服用活血生血的药物。

综上所述,治疗血虚头痛的思路就非常清楚了,既要服用强健脾胃功能的补气补血药物,还要配伍活血生血的药物。

根据这个治疗思路,治疗血虚头痛的常用方剂有如下几种——

三、川芎当归汤

据《兰室秘藏·头痛门》记载,“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

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而川芎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而且是血中气药,有行气开郁、活血祛瘀的功效。

所以,中医治疗血虚头痛的方剂往往离不开川芎和当归,其中最简单的方剂就是“川芎当归汤”,只有川芎和当归这两味中药材。

川芎当归汤比较适合气虚程度较轻的患者,用法很简单:将川芎和当归各等量配伍,研成细末,水煎后温服,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用6克即可。

四、四物汤

四物汤是补血的首选方剂,也是治疗血虚头痛常用的方剂,比较适合气虚程度较轻,同时兼有阴虚症状的患者。

熟地黄12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8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五、养血止痛散

配方:天麻6克,川穹12克,白芍20克,当归20克,三七3克。

用法:打成粉末后混匀,每天早晚各服用1克,用枸杞煮水送服效果更佳(用30克枸杞煎煮15-20分钟,煮成1杯水送服)。

这个方剂比较适合气虚程度较轻,同时兼有血瘀症状的患者。

六、吴圣贤验方

中医专家吴圣贤在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总结了一个效果很好的经验方,用于治疗血虚头痛可立竿见影,且不易复发。

吴圣贤把这种治疗方法称为升提气血法——

组方:生黄芪30克,红参5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藁本15克,柴胡6克,羌活15克,升麻3克,荆芥10克。

用法:水煎服(红参单煎后混合均匀),每日1剂,于早饭和晚饭后半小时分2次服用,忌食萝卜,忌饮浓茶。

本方用黄芪、红参和白术健脾益气,统帅当归和川芎之药力向上,有养血活血和祛风止痛之功效。

方中的麦冬用来制约人参之热,头顶疼痛用藁本为引,头侧疼痛以柴胡为引,羌活善散头风,升麻助升提之力,荆芥配川芎散血中之风。

据吴圣贤介绍,血虚头痛患者服用1剂后可头痛消失,连续服用1个月可精神健旺、面色红润、体力大增,1个月后再改服补中益气丸即可治愈。

美食科普:牙龈出血怎么治疗效果好,李可治疗牙龈出血的简单小验方?


李可治疗牙龈出血的方法就是补气,最常用的方子就是当归补血汤,但黄芪与当归的用量为2:1,效果良好且不易复发。

按中医理论来说,气为血之帅,人体内的血液能不能在血管里正常流通,必须依靠气的推动和领导,气虚了就无力统帅血液,体内的血液就会像失去蜂王的蜜蜂一样,四处乱窜,从而导致出血。

所以,李可认为牙龈出血是气虚导致的结果,补充气血即可治愈。

李可治疗牙龈出血常用的补气方剂就是当归补血汤,此方原为李东垣气创,原方用的量为黄芪30克,当归6克,黄芪与当归的比例为5:1。

气行则血行,当归补血汤主要是借助黄芪补气的功效,来增强当归的补血效果。

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原方是益气补血方剂,有益气生血功效,多用于治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

李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将黄芪与当归的比例改为2:1,黄芪30克,当归15克,用来治疗牙龈出血的效果非常好,仅服用1剂就有明显效果,多数患者连续服用3剂即可治愈。

注意事项: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大量出血患者,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是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这样就能很快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美食问答:中医认为衰老的原因是啥,中医养生抗衰老的四大中药材?


中医认为导致身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就是肾亏,是肾中的元阳和真阴亏虚,养生抗衰老要鼓舞肾阳和填补真阴,最关键的中药材就是附子、鹿茸、熟地黄及制首乌。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内藏有元阳和真阴,元阳相当于身体的发动机,而真阴相当于汽油。如果体内的元阳和真阴充沛,身体就会保持年轻状态,而元阳和真阴亏虚就会衰老。

所以,中医认为身体衰老的根本原因就是肾亏,是元阳和真阴亏虚导致的,而养生抗衰老的关键就是鼓舞肾阳和填补真阴。

鼓舞肾阳的中药材有很多种,其中最关键的两味中药材就是附子和鹿茸。填补真阴的中药材也有很多种,其中最关键的两味中药材就是熟地黄和制首乌。

熟地黄填补真阴的效果非常好,但过于阴凝,服用不当则容易留滞寒湿,所以不建议服用单味熟地黄养生,最好的方法是配伍服用,比如地黄饮等著名方剂,或者选用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

何首乌不宜生用,要选用经过九蒸九晒的制首乌。经过合理炮制的制首乌性味温和,不寒不燥,能补肝血、滋肾阴和壮筋骨,延年益寿,且令人多子,非常适合养生保健。

多说两句:

中医专家吴圣贤认为,制首乌是益寿延年第一要药。凡属于肾阴亏虚的患者,或者精子数量少、精子活力不足的男性不育者,吴圣贤均推荐他们坚持服用制首乌,确有良效。

美食知识科普:决明甘草汤的功效作用,决明子和什么搭配治疗便秘效果好?


决明子和甘草搭配治疗便秘效果更好,两者搭配就是著名的决明子甘草汤,有清肝明目、降血压、降血糖和治疗便秘等功效作用。

一、决明子和什么搭配治疗便秘效果好

决明子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炒香后泡水喝可治疗便秘,尤其擅长治疗肠燥便秘、慢性便秘及卒中后的顽固便秘。

用决明子治疗便秘的方法也极为简单,每天取10-15克炒决明子,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用即可,连喝3天左右即可明显见效。

但是,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最好的方法就是搭配生甘草一起泡水喝,方法也很简单——

组成:炒决明子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先加水煎煮10分钟(怕麻烦的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喝完后再加开水冲泡,每日1剂,代茶饮,不拘次。

上述这个方子就是著名的“决明甘草汤”,原方出自《普济本事方》卷六,现收录于《高血压调养食方》中。

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而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两者搭配不仅能增强清热效果,还能促进身体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伤害。

二、决明甘草汤的功效作用

决明甘草汤不仅能治疗便秘,还有凉血解毒、清肝明目、调中和胃、降血压、降血糖等功效作用,主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脂肪肝、慢性肝病、习惯性便秘等症。

注意事项:

决明甘草汤中的决明子为炒决明,甘草为生甘草,朋友们千万不要错用了生决明和炙甘草。

相信《美食问答:风湿性关节炎用什么中药材治疗效果好,谈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97美食网”是您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各类美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97msw.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山药的功效与作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