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日三餐要注意,拥有健康好身体。愿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健康食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的研究也支持这些俗语的科学性。如何正确地看待健康食疗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喝水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喝水好?”,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水是泌尿系结石的一个重要因素。结石是从尿液里析出来的结晶,之后在泌尿系统里慢慢成大。因此,如果一个人吸收的水分多,结晶就不容易产生,所以喝水很重要,其他的什么偏方、什么保健操都比不上多喝水。

喝水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喝水好?

一夜排尿超过2次是尿频

正常的老年人,晚上的排尿次数是0~1次,尤其是晚上排尿的次数超过2次,那么基本可以确定为尿频。判断尿频的办法很简单,正常人的排尿次数是白天4~5次,晚上是1~2次。

另外,有的人可能一个小时排一次小便,而且每次的量都可以达200~300毫升,这种情况是尿多而非尿频了,出现这种情况的老人可能是本身肾脏的浓缩功能变差了。有这种情况的老人,可能是白天排得少,晚上排得多。这种情况多与泌尿内科有关,如糖尿并高血压等。

及早就医防大患

一般情况下,结石会在移动的时候,或者是排石的时候引发痛楚,若结石在某个位置堵住,不动的时候是不痛的。但这并非好事,结石堵在某个位置后,结石以上的部位就会慢慢积水,形成感染。有的病人对此很不理解,我能小便啊,怎么会是结石堵住了?实际上,人是有两个肾的,一个肾被堵住了,但是另外一个肾还在工作,所以一旦不能排小便,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因为这个时候,两个肾脏的功能都已经被损害了,往往已经是尿毒症了。

对此,提醒大家,发现泌尿系结石后,应该马上找专科医生来看。一般来说,小于0.6cm的结石有可能被排出,但是也要看其所处的具体位置,以及形态和结构,这些问题由专科医生来看比较准确。

另外,特别提醒一些老年男性,千万不要以为年纪大了,排尿能力差一点是正常。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偶有尿失禁已经2年了,还以为不是大事。结果一检查就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慢性梗阻性肾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俗称尿毒症),以及继发性贫血。小问题发展下去就是大问题了,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现小便不畅一定要找泌尿外科专科医生诊治。

注意三个时间点喝水

应该喝什么水?

医学上没有哪种饮用水容易致结石的说法。有的人说石灰岩地区的水容易致结石,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至于水的形态,像浓茶、水果之类是含有很多其他物质的。因此多喝水,就是单指水,白开水或者矿泉水。

水杯时常在手边,时刻提醒自己喝水。

水是泌尿系结石的一个重要因素。结石是从尿液里析出来的结晶,之后在泌尿系统里慢慢成大。因此,如果一个人吸收的水分多,结晶就不容易产生,所以喝水很重要,其他的什么偏方、什么保健操都比不上多喝水。

不是一天24小时都不停地喝水。

一般会在三个时间点特别注意喝水。一是天气热,而我在户外活动流汗较多时,二是饭后,三是睡前。流汗较多时,正是血液浓缩时,尤其是大汗后尿液又黄又稠又少,那这个时候的结晶度就很高了。这三个时间点,正是结晶比较容易形成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补充水分可以减少结晶形成。

97msw.com延伸阅读

运动的什么时候喝水最好?


现在很多人都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运动这一方法,在运动后由于口渴的原因就会马上的大量的饮水,而这也变成了大家的一个习惯。最近的一个研究表明,运动之后一定不要马上区喝水!那么大家脑海里就会打了个问号: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为什么?

人在剧烈运动后,往往会出大量的汗水以带走热量,汗水同时也会带走人体血液中的一部分盐分。如果马上喝大量的水,会增加汗水的排出,使盐分损失更多,还会增加血液循环的量,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人在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喝水。运动饮料不能随便喝,在不需要补充的时候补充,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功能性饮料除了水之外,还含有葡萄糖、钠和钾等,这些物质只有在大量流失后才需要补充,如果运动没有造成钠、钾等溶质是的流失,就喝进大量功能性饮料,就会增加钠、钾的含量,可能会影响到水电解质的平衡。

运动补水非常有讲究。运动强度、时间长短、天气情况等都有影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体重来判断。由于脱水是运动后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运动前体重减去运动后体重再除以运动前体重”的方法,来计算脱水占体重的比例。当脱水量小于体重的1%时,你会感觉到轻度口渴,此时只需要补充普通水;当脱水量占体重的2%—3%,以50公斤的体重为例,运动后体重下降1—1.5公斤时,需要补充浓度低于0.9%的盐水;只有当脱水量大于体重的4%时,才需要补充运动饮料。此时运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电解质、钠和钾等物质也随着大量流失,补充运动饮料可以帮助恢复人体机能。

综上所述,对于运动之后的补水,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要盲目的大量的喝水,一定要坚持少量多次的方法,同时也千万不要猛喝,这些喝水的习惯都对身体不好。健康的运动,合理的喝水。

什么时候喝水好?十大最该喝水的时刻


人离不开水,但对喝水的时机似乎从未在意过,大多数人只是渴了才喝。其实,从健康角度来说,人体在某些时刻最需要水,若此时能及时补水,才有利于保证水分平衡。

什么时候喝水好?十大最该喝水的时刻

十大最该喝水的时刻:

1、早上起床后。

人体水分每晚约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2、晚上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需马上喝几口。

3、下班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4、吃咸了后。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凉白开或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或者酸奶,糖分反而会加重口渴感。淡豆浆90%以上都是水分,并且含有丰富的钾,可促进钠排出,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5、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一般人饭后半小时饮水,200毫升左右。喝时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则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3小时,每间隔2030分钟喝34小口。

6、开空调半小时后。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即可,水温以40℃左右为宜。

7、洗澡后。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

8、便秘时。

缺乏水分是便秘的原因之一。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多喝点水,一定要大口大口地喝,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吃些韭菜、芹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缓解便秘的效果更佳。

9、发烧时。

人在发高烧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严重的会引起脱水。因此,发烧期间及时补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时喝一次。喝点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10、心情烦躁时。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喝水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占人体百分含量最高的物质,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的身体都是亚健康的,人们的新陈代谢在减弱,身体的抵抗能力在降低,很容易感冒和便秘,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缺水,因为有水才会让营养得以传输,人体运行的顺畅。喝水有最佳时间,那么,是什么时候呢?

人一旦脱水,就会造成便秘、皮肤干燥、疲劳、饥饿、头痛、头昏眼花、肺部、尿路感染、关节僵硬等各种病症。为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一个人每天必须饮用适量的水。

我们每天喝水的量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相平衡,所以建议每天正常饮水量至少在1500ml左右,约8大杯;

每天早上 6:30; 起床后喝一杯水,帮助身体排毒,促进血液循环。

上午9:00;工作前喝一杯水,镇定精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上午11:00;工作间隙喝一杯水,解乏放松,补充水分。

中午12:50;午餐后半小时喝一杯水,促进消化,保持身材。

下午3:00;下午喝一杯水,提神醒脑,振奋精神。

下午6:00;下班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有利于减肥。

晚上7:30;晚饭后半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

晚上9:30;睡觉前喝一杯水,补充一夜需要的水分。别一口气喝水太多,以免夜里频频上洗手间影响睡眠质量。

半夜起夜后,可以喝上一口水,补充长时间睡眠消耗的水分。至此,一天已摄取约2000cc的水分,可以充分满足人体所需。

喝白开水是种好习惯,但是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

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再烧;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

如果总是不喝水,就会没有喝水的欲望,人体就会越来越缺水,所以大家不要等到渴的时候才喝水,外出游玩的时候随身带一瓶水,办公室和家里的桌子上多放几个水杯,这样就可以养成随时喝水的习惯,洗完澡和运动完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感冒喝水有什么好处呢


感冒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疾病。那么我们平时不注意,就会一定发生感冒的症状,所以感冒要怎么办呢,有的人说要多喝水可是感冒喝水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感冒容易发烧所以经常喝水可以改善自己发烧的情况,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还是不太注意的,但是家里人经常会有感冒的症状发生,所以我们还是多了解一下比较好。

感冒病人多补充水分,因为发烧使你的身体流失大量的水分。你可以喝蒸馏水或果菜汁,它们都是很好的液体补充剂,果菜汁还能为你补充必须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 因为多喝水会增加抗利尿荷尔蒙的分泌,由于它能通过刺激水从肾收集管的重吸收来保留液体,若在抗利尿荷尔蒙分泌增加的时候给予额外多的液体,可能会造成低血钠症和液体负载过多等症状。

这只是极个别的病患,对于普通的感冒病人,多喝水是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的。 那么,应对感冒的侵袭,那种喝水方式才是安全有益的呢? 患了感冒以后,要保持饮水量,然而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间断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不要接连着喝,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

一天的饮水量也不宜超过2000毫升。这样,既能保持对普通感冒饮水量的需求,也不会对下呼吸道感染有影响。 感冒后除了在饮水上要注意以外,还要多卧床休息,充分的休息可以帮助复原体力,用来抵抗感冒病毒。

由此可知,感冒喝水有什么好处的,就是水分多的可以对感冒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因为很多的人都是感冒头疼脑热,发烧口渴,所以经常多喝水会保证身体水分流失的充分补充所以,还是要多注意休息注意保暖。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喝水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喝水好?》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健康食疗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食材好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