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日三餐要注意,拥有健康好身体。愿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人非常讲究食疗,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国人相信通过饮食可以提升健康。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健康食疗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烹调油能提供人体所需脂肪-每天用油不超过30克,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虽然人体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脂肪,但依据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我们每天摄入的脂肪不仅完全可以满足身体的需求,甚至已经大大超标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以导致肥胖和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肥胖还是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烹调油提供人体所需脂肪

脂和油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固态的就是脂,液态的一般叫作油。在营养学上,脂和油都属于脂肪。我们每天炒菜都要用到食用油,油不光可以使菜肴具有香味,还可以为我们提供身体所需的脂肪。

虽然现在很多人对脂肪避之不及,尤其是怕胖的女孩子,但脂肪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离开它人体就不能正常运转。

人体内必须有一定量的脂肪组织,一般占体重的14%-19%。脏器周围的脂肪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保护内脏不受伤害,而皮肤下面的脂肪则是人体的保温层,保证人体体温的恒定。脂类还是构成我们大脑和神经的重要成分,激素合成的原料则是胆固醇。另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也离不开脂肪。

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概念

脂肪由脂肪酸构成,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很多人都知道,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不利。单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为代表,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的脂蛋白),对胆固醇有拮抗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LA)和亚麻酸(ALA)为代表,这两种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亚麻酸在体内还可以衍生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就是广告里常听到的EPA和DHA,这两种脂肪酸对于促进婴幼儿视力和智力的发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植物油是膳食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首要来源。

维生素E的来源也是烹调油

植物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是膳食中维生素E的首要来源。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维持生殖功能所必需的。维生素E还具有抗氧化与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可以预防与氧化应激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并癌症和神经系统病变等,对抗衰老也有一定作用。通常我们每天都食用植物油,所以很少出现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有8种形式,其中-生育酚活性最高。

每天用油不超过30克

虽然人体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脂肪,但依据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我们每天摄入的脂肪不仅完全可以满足身体的需求,甚至已经大大超标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以导致肥胖和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肥胖还是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般健康成年人每日需要的能量约为8400千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模式规定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以下,也就是不超过2520千焦。1克脂肪能提供38千焦能量,也就是说每日脂肪摄入不应超过66克。我们每天要吃肉类、豆制品和坚果,这些都含有脂肪。根据膳食指南推荐的食用量,从这些食物中摄取的脂肪已经接近40克,更何况实际上我们往往摄入得更多。所以我们通过食用油摄入的脂肪不应超过25克,最多不应超过30克,才能使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97msw.com延伸阅读

人体每天所需营养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我们人体正常活动是由于我们身体内储存的能量供应的,这些能量由各种营养物质蛋白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构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一些食物中富含了我们体内所需的物质,补充这些食物才能够维持我们生命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下面来简述一下人体每天所需营养有哪些吧。

蛋白质: 每人每公斤体重供给1-1.5克,占总热量的12%~14%。主要由瘦肉、蛋、乳、大豆与豆制品供给。动物蛋白应占三分之一。

脂肪: 每人每公斤体重供给1~1.2克,占总热量的25%~30%。主要由植物油供给。

碳水化合物: 每人每天供给400-500克,占总热量的60%~65%。主要由谷物类植物食品供给。

维生素: 维生素A、D分别为2260、4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B2、B6、C,分别为1.5~1.8,1.2~2.1,2.70~75毫克。

无机盐: 人体主要的无机盐供给量是:钙:600毫克;钠、钾、氯分别为6.2~3,0.5克;碘100-140微克;铁、锌、磷、镁分别为10~12,12~16,720~900,300~350毫克。

维生素和无机盐主要由海产品、新鲜的蔬菜、特别是深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供给,每人每天供给400~500克。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人体每天所需营养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我们一定要对这些内容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能够更有效的补充我们体内缺乏的各种营养,更好的维持我们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帮助我们更好更健康的生活成长。

正确适量地使用烹调油 家庭用油的六大误区


油是中国人厨房里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靠它来为食物提供香味,少了它,我们的餐桌将变得索然无味。同时,人体的健康也离不开它。它能够为我们提供能量、各种脂肪酸与维生素E,同时许多脂溶性的营养物质也需要它才能更好的吸收。不过,再好的东西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负面后果。目前中国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在的人们缺乏一些对于烹调油的选购与使用知识。如果我们都能够正确、适量地使用烹调油,那么我们的健康就会多一份保障。下面跟随本网站了解一下吧!

这些用油误区,你占了几项?

1、大桶油

现在一来到超市卖油的货架旁边,满眼看到的全都是大桶的烹调油,有1L、1、25L、1、8L各种规格不等。而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此也十分受用,经常一桶甚至几桶地往家里买。一来是为了便宜,二来也是图个方便。殊不知,这样的购油习惯可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埋下了多大的隐患。

植物油中99%以上的成分是脂肪,脂肪是一种很容易氧化变质的物质。家里买回的食用油,从打开盖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其氧化酸败的过程。一桶油,如果3个月内没有吃完的话,里面就充斥着大量的过氧化物,即我们常说的自由基。人食用之后,就会加速机体衰老,甚至诱发癌症。

建议:不要被商家的价格与促销蛊惑,尽量购买小瓶装油,开盖后的食用油最好在1个月内吃完。在储存油时,要尽量隔绝空气、水汽以及避光。

2、不换油

普通中国人的概念中很少有换油的概念,一般人的习惯都是或看价格,或看品牌,即要么买更便宜的,要么买更熟悉的。殊不知,这种专一的心理,在选择烹调油时,是要不得的。我们家庭用油,最好要经常换。原因有二:

首先,经常换油,营养会更全面。不同油料作物制成的油,其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大豆油、花生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一些;橄榄油、茶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一些。经常更换食用油的品种,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更全面的需要。

其次,经常换油,能够规避食品安全的风险。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如果某种食用油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那么受害最大的,就是单一食用该种食用油的消费者。经常更换不同原料、不同品牌的油,能够将自己受到食品安全影响的风险降到最低。

建议:购买小瓶装油,每次吃完后,再购买另一个品牌、另一个品种的食用油。

3、调和油

许多人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觉得调和油将多种植物油按比例混合,是一种十分健康的油,故而对调和油十分钟情。但实际上,商家调制出的调和油不一定真的足够好。

制油原料不同,导致油的品质不同。通常我们认为橄榄油、茶籽油是高品质的油,大豆油、花生油是一般的普通油,菜籽油、棉籽油属于品质稍低的油。由于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测出调和油中,各种种类的油的含量与比例,所以这就给了商家们一个钻空子的好机会。

市面上出售的调和油,经常会打着橄榄调和油的旗号,卖那种一点点橄榄油+大量的普通品质甚至低品质油的产品。而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又没有办法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最终花了冤枉钱。

建议:调和油固然好,但是商家不可信,最好的办法还是多吃不同种类的油。如果有条件,可以买回不同种类的油,自己调制调和油。

4、大量油

油多才香,这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共识。所以我们经常看见这样一幕,在厨房里,厨师毫不吝惜地向锅里倒油;餐桌上,每盘菜中里都有着汪汪的一层油。

没错,这样做出的菜肴的确很香,很好吃。但我们吃下去大量油的时候,同时也吃走了健康。植物油中含脂肪99%以上,1g脂肪能够产生9kcal的能量,比人体另两种产能物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能的能力之和还要多。长期坚持这样的高油饮食,如果不配以适当体力活动,首先发生的就是体内脂肪的堆积。再之后,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就都通通找上门了。

建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国居民每人每天烹调油的用量不得超过25g或30g(基本上相当于家用汤匙三汤匙的量)。我们应该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烹饪时多采用蒸煮炖凉拌等做法,少吃煎烤炸食物,在炒菜时尽量少放油。

5、高温油

许多人在做菜时有这么个习惯,将油倒入锅中,等到油冒烟后才开始加入原料。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让我们吃入许多致癌物质。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食用油都经过高度的凝练,杂质很少,所以并不容易产生油烟。许多油的发烟点都在205~215摄氏度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炒菜时看到植物油冒烟了,说明油温已经达到至少205℃了。

而高油温有很大的坏处。首先200℃以上的高温会破坏掉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等许多营养物质。同时还会产生致癌物(苯并芘)、自由基(过氧化物)、对口鼻有刺激的物质(低级醛类)。另外,大量油烟也会影响到人体的肺部健康。

建议:植物油无所谓生熟,之所以需要加热是为了生香以及提高温度让食材速熟。烹饪时不要等到油冒烟了再投入原料。

6、反复油

有过做菜经验的人都知道,做一些油炸或者需要过油的菜肴的时候,会剩下许多熟油。一般来说,这些油是不适合用来烹调其他食物的。但是有一些人为了节约,经常会将这些熟油再利用,有的甚至将它们倒回油壶,与未经加工的油混合起来。其实这些都是不争取的做法。

因为食用油在高温加热的过程当中,吸附了大量空气中的氧,混入了水分与食物残渣,已经开始了氧化酸败的过程。如果将这些熟油拿来反复加热,会产生许多致癌的物质;而如果将熟油与未用过的新油混合,则会导致新油的氧化过程加速,导致新油酸败。

建议:使用过的油最好不要反复加热或倒入新油当中。最好是单独保存,并尽快吃完。可以用刚剩下的熟油拌一些凉菜。

生活中常见的小误区,可能会成为对我们健康的大杀手。小小烹调油,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以上六点只是人们最经常犯的错误。想要过上健康的生活,一定不能忽略身边的细节。

你知道烹调油里有哪些毒物吗?


你知道烹调油里有哪些毒物吗?

你知道烹调油里有哪些毒物吗?

油脂加工中可能引入的毒

油籽制油加工的过程中,同样可能带来污染。压榨加工是直接物理压榨出油,不会引入溶剂污染,相比而言所产油脂质量较好。特别是那种有浓郁香气的油脂,最适合用这种方法来生产。比如说,花生油和芝麻油是不需要脱色、脱臭这些处理的,否则反而损失了香味。不过,大部分油脂要经过脱胶、脱色、脱臭、脱酸等许多步的精炼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用白陶土、硅藻土之类来过滤,如果这些物质质量较差,可能引入重金属污染;还涉及到用酸、碱和有机酸处理,如果这些加工助剂的质量不过关,也可能引入化学污染。

在压榨之后,肯定不可能把所有的油都压出来,榨过油的饼里肯定还有不少油脂。这时候就必须用溶剂来提取了。有些含油脂比例低的材料,比如黄豆、米糠、玉米胚之类,直接压榨很难出油,只能靠溶剂提龋这些溶剂都是和油脂最亲的东西,比如正己烷、丁烷、六号溶剂油等,能很彻底地把油提取出来。这些溶剂也都是特别容易挥发的东西,只要把它们加热到不太高的温度,就轻飘飘地蒸发走了,冷凝收集起来还可以循环利用。留下的就是不容易挥发的植物油啦。这么生产油脂的方法,就叫做浸出法。当然,多少都会有一丁点儿溶剂会残留下来,但是只要工艺得当,溶剂本身质量过关,最后产品中的溶剂残留微乎其微,不会达到有害健康的程度。浸出法提取的油脂,也要经过精炼处理。这一系列复杂处理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去掉磷脂和植物固醇,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同时,因为某些环节的处理温度比较高,还会有少量的脂肪酸发生顺反异构,生成反式脂肪酸,同时可能生成微量的苯并芘等多环芳烃类致癌物。所以,大部分精炼植物油,即便没有经过氢化,也会含有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几的反式脂肪酸。即便是没有经过浸提,纯正压榨的油脂,也不一定没有苯并芘。比如说,小磨香油生产中,需要先炒香芝麻。而炒制过程难免有芝麻被过度加热而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包括苯并芘。所以,即便用家常方法来生产油脂,照样可能检出致癌物,甚至因为手工操作很难做到加热均匀,又缺乏检测控制,可能还不及工业生产的产品安全性高。

油料种子里的天生之毒

人们日常吃的油脂,或者是从含油的植物种子里来的,或者是从动物的脂肪组织(肥肉、板油)或者乳脂(比如黄油)当中来的。所谓天生之毒,就是植物天然带的毒素。比如说,棉籽油里会带有棉酚,它是一种降低男性生育能力的物质,曾被开发为避孕药;菜籽油里带有硫甙和芥酸,大量食用怀疑它会伤害心脏。所以国家才会推广栽培低棉酚、低芥酸的品种。但是,当年很多地区的居民都每日食用这些油脂,却并没有人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因为那时候有油吃就已经欢天喜地了!

农药污染和环境污染之毒

植物长在田里,既会吸收农田和灌溉水中的污染,如铅、砷、汞、镉等,也会吸收难分解的农药残留物质,比如六六六,以及大豆、油菜、花生栽培过程中的常用农药和除草剂。不过,因为油脂原料是植物的种子,在同等污染水平下,种子的污染程度通常会比根、茎、叶部分要低一些植物也有爱子之心,它不愿意把坏东西留给后代。但是,脂溶性的污染物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留下来。所以,如果看看农药残留的国标,就会发现油料种子当中许可残留几十种农药。

在油籽收获之后,还可能在储藏当中被污染。其中最常见的是因为储藏条件不理想,种子长霉,污染霉菌毒素。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也是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就是黄曲霉毒素。大米、玉米、花生、各种坚果都容易被黄曲霉污染,所以它们榨的油都必须监测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如果要黄曲霉毒素为零才肯食用,那么这辈子就不要碰花生和花生油,玉米油和稻米油(米糠油)和很多坚果也不要吃了。

收获之后的储藏、晾晒过程中也可能沾染一些有害物质,比如路上沥青散出的气体或微粒、汽车的尾气和橡胶-路面摩擦产生的致癌物,都可能少量附着在种子上;和农药、除草剂等堆放在一起也可能造成化学污染。

厨房里制造出来的毒

在油脂买回家之后,除了储藏过久容易发生氧化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危险来源那就是烹调加热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加热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致癌物就越多。300度以上的加热,即便是短时间,也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苯并芘。在日常炒菜的温度下,加热时间越长,油脂中产生的苯并芘就越多。同时,油脂加热时间越长,其中的反式脂肪酸越多,氧化、聚合、环化等产物也越多,它们均严重有害健康。

最令人害怕的,一是餐馆里反复加热的炒菜油,二是曾经过火的炒菜油。过火也就是炒菜或颠勺时锅里着火,一些厨师不以为意,甚至觉得很酷很香,其实过火后留下的烟糊味有油脂过热后产生的微粒,其中致癌物苯并芘的含量甚高。炒菜后锅垢中也富含这类致癌物。油脂加热时所冒的烟气是强致癌物质,不管是油炸的油烟,还是烤羊肉串、烤肉的烟气,经常接触都会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

原料和成品储藏中产生的毒

无论加工前后,油脂都有一个最怕的事情氧化酸败。榨油原料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榨油之后储藏久了也会发生氧化。购买花生、瓜子、坚果经常会吃到味道不新鲜的颗粒,就是氧化变质的籽粒。这些东西被榨成油之后,就会造成油脂品质的下降。

氧化从少量自由基开始,逐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产生大量的氧化酸败产物,油脂就会产生不新鲜的味道,乃至明显的哈喇味,这种油脂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其实早在没有出现味道之前,油脂中氢过氧化物增加,已经会给人体带来促进衰老的作用。这方面的质量,要用过氧化值来判断。

因为油脂的销售周期比较长,为了避免氧化带来的麻烦,企业通常都要在油里加抗氧化剂,最常用的就是TBHQ,也就是方便面里喜欢加的那种物质,麦当劳炸鸡块中被爆料的那种物质特丁基对苯二酚,还有BHA、BHT等。这些都是国家许可使用的抗氧化剂,不必因为化学名称奇怪而产生恐惧。

最后,油脂会分装出厂,此时还要小心劣质包装材料可能带来的污染,因为很多带苯环的污染物都易溶于油脂。

事故和掺假带来的毒

如果食品加工过程当中出现了非正常的事故,很可能会污染到产品。在油脂的污染事故当中,最为著名的当属1968年日本米糠油污染事件,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当年某食用油工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在脱臭过程中用多氯联苯液体作为导热油。因生产管理不善,导热油泄露,结果导致米糠油被多氯联苯污染,造成一千六百多人中毒的惊人事件。1979年,台湾也发生了类似米糠油污染事件,有两千多人受害。

至于人为的掺假,本来不应当成为讨论话题,但无奈现实中确实存在。比如在烹调油中兑入矿物油、地沟油(处理后的烹调废油),或者加入本不属于食用色素的苏丹红,都是典型的人工掺毒了。

人每天所需营养有哪些


如今我们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忽略掉了自己的健康问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体内部每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有哪些,其实我们的身体如果是想要减健康的话就必须要摄入足够量的营养物质,而且营养物质还有摄入均衡的,如果是只是单一的摄入一种营养也是远远不够的,否则的话就会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那么就一定要根据每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摄入。

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淀粉等。是人类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它提供了人体50%的能量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能提供千卡热量;

蛋白质:包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含量较高的有豆类等,动物蛋白来源有肉类、蛋类和乳制品。蛋白质构成了人体的基础,血液、肌肉、激素等都是蛋白质构成的。此外,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足的情况下,蛋白质也能提供能量,每克蛋白质能提供4千卡热量;

脂肪:是人体内最大的热量来源,也是构成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人体饥饿是,会大量消耗脂肪以提供能量,每克脂肪能提供9千卡的热量。脂肪的来源主要有肉类、蛋类等。

除以上三类以外,人体还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提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糖尿病病人由于糖代谢的障碍以及配合药物的治疗,特别需要对每日每餐的热量精打细算。

首先根据体重指数判定属于何种体型,然后根据病人每日的活动强度判断每千克体重需要多少热量:

卧床休息的病人中标准体重、肥胖、消瘦的病人分别需要15-20、15、20-25千卡热量;

轻体力活动,如办公室工作、家务的病人分别需要30、20-25、35千卡热量;

中等体力活动,如司机、农务活动的病人分别需要35、30、40千卡热量;

重体力活动,如搬运、装卸工作的病人分别需要40、35、45-50千卡热量。

其实每个人每天需要摄入的营养物质都是不相同的,这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的,如果是需要做非常重的体力劳动的人们自然摄入的营养物质就需要更多的,尤其是热量,而热量主要就是从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当中获得,不过对于脂肪的摄入也是非常关键的,但不能够摄入过多。

健康食疗《烹调油能提供人体所需脂肪-每天用油不超过30克》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每天菜谱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