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的制造离不开厨房,正因为有了厨房才让美食文化发扬光大,在这里,不同的食材交汇在一起,而调料则放大了食材的味道 ,而美食的工程师--厨师则让一切原料有了生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80秒如何造就完美的荷包蛋",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说起荷包蛋,无人不爱啊。荷包蛋可谓是鸡蛋最为经典的吃法,做法很简单,只要把鸡蛋直接打在锅上煎制就可以,其特色就是蛋黄保持圆形不散开,因其外形与荷包相似,故得其名。荷包蛋又分单面煎和双面煎两种,单面煎出的荷包蛋较为嫩滑,而双面煎出来的荷包蛋则为香脆为主。荷包蛋因其做法简单,造型美观,加上鸡蛋营养丰富,因而成为十分受欢迎的家常美食。

早先的荷包蛋是煎单面的,然后翻起一边对折,形成一个半圆形,形状好似荷包,故名荷包蛋。这种做法直到六七十年代还有很多人家保留着,现在多数人因为做荷包蛋是图方便简单,已经极少有对折的,而多为仅煎单面或双面就出锅的。这样已不再有荷包形状,但这个名称一直保留下来。

荷包蛋好吃,很多人也会做,但是做出好吃的荷包蛋可也是技术活,今天tony博文的标题是180秒的“功夫”煎出鲜嫩的荷包蛋。这里“功夫”是双关语啊,一来功夫指的是时间,为什么是180秒,因为你在做的时候就从鸡蛋下锅时开始数数,数到180秒就好了,二来功夫自然是指你的厨房功力了啊呵呵。所以有了更多的实践,每个人的厨房功夫都会长进的。今天就看看Tony给大家露一手,看看成功的荷包蛋里有哪些“功夫”。

原料:鸡蛋

调料:食用油、盐

做法:

1.热锅,所谓热锅就是锅里什么都不放,把锅烧的很烫很烫;

2.加入一点点油,再放一点点盐;

3.把鸡蛋打入锅内,这时虽然是冷油,但是锅的温度还是很高,所以马上关小火;

4.一分钟后看到蛋白有点凝固的时候,往鸡蛋上洒上两勺热水,马上盖上锅盖;

5.改小火继续煎1-2分钟就可以了。

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个180秒功夫的荷包蛋:

1、很多人喜欢把油烧到温度很高的时候放入鸡蛋,然后油花四溅,手忙脚乱,很容易把鸡蛋煎糊了,所以热锅冷油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而且放入油后放点盐也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2、由于锅内的温度很高,鸡蛋下锅后如果持续大火,那样鸡蛋很快会焦了,可是蛋黄那样就不熟了,所以这时要改小火;

3、一分钟后我们看到蛋白开始凝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鸡蛋上洒两小勺热水后马上盖上锅盖,再煎2分钟就可以了,这样煎出的鸡蛋安全,好吃,蛋黄快要凝固但是还没完全凝固,但因为经过高温焖煮,所以非常安全,鲜嫩美味;

4、可别小看这两勺热水,它会让鸡蛋更加鲜嫩爽滑。

5、还有煎鸡蛋最好用不粘的平底锅,那样就不会粘住;

这就是180秒里煎出的最原汁原味的荷包蛋,下锅煎60秒,盖上盖子闷着煎120秒!至于要什么调料是取决于个人喜好,我喜欢什么也不加,夹在面包里吃或者单独吃都很美味。早饭除了主食,再来个鸡蛋啊。看看我家好男儿的早餐:芝麻核桃粉、牛奶、铜锣烧、水果,再配上个荷包蛋简直完美了吧哈哈!

其实我也喜欢吃糖心蛋,用我这个办法还很安全,因为盖上锅盖后鸡蛋上面温度马上也会升高,所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大家盖上锅盖后的时间可以自己定,少的一分钟,最多不能超过三分钟啊哈哈。

97mSw.com相关阅读

牛奶:近乎完美的食物


好的美食产自于厨房,正因为有了厨房才让美食文化发扬光大,在这里,食材有了自己的归宿,而调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美食就在厨师的手中由“丑小鸭”变成“小天鹅”。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牛奶:近乎完美的食物”,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牛奶:近乎完美的食物

特仑苏OMp牛奶中添加了一种天然活性蛋白,能增加骨骼中造骨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从而很好地达到增强骨密度的目的,特别适合青少年和老人等对钙有较多需求的人群。

这是一个关于牛奶的故事:贫穷男孩霍华德在推销商品时发现,他浑身上下只有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这时,一位年轻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一分钱也没有要……霍华德一下子浑身是劲儿,他因此对人生充满感恩和希望。数年后,这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束手无策。最后只得被转到大城市医治。此时的霍华德已是大名鼎鼎的医生,当他来到病房,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恩人,他治好了她的病。在医药费通知单上,只淡淡地写着这样一行小字:“医药费已付:一杯牛奶。”

一杯牛奶可以带来爱和感激,更会带来健康和希望。也因此,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称其为“近乎完美的食物”。研究显示,每100克牛奶所含营养成分为:脂肪3.5克,蛋白质3.2克,乳糖4.6克,矿物质0.7克,水88克。而且,牛奶蛋白质中含有人类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500克牛奶可提供每日我国营养推荐量的全部必需氨基酸。牛奶中的乳糖,能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

喝牛奶补钙最常被人们所知。然而,在洪昭光教授看来,尽管这些年来,人们重视起喝牛奶补钙了,但和国外比仍相去甚远。他指出,99%的中国人都缺钙。由此导致了骨疼、驼背、骨折三大症状。“正常每天每人需要800毫克钙,而我们的伙食里仅有500毫克。那么怎么办呢?正好一袋牛奶有300毫克钙,就是每天补足一袋牛奶,正好补充齐了。”也许会有人说,吃鱼、蛋,同样可以补钙嘛。其实,肉类含钙极少,鱼、蛋类也并不丰富,而牛奶含钙既丰富又易于吸收,此外还有一定含量的磷及多种维生素。可见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食物。喝牛奶,可谓一举多得。特别是OMp牛奶含有丰富的造骨蛋白OMp,这种在牛奶中微量存在的天然活性蛋白,对提高人体骨密度具有独特的机理和效果。与普通牛奶相比,其活性牛奶蛋白的含量扩大了100―1000 倍,因此具有维护骨骼健康的效果。尤其比口服钙片更易于钙吸收,并能有效维持人体酸碱的平衡。

那么,牛奶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呢?洪昭光教授建议,最好从1岁开始。越早喝牛奶就越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摄入牛奶约8.1千克,不足世界平均值的 1/12,而欧美国家人均则高达300千克。至于牛奶的摄入量,一般来说,每天1—2杯,足矣。对孩子们来说,如果可以在睡前喝牛奶的同时,服一片维生素 C和一片复合维生素B,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最完美的豆浆搭配


最完美的豆浆搭配

冬季进补吃什么好?豆浆补虚润燥,可调节身体内分泌系统。秋冬季节干燥寒冷,喝豆浆可以滋补去噪,驱寒暖身。小编告诉你豆浆跟这4类食物搭配,可以补血养颜,滋补润肤,暖身驱寒,最适合女性秋冬饮用。

豆浆具有补虚润燥、清肺化痰的功效。豆浆中含有氧化剂、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黄豆苷原,可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女人连喝一个月豆浆,每天300500毫升即可起到调节内分泌,改善身体健康,预防乳腺癌和子宫癌。

冬季药补一堆 不如豆浆一杯!

豆浆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其中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铁、钙等营养素。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如这4种食物:红枣、枸杞、绿豆、百合,是豆浆的最完美搭档!秋冬季节饮用,能滋补养颜、驱寒暖身。在寒冷的冬日为家人送上一杯独一无二,且美味营养的豆浆,温暖又体贴。

养颜芝麻黑豆浆

做法:将10克花生和80克黑豆浸泡后,再与黑芝麻一起打成浆,煮开即可。

功效:这款豆浆非常适合女性饮用,具有乌发养发、润肤美颜、滋补肝肾、养血通乳的作用。

豆浆最完美的四个搭档:

1、红枣

豆浆味甘、性平,有健脾养胃、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通淋利尿、润肤美容之功效;红枣更有补血养颜的作用,这款五谷豆浆具有很好的秋季润燥养颜的功效。

红枣豆浆

材料:干黄豆2/3杯、干大米1/3杯、红枣(小)10枚(或大红枣5枚)。

做法:1、将干黄豆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以上或在冰箱浸泡一夜;

2、将大米淘洗干净;将泡好的黄豆与原料洗净后混合放入杯体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

3、接通电源,按五谷豆浆键,十几分钟做好大米红枣豆浆。

提示:煮豆浆的时候,豆浆煮沸时的温度大概是80多度,应该续煮约五分钟达到100度才能煮熟,如果煮不熟的话容易引起腹泻等症状。

2、枸杞

枸杞豆浆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多种游离氨基酸、亚油酸、甜芋碱、铁、钾、锌、钙、磷等成分。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血润燥、泽肤悦颜,培元乌发等功效,是提高男女性功能的健康良药。

枸杞豆浆

材料:黄豆50克,干枸杞5克,水1000毫升,糖适量。

做法:黄豆、枸杞浸泡6~16小时,备用;将泡好的黄豆和枸杞一起放入豆浆机(连同泡水),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后即可食用。

3、百合

这是一款适合秋日饮用的养生豆浆。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薏米美白祛湿,配合黄豆滋阴润燥。此豆浆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更有美白肌肤的功效。

百合薏米豆浆

材料:黄豆50克,百合干10克,薏米10克,白糖适量。

做法:1、准备好所有的食材,黄豆和薏米用清水浸泡。

2、百合干也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至变软,把泡好的黄豆和薏米放入豆浆机中。

3、再放入泡软的百合加入适量的水,加盖出入电源按下五谷豆浆键。煮好的豆浆过滤一下加糖食用。

小贴士:百合一定要泡软才好,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这款豆浆要过滤一下再饮用。白糖可随自己口味添加。

4、绿豆

豆浆味甘、性平,有健脾养胃、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通淋利尿、润肤美容之功效;绿豆更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这款豆浆具有很好的秋季润燥养颜的功效。

推荐>>绿豆豆浆

材料:干黄豆1/3杯、干大米1/3杯、绿豆1/3杯

做法:1、将干黄豆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以上或在冰箱浸泡一夜;

2、将大米淘洗干净;将泡好的黄豆与绿豆、大米等原料洗净后混合放入杯体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

3、接通电源,按五谷豆浆键,十几分钟做好绿豆豆浆。

3种豆浆搭配 万万不可!

1、豆浆不能与抗生素同服。

豆浆与抗生素结合会发生拮抗化学反应,喝豆浆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以上。

2、豆浆里不能加红糖。

红糖里面有多种有机酸,它们和豆浆里的蛋白酶结合,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白糖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3、不要在豆浆里打生鸡蛋。

不少人喜欢在豆浆中打入鸡蛋,认为这样更有营养,但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一种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会大大降低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而且生鸡蛋中含有多种细菌,对身体绝对是有害的。

误区:完美的标准体重


厨房是人们施展“十八般”厨艺的地方,正是在厨房,美食的文化基因得到了进化,在这里,食材有了不同的去向,而调料在厨房也不输“人后”,厨师就像魔法师,他让一切丑丑的,散在一堆的东西变成了精美的菜肴。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误区:完美的标准体重”,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误区:完美的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说法经久不衰,已经深入人心了,它令人联想到理想的健康状态。但是却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是对谁而言呢?它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来历?更不用说,还会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了。

向这个公众认识发出挑战的是一家名为“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的美国保险公司。该公司当时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致力于完善他们的保险费额体系。50年代,他们详 细研究了这个专题:在体重与死亡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如果有,体重又是怎样影响死亡率的?超重或超轻对于死亡究竟有多高的风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他们可以依此确定保险费:低风险——低保险费,高风险——高保险费。出发点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都市生活”数据的批评主要在于:数据测量通常只适用于衣服尺寸和鞋码大小,身高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来进行估计。此外,作为样本被测量过身高、称过体重的人所反映的只是一个小部分的数值,并不能作为有代表性的某个人口截面平均值。而且在1935~1953年那个年代,可以参加保险的是什么样的人?几乎没有体重轻的,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申请根本就不被保险公司接受。因为保险公司猜测,他们可能患有肺结核或其他疾病,从而导致身体瘦弱、体重偏轻。当时如果一位瘦弱的人想参加保险,他必须证明自己绝对健康,而体重正常或偏重的人则不需这么严格。所以,毫无疑问,回顾过去参加保险的人,他们当中,身体单薄的人的健康状况,总体上反而要比分量足实的人好,因而,保险公司所呈报的死亡率高的人群,自然不会是这些健康的瘦人们。

与此相应,1980年弗拉明翰研究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是:在男性中,只有当他们的体重至少超过所谓的标准体重25%时才会出现死亡风险的上升,超过39%时才明显提高死亡率;在女性方面的数据是24%。同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安德烈斯发表了一份对近24个研究项目概括分析后的总结报告,文中提到:“关于超重和死亡关系的大规模联合性研究结果不能证明,肥胖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因此提议,不仅先前有关超重的所有建议都应当重新考虑一下;而且很有必要,研究一下丰满的体型潜在的好处。”

然而所有这些科学研究结果仍然动摇不了坚持标准体重的思想,它根深蒂固。纤瘦细长,甚至瘦骨嶙峋的模特儿依旧还是所有渴望美丽和苗条的人的榜样。但是,谁能从标准体重的谎言中真正受益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无论是那些对此抱有怀疑的人,还是对此深信不疑并坚持节食的人,都绝对不是受益者(参阅《减肥者,都长寿》);真正受益的是另外的一些人,是那些向别人承诺能把他们领上美好的标准体重之路的人,那些用信誓旦旦的目标引导别人并因此大发横财的人,他们是:低热量食品和各种减肥食谱、苗条胶囊和泻药的生产制造者,发行女士杂志和男士健康期刊、各种建议小册子及减肥菜谱的出版社,以及各种健身瘦身房、私人饮食咨询及减肥机构——总称为减肥业;而且医学界也会依其所需从中受益,他们只需优雅地宣布各种有关体重、胆固醇水平或者铁元素含量等等新的调节“标准”或者“临界值”,便可以“有所作为”而且收入源源不断了。

3种方式煮荷包蛋你更爱哪个?


荷包蛋是我对鸡蛋最美好的记忆。完美的荷包蛋香滑软嫩,蛋白完整不散,幼滑又有弹性,蛋黄细腻如沙,透着隐隐的嫩黄。

那时候一年也难得有几次机会吃水煮荷包蛋,因此特别在意荷包蛋的形状,很怕给自己盛到那种不完整的、散散的蛋白,那种碎布似的荷包蛋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难做好,你是不是常常有这样的经历:煮荷包蛋的时候,鸡蛋打入锅里,看着蛋白像柳絮似的四处游离,白沫浮起,瞬间就失去了自信。

我以前也煮不好荷包蛋,上次去姐姐家的时候无意中跟姐姐学了一个绝招,再也不用担心煮荷包蛋会散开。

1.姐姐的煮荷包蛋绝招

她是这样的:锅中水似开非开,锅底起小水泡时关火,打入鸡蛋,盖上锅盖,焖两分钟后开小火,根据自己喜欢的熟度煮两到三分钟即可。

这样煮出来的荷包蛋能够保持完整不散的形状,民间出高手,很多秘诀都来自生活的经验。

1、锅中水似开非开时,关火,打入鸡蛋,盖上锅盖焖两分钟,两分钟之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蛋白不散,已经完全凝固,蛋黄包裹完整。

2、开中小火,再次煮开后,用锅铲轻轻把荷包蛋铲离锅底,然后加入自己喜欢的甜酒或者糖煮两到三分钟即可。

用平底锅煮的时候荷包蛋就比较扁平

后来我又试验了两个网上疯传的办法,一一介绍给大家。

2.用大勺煮荷包蛋

第一个办法是这样的:鸡蛋打入大勺中,再把大勺放入开水锅中煮到自己喜欢的熟度。

这样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大勺内一定要保持有半勺水,否则鸡蛋会很严重的沾底。

1、锅内水烧开后,大汤勺舀半勺开水,打入鸡蛋,蛋白很快就会发白了。

2、汤勺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中火煮至自己喜欢的熟度。

这个办法煮出来的荷包蛋是这样的

用这个办法煮荷包蛋一定要记得大汤勺内必须有水,否则就是这个结果:

3.先用小碗煮再用锅煮

另一个办法是这样的:先把鸡蛋整个放入小碗中,倒入开水没过鸡蛋烫两分钟,然后再打入煮开的锅中。

我试验的时候因为不知道烫过的鸡蛋会怎么样,就放了一个大汤勺在锅里,打鸡蛋打入汤勺内,大家可以从图中清楚的看到,蛋白已经有点开始发白了。

1、鸡蛋清干净,放入小碗中,倒入约90度的开水浸泡两分钟。

2、锅内水开后将浸泡过的鸡蛋打入锅中的大汤勺内,盖上锅盖中火煮到自己喜欢的熟度即可。

这种办法煮出来的荷包蛋是这样的

经过对比,我感觉老姐传授的办法更靠谱:简单省事、口感最好,还节能省钱呢,哈哈,焖出来的荷包蛋节约煤气呀!网上疯传的办法都小有麻烦,而且口感也跟传统煮出来的稍有不同。

你也可以试验下,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办法煮出完整、完美的荷包蛋。

有网友建议说鸡蛋先打入小碗中,再按我文中第一个方法倒入锅中关火焖,据说这样的荷包蛋外形更完美,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吃货必看 如何煮一碗完美的面


吃货必看 如何煮一碗完美的面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每一项对美食的研究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比如说,我们日常的最普通的面要怎么煮才好吃?

啧啧!也许你会说,难道不是烧开水了煮熟了下点配菜配料完事了么?还能有神马技巧可言哦?不!这么简单粗糙那还要厨师来做啥?

虽然我们不一定要达到厨师的造诣,但是煮一碗好面,一定是包含很多心思在里面的。请看——

下面的10个煮面技巧就足够让选择狗带了!

1、煮一般面条如果在锅中加少量食盐,大概一斤水加15克盐,这样煮出来的面条不糊烂!

2、煮面条时若在水中加一汤匙菜油,面条不但不会黏连,且能防止面汤起泡沫,溢出锅。

3、煮切面在下面条时适量加点醋进去,这样可除面条的碱味,还可使面条变得更白。

4、煮挂面锅中的水刚冒气泡时就放挂面,搅动几下后盖上锅盖,水开时放点凉水进锅,稍煮即可。这样煮挂面,熟得快而且不黏汤,比较好吃。

5、在下锅前先把面条掰碎,煮熟后盖着锅盖焖5分钟,这样的面条比较滑,而且汤汁比较稠。

6、煮挂面和干切面的时候,锅中煮面的水不要太开,等面条下锅开锅后也宜用中火煮,因为干切面和挂面本身很干,用太大的火煮,水温很高,使面条表面形成一层黏膜,热量无法向里传递,易形成硬心和面条汤糊化。中火煮时,随开随点些凉水,使面条均匀受热。

7、如果面条结成团,喷一点米酒,面条就会散开。

8、煮挂面锅中的水刚冒气泡时就放挂面,搅动几下后盖上锅盖,水开时放点凉水进锅,稍煮即可。这样煮挂面,熟得快而且不粘汤,好吃。

9、下面的时候水一定要滚烫的,而且不要煮太久,大概煮了2分钟的时候把面捞起来,立刻放进冷水中浸泡片刻,就是所谓的过冷河,然后再把过完冷河的面放进热水中泡一下就行了,这样煮出来的面条爽口嫩滑。

10、煮面条最好的时间是在水被烧开前两三分钟,把面放进锅里煮。具体的窍门是看到水面刚刚飘起水汽的时候,把面下锅就可以了。这样煮出来的面劲道,而且时间非常好掌握,一般将锅煮开两次,面也就熟了。

红烧牛肉面

牛肉面是清末光绪年间,一个叫马保子的回民厨师所创制的面食,后辈们再代代推陈出新,硬是将这种面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吃得个名扬天下。

制作方法

【制作步骤】

1、将番茄去皮切片,辣椒切片。

2、将所有调料放入沸水中,高火4分钟,制成汤汁。

3、汤汁中放入牛腱肉、番茄,加盖中火40分钟,然后将牛肉取出切片。

4、面条放入汤汁中,高火5分钟至沸,取出后摆上牛肉片即可。

餐蛋面

香港茶餐厅的一种特色食品,“餐蛋面”这个词是由三种不同的食物组合而成的,即“餐”、“蛋”和“面”。

【制作步骤】

1.准备好一包方便面、一个火腿肠、一个鸡蛋,火腿肠切片;

2.热油锅,放入火腿肠片,煎至两面金黄盛出备用;

3.再用锅中的余油磕入鸡蛋,荷包蛋煎熟后盛出备用;

4.中加水放入面块,加入调料包将面煮熟;

5.面条盛入碗中摆上荷包蛋和火腿肠即可。

如何做出完美包子?


1、我做的包子不喧软,外皮居然有点硬,这是怎么回事?

最主要的问题是发酵没有最到位,做包子也要两次发酵,面团揉好后让其发到两倍大,做成包子后放入蒸锅后还要让其再发酵,两次发酵的包子口感那才叫棒,那个软棉啊,你都不相信这是你自己做的包子,比外面的加了杂七杂八添加剂的包子不知道好吃多少。

2、到底什么是酵母粉?

做包子馒头都要发酵,只有发酵,面团里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使其膨胀变得松软,我们做面点都应该选择酵母粉,很多人酵母粉和发酵粉不分,酵母和发酵粉都有发酵的功能,但有着本质的区别。酵母是一种纯生物的蓬松剂,是一种活性微生物,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而化学发酵粉则是一种化学蓬松剂,一般是指小苏打、臭粉、明矾、泡打粉等几种物质,后者虽然会使面团蓬松,但是面团里面的组织结构和原来一样,对人没有好处。但是酵母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有实验证明,每1公斤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公斤大米、2公斤大豆或2.5公斤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因此,馒头、包子、面包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比大饼、面条要高出3—4倍,蛋白质增加近2倍。发酵后的酵母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发酵后,面粉里一种影响钙、镁、铁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3、我用了酵母粉,那么面团怎么没有发起来?

酵母粉的用量一般在1%左右,也就是100克面粉用1克,中式面食不用秤,也就一小勺,但是放多放少问题不是很大,问题在于很多人在揉面把酵母粉用水兑开的时候加的是很烫的水,也就是说,你在一开始就把酵母菌给活活烫死了,那怎么好期望它给你的面团发酵啊,干脆不要用水兑开,直接把酵母粉放在面粉里,和面粉搅拌均匀,加水和面,如果你对什么是温水实在没有概念,那就用温度计凉一下,不要超过40度就ok,超过50度,酵母菌会陆续死亡啦!有的人第一次把面团发酵成功了,可是把面团做成包子后的第二次发酵时又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蒸锅下的水太烫,也会把酵母菌杀死,生的包子也发不起来,蒸熟后口感也很差。

4、做好的包子开盖后就塌陷是怎么回事?

最主要的问题是面皮可能擀的太大,而肉馅包的又太少,所以包起来后里面还有很多空隙,包子自然会塌陷;再者就是包子蒸好后马上开盖,也会导致包子塌陷,要过2分钟后再开盖比较保险。

5、做出的包子外皮粗糙是怎么回事?

面团发酵后会让面团产生很多气孔,所以面团第一次发酵后一定要记得再好好揉面,一直揉到面团非常光滑为止,这一定要有耐性,才能吃到完美的包子,第一次揉面倒没什么讲究,只要做到手光,容器光,面团有点光的三光后就可以,最重要的还是发酵后的第二次揉面。

6、我上面的都做到位了,包子吃起来还是有点干是怎么回事?

看来还是水量没有控制好,一般而言,一斤面粉六两水比较合理,口感最好,水太多,包子也会容易塌陷的,所以水量一定要控制好。

我的诀窍是,面粉里加一小勺白糖一点盐,第一次发酵后要好好揉面,一定要到面团表面的细孔揉没了看上去非常光滑才可以,做好第二次发酵,冷水上锅蒸16分钟肯定非常ok啦!

教你蒸出完美的白馒头


教你蒸出完美的白馒头

馒头,这是北方家庭餐桌上再熟悉不过的主食了,热腾腾地端上桌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煞是可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清新原始的麦香扑鼻而来,松软却咬劲十足,细细咀嚼,一丝甜意让人备感满足。

做馒头的准备工作

1、又白又胖的馒头惹人喜爱,想要蒸出完美的白馒头,面粉和酵母是最基本的原料。一般蒸白馒头应使用筋力中等的面粉制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雪花粉、富强粉之类的小麦产品。酵母使用鲜酵母和干酵母都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酵母的活性,也就是一定要使用保值期之内的酵母,并且开封之后尽快用完。

2、蒸馒头自然离不了蒸锅和笼屉,蒸锅的严密性很重要,锅盖和笼屉之间不可以漏气,否则在蒸制过程中会由于蒸汽泄露影响馒头的质量。如果发现蒸锅盖和笼屉之间有漏气的地方,可以在蒸馒头时用湿抹布把锅盖边缘包裹起来,这样就不会漏气了。

3、蒸好的馒头最好不要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而放在传统的盖帘上或竹簸箕中,然后用半湿的屉布盖起来,这样在通气的环境下放凉的馒头,不会出现表皮起泡、发软的问题。

10个诀窍摊出完美的煎饼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用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那么怎样摊出完美的煎饼呢?下面为你介绍10个诀窍:

1.面糊的稀稠度要适中,用勺子舀起来,倒下去,以缓慢的直线流下为宜,断了说明太稠(加了菜叶可以稍微稠一些),摊饼过厚不易熟透,快了太稀不易成型。

2.锅热后再刷(抹)油,锅底温度高,而油这时候是温的,面糊倒入后,既能够让面糊底层迅速凝固,又不会因为油温过高而焦糊,起到不粘锅的作用。

3.油切记要少,抹一层就OK了,油多了面糊随着油到处流,挂不住锅底,不易成型。

4.调面糊的时候,水要慢慢加,不要一下子倒进面粉里,要边加水边搅和,调出的面糊才不起疙瘩。

5.如何判断一面是否已经煎熟了呢,端起锅子轻轻晃动,煎饼和锅底如果能很轻松的分离,就说明一面煎熟了。这个时候,再用锅铲翻面,就不会翻破了。

6.最好选用平底锅,随着锅子的转动,面糊容易摊的厚薄均匀。

7.至于是否必须选用不粘锅的问题,对于不擅长面食的朋友来说,最好还是选用不粘锅,等熟练了神马锅都是浮云了。

8.面糊调制,用凉水。

9.摊的时候火力不可太大,留中间的最小圈火即可。

10.不熟练的朋友,可以先摊的小一些,容易掌握,会令你信心大增哦!

厨房百科《180秒如何造就完美的荷包蛋》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厨房百科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糖醋荷包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