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的美食产自于厨房,正因为有了厨房才让美食文化发扬光大,在这里,食材有了自己的归宿,而调料扮演了食材无法企及的作用,在厨师的手上,一切原料都被塑造成精美的菜品。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提示:认真烹饪气色才好,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提示:认真烹饪气色才好

多用原料互补 少用调料互补

中国古代有许多养生长寿家,都是烹饪家及美食家。如中国长寿的象征——彭祖,相传活到八百岁,最擅长烹饪,他的美食受到了尧的大力推崇,于是把他封到彭地。

烹饪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对肠胃是一个良性刺激,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而增强消化能力,所以我们也注意到,善于美食、功于烹饪的人面色都很好,可见我们的祖先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烹调技艺对健康是多么重要。

烹调的目的是使饮食更营养,使味道更鲜美。而在烹调中,五花八门的调料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合理使用它们,不仅能使食物的口味有很大提升,对保留食物的营养,一样颇有益处。在我家的厨房,以下四类调料必不可少,了解他们的营养和使用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四类调料用法有讲究

咸。盐的本味是咸,又是出味的基础。无论任何味,加了盐才会出鲜味,所以又称盐为百味之本。盐的作用主要是:出鲜味、去异味,保鲜食物。盐一般后放,可使菜更鲜嫩,放早了菜易变老。

甜。糖是主要调味品之一,是甜味的主要调料,又能与其他调料如盐、醋一起调出鲜美的复合味。糖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口感;增色,使食物色鲜红、亮而不暗;补气,糖味甘,有补气健脾作用。烹调时应先放盐,然后加糖,最后放醋。糖不宜放过早,以免焦锅。

酸。醋是酸味的主要调料。醋的作用有:去腥味,所以做鱼类菜时常放醋;发出醇香味,增加菜肴色香味;解油腻。醋应在菜加热后放,以免丧失醋的香气,只酸无香。如出锅前勾一点芡,可以增味,防止香气丧失。

辣。葱姜蒜等辣味也是我国传统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剂,烹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葱、蒜都要炒生一点,半生不熟香气才浓。2.姜要与原料一起放入同时加热,才能有效去除腥味和膻味。3.胡椒做汤料最好,美味无比,但须汤烧好再放,以免损失香气。4.辣椒可以制苦,所以辣椒炒苦瓜,可以减轻苦味。

做豆腐,用蘑菇提味

在熟悉这些调料后,大家可以继续来了解在什么场合对调料使用“加法”,什么时候使用“减法”。

首先,本来味美的就不要加太多调料,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如鸡肉本来就是香的,最好清蒸或清炖,最多加一点料酒,让其香味溢出,而不要滥加调料。即使无味,如海参、豆腐,有时也不必用调料,可选用味鲜美的肉、虾、蘑菇等提味。其次,食物色泽如果本来就鲜亮的,就要保持,不必加调料。炒藕时,边炒边加水,可以防止色变黑。最后,多采用水煮、水炒(锅中烧水放一点油)、清炖、清蒸,用葱、姜、胡椒弥补口味。

多味薄,少味厚

古人强调,大道至简,这句话在烹调中同样适用。大家在做饭时,要尽量味薄,少味厚,经常吃厚味对健康不利。凡是能放一样调料的就不放两样,因为不少调料都有小毒,而各种各样的酱也有添加剂,自己做菜最好少放。

此外,多用原料互补,少用调料互补也是一个“简化”原则。原料互补,如将三种杂粮同煮同吃,小米、玉米、大米或黄豆、燕麦、大米,可达到蛋白互补。再如用花生油、豆油、菜籽油混合叫三合油,炒菜可起到脂肪互补。又如把鲜鱼、鲜肉和鲜鸡放在一起炖的三鲜汤,既可美味互补又可蛋白互补。这样的原料美味除加葱姜去腥外,一切调料都免放。

其实,对懂得生活的人来说,做饭是学无止境的,从营养搭配到色香味的调和,有太多神秘和喜悦等着我们去探索。掌握其中的真谛,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也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认真投入每一道菜,你会从中获得厚报的。

97msW.com相关推荐

烹饪技巧:金针菇要怎么做才好吃


本文导读:金针菇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做出来的口感也不一样,以下就推荐一种以金针菇为材料的清爽小菜。

说到凉拌金针菇,可能很多人都有发言权,因为这就是一道很简单的清爽小菜,很多人都会做;但是相同的菜肴,搭配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做法,其口味会完全不一样。

原料:

金针菇、黄瓜根、蒜半个、红椒1个、小葱适量、橄榄油适量、另准备凉开水一大杯

做法:

1、用剪刀减去金针菇的根蒂部分,再反复冲洗干净,较长的金针菇可以从中间剪开,以方便食用、红椒去籽切细丝;

2、锅中加水,加1勺盐,烧开后下入金针菇和红椒丝,煮1分钟,关火,只需1分钟,金针菇很易熟,时间煮长了反而容易塞牙;

3、将金针菇和红椒丝浸入准备好的凉开水中,待金针菇冷却后,捞起,沥干 最好攥攥金针菇,将水挤干些;

4、蒜和葱切末,加1勺香醋,1勺橄榄油,少许糖拌均匀,备用;

5、黄瓜去皮切丝 因为黄瓜容易出水,所以准备这道菜时,我们到最后再切黄瓜,随吃随拌;

6、将金针菇、红椒丝,黄瓜丝、步骤4中调好的汁拌均匀即可,口重的可以加点辣椒油或者辣椒酱。

99药剂师温馨提示凉拌金针菇怎么做都好吃,不过每个人的口味特点不一样,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总要经过不断尝试,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美味。

1个迹象提示肝衰退


1个迹象提示肝衰退

每个人的身体内都有一个高效的解毒器,那就是肝脏。然而这个解毒装置有时也会出故障,各种形式的肝炎以及长期油腻饮食、过量饮酒,都是肝脏问题的常见病因。美国《预防》杂志网站近日总结了肝功能衰退的七个迹象。

1.腹部疼痛

腹部右上部位感觉疼痛、肿胀是肝脏处于危险状态的一个迹象。肝脏跨越了大部分腹腔,形状就像个楔子,它的脂肪端位于腹部右侧。如果它生病或发炎,患者就能感觉到。

2.眼睛或皮肤发黄(黄疸)

正常肝脏有处理废弃血细胞的功能,并产生名为“胆红素”的黄色化合物。如果肝功能下降,胆红素就会堆积在血液里,从而让皮肤和眼睛变成黄色;暗色尿液和浅色粪便也是黄疸迹象。

3.关节疼痛

类似于关节炎的症状(如关节痛、恶心、呕吐、疲劳和食欲减退)都是与肝病相关的症状,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这种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向细胞和肝脏组织发起了攻击,它更常见于女性。

4.皮肤淤斑

肝脏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合成凝血因子。肝脏疾病常并发凝血障碍,患者有出血危险,皮肤上常可见到淤斑和出血点。

5.蜘蛛痣

肝脏损害会导致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蜘蛛状的色斑,常见于上半身。

6.意识混乱

生病的肝脏会让过多的铜堆积在血液和大脑中,引起类似老年痴呆症的意识混乱。这种意识混乱更多与晚期肝病有关。

7.肌肉消瘦

肚子变大(腹水)、脚踝肿胀的同时伴有四肢消瘦无力,可能是肝脏病变造成的液体失衡。这种肌肉消瘦也会出现在脸颊上方和太阳穴附近。这些也多是晚期肝病的症状。

挑选蜂蜜的5个小提示


蜜蜂是世界上唯一会自己生产食物的动物。蜜蜂有“三宝”,蜂蜜、蜂胶、蜂王浆。古诗云,蜂蜜“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回味绵长。千百年来,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一向讲究“药食同源”的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更是倍加推崇。

蜂蜜所含的单糖,容易被人体吸收,是适合老人、儿童的保健品,还有“老人的牛奶”之称。蜂蜜因其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和有机酸,使其不仅有花果的芳香,而且有超越花果的营养。蜂蜜是一种天然的滋养食品,有润燥解毒的功效。

蜂蜜是最常见的蜂产品,品种繁多,面对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蜂蜜,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挑选。下面小编就教你3招挑选到好蜂蜜以及5个小提示:

1.好蜂蜜应该是润泽的胶状液体,有光泽,黯淡无光的不要选。

2.蜂蜜越稠越好。因为蜂蜜的黏稠度与水分含量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水分小于20%为一级品。选蜂蜜时,可将瓶子倒过来,淌得越慢的越黏稠。蜂蜜买回家后,可用筷子挑蜂蜜,好蜂蜜拉丝很长,断流后,上端会迅速弹回。如果是假蜂蜜或劣质蜂蜜,不会迅速弹回,这样的蜜下次就不要购买了。

3.不要单凭颜色判断蜂蜜的好坏。蜂蜜的颜色决定于蜜源植物的颜色,所以有浅有深,营养各异。

小提示:

1.槐花蜜、枣花蜜更有保障。市场上有些新鲜的蜜种,如枸杞蜜、金银花蜜、芦荟蜜,可能是经过调配的。因为这些作物很少有大规模种植的。为保证质量,建议还是购买槐花蜜、枣花蜜等大众化的,不要过分迷信功能性蜂蜜。

2.凉水冲服润肠,温水滋养。冲调蜂蜜水温不要超过50摄氏度,否则营养容易损失。用温开水(40摄氏度左右)冲服,滋养的效果好;用凉白开(室温)冲服,润肠通便的效果更显著。

3.蜂蜜抹在面包上,营养不损失。把蜂蜜抹在面包或者馒头上吃,能完全保留蜂蜜的营养。此外,早餐加在牛奶里代替糖来调味更健康。

4.存放时避免接触金属物品。蜂蜜呈酸性,保存不要使用金属容器,也不要把金属勺长期放在蜂蜜瓶里,以免发生反应。

5.蜂蜜易结晶无关质量。蜂蜜在保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结晶现象。蜂蜜结晶是正常现象,与质量无关,更不影响食用。一般蜂蜜在13摄氏度以下,容易结晶。

下馆子的十个温馨提示


厨房是生产美食的大工厂,美食文化的载体就是厨房,在这里,各种食材“走”到了一起,而调料在此不再是无足轻重,厨师则是厨房的灵魂,他是一切美食的工程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下馆子的十个温馨提示”,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下馆子的十个温馨提示

无论是商务午餐或者是和你的小孩在快餐店吃饭,根据你的健康生活计划来做最好的选择都是很重要的。使用这些方便规则帮助你在不同的餐厅做出最好的选择吧。

大体上的提示:

1、当你在浏览菜单的时候注意以下的四个词语,因为以这些方法烹饪的食物比油炸和炒的食物脂肪含量和卡路里都要低很多。

2、不要饿着去餐厅,否则你的眼睛不会顾及你的胃的承受范围,你会想吃菜单里的每一样东西,包括所有高脂肪高卡路里的开胃菜。相反,在你去餐厅之前,先吃一块水果,水果,酸奶,麦片,沙拉或者一些白软干酪。

3、点你想吃的东西-作为一个付钱的消费者,餐厅会准备所有你需要的食物。点那些不是用黄油煮的食物,让厨房煮菜的时候少放点油。不要选择那些高脂肪的食物,例如熏肉和酸奶油,餐厅里可能会有别的选择呢。

4、用清蒸蔬菜或者烤全薯代替精制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炸薯条,土豆沙拉,洋葱圈等等)。

5、事先打电话给餐厅,问问他们可以提供什么食物,这样你就能据此做好计划。现在很多餐厅提供低脂肪的食物,这很让人感到欣慰。

6、远离奶油酱汁,在你的菜上添加红色的酱汁。

7、和你的朋友或者配偶共进一餐吧,这不单只会省钱,还会减少你摄入的卡路里。

8、不要开胃菜或者只要低脂肪低卡路里的开胃菜,例如鸡尾虾或者皮塔饼和豆泥。

9、问问侍应餐厅是否提供半套餐或者儿童套餐。如果不,让侍应在上餐之前把一半食物放进食品袋里面,这样你就可以花一餐的钱吃两顿饭了,而且对你的健康也有好处。

10、每一餐开始的时候吃沙拉,避开重口味的调味品,熏肉,芝士和其它含有高脂肪成份的食物。沙拉会填饱你的肚子,这样你就会少吃一些正餐。

会吃,心才好


会吃,心才好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人类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心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心血管疾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还得从“会吃”做起。 顿顿蔬果,天天水果 我国居民膳食的特点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样的膳食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膳食模式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芝麻、山药、银杏、豆皮和葵花子等富含精氨酸,精氨酸,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的作用,建议经常食用。几乎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消炎等作用,有利于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 经常摄取蔬菜、水果和薯类食物,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动物性食物包括鱼、禽、蛋和瘦肉等,提供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等有一定作用。 有研究表明,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与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有密切关系。肥肉、猪脑、羊脑、动物内脏、蟹黄、鱼籽、墨斗鱼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膳食胆固醇量不超过300毫克。一个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约为200毫克。 烹调油的选择和食用也会影响到健康。动物油含脂肪90%左右,还含有胆固醇。植物油一般含脂肪99%以上,不含胆固醇。由于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脂肪酸的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总体上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应少吃。

经常使用蔬菜水果有利于保护肠道健康,降低患慢性疾病的几率 减盐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平均每年增加300万人,食盐吃的过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的盐的消费量是5克。我国城乡居民盐的摄入量都超过了实际需要,平均每人每天食盐的消费量在11克左右,80%以上居民食盐的消费量都超过建议的量。 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对于血压正常的人或高血压患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前者能够降低血压,进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对后者来说可以辅助药物降压,有效控制血压升高。 控酒 经常无节制地大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某些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危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宜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少年应禁止喝酒。

《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木耳豆腐羹 食材 黑木耳丝、猪肉条各50克,葱花、姜丝各10克,豆腐丁100克,高汤500毫升 调料 橄榄油2小匙,盐、白醋各1小匙,油适量 制作 1 热锅放橄榄油,爆姜丝,依序放入猪肉条、黑木耳丝拌炒。 2 接着放入高汤、豆腐丁煮沸,转小火继续煮15分钟。 3 最后加入其余调味料和葱花略煮即可。 营养解说 黑木耳中铁的含量丰富,还富含维生素K,能减少血块凝结,预防血栓等症的发生。

海带排骨汤 食材 排骨180克,海带若干,盐适量。 制作 1 将排骨斩成小块;海带泡发后打结。 2 将所有原材料放入盅内,蒸两个小时,放入调味料调味即可。 营养解说 排骨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牡蛎豆腐 食材 牡蛎100克,豆腐150克,葱花、姜丝、蒜末各10克,清水100毫升,红薯粉适量 调料 橄榄油、豆豉、米酒各1大匙,盐1/2小匙 制作 1 牡蛎洗净,蘸裹红薯粉备用。 2 豆腐切块,放入沸水中汆烫后取出,用同一锅放入牡蛎,汆烫后取出。 3 热锅放油,爆姜丝、蒜末,放入剩余调味料和水煮沸,加入豆腐、牡蛎再次煮沸,转小火再煮3分钟,起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营养解说 牡蛎中含丰富的锌等微量元素,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本文摘自马冠生《马博士谈营养》,由凤凰含章图书授权,严禁转载。

厨房百科《提示:认真烹饪气色才好》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厨房百科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烹饪食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