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全美德如意盅(花胶炖北菰)、喜获天赐玉麒麟(鲜百合芦笋)”,很多都应该见过这样的菜谱,这些菜品实际上是有很深的学问的。厨师穷其一生的精力,都在研究怎么将菜的味道做得更好,你对烹饪美食感兴趣吗?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烧汤技巧:三煲四炖五忌”,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的鲜汤,常使人垂涎欲滴,特别是在冬春季,汤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们胃口大开。

煲汤往往选择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最好用牛、羊、猪骨和鸡、鸭骨等。其做法是先把原料洗净,入锅后一次加足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20分钟,撇沫,加姜和料酒等调料,待水再沸后用中火保持沸腾3~4小时,使原料里的蛋白质更多地溶解,浓汤呈乳白色,冷却后能凝固可视为汤熬到家了。可怎样才能使汤鲜味美呢?这里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就是三煲四炖和五忌。

三煲四炖: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煲可以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汤水中,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煲汤虽被称作厨房里的工夫活,但并不是因为它在烹制上很繁琐,而是因为需要的烹调时间长,有些耗工夫。事实上煲汤很容易,只要原料调配合理,三煲四炖(厨师俗语:煲一般需要两至三小时,炖需要四小时),慢慢在火上煲着即可。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炖,火候掌握在汤可以开着即可。

炖的时间长是一个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五忌:一是忌中途添加冷水,因为正加热的肉类遇冷收缩,蛋白质不易溶解,汤便失去了原有的鲜香味;二是忌早放盐,因为早放盐能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从而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外观不美;三是忌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以免影响汤汁本身的原汁原味;四忌过早过多地放入酱油,以免汤味变酸,颜色变暗发黑;五忌让汤汁大滚大沸,以免肉中的蛋白质分子运动激烈使汤浑浊。

掌握了以上技巧,你就可以在朋友和家人面前一显身手了。

97msw.cOm延伸阅读

如何煲汤?煲汤技巧大全,广东煲汤常识


煲汤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有一定的科学原则要遵循,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煲汤是家常菜肴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怎样煲汤,如何煲汤是每个主妇必备的课程。首先我们应该注意煲汤时的几个问题:

买回来的肉,切适当大小放入盆中,置于水槽中以流动的水冲洗,除了可以去除血水外,还有去腥、去杂质、让肉松软的作用,冲净之后应浸泡约1小时。之后入沸水中氽烫,更可去除残留的血水和异味,也能消除部分脂肪,避免汤过于油腻。

煲汤药材需冲洗

中药材的制作,多会经过干燥、曝晒与保存,可能会蒙上一些灰尘与杂质。使用前,最好以冷水稍微冲洗一下,但千万不可冲洗过久,以免流失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此外,中药材一次不要买太多,免得用不完,放久后发霉走味。

怎样加水有学问

原则上,煲汤时加水应以盖过所有食材为原则,使用牛、羊肉等食材时,水面一定要超过食材。切记最好不要中途加水,以免稀释掉食材原有的鲜味。如果必须要加水,也应加热水。

细火慢炖,但也不宜过久

煲汤虽然需要长时间以慢火熬煮,但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大多数汤品以1~2小时为宜,肉类则以2~3小时为最能熬煮出新鲜风味。若使用叶菜类为主,就更不宜煮太久。

火候大小是关键

通常先以大火,以一定的高温炖煮,尤其是有骨髓的肉类食材时,应先用大火将血水、浮沫逼出,以免汤汁混浊。待沸腾后,需要调至接近炉心的小火,慢慢熬煮,记住不要火力忽大忽小,这样易使食材粘锅,破坏汤品的美味。

调味增美味

如果喜欢清爽喝原味,可不加调味,若想调味的话,建议起锅前加些盐提味。过早放盐会使肉中所含的水分释出,并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若是喜欢重口味,亦可加上鸡精或是香菇精。如果煮鱼,则可以酌量加姜片或米酒去腥。

烹调加水10技巧、烹饪用水3忌


一、烹调加水的技巧

1、炒肉丝、肉块加少许水,炒出的肉鲜嫩得多。

2、炒、煮蔬菜时加开水,若加冷水会使菜变老变硬不好吃。

3、炒藕丝时,边炒边加些水,可防止藕丝变黑。

4、炒鸡蛋时,一个鸡蛋加一汤匙温水搅匀,而且炒出的蛋不老,量多,松软可口。

5、豆腐下锅前,先在开水里浸渍一刻钟,可清除泔水味。

6、用冷水炖鱼无腥味,并应一次加足水,若中途加水,会冲淡原汁的鲜味。

7、蒸鱼或蒸肉用开水,使鱼或肉外部突然遇到高温蒸气而立即收缩,内部鲜汁不外流,熟后味道鲜美,有光泽。

8、熬骨头汤时,中途切莫加冷水,以免汤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致蛋白质和脂肪迅速凝固变性,影响营养和味道。

9、煎荷包蛋时,在蛋即将凝固之际,可浇上一汤匙冷开水,使蛋熟后又黄又嫩,色味俱佳。

10、熬猪油时,先在锅内放少量水,再将切好的猪肉放入,这样熬出来的猪油,色晶亮而无杂质。

二、烹饪用水三忌

1、炒菜忌用硬水

水有软、硬之分,若水中的钙、镁离子浓度(以氧化钙计)大于160%,则属于硬水;小于80%则属于软水。

用硬水烹制某些菜肴会使有些菜肴变成“木片”,令人难以下咽。据说有位好客的厨师,为喜食豌豆的客人烹制豌豆菜肴,上席后,菜中豌豆外结硬皮,咬不开,嚼不烂,成了“橡皮豌豆”。

原来这是硬水作怪:豌豆等蔬菜富含有机酸物质,能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化合成难溶于水的坚硬的有机酸盐,使成菜风味大减。

2、炖肉忌用冷水

炖肉宜用热水,而熬骨头汤则宜用冷水。原来,肉味鲜美是因为肉中富含谷氨酸、肌苷等“增鲜物质”。

若用热水炖肉,可使肉块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肉内的增鲜物质就不易渗入汤中,使炖好的肉特别鲜美。而熬骨头汤,就是为了喝汤,用冷水、小火慢熬,可延长蛋白质的凝固时间,使骨肉中的增鲜物质充分渗到汤中,汤才鲜美。

3、煮饭忌用生冷自来水

我国越来越多的居民饮用加氯消毒的自来水。若直接用这种冷水煮饭,水中的氯会大量破坏谷物中的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

据有关部门测定,维生素b1损失的程度与烧饭的时间和温度成正比,一般情况下损失30%左右。若用烧开的自来水煮饭,则可大大减少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的损失。因为烧开的自来水中,氯多已随水蒸气挥发掉了。

分享煲汤的九个小技巧


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有一定的小技巧要遵循,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分享煲汤的九个小技巧

下面为大家讲讲煲汤的几个技巧吧,让你在家里煲出一碗既好喝,又健康养生的美味汤

1、煲汤器具的选择与使用技巧

煲汤以选择质地细腻的瓦煲煲汤为佳,这样煲出的汤会比其它器皿煲出来的汤的味道好。煲制时应加上盖,这样一方面是减少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是陶器的传热性能较差,在加盖慢火加热的情况下,煲内材料的热不容易散失,有利于鲜美汤水的形成。

2、煲汤用水量的把握技巧

煲法烹制成汤是以汤为主、汤料为辅的菜肴。煲汤时由于水分蒸发较多,因而煲汤的用水量可多些。一般来说,下料时固体原料与水的比例以1:2至2:5较为适宜。也可以按照要得到1碗汤,就要放2碗水去煲这样的方法来把握煲汤的用水量。

3、煲汤火候的掌握技巧

煲汤是一种较长时间的烹调方法,火候与时间的掌握对煲出汤水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先用猛火加热至汤滚沸,然后改用文火,以较长时间加热至原料软烂,在加热的过程中,原料中的部分成份溶解,分解或分散于汤中,从而形成鲜浓的靓汤。

4、煲汤材料的选择技巧

煲汤使用的原料不同,所煲成汤水的质量与作用也不同,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或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原料煲汤。在夏秋两季,天气炎热,以鲜味和清润的汤水,比较适人们的胃口,所以适宜选择不肥不腻的肉料和清热去湿的干果、瓜菜为原料;而在春冬两季,正是人体进补调养的好时节,一般要煲些具有滋补作用且滋味浓郁的汤水,可多选具有滋补作用、较浓郁香味的原料,如鸡、羊、桂圆等。

5、煲汤肉类的处理技巧

买回来的肉,切适当大小放入盆中,置于水槽中以流动的水冲洗,除了可以去除血水外,还有去腥、去杂质、让肉松软的作用,冲净之后应浸泡约1小时。之后入沸水中氽烫,更可去除残留的血水和异味,也能消除部分脂肪,避免汤过于油腻。

6、煲汤药材的冲洗技巧

中药材的制作,多会经过干燥、曝晒与保存,可能会蒙上一些灰尘与杂质。使用前,最好以冷水稍微冲洗一下,但千万不可冲洗过久,以免流失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此外,中药材一次不要买太多,免得用不完,放久后发霉走味。

7、煲汤火候的控制技巧

通常先以大火,以一定的高温炖煮,尤其是有骨髓的肉类食材时,应先用大火将血水、浮沫逼出,以免汤汁混浊。待沸腾后,需要调至接近炉心的小火,慢慢熬煮,记住不要火力忽大忽小,这样易使食材粘锅,破坏汤品的美味。

8、煲汤时间的掌握技巧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

9、煲汤溶剂的选择技巧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温馨提醒: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三种煲汤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煲汤小技巧 让你学会给汤放调料


煲汤小技巧 让你学会给汤放调料

每到冬季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恩都是喜欢煲汤的,因为冬季的时候我们多喝汤能有效的帮助我们保护健康的,但是你知道吗?在煲汤的时候,其实不同的汤也是要有不同的技巧的,尤其是调料的步骤上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各种汤如何放调料吧。

咸鲜味汤品:一品鲜酱油、料酒、鸡精、盐依次放入。

鲜辣味汤品:葱、虾油、辣酱、盐依次放入。

酸辣味汤品:醋、红辣椒、胡椒粉、盐、香油、葱、姜依次放入。

香辣味汤品:辣瓣酱、蒜、葱、姜、酱油、盐、白糖、味精依次放。

五香味汤品:大料、桂皮、小茴香、花椒、盐、葱、姜依次放入。

咖喱味汤品:姜黄粉、香菜、白胡椒、肉豆蔻、辣椒、丁香,月桂叶,姜、盐、料酒依次放入。

酸甜味汤品:番茄酱、白糖、醋、柠檬汁、盐、料酒、葱、姜依次加入。

葱椒味汤品:洋葱、大葱、红辣椒、盐、鸡精、料酒、香油依次加入。

麻辣味汤品:麻椒、干辣椒、辣酱、熟芝麻、料酒、盐、味精依次加入。

酱香味汤品:豆豉、盐、鸡精、葱油、姜、蒜、黑胡椒依次加入。

一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汤就是上面的这些,而且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的学习才能在做出营养的汤的时候,让汤的味道更好。

翅汤煲三鲜


食材明细:

大玉100克,蟹柳50克,墨鱼150克,西兰花6朵。,翅汤500克,色拉油适量,葱适量,姜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鸡精适量,胡椒粉适量,水淀粉各适量。适量

翅汤煲三鲜的做法步骤:

1.大玉加盐、味精腌入味,蟹柳切成小块,墨鱼打上花刀,切成小块,西兰花焯水待用。

2.油锅中放入葱、姜煸香,倒入翅汤,放入原料烧开,调味勾芡即可。

四神炖猪手汤


食材明细:

猪蹄150公克,莲子20公克,芡实15公克,淮山15公克,薏仁15公克,姜片8公克,水300cc,水4杯,盐1/2茶匙,米酒1/2茶匙

四神炖猪手汤的做法步骤:

1.猪蹄剁小块备用。

2.取一汤锅,加入适量份量外的水煮至滚沸后,将作法1的猪蹄块放入滚水中汆烫约2分钟后取出洗净,放入电锅内锅中。

3.将莲子、芡实、淮山和薏仁用清水略为沖洗后,与姜片、水加入作法2的电锅内锅中。

4.电锅外锅先加入2杯水后,放入作法3的电锅内锅,盖上锅盖、按下电锅开关,待电锅开关跳起,焖约10分钟后,加入2杯水后按下电锅开关再炖一次,开关跳起后焖约20分钟后,再加入盐及米酒调味即可。

炖出美味老母鸡汤的五个技巧


炖出美味老母鸡汤的五个技巧

老母鸡具有温中益气、补虚劳、健脾益胃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虚食少、虚劳瘦弱、消渴、水肿等症。

食补最好是选用老母鸡,因为老母鸡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

老母鸡汤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主要是从中医上来说,母鸡的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而老母鸡由于生长期长,鸡肉中所含的鲜味物质要比仔鸡多,这是使鸡汤味道更鲜美的主要原因。另外,老母鸡中脂肪含量比较高,炖出的汤也更香一些。

母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炖好老母鸡汤的五个技巧

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类的吸油的东西一起烧,就感觉不到油了,这次我加的酸笋,酸笋的酸味是自然形成的,清淡开胃爽脆,能够很好的中和汤内的油味,增加汤的鲜亮适口和鲜美度;

可加参须、枸杞子、红枣等增色补益;

飞水时开水焯肉,炖汤时宜冷水炖制,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原料会充分释放营养与香味。与水同温下锅的原料更能熬出好味道。

不能用炒菜的锅烧,炖鸡汤必须是砂锅;

炖汤时要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炖,水一次加足,中间绝不开锅加水,尤其是沸腾前的那十几分钟,如果开盖就跑气;

吃炖老母鸡汤的禁忌

1、食时不应饮汤弃肉。

2、禁忌食用多龄鸡头、鸡臀尖。

3、服用左旋多巴时不宜食用。

4、服用铁制剂时不宜食用。

5、与菊花相克:同食会中毒。

6、不宜与芝麻、菊花、芥末、糯米、李子、大蒜、鲤鱼、鳖肉、虾、兔肉同食。

注意:刚刚生产的妇女不宜马上喝老母鸡汤。这是因为母鸡体内含有较多雌激素(母鸡越老体内雌激素越多),被产妇吸收后会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从而造成产妇乳汁不足,甚至无奶。因此,滋补时完全没有必要迷信老母鸡炖汤的作用。

推荐:老母鸡汤的三种做法

1、清炖老母鸡

做法:洗干净的母鸡在烧开的水中焯一下去血水后(火关了,泡大概3分钟左右)捞出来凉水冲一下;将鸡放砂锅中,放姜片和大葱段;大火炖开,开小火炖2-3小时,至少2小时后,放盐调味(可不放味精)就可以喝汤了。大火:就是煤气灶的火开最大档。

2、归芪炖老母鸡

功效:气血双补食谱、补虚养身食谱、营养不良食谱。

主料:母鸡1500克。

辅料:当归10克,黄芪15克。

调料:姜15克,大葱15克,料酒20克,盐10克,胡椒2克。

做法:将归芪用温水洗净后改成小片;将老母鸡宰杀后,脱净残毛,掏去内脏,用刀宰成小块;

将老母鸡宰杀后,脱净残毛,掏去内脏,用刀宰成小块。放入有姜、葱、料酒的沸水中氽去血水待用;鲜汤烧沸后下归芪、老姜和氽好的鸡炖熟并加入盐、味精即可。

3、枸杞根炖老母鸡

功效:补血食谱、孕妇菜谱、补虚养身食谱、壮腰健肾食谱。

主料:鸡1500克。

辅料:地骨皮250克。

做法:将老母鸡宰杀洗净,鲜枸杞根洗净切段,与老母鸡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炖3小时即可。

应注意归芪与鸡,汤三者的比例;炖鸡时应把汤一次性加足,中途不能加水,否则味不醇。

怎样煲汤好喝又有营养?煲汤有哪些技巧与注意事项


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的鲜汤,常使人垂涎欲滴,特别是在冬春季,汤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的胃口大开。

要想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有一定的科学原则要遵循,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煲汤的注意事项

1、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用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2、有些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常喝才能起作用,每周2-3次为宜。

3、还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海带、冬瓜、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食物,身体寒气过盛,那么就应选择参类作为汤料。

4、煲汤时,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如果让汤汁大滚大沸,肉中的蛋白质分子破坏。

5、小火慢煲时中途不能打开锅盖也不能中途加水,因为正加热的肉类遇冷收缩,蛋白质不易溶解,汤便失去了原有的鲜香味否则影响汤的口感。

6、用鸡、鸭、排骨等肉类煲汤时,先将肉在开水中氽一下,这个过程就叫做出水或飞水,不仅可以除去血水,还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过于肥腻。

7、煲鱼汤技巧是先用油把鱼两面煎一下,鱼皮定结,就不易碎烂了,而且还不会有腥味。

8、煲汤时是在冷水时下料比较好,因热水会使蛋白质迅速凝固,不易释出鲜味。

9、煲汤时忌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以免影响汤汁本身的原汁原味,也忌过早放盐,因为早放盐能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让汤色发暗,浓度不够,外观不美。

10、煲汤器具以选择质地细腻的砂锅为宜,劣质砂锅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煮酸性食物时容易溶解出来,有害健康。内壁洁白的陶锅是最好的,新买的砂锅第一次先用来煮粥或是锅底抹油放置一天后再洗净煮一次水。完成开锅手续才开始用来煲汤。

11、汤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类,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新的物质,营养反而被破坏,一般鱼汤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3小时左右足矣,所以并非煲的时间越久越好。

12、宰活鸡吃冻鸡:我们都习惯去市场买活鸡,现场宰杀回家就炖汤,恨不能中间不耽搁分秒。实际上这是不对的。鲜鸡买回来后,应先放冰箱冷冻室冰冻3~4个小时再取出解冻炖汤。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动物骤然被杀,体内会自然释放多种毒素,而且刚宰杀的热肉细菌繁殖迅速。冷冻既杀菌,也让肉从僵直期过渡腐败期到成熟期,这时的肉质最好,再来炖汤做菜明显香嫩。

13、民间谚语说得好,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选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较好,别在晚上喝肉类煲汤,早晨饮杯淡盐水可以迅速被机体吸收,起到稀释血液,增加血流量,预防脑血栓和动脉硬化的功效,晨饮淡盐水也是预防习惯性便秘及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健康食疗《烧汤技巧:三煲四炖五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五行蔬菜煲汤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