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味的生产基地是厨房,厨房百科意味着这里面学问不少,在这里,各种食材“走”到了一起,而调料在此不再是无足轻重,美食的生命力则是厨师给赋予的。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令人震惊人造食物灾难”,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令人震惊人造食物灾难

令人震惊的人造食物灾难

近期,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的报道引起了强烈关注。除此之外,我们身边究竟还有多少食物正威胁着健康?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维特罗斯食品画报》邀请多位名厨、美食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在食物历史中评选出10个灾难时刻。

人造黄油

1869年,化学家穆列斯发明了比黄油更容易保存的替代品———人造黄油,拿破仑三世曾亲自为他颁奖以示奖励。

灾难标签:反式脂肪酸。虽然人造黄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称“反式脂肪酸”。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后,却极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导致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高发。

专家支招:据调查,饼干、面包、巧克力派、沙拉酱、奶油蛋糕、冰淇淋、珍珠奶茶、咖啡伴侣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要尽量少吃。购买包装食品,要留意食品营养标签,列出有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等的食物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建议谨慎购买。

味精

1908年,一位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味精,从此食物变得更美味。

灾难标签:谷氨酸钠。味精是一种化学调味料,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分解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味精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

专家支招:味精发明的初衷无可厚非,但目前的使用状况过于随意,确实令人忧心忡忡。有研究建议,每道菜中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毫克。但市场上的不少调味酱、汁,如蚝油、咖喱、酱油等都含有谷氨酸钠。因此,做菜时添加了调味料,就不必再放味精,盐也要少放。此外,餐馆为保证菜品的口味,添加的味精通常较多,建议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

罐头肉制品

1937年,“斯班姆”(Spam)午餐肉问世,仅英国一地的年销售量就达60亿罐,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灾难标签:亚硝酸盐。它常被作为染色剂和防腐剂应用于加工熟肉,尤其是罐装肉制品含量更高。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

专家支招:其实,除了亚硝酸盐的问题外,盐分、脂肪含量过高,维生素B1等营养的损失,都是熟肉制品的弊端。因此建议尽量不买罐头肉制品,少买熟肉,多吃新鲜的、自家烹饪的肉类。

炸鸡

1952年,山德士上校的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美国犹他州开业。

灾难标签:饱和脂肪酸。餐厅的煎炸食品,为保证口味,常会选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饱和脂肪是心血管的大敌,因为它能使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炸鸡时,通常会裹上一层面糊,这会使人摄入更多油脂。煎炸食物的油,通常会使用5—7天,反复煎炸会产生有害物质。此外,经过高温煎炸的食物,维生素的流失也很严重。

专家支招:吃油炸食品,最好搭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蔬果,如:藕、油菜、豇豆、芋头、山楂、冬枣、猕猴桃和柑橘类水果等。肉类本身就含有饱和脂肪酸,因此最好采用蒸、炖等方式烹饪,减少其油脂含量。

1971年,碗装方便面在日本诞生,随后被引入其他国家。

灾难标签:聚苯乙烯。碗装方便面的包装盒中通常含聚苯乙烯,这种材料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碗装方便面的调料中还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此外,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极低,相反钠含量却相当惊人。据统计,一碗方便面的含盐量是美国上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规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的2倍,所含谷氨酸钠约有1克之多。

专家支招:方便面不要经常吃。最好不买即食的碗装面,吃的时候最好煮。吃面时,最好搭配些蔬菜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卤蛋、豆腐干,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调料只放一半就好了。若食用碗装泡面,最好换次汤。

大号芝士汉堡

1960年,被英国奶酪协会命名为“农夫午餐”(ploughman’slunch)的大号芝士汉堡开始流行。

灾难标签:坏胆固醇。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众多国内外研究证实,人体摄入的坏胆固醇过多,容易增加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的风险。

除了上述食品外,还有4种食物也因所含脂肪和胆固醇过高,危机人体健康,被列入了“黑名单”:1933年诞生在美国的乳酪牛排(Cheesesteak),英国于1982年推出的莱曼斯伍德(Lymeswold)奶酪,1995年面世的油炸巧克力棒(Deep-friedMarsBar)以及法式乳蛋饼(Quiche)。

专家支招:蛋奶、肉类通常坏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不宜经常大量食用。吃这类食品时,应注意搭配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豆类、玉米、燕麦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蔬果,如:柑橘类、猕猴桃、葡萄、番茄、小白菜、菜花,可降低血脂,调整血脂代谢。此外,喝杯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绿茶比红茶更好。

97Msw.com相关知识

九大灾难食物能躲就躲


很多人大半生都在厨房呆着,正是在厨房,美食的文化基因得到了进化,在这里,食材有了不同的去向,而调料则让食材味道锦上添花,厨师像魔术师,让一切原料幻化为精美的菜肴。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九大灾难食物能躲就躲”,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九大灾难食物能躲就躲

所有的油炸食品都该少吃,别以为油炸蔬菜和豆制品就会健康,它们一样含有大量脂肪,该被从你的菜单删除。

别看一道道的上菜,每道只占据大盘中的一角,西餐的热量却比钵满盆满的中餐更惊人。一份洋葱开胃菜的热量就可能高达800卡,牛排就更别提了。

很多食品都以健康为招牌,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营养,如各种水果饮料、蔬菜饼干以及儿童水果甜点等。

加大汉堡,双份的牛肉饼,不变的价钱——你真能从中占到便宜吗?巨无霸的热量可高达1520卡,是一名中年女性一天需要的全部热量,忍痛割爱吧。

面包本身营养不错,但加了巧克力、水果、奶油馅就不一样了。不仅糖分和热量倍增,营养也少得可怜。所以,选择原味的全麦面包才是对自己好的表现。

蛋糕看起来没有那么多的脂肪和热量,但在加工过程中被加入了各种高热量的原料。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吃蛋糕的习惯。

一杯普通星巴克白咖啡的热量相当于二两主食。但这不是咖啡的错,它本身的热量其实非常低。如果酷爱喝咖啡,最好将咖啡“瘦身”,选择低脂型,而且不加糖和奶油。

购物时最容易饿,再被超市中点心、肉制品的香气吸引,会让人在随后一顿饭吃下两倍的东西。在逛街时带上水和低热量饼干,就可避免禁不住美食诱惑而吃得过多了。

“美食”越来越多了,汉堡、薯条、沙拉、烤肉、比萨、甜点……当人们热衷于新式的餐饮习惯时,却忽视了健康最根本的来源:水果和蔬菜,这些天然的食物是健康的源泉。

因此,保持健康饮食,才能让我们有“体力”把美味进行到底。

比2012早到来的6种灾难性食物


厨房是生产美食的大工厂,厨房并不简单是一个炒菜的地方,在这里,食材有了灵魂,而调料的使用不是任性而为,厨师则让一切原始的混沌的原因被制造为一盘盘菜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2012早到来的6种灾难性食物》,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比2012早到来的6种灾难性食物

比2012早到来的6种灾难性食物

我们身边究竟还有多少饮食正威胁着保健呢?据报道,英国《维特罗斯食品画报》邀请多位名厨、美食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在食物历史中评选出了10个灾难性食物。

我们从毒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毒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红心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毒银耳、毒蜜枣里,认识了硫磺;从毒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毒奶粉中,认识了三聚氰胺;而“人造鸡蛋”的曝光,又让我们知道了“海藻酸钠、明矾和明胶”。近期,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的报道引起了强烈关注。除此之外,我们身边究竟还有多少饮食正威胁着保健呢?据报道,英国《维特罗斯食品画报》邀请多位名厨、美食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在食物历史中评选出了10个灾难性食物。

人造黄油

1869年,化学家穆列斯发明了比黄油更容易保存的替代品———人造黄油,拿破仑三世曾亲自为他颁奖以示奖励。

灾难标签:反式脂肪酸。虽然人造黄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称“反式脂肪酸”。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后,却极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导致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高发。

专家支招:据调查,饼干、面包、巧克力派、沙拉酱、奶油蛋糕、冰淇淋、珍珠奶茶、咖啡伴侣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要尽量少吃。购买包装食品,要留意食品营养标签,列出有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等的食物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建议谨慎购买。

味精

1908年,一位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味精,从此食物变得更美味。

灾难标签:谷氨酸钠。味精是一种化学调味料,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分解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味精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

专家支招:味精发明的初衷无可厚非,但目前的使用状况过于随意,确实令人忧心忡忡。有研究建议,每道菜中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毫克。但市场上的不少调味酱、汁,如蚝油、咖喱、酱油等都含有谷氨酸钠。因此,做菜时添加了调味料,就不必再放味精,盐也要少放。此外,餐馆为保证菜品的口味,添加的味精通常较多,建议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

罐头肉制品

1937年,“斯班姆”(Spam)午餐肉问世,仅英国一地的年销售量就达60亿罐,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灾难标签:亚硝酸盐。它常被作为染色剂和防腐剂应用于加工熟肉,尤其是罐装肉制品含量更高。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

专家支招:其实,除了亚硝酸盐的问题外,盐分、脂肪含量过高,维生素B1等营养的损失,都是熟肉制品的弊端。因此建议尽量不买罐头肉制品,少买熟肉,多吃新鲜的、自家烹饪的肉类。

炸鸡

1952年,山德士上校的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美国犹他州开业。

灾难标签:饱和脂肪酸。餐厅的煎炸食品,为保证口味,常会选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饱和脂肪是心血管的大敌,因为它能使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炸鸡时,通常会裹上一层面糊,这会使人摄入更多油脂。煎炸食物的油,通常会使用5—7天,反复煎炸会产生有害物质。此外,经过高温煎炸的食物,维生素的流失也很严重。

专家支招:吃油炸食品,最好搭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蔬果,如:藕、油菜、豇豆、芋头、山楂、冬枣、猕猴桃和柑橘类水果等。肉类本身就含有饱和脂肪酸,因此最好采用蒸、炖等方式烹饪,减少其油脂含量。

碗装方便面

1971年,碗装方便面在日本诞生,随后被引入其他国家。

灾难标签:聚苯乙烯。碗装方便面的包装盒中通常含聚苯乙烯,这种材料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碗装方便面的调料中还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此外,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极低,相反钠含量却相当惊人。据统计,一碗方便面的含盐量是美国上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规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的2倍,所含谷氨酸钠约有1克之多。

专家支招:方便面不要经常吃。最好不买即食的碗装面,吃的时候最好煮。吃面时,最好搭配些蔬菜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卤蛋、豆腐干,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调料只放一半就好了。若食用碗装泡面,最好换次汤。

大号芝士汉堡

1960年,被英国奶酪协会命名为“农夫午餐”(ploughman’slunch)的大号芝士汉堡开始流行。

灾难标签:坏胆固醇。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众多国内外研究证实,人体摄入的坏胆固醇过多,容易增加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的风险。

除了上述食品外,还有4种食物也因所含脂肪和胆固醇过高,危机人体健康,被列入了“黑名单”:1933年诞生在美国的乳酪牛排(Cheesesteak),英国于1982年推出的莱曼斯伍德(Lymeswold)奶酪,1995年面世的油炸巧克力棒(Deep-friedMarsBar)以及法式乳蛋饼(Quiche)。

专家支招:蛋奶、肉类通常坏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不宜经常大量食用。吃这类食品时,应注意搭配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豆类、玉米、燕麦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蔬果,如:柑橘类、猕猴桃、葡萄、番茄、小白菜、菜花,可降低血脂,调整血脂代谢。此外,喝杯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绿茶比红茶更好。

没想到这些黑色食物 抗病效果如此惊人


没想到这些黑色食物 抗病效果如此惊人

我们现在的饮食选择可谓是五花八门,无论颜色和口味都是很齐全的,五颜六色,酸甜苦辣是随便挑选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忽略一些长相难看颜色又黑乎乎的食物,其实这些食物本身的功效是很大的。

没想到这些黑色食物 抗病效果如此惊人

我们现在的饮食选择可谓是五花八门,无论颜色和口味都是很齐全的,五颜六色,酸甜苦辣是随便挑选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忽略一些长相难看颜色又黑乎乎的食物,其实这些食物本身的功效是很大的,不仅养生效果强大,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乌骨鸡

乌骨鸡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理机能的并且还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与佝偻病等都有很好的用处。

乌骨鸡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药鸡,是民间熟知的滋补强壮之品,乌骨鸡当中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和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十八种氨基酸和十八种微量元素,其中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都是高于普通鸡肉的,而且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也是很低的。

乌鸡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质含量很明显都是高于普通的鸡肉的,乌鸡肉当中含氨基酸也是高于普通鸡的,并且含铁元素也很多,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滋补品。

感谢您阅读“97美食网”的《令人震惊人造食物灾难》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厨房百科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97msw.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食物菜谱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