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莲藕是个宝,御寒最有效;饭后吃红枣,补血抗衰老;早睡又晚起,保暖养元气。”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看重食疗,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编写这些顺口溜或句子是经过了生活的沉淀的。你是否很关注健康食疗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2023关于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清明节吃什么?

说到清明节吃什么,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江南吃青团子、客家人吃艾粄、厦门吃薄饼……具体清明节吃什么?不妨来看看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吧。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6、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7、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8、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9、朴籽粿(guǒ)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10、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1、枣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12、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97Msw.com相关知识

2023食疗知识:清明节吃什么 全国各地清明习俗大盘点


“快餐之后要喝水,稀释钠盐保健康;肉块要用热水洗,多去油脂不肥腻!”食疗在国人的健康饮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俗语是中国人观察和总结生活而得来的。如何平衡健康食疗与美食追求的关系呢?以下是97美食网(97msw.com)小编细心准备的《2023食疗知识:清明节吃什么 全国各地清明习俗大盘点》,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关于清明节的各种习俗你能知道多少呢?其实,清明除了扫墓踏青,有很多习俗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比如吃寒食。今天,三九养生堂小编就从清明习俗中为你揭秘清明节吃什么,一起看看吧!

清明节吃什么

青团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润饼菜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大家的吃穿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吃润菜饼这一传统的习俗并没有遭到舍弃,或许是一种文明传承,人们还是会选择清明吃些此类食品。

青精饭

陈元靓(约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郎瑛(一四八七─~一五六六以後,杭州人)的《七修类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白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茏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後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健康食疗:全国各地清明习俗大盘点 清明节吃什么


“家有儿女需记牢,饮食细节定身高,少喝碳酸类饮料,腌制食物盐分高,糖类妨碍脂消耗!”食疗在中国人的保健中有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生活的提升,科学的研究也支持这些俗语的科学性。你对健康食疗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健康食疗:全国各地清明习俗大盘点 清明节吃什么”,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关于清明节的各种习俗你能知道多少呢?其实,清明除了扫墓踏青,有很多习俗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比如吃寒食。今天,三九养生堂小编就从清明习俗中为你揭秘清明节吃什么,一起看看吧!

清明节吃什么

青团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润饼菜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大家的吃穿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吃润菜饼这一传统的习俗并没有遭到舍弃,或许是一种文明传承,人们还是会选择清明吃些此类食品。

青精饭

陈元靓(约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郎瑛(一四八七─~一五六六以後,杭州人)的《七修类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白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茏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後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烹饪知识:清明节吃什么好 推荐十款时令养生菜


清明节吃什么好?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在这样一个寄托哀思、乍暖还寒的清明时节,人们更应该注重调节饮食、起居和情绪。这个时节很容易肝旺,肝气特别旺就会克土,这时对脾胃就不好,所以饮食上就要特别注意。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最适合清明养生的食谱,常吃可以帮你养好身体。

1、口蘑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2、韭菜滚狗肚鱼汤

材料:韭菜100克、粉丝50克、狗肚鱼600克、生姜3片。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粉丝清水浸软,切段。狗肚鱼洗净,洒少许食盐拌腌10分钟。烧热油镬,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水量),放下鱼,大火煲5分钟,改慢火煲10分钟,下粉丝片刻,再下韭菜,煲沸,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撒入少许胡椒粉,亦汤亦餸。

功效:嫩绿的春韭不仅为佳蔬也是良药,它有温中行气、健胃助肝的作用,在肠内还有消毒作用,故可治肠炎下痢,明代李时珍曾说韭可治小便频数、遗尿,这道汤适合春天养生食用。

3、清炒螺蛳

材料:螺蛳500克、葱、姜、糖、盐、酱油、油、胡椒粉各少许。

做法:螺蛳放清水里,滴几滴香油养一天,让螺蛳吐尽泥沙;第二天,将螺蛳尾壳剪掉,再养2小时左右,洗净沥干备用。锅烧热,加油,下葱、姜爆香,再下螺蛳翻炒1分钟后,加料酒、酱油、糖,最后加一小碗热水,盖锅盖烧2、3分钟出锅,洒胡椒粉、葱花即可食用。

功效:清明时节,才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这时候的螺蛳口感最为丰满,肥美,所以,一向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讲法。螺蛳性寒凉,有清热、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4、桑椹白馒头

材料: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鸡蛋500克,白糖50克,面粉2000克,酵母粉适量。

做法:将桑椹、女贞子、旱莲草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面粉、药汁、白糖、鸡蛋放入盆内,加酵母粉揉匀,揉成面团,做成白馒头,上笼蒸熟即可。

功效: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5、猪肝菠菜汤

材料:鲜猪肝250克,菠菜200克,清汤、麻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菠菜分别洗干净,猪肝切成均匀薄片,菠菜切成段,将清汤放入锅内烧开后,下入猪肝、菠菜,加入味精、精盐,待汤再开时,淋上少许麻油即成。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适合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迎风流泪,以及贫血、夜盲症、中心性视网膜炎等而属肝血虚者食用。

6、枸杞田螺汤

材料: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做法: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功效:补肝肾,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

7、荠菜猪肝汤

材料:荠菜500克,猪肝200克,盐、味精、酱油、胡椒粉、湿淀粉、熟鸡油、肉汤。

做法:荠菜去根洗净。猪肝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的片,放入碗内加入盐、水淀粉拌浆。焯过置旺火上,放入盐、肉汤、酱油烧开,加入浆好的猪肝片,撇去浮沫,用胡椒粉、味精调味,放入荠菜煮熟,起锅淋上鸡油即可。

功效:清热明目、和脾养肝。

8、马齿苋炒鸡蛋

材料:鲜马齿苋60克,鸡蛋4个,精盐,黄酒,植物油,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马齿苋择去杂物,用温水泡10分钟,清水洗净,切成段。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加入精盐,黄酒,酱油,味精,调味。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将马齿苋和鸡蛋倒入锅内炒熟,装盘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补虚。马齿苋在民间也叫长寿菜。此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凉血之功效;适应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肾炎水肿、热毒泻痢、便血、痔疮出血等,最适合春季养生食用。

9、香椿芽拌豆腐

材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挤去水分,切成细末。焯烫香椿时间要短,香椿叶烫蔫即可。将豆腐切成0.7厘米见方的小丁,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放在盘内,加入香椿芽末、盐、香油拌匀即成。

功效:香椿有开胃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此外还兼具抗衰老、补阳滋阴和润滑皮肤的功效。

10、菊花枸杞粥

材料:鲜枸杞子100克(干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猪肉末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拣洗干净备用。把粳米淘洗,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

功效:有益肾养肝目的功效。

食疗大全:推荐十款时令养生菜 清明节吃什么好


清明节吃什么好?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在这样一个寄托哀思、乍暖还寒的清明时节,人们更应该注重调节饮食、起居和情绪。这个时节很容易肝旺,肝气特别旺就会克土,这时对脾胃就不好,所以饮食上就要特别注意。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最适合清明养生的食谱,常吃可以帮你养好身体。

1、口蘑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2、韭菜滚狗肚鱼汤

材料:韭菜100克、粉丝50克、狗肚鱼600克、生姜3片。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粉丝清水浸软,切段。狗肚鱼洗净,洒少许食盐拌腌10分钟。烧热油镬,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水量),放下鱼,大火煲5分钟,改慢火煲10分钟,下粉丝片刻,再下韭菜,煲沸,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撒入少许胡椒粉,亦汤亦餸。

功效:嫩绿的春韭不仅为佳蔬也是良药,它有温中行气、健胃助肝的作用,在肠内还有消毒作用,故可治肠炎下痢,明代李时珍曾说韭可治小便频数、遗尿,这道汤适合春天养生食用。

3、清炒螺蛳

材料:螺蛳500克、葱、姜、糖、盐、酱油、油、胡椒粉各少许。

做法:螺蛳放清水里,滴几滴香油养一天,让螺蛳吐尽泥沙;第二天,将螺蛳尾壳剪掉,再养2小时左右,洗净沥干备用。锅烧热,加油,下葱、姜爆香,再下螺蛳翻炒1分钟后,加料酒、酱油、糖,最后加一小碗热水,盖锅盖烧2、3分钟出锅,洒胡椒粉、葱花即可食用。

功效:清明时节,才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这时候的螺蛳口感最为丰满,肥美,所以,一向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讲法。螺蛳性寒凉,有清热、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4、桑椹白馒头

材料: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鸡蛋500克,白糖50克,面粉2000克,酵母粉适量。

做法:将桑椹、女贞子、旱莲草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面粉、药汁、白糖、鸡蛋放入盆内,加酵母粉揉匀,揉成面团,做成白馒头,上笼蒸熟即可。

功效: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5、猪肝菠菜汤

材料:鲜猪肝250克,菠菜200克,清汤、麻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菠菜分别洗干净,猪肝切成均匀薄片,菠菜切成段,将清汤放入锅内烧开后,下入猪肝、菠菜,加入味精、精盐,待汤再开时,淋上少许麻油即成。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适合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迎风流泪,以及贫血、夜盲症、中心性视网膜炎等而属肝血虚者食用。

6、枸杞田螺汤

材料: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做法: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功效:补肝肾,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

7、荠菜猪肝汤

材料:荠菜500克,猪肝200克,盐、味精、酱油、胡椒粉、湿淀粉、熟鸡油、肉汤。

做法:荠菜去根洗净。猪肝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的片,放入碗内加入盐、水淀粉拌浆。焯过置旺火上,放入盐、肉汤、酱油烧开,加入浆好的猪肝片,撇去浮沫,用胡椒粉、味精调味,放入荠菜煮熟,起锅淋上鸡油即可。

功效:清热明目、和脾养肝。

8、马齿苋炒鸡蛋

材料:鲜马齿苋60克,鸡蛋4个,精盐,黄酒,植物油,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马齿苋择去杂物,用温水泡10分钟,清水洗净,切成段。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加入精盐,黄酒,酱油,味精,调味。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将马齿苋和鸡蛋倒入锅内炒熟,装盘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补虚。马齿苋在民间也叫长寿菜。此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凉血之功效;适应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肾炎水肿、热毒泻痢、便血、痔疮出血等,最适合春季养生食用。

9、香椿芽拌豆腐

材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挤去水分,切成细末。焯烫香椿时间要短,香椿叶烫蔫即可。将豆腐切成0.7厘米见方的小丁,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放在盘内,加入香椿芽末、盐、香油拌匀即成。

功效:香椿有开胃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此外还兼具抗衰老、补阳滋阴和润滑皮肤的功效。

10、菊花枸杞粥

材料:鲜枸杞子100克(干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猪肉末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拣洗干净备用。把粳米淘洗,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

功效:有益肾养肝目的功效。

食疗养生:清明节吃什么好 八款养生食谱健康过节


清明节吃什么好?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候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清明节的饮食也别有不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清明节的八大食谱,告诉大家清明节吃什么,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一看吧。

1、油爆虾

原料:

河虾500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15克)醋60克,白酱油15克,味精1.5克,

葱、姜各0.5克,白糖50克,细盐2.5克,黄酒10克,麻油10克。

制作:

将锅烧热,放花生油,至油八成热时,把虾投入锅里炸。炸至色红、壳脆即捞起沥油;

原锅留余油10克,加葱、姜未、醋、白糖、黄酒、细盐、麻油、味精、酱油,烧滚后,将油爆虾入锅颠翻几下即可装盘食用。

2、蕨菜腊肉

原料:蕨菜400克、腊肉50克、干辣椒、蒜和其他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新鲜蕨菜摘去幼叶菜苞,搓洗干净。用盐腌渍三天后,切段待用,腊肉切成薄片。起锅放少量油,再放辣椒、大蒜、腊肉片煸炒后,下蕨菜段翻炒调味即可。

3、香椿芽拌豆腐

原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香椿洗净切碎待用,起锅下油,把豆腐渣炒透调好味,再加入切好的香椿芽,翻拌炒熟即可。

4、蛋炒马齿苋

原料:马齿苋300克、鸡蛋3只,蒜、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制作:将马齿苋摘洗好,放入开水中焯水,挤干水分切段待用;鸡蛋打散,放入调味品,略炒出锅;再起锅放入少量油,煸炒马齿苋后与鸡蛋一起翻拌调味即成。

5、荠菜黄鱼羹

原料:小黄鱼3至4条、荠菜100克、火腿片25克、鲜笋50克、鸡蛋一只,盐、酒、味精等调味料适量。

制作:小黄鱼加盐、酒、葱、姜上笼蒸熟,取出净肉备用;荠菜焯水切碎,火腿片切丝,鲜笋切丁;起锅下高汤放入笋丁、火腿丝烧开加黄鱼肉、鸡蛋勾芡成羹,放入荠菜即可。

6、荠菜冬笋

原料:净熟冬笋300克,荠菜100克,熟胡萝卜20克,精盐、味精、生油、水淀粉、鸡汤各适量。

制作:

净熟冬笋切成劈柴状,荠菜择洗干净,用开水氽一下,捞出放进冷水里冲凉后,挤出水分,切成粗末,熟胡萝卜切成末待用;

坐锅,放油烧热,投入冬笋块略炒,加入鸡汤、粗盐、味精,烧开后放入莽菜、水淀粉勾稀芡,开锅后放进胡萝卜未,即可装盘。

7、枸杞田螺汤

配方: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制作: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田螺肉50克,随意吃小白菜喝汤。功效:补肝肾,清明节气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

8、炒田螺

材料:田螺1000克,干辣椒150克,花椒5克,豆瓣50克,葱花5克调料:姜米20克,蒜米20克,色拉油250克,酱油10克,料酒50克,味精、盐、白糖适量。

做法:

田螺淘净入炒锅用水烧沸捞起,去头部包壳。

炒锅下油烧至五成熟,下干辣炒呈棕红色,再下花椒、姜米、蒜米、豆瓣炒至香。

下田螺翻炒,下味精、料酒、精盐、白糖、酱油以大火不停翻炒,待田螺入味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上桌。

食疗百科:八款养生食谱健康过节 清明节吃什么好


清明节吃什么好?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候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清明节的饮食也别有不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清明节的八大食谱,告诉大家清明节吃什么,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一看吧。

1、油爆虾

原料:

河虾500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15克)醋60克,白酱油15克,味精1.5克,

葱、姜各0.5克,白糖50克,细盐2.5克,黄酒10克,麻油10克。

制作:

将锅烧热,放花生油,至油八成热时,把虾投入锅里炸。炸至色红、壳脆即捞起沥油;

原锅留余油10克,加葱、姜未、醋、白糖、黄酒、细盐、麻油、味精、酱油,烧滚后,将油爆虾入锅颠翻几下即可装盘食用。

2、蕨菜腊肉

原料:蕨菜400克、腊肉50克、干辣椒、蒜和其他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新鲜蕨菜摘去幼叶菜苞,搓洗干净。用盐腌渍三天后,切段待用,腊肉切成薄片。起锅放少量油,再放辣椒、大蒜、腊肉片煸炒后,下蕨菜段翻炒调味即可。

3、香椿芽拌豆腐

原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香椿洗净切碎待用,起锅下油,把豆腐渣炒透调好味,再加入切好的香椿芽,翻拌炒熟即可。

4、蛋炒马齿苋

原料:马齿苋300克、鸡蛋3只,蒜、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制作:将马齿苋摘洗好,放入开水中焯水,挤干水分切段待用;鸡蛋打散,放入调味品,略炒出锅;再起锅放入少量油,煸炒马齿苋后与鸡蛋一起翻拌调味即成。

5、荠菜黄鱼羹

原料:小黄鱼3至4条、荠菜100克、火腿片25克、鲜笋50克、鸡蛋一只,盐、酒、味精等调味料适量。

制作:小黄鱼加盐、酒、葱、姜上笼蒸熟,取出净肉备用;荠菜焯水切碎,火腿片切丝,鲜笋切丁;起锅下高汤放入笋丁、火腿丝烧开加黄鱼肉、鸡蛋勾芡成羹,放入荠菜即可。

6、荠菜冬笋

原料:净熟冬笋300克,荠菜100克,熟胡萝卜20克,精盐、味精、生油、水淀粉、鸡汤各适量。

制作:

净熟冬笋切成劈柴状,荠菜择洗干净,用开水氽一下,捞出放进冷水里冲凉后,挤出水分,切成粗末,熟胡萝卜切成末待用;

坐锅,放油烧热,投入冬笋块略炒,加入鸡汤、粗盐、味精,烧开后放入莽菜、水淀粉勾稀芡,开锅后放进胡萝卜未,即可装盘。

7、枸杞田螺汤

配方: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制作: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田螺肉50克,随意吃小白菜喝汤。功效:补肝肾,清明节气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

8、炒田螺

材料:田螺1000克,干辣椒150克,花椒5克,豆瓣50克,葱花5克调料:姜米20克,蒜米20克,色拉油250克,酱油10克,料酒50克,味精、盐、白糖适量。

做法:

田螺淘净入炒锅用水烧沸捞起,去头部包壳。

炒锅下油烧至五成熟,下干辣炒呈棕红色,再下花椒、姜米、蒜米、豆瓣炒至香。

下田螺翻炒,下味精、料酒、精盐、白糖、酱油以大火不停翻炒,待田螺入味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上桌。

健康食疗《2023关于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97美食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健康食疗的知识而创建的网站。同时,97msw.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肺炎吃什么食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